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國家藥品集採即將到來,又將有90個藥品大降價。
今日,醫藥圈流傳出一份名為《關於報送第四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品種範圍相關採購數據的通知》的文件圖。該份通知文件顯示,第四批國家藥品集採將於12月12日正式啟動報量,並要求各省於12月30日17:00前完成預採購量審核。
網傳文件通知
同時傳出的還有將要集採的藥品名單,一共44個藥品品種。由於這其中很多個品種有多個劑型,加一起共90個藥品(分劑型)。
網傳第四批國家藥品集採清單
對於文件的真實性,有權威媒體聯繫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此前國家藥品集採承擔日常工作並具體實施的單位)求證,工作人員在回覆中未提及文件真實與否,只表示「一切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官方發布信息為準,目前在該網站並未發布關於第四批集採的信息。」(來自澎湃新聞)
儘管如此,該通知文件仍然在業內引起熱議。
胰島素和中成藥都不在清單中
從流傳出的藥品名單看,第四批集採藥品仍以化學藥的口服製劑為主,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11月30日,國家醫保局在一份回復函中提到,目前已指導和推進地方針對中成藥等藥品開展藥品集採探索,青海省、浙江金華、河南濮陽等地針對部分需求大、金額高的中成藥品種,積極開展集採探索,取得顯著降價成效。
有行業權威人士分析指出,第四批藥品集採的方案正在篩選品種,範圍將擴大,擴展至注射劑,將考慮生物製品(胰島素)和中成藥。
不過,上述清單中藥中並沒有中成藥和生物類似藥(胰島素)的身影,與業內預測不一。
本以為中成藥納入集採「穩了」,但還是未納入第四批名單中。
西南證券在研究報告《「雙循環」背景下,「創新升級+進口替代」引領醫藥大時代》中指出,集採的最終目的是儘可能多的節省醫保資金,但一些大品種沒法過評,比如中藥注射劑、中成藥、其他劑型藥物等。穩妥起見,仍以過評的藥品品種為主。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從國家醫保局的回覆中可以看出,中成藥進入國家集採已成定局,早晚的事。
除了中成藥,業內對藥品清單的反應還有「沒有胰島素」「沒有布地奈德」。
而據網傳消息,國家醫保局12月9日在北京召開集採座談會,會議確定的內容之一有「暫不涉及生物製品,關於生物製品集採目前還在研究中。」
藥品價格大跳水對醫生影響顯現
國家藥品集中採購已進行了四輪,包括首輪4+7集採,涉及11個試點城市(後又擴圍至25個地區)和25個藥品品種;
第二輪集採全國參與,共32個品種;
第三輪也是全國參與,涉及55個藥品品種。加上此次第四批,一共有156個藥品品種進入到集採範圍了。
無疑,第四批集採又將是一波藥品降價潮。
回顧第三批降價幅度,依然驚心動魄。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中選結果今年於8月25日公布,據新華社的報導,第三批集採共包括55個品種,藥品品規191個,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在95%以上。從11月份開始,集採結果相繼落地,全國醫療機構開始執行。
中選藥品「大跳水」的價格不僅對企業有影響,對醫生和患者也有影響。
八點健聞此前報導,許多臨床醫生工作繁忙,平時沒有了解國家藥品採購政策具體步驟的習慣。醫院系統上能開什麼藥品,以及具體價格的變化,他們只比拿藥的患者早知道一點點。在處方時,需要跟患者解釋。
而對患者來講,當多年來一直使用的藥品猛然被替換,其依從性並不高。臨床醫生們只能反覆解釋,或者推薦去別的醫院買買看。
另外,部分地區的醫院會根據集採中選藥品和未中選產品的用量進行動態調整,有時候一些中選藥品突然就在系統中開不出來了,讓醫生們很被容,不知如何對患者解釋。
此外,集採也影響著醫生和醫藥代表的關係。
有醫生很有心得的說,想預測藥品會不會進集採,看看廠家的醫藥代表有沒有刪除自己的微信就好了。因為進入集採的藥品,其進院方式大為簡化,不再需要也沒有多餘的利潤去養醫藥代表。醫藥圈傳言,只要藥品進入國家集採,這個藥品的醫藥代表團隊就會被裁撤,或調崗或離開。
需要注意的是,關於第四批國家藥品採購,仍然要以官方公布的信息為準。
來源:健康界
作者:任平生
投稿 請添加微信:lubinxun2727
一經採用 即奉酬勞 50-5000 元
小健說:如果不想錯過我們的推送,可以進入公眾號,查看以往的文章列表;如果有一天沒有收到我們的推送,那可能因為微信改變了推薦方式,不是我們沒有更新喲;你可以在搜索框搜索「健康界」,進入公眾號,閱讀往期文章。
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歡迎點個「贊」或者看完點個「收藏」
你的鼓勵是我們堅持每天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