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世界之埃及|名畫裡那些好玩兒的埃及故事(上篇)(附音頻)

2021-02-08 文話童心







第一幅畫

《拿破崙和部將在埃及》

熱羅姆,1867

埃及是怎麼被世界發現的?





1798年夏季的一天,法國歷史上最偉大、也是最愛打仗的一位皇帝——拿破崙·波拿巴(哦,當然,我們這個故事發生的時候他還沒當上皇帝呢),帶著四萬軍隊揚帆跨海,踏上了一片遙遠神秘的土地——埃及。這位有名的「常勝將軍」這次前來,是想通過徵服埃及來和英國爭奪霸主的地位。看畫裡的拿破崙雄赳赳、氣昂昂,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樣,他肯定沒料到,他會在這場戰爭中灰溜溜地吃敗仗。


跟隨拿破崙一起來的,除了軍隊,還有200多位科學家和藝術家。他們都受到軍隊的特別保護,遭遇敵情時指揮官就會下令:「毛驢和學者們都到中間去!」以至於士兵們都開玩笑地把毛驢稱為「半個專家」。


好奇怪,這些人來幹嗎呢?他們又不會打仗!原來,那時的埃及對世界而言還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對歷史充滿興趣的拿破崙特意帶藝術家和科學家們前來,就是想讓他們好好地研究研究埃及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包括廢棄的古城、國王的陵墓、高聳的方尖碑、巨大的石棺、神秘的木乃伊,還有天書一樣的象形文字。



埃及的方尖碑

七月的埃及,像要被太陽烤焦了一樣,熱氣蒸騰。士兵們騎著馬和駱駝,所過之處煙塵四起。拿破崙指著巨大的獅身人面像對他的遠徵軍說:"士兵們,4000年的歷史在蔑視你們!"


於是,士兵們都怒吼著往前衝去。可是,他們卻遭到了埃及守軍的頑強抵抗。雙方士兵拿著刀和火槍,拼殺得極為激烈。另一邊呢,科學家們和藝術家們則被埃及悠久絢爛的文化弄得眼花繚亂,震驚不已。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一點點地觀察測量、紀錄描繪,想好好地研究一下埃及,好為法國在埃及的長期統治做準備。


最後,這次遠徵雖然以拿破崙的失敗而告終,但專家們卻從埃及帶回了大量的圖畫、文物和筆記,整理成長達19卷的《埃及概況》,在當時的世界引起了極大轟動,也掀起了研究埃及的持續熱潮。其中,「羅塞塔」石碑更是被稱為「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鑰匙」。「埃及學之父」商博良成功破譯了刻在上面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使人們能真正了解到古埃及人的生活。



著名的「羅塞塔石碑」,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說起來,古老的埃及文明之所以在今天聞名遐邇,還真得感謝拿破崙這場敗仗哪!


第二幅畫

《拿破崙·波拿巴在獅身人面像前》

熱羅姆,1868

獅身人面像為什麼沒有鼻子?





這幅畫也是上面那位畫家的作品,講的也是拿破崙在埃及時候的事兒。畫裡面,和騎著馬的拿破崙遙遙相對的,就是埃及最著名的獅身人面像。


小朋友們能不能說出來,獅身人面像到底是什麼呢?


上一篇裡,小童(微信ID:culturekids)給小朋友們講過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埃及金字塔。而這個獅身人面像,就是佇立在著名的海夫拉金字塔東面的一座超~級~巨大的石像。


它到底有多大呢?


這座雕像長有57米,高有20米,單是它的一隻耳朵,就有兩米多長!跟世界上最高的籃球運動員差不多!至今,它仍是世界上由單塊石頭雕成的最大的雕像。


這座獅身人面像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它比它身後的金字塔還要古老好多。到底誰建造了它?什麼時候建造的?都是個謎。


獅身人面像還有個名字,叫做斯芬克斯。希臘傳說中,斯芬克斯是個人面獅身長著翅膀的怪物,總是喜歡守在路口讓過路的人猜謎,猜不出來,它就要「啊嗚」一口把過路的人吃掉。它出的謎題是這樣的:「什麼東西早上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晚上用三隻腳走路?」


好多過路人就因為猜不出這道謎題,被斯芬克斯吃掉啦。最後,一位名叫俄狄浦斯的聰明小夥子猜出了謎底。原來答案就是——人!小朋友動腦想想,為什麼答案是人呢?



希臘神話傳說中的斯芬克斯與俄狄浦斯

斯芬克斯見謎題被人破解,羞愧不已,就跳崖自殺了。後來,人們就在斯芬克斯常出沒的地方雕刻了它的像,這就是流傳最廣的獅身人面像的由來。不過,和希臘的斯芬克斯有一點不同的是,埃及的斯芬克斯是沒有翅膀的。


其實,埃及各地的獅身人面像有很多,但開羅的這一座是最大最有名的。埃及人用獅身人面像來象徵法老無上的權力和威嚴。它和金字塔一樣,已經成為古老神秘的埃及的標誌。



奇怪的是,這個頂有名的獅身人面像,是沒有鼻子的!喏,就像照片裡這樣。那它的鼻子究竟到哪去啦?


有一種說法是說,拿破崙入侵埃及時,趾高氣昂,很多人都向他低頭,只有斯芬克斯依然高昂著頭,不肯屈服。拿破崙大怒之下,叫手下的士兵用大炮轟掉了它的鼻子。聽起來,拿破崙真是個小氣鬼是不是?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拿破崙命令手下炮轟獅身人面像,是想找到進入神秘金字塔的入口。


其實啊,18世紀的獅身人面像繪畫顯示,早在拿破崙出生前,獅身人面像就已經沒有鼻子啦。拿破崙實在是被冤枉了呢!而根據中世紀歷史學家的記載,獅身人面像的頭部尤其是鼻子和耳朵,早在14世紀的時候就被當時的人給嚴重破壞了。幾千年來,獅身人面像飽受日曬風吹和雨淋,加上人類歷史上大大小小的破壞,早就已經變得殘破不堪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獅身人面像,已經是經過幾次修復的了。據說,獅身人面像還在持續緩慢地損壞,而人們正在想盡一切辦法來保護它。小朋友們,趁著獅身人面像還沒徹底被破壞之前,爭取跟著爸爸媽媽去埃及看看吧!




— The End —


……………………………………………

本文版權歸「文話童心」所有

歡迎分享,如要轉載

請聯繫我們獲取授權

……………………………………………






相關焦點

  • 名畫鑑賞——埃及藝術(永恆的死亡)
    為何埃及公元前幾千年前就形成了龐大的帝國,還發展出這麼雄偉的、雄壯的文明體系?原因在此,尼羅河-是全世界最長的河流,靠尼羅河的滋養古埃及人就在這此生存,打造了無以倫比的古埃及文明。世界上母親之河眾多,為何只有尼羅河?
  • 【客廳約會】法老的秘密——埃及萌叔帶來的埃及故事下午茶
  • 撫摸歷史之古埃及篇
    當然女人的嫵媚畢竟化解不了徵服者的野心,文明或國家之間的較量,最後,還是要通過男人們的智力和體力說話。但這些有什麼新鮮的?我覺得確實沒什麼可新鮮的。這樣的事,我們在別的國家的歷史裡見得已經夠多的了。所以我這裡無意去列舉那一長串的埃及法老的名字,也無意去訴說古埃及同他們的鄰居們糾纏不清的關係。
  • 埃及故事
    Hemmerle繼承了埃及的歷史文化靈感。其獨特的風格,多樣的色彩以及不同材料的創造性使用使這些珠寶作品獨一無二。
  • 世界名畫裡的「戰疫史」
    千年彌撒 世界名畫裡的「戰疫史」展現了人類在瘟疫面前不屈而頑強的抗爭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在人類文明史中,藝術巨匠們不僅用畫筆謳歌上帝與天使,同時也在描繪撒旦和死神,而作為硬幣的反面,那些與死亡相關的畫作很多都是以瘟疫作為敘事背景。
  • 《埃及王子》,埃及法老生性多疑,這個曲折的神話故事引人深思
    《埃及王子》,埃及法老生性多疑,這個曲折的神話故事引人深思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值得人深思的電影《埃及王子》,埃及法老生性多疑,他看著國內日漸繁榮的錫伯人日漸不安,害怕他們危害自己的統治,於是他抓走了所有的男胞。
  • 【鳳 麟】入埃及記 (一)  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謎
    據說埃及博物館保存有幾塊小的殘片。我費盡口舌,難以與導遊溝通明白,遺憾在埃及博物館沒有見到。終未如願,存之闕疑。但是,不可否認漢語又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文字書寫一大難關,四聲發音一大難關,而更難的是大量的成語典故。有一位日本朋友,供職於美國公司,每年到中國企業技術服務半月到一月。每到機場接他,與之說漢語。他總疑目趨首,不知所云。他有一本巴掌大的袖珍漢日詞典,揣在衣兜隨身不離。等到送其回國,他已能用流利的漢語對話。我真驚奇他的學習能力。
  • 入埃及記
    我們讀到的埃及歷史不是信史,只是現代人的推理和猜測,面對那些天書一樣的象形符號,不同學者可能有不同解讀,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故事和傳說。對於我們也就只好暈頭轉向的去聽去看。對於我,能求得一知半解就已經滿足了。  所以當看到神廟中的一幅著名壁畫時候,看到有鱷魚頭和老鷹,具體的故事我已經記不清楚了。但注意到了,歷經兩千多年,這壁畫上有些顏色依然鮮亮殘存著,僅就這一點,足以讓人為之驚嘆。
  • 【松社讀庫】撫摸歷史之古埃及篇
    巴比倫和尼尼微已經成了遼闊帝國的中心,那時,在尼羅河及寬廣的兩河流域,到處是忙忙碌碌的人群。一支在沙漠流浪的小部落,決定離開阿拉伯滿眼塵沙的故土,北上去尋找更加肥沃的田園。」房龍就這樣開始娓娓道來《聖經的故事》,這無疑是在敘述猶太人祖先的故事,猶太人的祖先到達巴勒斯坦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 埃及故事-關於木乃伊的那些事兒2:世界上最古老的紋身時尚木乃伊
    自古以來都如此,但怕痛如我,再酷再帥再個性也抵不過那針戳進肉裡的痛,所以,變不了那麼酷那麼帥。而且,在日本,混社會的人士都得紋紋身的,這個以後專門講一講。今天還是來聊下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紋身時尚木乃伊。基本上,紋身是洗不掉的,除非你去做換皮手術。
  • 神奇的國度—埃及,覽埃及博物館
    還可以看到幾千年前製作的木乃伊,躺在黃金、寶石鑲嵌的棺木裡,依舊保持原貌。如果你到了埃及沒有兌換當地貨幣的話,博物館門外就就有一個自動兌換貨幣的機器,稍微懂一點英文就輕鬆操作,我用美元兌換的埃及鎊。進入博物館內,文物陳列了上下兩層樓,分區擺放,琳琅滿目,應接不暇,件件價值連城,展示了古埃及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曾經的輝煌讓埃及人為之驕傲!或許大家對埃及除了金字塔有深刻印象外,木乃伊必然成為進一步了解的對象。
  • 埃及金字塔旅遊:法老王和金字塔的故事
    更不用說各種世界奇蹟、燦爛悠長的歷史文明,等待您的是比《一千零一夜》還精彩的旅行故事……行程亮點孩子們可以真實的感受埃及文化和歷史;本次行程安排埃及全程中文導遊陪同及盧克索1日歷史老師陪同講解;酒店hotel
  • 一、 從「埃及之春」說起
    2011年 1月底埃及出現了聲勢浩大的反政府浪潮, 2月 11日,長期執政的穆巴拉克總統黯然下臺。西方媒體把這場運動渲染成了民主推翻專制的「埃及之春」和「中東之春」,預示著整個阿拉伯地區邁向了民主化。但我對這個地區做過多次的實地考察,真實的情況要複雜得多。
  • 走向燦爛的古代世界:馬利埃蒂與埃及學
    貝爾佐尼通過一個叫布克哈特的德國人認識了英國駐埃及大使沙爾特,從沙爾特那裡得到了籤證,如願以償地來到埃及亞歷山大城。但他並未從事水車的事業,而是一到亞歷山大便為沙爾特發掘出公元前14世紀前後埃及新王朝阿米諾菲斯三世國王的兩尊雕像。於是,一場文化掠奪的惡劇便由此揭開了帷幕。在這之後的5年裡,貝爾佐尼一直在四處發掘著。
  • 古代埃及文化:象形文字的發展,埃及宗教的傳播
    世界文化是各民族偉大創造精神的見證。埃及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一份珍貴的遺產。一、文字 早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埃及人就發明了文字。最初的文字是圖畫文字,實際上是一種看圖識字的象形文字。後來有了表意文字,如小蛙象徵成千累萬的「多」,牛在水邊奔跑表意饑渴的「渴」,就有抽象的含義。
  • 世界經典神話:北歐神話、希臘神話、埃及神話、凱爾特神話
    但圖坦哈蒙和大金字塔並不是古埃及的全部,或者說它們只是佔滿後來人視線的巨大標誌物,繞過這些標誌物,在古埃及這片大地上存在了幾千年的傳統便顯露出其更廣泛和更堅實的基底,在這種傳統中佔據著一席之地的便是那些關聯著古埃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的神話。  神話不僅僅是敘述英雄與諸神事跡的故事集,它提供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在我出生之前發生了什麼?在我身邊正在發生著什麼?在我死後又會發生什麼?
  • 千年彌撒 世界名畫裡的「戰疫史」
    為了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暴怒……是哪位天神挑起了兩人的爭執?是宙斯與勒託之子阿波羅。他對國王不滿,在他的軍中降下兇惡的瘟疫,吞噬了將士的生命。」 歐洲的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曾誕生了無數瑰麗的藝術寶藏,藝術巨匠們不僅用畫筆謳歌上帝與天使,同時也在描繪撒旦和死神,而作為硬幣的反面,那些與死亡相關的畫作很多都是以瘟疫作為敘事背景。
  • 孔夫子讀聖經之:《出埃及記》
    孔夫子說:「孩子們,上次我們一口氣讀了《創世紀》,故事雖然好聽,但有的同學反映一次講得太多,記不住,所以以後我們一次只講兩三個故事。」於是孔夫子又開始講聖經故事。1、鬥法:以色列(就是雅各)的後代們在埃及定居三百多年後,生養眾多,甚至比埃及人還多。埃及人心中害怕,就拚命奴役他們。埃及法老下令以色列人生的男孩都要丟在河裡,只留女孩。
  • 埃及神話中的第一具木乃伊是誰?他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在上一期埃及神話的創世中,我們很潦草的講述了九柱神,筆者幫大家做一個前情回顧,拉神變成了太陽維護世界、空氣之神舒和溼潤女神泰芙努特也遊蕩在天地之間,天空女神努特和大地男神蓋布變成了天空和大地,九柱神的這五位神是構成世界的超然存在,不會參與到權力鬥爭之中。
  • 埃及:火柴杆的世界
    11月27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艾哈邁德·哈桑展示法國香波堡模型。新華社發(艾哈邁德·戈馬攝)埃及藝術家艾哈邁德·哈桑自2013年起,設計並製造了20多個埃及和其他國家著名建築的模型。11月27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艾哈邁德·哈桑展示埃及塞拉皮斯神廟模型。新華社發(艾哈邁德·戈馬攝)11月27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艾哈邁德·哈桑展示埃及亞歷山大燈塔模型。新華社發(艾哈邁德·戈馬攝)11月27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艾哈邁德·哈桑展示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