高樓林立的巴拿馬城,有一座超級運河,跟國內比屬於幾線城市呢

2021-01-11 築造奇蹟

首先先來介紹一下巴拿馬這個國家。巴拿馬共和國位於中美地峽最南端,靠近赤道,終年炎熱,國土呈現橫著的S形,共有兩個鄰國,西面與哥斯大黎加接壤,東面與南美大陸的哥倫比亞接壤,總面積7.5萬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屬於比較小的國家。巴拿馬是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的重要國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經濟也相對發達。主要以航運、金融業、旅遊業、自由貿易為支柱產業。

首都巴拿馬城 Christian Córdova

巴拿馬城是巴拿馬的首都,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是一座美麗的沿海城市,依山傍水,並且很有歷史底蘊。巴拿馬城最早是印第安人的一個漁村,發展到目前,分為古城、舊城、新城三個部分。巴拿馬古城建於16世紀,是西班牙殖民者所建,為這裡帶來了最早的繁榮,可以說是這座城市歷史的起點。1671年,英國人登陸巴拿馬,攻入了巴拿馬古城,並將古城洗劫一空,臨走時,放火燒毀了整座城市。如今的古城區遺蹟只剩下殘垣斷壁。

巴拿馬城古建築

巴拿馬古城被毀兩年後的1673年,人們在原址以西八公裡處開始重建城市,就是目前所說的巴拿馬舊城。這裡歐式風格建築與拉美風情並存,寧靜祥和。近幾十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巴拿馬城市迅速擴張,出現了現代化的商業區、住宅區,新城區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片繁榮的景象。由於這裡不發展工業,所以並無環境汙染問題,整座城市藍天白雲,搭配枝繁葉茂的熱帶植物,景色令人賞心悅目。

巴拿馬城新城區

巴拿馬在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就是巴拿馬運河,它是一個了不起的偉大工程,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連著太平洋和大西洋,也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運河是由美國建造,建造初期由於技術落後,施工難度過大,而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1912年建成並開始通航,起先一直由美國控制,1999年,控制和運營權全部移交給巴拿馬。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運力需求,運河中間進行了一次擴建工程,2016年工程完畢、再次通航。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極大地縮短了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航運距離。由於水位高度差,巴拿馬運河是利用船閘來工作的,共設有12個船閘。船隻通過運河由領航員領航,順利通過時間約為9小時左右,看似用時較長,但這已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了,如果船隻繞行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需要多走一萬五千公裡,這個距離如果保持航速15節,需要22天的時間。

輪船通過巴拿馬運河

運河的維護管理和通過方式都比較的複雜,所以,想要通過運河,要交付天價過路費。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通過使用巴拿馬運河通用測量系統來計算通行費用,另外還需要看船隻的具體情況,簡單來說就是有一套相對合理的數學公式來計算,對於小編這個數學盲來說實在是太難了,查了一下相關資料,只能說個大概的平均數,約22萬美元通過一次。

新城區遠眺

中國的國際貿易日益繁榮,目前我們是僅次於美國的運河使用大客戶,每年都要交上億美金的過路費。而且,巴拿馬運河從來不打折,也沒有啥優惠活動,有種愛過不過的高傲感,收取高昂的過路費也成了當地重要的經濟來源。但是,相比較航運的時間成本和燃油成本,這也不算什麼了。

新城區一角

如今,遼闊的運河上,船隻進進出出,機器聲轟鳴不斷,每晚燈火通明,一片繁忙的景象。巴拿馬城既有悠久的歷史古蹟,也有現代化的都市風貌,加上離它不遠的這處超級運河,著實使這座城市增加了不少名氣。

相關焦點

  • 巴拿馬運河,漲價了
    2019財年,巴拿馬運河經運商品約佔世界貿易總額的6%,通過的新巴拿馬級船舶中有45% 是貨櫃貨船。正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收起錢來腰杆就特別硬:巴拿馬運河所有通行費必須至少提前 48 小時,必須以現金支付。 如此高攀不起的這個收費站有多來錢? 2019財年,運河運輸貨物總噸位超過2.5億噸,光是收「過路費」就收了近150多億元;各種進項加起來,這一財年,運河總收入達到約人民幣 230多億元。
  • 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巴拿馬運河,盤點各大洲的分界線
    高加索山脈以西是黑海,黑海是一個陸間海,被大陸所包圍,只有西南有非常狹長的出海口,這就是土耳其海峽。土耳其海峽由三個部分組成,東北是博斯普魯斯海峽,中間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西南是達達尼爾海峽。土耳其海峽也是亞洲與歐洲的地理分界線,海峽以西是歐洲,以東是亞洲。所以,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也就是曾經的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是一座橫跨亞洲與歐洲的城市。
  • 法蘭克福:德國摩天聚集地,全德唯一高樓林立的城市
    德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沒有什麼摩天大樓,是典型的歐洲城市風格。而且,在城建方面似乎比其他歐洲國家更為低調。像倫敦、巴黎這種城市,雖然也不瘋狂地建設高樓,但金融城和拉德芳斯這種CBD商務區,由於需求的原因,依然是高樓林立、都市風十足。
  • 大事記 | 美國為何巴拿馬運河還給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為了建設巴拿馬運河,美國不僅投入巨大資金,甚至不惜出兵,支持巴拿馬從哥倫比亞獨立,可謂是付出極多。但是,為何後來美國卻心甘情願把它還給巴拿馬呢?時間一長,運河這塊肥肉的誘惑越來越大,巴拿馬人想收回運河主權。但美國人按合同說話,當然不幹。只是在租金上作了讓步,從1936年起巴拿馬運河租金升至43萬美元,1955年,再次上漲到193萬美元。二戰後,埃及從英法手中收回了蘇伊士運河。巴拿馬大受刺激,強烈要求美國歸還巴拿馬運河主權,運河兩岸的遊行此起彼伏,雙方還爆發了流血衝突。
  • 巴拿馬運河竟不是巴拿馬人修建?而是各國智慧的結晶
    設想一下,現在是1805年,而你是一名紐約人,你正好聽說在你國家的西海岸有一片可愛的金礦。而擺在你面前的有三條路可走。一是騎著騾子橫穿整個美國,二是乘船繞過好望角,再向北航行,三是航行前往巴拿馬並徒步穿越原始叢林,到達大陸的另一端。看到前面兩種做法的荒謬,你就會知道這個運河的修建有多麼偉大。
  • 巴拿馬運河如何成為國家的「名片」?回望「運河之國」的百年風雲
    然而過於富裕的生活,往往會引來災禍,西班牙的極度繁榮,引起了海盜的注意,歐洲各國的海盜都來到了這個富裕的城市,劫掠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其中英國的海盜頭領莫爾根曾經帶著120名海盜將巴拿馬城洗劫一空,之後更是一把大火將這座城市焚毀了。
  • 我國面積「最小」的省會,在這卻是最大的城市,屬於國內幾線呢
    眾所周知,中國多樣的國家有56個民族,國土面積也達到了960萬平方公裡,一共達到了34個省,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 像10個手指頭一樣,每個省的發展速度不同,走發展道路的模式也不同,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省, 現在,70年代以後,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快,也被稱為亞洲的4小龍之一,
  • 擁有偉大的巴拿馬運河,巴拿馬人為什麼不自豪,反而感到屈辱?
    巴拿馬運河是名副其實的搖錢樹,它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來來往往的船隻無數,過路費收到手軟,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按理說,巴拿馬擁有這麼偉大的工程,應該驕傲自豪。可其實,巴拿馬運河曾經是巴拿馬人的恥辱。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看看巴拿馬運河的跌宕起伏的歷史。巴拿馬和巴拿馬人的由來:美洲大陸原本居住著印第安人。
  • 來巴拿馬領略「三城一河」
    愛的故事經久傳唱,城的故事動人心扉。早在16世紀前,印第安人已在巴拿馬地峽地區居住。1502年,哥倫布在沿中美地峽海岸航行時,發現岸邊到處是蝴蝶飛舞,便用印第安語給其命名「巴拿馬」,意為「蝴蝶之國」。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也被視為世界工程奇蹟之一。巴拿馬的運河博物館,詳細記錄著巴拿馬運河100多年的歷史。
  • 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哪個更重要?
    世界上有兩條溝通兩大洋的運河,都是大名鼎鼎,一條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一條是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有意思的是,這兩條運河不但各自溝通了兩大洋,還是兩大洲的地理分界線。先說埃及蘇伊士運河。埃及是一個經濟壓力很大的國家,雖然面積大(100萬平方公裡),但「有效面積」小(因埃及沙漠地帶多)。
  • 巴拿馬運河「過路費」為何這麼貴?
    可是,世界上最貴的收費路段,不是公路,而是一條人工運河——巴拿馬運河。那麼,巴拿馬運河為什麼將自己的「身價」抬得如此之高?這條人工運河有什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心甘情願支付高昂的「過路費」呢?
  • 巴拿馬,蝴蝶與運河之國
    隨後出戰的比利時戰隊3-0大勝巴拿馬,盧卡庫梅開二度榮膺本場MVP。在最後一場比賽中「三獅軍團」屢次錯失良機,最後依靠凱恩頭球梅開二度,戰勝突尼西亞。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已經點燃戰火。今年的世界盃的32支參賽球隊當中,有這麼一個國家,雖然他們是第一次闖進世界盃的舞臺,但是他們卻在中學的地理和歷史課本上留下了讓人深刻的足跡,這個國家就是巴拿馬。
  • ...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貨物,徵收巴拿馬運河附加費(Panama Canal...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方面表示:巴拿馬型船閘的當前等待時間約為11天,而新巴拿馬型船閘的等待時間約為3-4天,等待時間因船型、船隻限制和過境方向(北行或南行)而異。 據一家航運公司稱,延誤的原因是加敦湖的水位降低,自2月15日以來,運河將運輸量減少到每天32條。每天有29個預訂位,只有32個可以中轉,所以等待時間和積壓情況每天都在增加。
  • 巴拿馬是一個盛產咖啡的國度,還有著熱情的人民,使人流連忘返!
    所以許多的水手會在此停留,休息或者是交換貨物,這也就促進了巴拿馬的經濟的發展。我國在17年正式與其建立外交關係,同一天巴拿馬總統巴雷拉親自當眾宣布巴拿馬與中國建交成立。現在去巴拿馬只要你持有美籤就能在巴拿馬免籤30天暢遊,不用再單獨申請巴拿馬的籤證。因為這裡是外貿頻繁城市,所以經常有各國的水手行經巴拿馬運河,所以也讓巴拿馬成為世界各國美食的集散地。
  • 巴拿馬運河,堵了
    有媒體報導稱,船舶延誤的部分原因是「 疫情引起的拖船船員配備複雜性,這限制了同時過境的次數,正如貨櫃運輸增加和LPG增加等季節性因素,增加了對通過運河的需求。」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方面表示,正在「採取一切必要的安全措施來應對疫情」,並且「在保持安全措施的同時,進行了業務調整,以增加每日通過量。」
  • 過路費世界最貴的巴拿馬運河,日進鬥金,美國為何還給了巴拿馬?
    在世界上有兩條人工開鑿而成的黃金水道,兩個國家靠著它們建立收費站,每天日進鬥金,活得悠哉悠哉。這就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這兩個國家的國內資源稀缺,經濟也不發達,可愣是靠著這兩條運河收取的過路費,使得國內民眾的生活水平雖然不及發達國家,也比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強。但兩者相比較:如果說蘇伊士運河是下金蛋的雞,那巴拿馬運河就是下金蛋的鵝,戰略上雖然沒有蘇伊士運河重要,可賺錢能力高了一個等級。
  • 巴拿馬——美國為了獨霸巴拿馬運河而造出來的一個國家
    吸引力對巴拿馬運河有不少國家早已垂涎三尺。早在16世紀西班牙就意識到打通南北美洲間這條運河的價值。但受當時技術、資金所限,當時正在強盛時期的西班牙也沒咒念,如此一放就是三百多年。法國人也一直看好巴拿馬地峽,自以為有建設蘇伊士運河時積累的經驗,便開始著手巴拿馬運河的開發。法國的這家私人運河公司本來信心滿滿,認為巴拿馬運河工程跟打通蘇伊士運河比如何?結果,法國人還是中招了,完全沒有預料到南美洲的獨特氣候以及運河工程施工的難度。
  • 巴拿馬運河:美國為何失而復得?美國和巴拿馬誰是最後贏家
    也正因如此,在上世紀50年代,也就是巴拿馬建國60年以後,巴拿馬民眾開始掀起了國內極為廣泛的反美運動,並且出現了很多流血衝突。1963年,美國做出了讓步,在運河地區同時懸掛巴拿馬和美國兩國國旗,部分承認了表面上的巴拿馬共和國主權,並且準許巴拿馬共和國與美國就相關事件進行重新談判。
  • 巴拿馬運河為什麼花了400多年才建成通航?
    然而這兩條運河不同的是,蘇伊士運河早在古老的法老時代便有了修建記錄,之後多次毀壞與重建。到了近代,迫切希望藉助蘇伊士運河向東方發展的法國,僅僅用了11年就將其建成通航。▲ 巴拿馬運河(紅色)但作為蘇伊士運河的兄弟,巴拿馬運河修建計劃卻在近代才被人提出,從被設計到通航,巴拿馬運河卻花了足足400多年。
  • 黃金水道巴拿馬運河,法國人修了一半,最後落入美國之手的
    海運是當今運輸量最大,成本最低的一種運輸方式,運河作為一條人工河道,一般都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誰控制了海洋就控制了全球,而誰控制了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運河,誰就扼住了海洋的咽喉。目前全球有兩大最重要的運河,沒有之一,那就是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巴拿馬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