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份信任,還你一個無與倫比瘦瘦的你。這裡有『營養顧問』一對一『私人訂製』瘦身套餐……」作案團夥編織「美麗」的謊言,以普通食品和保健品冒充特效減肥產品實施詐騙,受騙女性遍及全國各地近1000人,詐騙金額超過1000餘萬元。
2月4日,廣州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通報:近日,海珠警方在「颶風」專項行動中,一舉打掉一個企業化運作、非法銷售「減肥產品」的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抓獲團夥成員55人,繳獲涉案單據、手機、電腦以及偽劣產品一批。
警方展示部分涉案物品。信息時報記者 陳綿欽 攝
2020年8月底,女子小璐(化名)向海珠警方報警,稱其遭遇了減肥詐騙。回憶起自己半個月來的「減肥」經歷,小璐向民警哭訴:「那些產品根本不像他們說的沒副作用就能快速減肥,我吃了兩個星期,差不多天天拉肚子、嘔東西,身上沒一點力氣,腦子都遲鈍了……」
民警詳細詢問得知,小璐從事美容行業多年,因為愛美,再加上職業需要,本已樣貌姣好的她仍十分注意保持身材,也會主動加一些同行或做減肥瘦身產品的人士為好友。2020年8月初,她經一名同行網友介紹,加入一個減肥聊天群。看著群裡「姐妹」們大秀魔鬼身材,分享使用某品牌減肥套餐的極速瘦身經歷,小璐心動了。
她加了群裡一個網名為「王X」的「減肥達人」為好友,並在對方的介紹下,購買了價值2000多元的「閃X瘦身茶」等品牌產品的減肥套餐,套餐中包括減肥代餐、飲品以及降脂降壓的中成藥等。經過幾天的試用,小璐感覺效果不佳。對此,對方的解釋是,因為小璐沒有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科學全面的評估,購買的產品缺乏針對性。對方強烈建議她與上述減肥產品公司的營養顧問對接,讓營養顧問進行專業評估指導,一對一「私人訂製」適合她體質的產品套餐。
事主小璐首次購買的閃X瘦產品。
小璐因此又添加了自稱某健康管理中心營養顧問的「梁先生」為好友。經過一番網絡「問診」,「梁顧問」告訴小璐,其體質寒溼、體內垃圾多、脈絡堵塞、代謝緩慢,導致脂肪分解酶缺乏,容易形成脂肪堆積,需要進行系統的調理。
在「梁顧問」的「專業」指導和推薦下,小璐又先後購買使用了多個不同搭配組合的減肥套餐產品。短短半個月內,她累計花費5萬多元,但結果卻是不但沒有瘦成魔鬼身材,反而給身體造成腹痛、腹瀉、嘔吐、嗜睡、反應遲鈍等嚴重的不良反應。
根據小璐的報案,海珠警方首先對全市範圍內的同類警情進行了綜合分析,並陸續找到了多位有著同樣遭遇的女士。這些女士或是通過網友介紹,或是收到推銷廣告而開始接觸上述減肥產品,並且都是在一個網名為「王X」的「減肥達人」好友推薦下,越陷越深。
與此同時,民警也通過相關職能部門和專業機構,對事主們購買的所謂「減肥產品」進行了檢測鑑定,結果是這些產品大多為普通食品,沒有任何減肥功效,其中一些降血壓血脂的保健品也需要在專業指導下使用,否則將對健康體質造成傷害。
對此,海珠警方迅速成立了由刑警、網警以及相關派出所精幹警力組成的專案組,依託智慧新警務展開全面偵查。經過一系列艱苦工作,警方確認,小璐等事主被詐騙案的背後,是一個專業性強、分工明確且具有一定規模的詐騙團夥。
抓捕現場
相關線索指向了佛山市桂城的3間公司。其中2間以「純X科技」為名,位於當地一棟高檔寫字樓的不同樓層,另一間盈X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則位於附近的另一棟商務樓裡。3間公司的實際註冊人和經營者分別為林某(男,29歲)和龍某(男,32歲),公司的業務範圍為提供科技、健康諮詢以及食品銷售,並不具備銷售藥品和保健品的資質。
民警長時間蹲守觀察,發現3間公司的員工約50人左右。每間公司平時都大門緊閉,實行門禁管理,前臺人員從不允許非公司人員進入。雖然民警從門口看不到裡面的具體情況,但還是能隱約聽到公司內傳出的繁忙電話鈴聲,以及接線員推銷產品和接受諮詢的通話聲。
經過近三個月的縝密偵查,在掌握確鑿證據後,海珠警方專案組在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和佛山警方的支持和配合下,於2020年12月28日對上述3家公司果斷實施收網。警方一舉抓獲林某、龍某、王某(女,29歲)、卜某(女,31歲)等公司骨幹以及成員55人,繳獲作案手機和電腦共130餘部、伺服器3臺,以及大量的詐騙「話術」劇本。
民警在現場看到,上述公司內擺滿了辦公檯,每張辦公檯都配備一臺電腦和一部聲訊電話或是手機,而每臺電腦內都存有統一的「話術」劇本。
經審訊,林某等犯罪嫌疑人相繼供述了其作案事實。團夥成員交待,其賣給事主的「減肥產品」,大多是普通代餐食品、飲料衝劑以及非法銷售的保健品、中成藥,並沒有減肥功效,且由於成本低廉,其非法獲利能達到成本的10倍以上。
警方展示部分涉案物品。信息時報記者 陳綿欽 攝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進一步查明了這個企業化運作的詐騙團夥的組織架構、內部運作及作案手法。
該團夥以林某、龍某、王某、卜某等為骨幹。林某和龍某分別註冊一間合法公司,擔任經理和法人,是團夥的核心。其他骨幹成員作為部門經理,分別負責推廣引流、人事培訓、財物管理和銷售等。員工被編為三個營銷團隊,即線上推廣團隊、電話營銷團隊和健康管理中心團隊。每個團隊會根據人數和需要進行分組,每組七至八人,設一名組長。各組組長向部門經理負責。每個小組之間環環相扣,既互相競爭,又互相配合。
嫌疑人手機內容
整個團夥如同一套完整的流水線,批量生產騙局!
首先,團夥通過與某些網絡公司合作,將含有二維碼、網址連結的廣告投放到網絡社交平臺及其搭建的減肥聊天群內,進行推廣引客。通過二維碼和網址連結,團夥可以收集客戶個人信息以及減肥意向。
接著,團夥會將有減肥意向的客戶信息推送給線上推廣團隊。線上推廣團隊的每個成員都使用其虛構的「減肥達人王X」的網絡身份,主動與意向客戶在線接觸,按照「話術」劇本套路客戶,博取客戶信任並開始首次產品推銷。
詐騙團夥發布的推銷廣告
最後,電話營銷團隊和健康管理中心團隊根據線上推廣團隊的反饋,再按照「話術」劇本有針對性地與客戶聯繫,以「營養顧問」的身份打消客戶對產品的質疑,讓客戶誤以為是因為其對個人體質狀況不清楚,產品缺乏針對性才導致減肥效果不好、身體不適,進而聽從「營養顧問」的建議,繼續高價購買個性化「私人訂製」套餐。
團夥詐騙的大體思路無外乎「疏通、排毒、個性化定製」這「三板斧」,然而就是這「三板斧」,嫌疑人卻屢屢得逞。就算是收到客戶投訴,團夥也只是象徵性退費或是以贈送試用套餐等手段平息。遇到態度特別強硬的客戶,他們乾脆就會將客戶「拉黑」,不再聯繫。
為了保證「工作質量」和逃避偵查打擊,團夥還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培訓與管理制度,員工入職後要接受3天的培訓,分到部門後,再由所在部門經理進一步培訓詐騙「話術」。員工上下班要打卡,部門經理每天召開早會布置任務,提醒注意事項,例如不準開發從事警察、工商等職業的客戶等。
嫌疑人手機內容
辦案民警介紹,該團夥為規避「風險」,不敢用「三無」產品,採用的產品均是正規廠家的產品,只是將沒有減肥功效的普通食品或保健品,誇成特效減肥藥。部門經理還對員工的電話錄音及聊天記錄進行嚴密監控,了解情況並給出指導意見。一旦發現有員工沒有嚴格按照「話術」劇本操作,自稱「專家」「老醫師」等敏感詞,則會立即將其辭退。
經審查,海珠警方對林某等55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並初步查證涉及全國各地的受騙事主近千人。截至目前,海珠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其中46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批准逮捕。
抓捕現場
個別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減肥心切的心理,冒充「專家」進行虛假診療,將普通食品甚至是假冒偽劣產品以高價銷售給消費者,嚴重侵害消費者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愛美人士應科學制定飲食和鍛鍊方案,即便需要治療,也應前往正規醫療部門,切勿輕信廣告推銷,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連結購買產品,一旦發現上當受騙,應及時報案,並保存好聊天記錄、轉帳憑證等相關證據,以便維護自身權益。
信息時報記者 陳綿欽 通訊員 鄭何平 張毅濤
抓捕現場圖片由通訊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