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森馬大供應商亞東集團謀求上市:處行業冰點,能破局嗎?

2020-12-06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資本偵探,作者 | 張遙

據港交所近日的披露,江蘇省排名第三的紡織染色及整理服務供應商亞東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而其在2019年11月27日曾向港交所提交過第一次上市申請。

亞東集團最早創辦於1993年,是優衣庫、森馬等知名服裝品牌布料供應商之一,目前共計三條生產線總設計年產量為4208萬米。

根據招股書,亞東集團計劃將募股所得款項作以下用途:通過升級及改進現有產線及技術能力,包括建立設計研發中心與更新生產設備,在江蘇省收購一間擁有年產能約10百萬米至15百萬米現有生產廠房的公司的控股權益來擴大產能;拓展產品範圍,增加針織面料生產線;以及向歐美市場拓展和增強國內客戶基礎等。

招股書指出,亞東集團2018年收益約人民幣8.61億元,2018年佔中國市值約0.2%,在江蘇省內市值約1.6%。2018年亞東集團在江蘇省紡織染色及整理服務供應商中排名第三,而江蘇省在全國紡織染色及整理行業五大產業集群中排名第二。

雖然噱頭十足,但實際數據其實沒那麼好看。

中國紡織染色及整理行業市場分散,益普索諮詢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五大紡織染色及整理服務供應商的市場份額約為6.3%。從全國產業群來看,2018年產量排名第二的江蘇省產量佔比為12.7%,但第一名浙江省佔比足足達到58.9%,佔據行業大半江山。

從江蘇省內數據來看,亞東集團也顯得底氣不足,2018年江蘇省內五大紡織染色及整理服務供應商之中,亞東集團位列第三,收益與排名第一的A公司相差8倍,亞東集團在省內市場份額佔1.6%,而A公司獨佔鰲頭佔據13.5%。

2017至2019年,亞東集團毛利潤分別為8169萬元、1.13億元和1.29億元,同期毛利率分別為12.3%、13.1%和14.9%。

據智研諮詢數據,2017年至2018年,整個印染行業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20%、15.6%,儘管受原材料漲價衝擊,2018年行業毛利率有所下降,但亞東集團毛利率依然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但好在毛利率逐年上升,前景依然可期。

產品來看,亞東集團的紡織面料產品可分為兩大類,即平紋布和燈芯絨。除此之外還提供加工服務。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收入人民幣6.62億元、8.61億元、8.67億元,其中銷售紡織面料產品的收益佔比分別為91.4%、93.3%、95%,加工服務的收益佔比分別為8.6%、6.7%、5.0%。同時,兩大類面料中,以平紋布銷售為主。

優衣庫、森馬長期位在亞東集團五大客戶中前三。

以招股書特別列出的海外客戶優衣庫為例,亞東集團從2014年起與優衣庫持續建立業務關係,並被優衣庫評為其最信任的業務合伙人之一 。

根據益普索報告,包括亞東集團在內,優衣庫在中國擁有28名紡織面料供應商,在全球擁有49名紡織面料供應商。看起來光鮮,但在大客戶的供應商隊伍中,亞東的位置也不過是「之一」而已。2018年,優衣庫在亞東集團五大客戶中排名第一,實現銷售1.234億元,佔同期收益的14.5%。此後2019年,五大客戶中優衣庫位居第二,森馬位居第一。

2017、2018及2019財年,來自最大客戶的收益佔比分別約為11.9%、14.5%及9.9%。而來自五大客戶的收益佔比分別約為41.3%、38.6%及38.1%。另外,森馬同時還是亞東集團五大供應商之一,亞東從森馬集團購買坯布,並向其提供染色和整理後生產的成品。

2017、2018年、2019年度,亞東集團向最大供應商進行的採購分別佔總採購量的約32.1%、23.6%及19.7%,而向五大供貨商進行的採購分別佔總採購量的約64.2%、66.0%及62.1%。

從行業來看,亞東集團處在整個紡織服裝制製造流程的中間環節,從事設計、加工及銷售紡織面料產品。收支一方面受上遊原材料價格和供應商影響,另一方面受客戶選擇的影響。

按照行業慣例,由於服裝行業流行款式、面料更新換代的頻率較快,紡織染色及整理提供商與供應商與客戶更傾向於籤訂短期合同,這一方面提高了其規避因依賴某一供應商或客戶,而被其業績環境所影響的風險。但同時一旦對方中斷合作,亞東集團的業務就有下跌的風險。

資料來源:益普索諮詢研究與分析

另外,來源於行業上下遊的成本波動也將體現在亞東身上。

招股書顯示,亞東集團的材料成本主要包括平紋及燈芯絨坯布、紡織染料、色劑及印染助劑等添加劑。2017-2019年,公司的材料總成本分別為4.66億元、6.11億元、5.97億元,分別佔銷售總成本的80.4%、81.7%及81.0%。

從上遊原料供應方來說,坯布價格受棉花產量影響,根據國際棉花諮詢委員會(ICAC)發布的4月份全球產需預測稱,新冠肺炎疫情將給全球棉花貿易、供應鏈和預測帶來顯著影響。由於市場種植意願大幅減低,部分棉農舉棋不定,今年棉花價格將可能產生波動。招股書稱:「若未來材料價格上升,亞東集團可能無法將這部分風險轉嫁給客戶。」

招股說明書顯示, 2019年公司毛利率略微提升主要是由於2018年上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平紋布產品平均單價因市場狀況略微增加3.4%;與此同時,自2018年起,亞東集團開始採購越南紡織面料,單位成本較低。截至2019年底每米平紋布的平均單價為18.4元,每米燈芯絨的平均單價為21.1元,加工服務的平均單價為每米4元。

但與此同時,公司燈芯絨產品因維持產品競爭力而採取的降價措施使得該產品的毛利率降低了近六個百分點,抵消了平紋布的增幅。

在下遊鏈條,情況也不容樂觀。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月-2月,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98.35億美元,同比下降20.0%。其中,紡織品(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額為137.73億美元,同比下降19.9%,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為160.62億美元,同比下降20.0%。

疫情衝淡了原本「金三銀四」的服裝出口旺季,並且由於海外疫情的升級,今年下半年的服裝需求也將大幅下跌。而在國內,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調研,截至3月13日,企業訂單量達到正常情況八成的只有44.6%,有56.4%的企業選擇需求不足、渠道不暢為當前生產經營面臨的主要困難,已經超過了選擇用工、物流等困難選項的企業比例,行業整體狀況恢復緩慢。

另外,招股書還指出,與多數勞動密集型企業相似,亞東集團也面臨用工成本升高的問題。

隨著我國用工成本逐漸趨高,眾多製造業廠商已經將工廠轉向東南亞、非洲等地,亞東集團目前依賴的大客戶如優衣庫傾向於對成本進行嚴格管控,倘若亞東集團在價格上不再具備優勢,便可能面臨喪失客戶的風險。

招股書表示,為降低經營成本,亞東集團計劃將中國境外生產設施擴至東南亞,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特別是適合海外市場客戶及在東南亞擁有其指定製造商的直接品牌運營商。

相關焦點

  • 優衣庫救不了亞東集團
    近日,以設計、加工及銷售紡織面料為主營業務的亞東集團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之前曾於去年11月及今年3月兩次申請。   據招股書數據,中國染色及整理行業市值由2014年3746億元增至2019年4356億元,複合增長僅為3.1%。可見,亞東集團所處行業整體增長乏力。
  • 森馬服飾「歐洲夢」破滅 折戟高端童裝增長乏力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呂明俠Kidiliz集團的資產及業務被剝離後,休閒品牌不能過多指望。 年初以來,新冠疫情「肆虐」, 對部分行業產生了不利影響,服裝業就是重災區之一。國內服裝品牌——森馬服飾也深受影響。
  • 「破局」後疫情時代!森馬服飾放大招:3-5年內重點布局該領域
    「破局」後疫情時代!2018年公司收購了法國Kidiliz集團,但由於接連遭遇黃馬甲和疫情導致經營業績不及預期,公司2020年7月剝離Kidiliz,預計2020年年底之前完成。
  • 優衣庫、森馬、HM和Mjstyle的衣服哪家強?從不同角度分析4大品牌
    從服裝品質方面來看:優衣庫、森馬、hm、Mjstyle這四個品牌裡面的衣服,整體上看,優衣庫的質量要優於其他三個品牌。當然優衣庫的毛衫系列產品,也基本都是來自於一些合作單位的直接採購,所以優衣庫的毛衫品質跟其他品牌相比,在品質上就沒有很明顯的優勢。像森馬的衣服基本都是跟外發工廠做貼牌加工的那種,雖說他們內部也有一些品控管理制度,但架不住一些行業內的潛規則滲透,有些時候品質QC跟工廠相互串通,會讓很多不良品流入終端。
  • 森馬的菜市場下月開業 做服裝的能賣好菜嗎
    資料圖 中國商網 唐硯/攝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玥)服裝品牌森馬在跨界生產衛生用品後,又一腳跨進民生行業,開起了菜市場。作為休閒服裝和童裝行業的龍頭企業,森馬為何要進軍不熟悉的生鮮行業呢?它能賣好菜嗎?
  • 森馬服飾涉嫌侵權 少林方發來最新申明
    這家服裝企業涉嫌侵權,少林方發來最新申明,釋永信是其大股東…… 中原古剎少林寺,因一起國潮服飾聯名侵權事件,再度進入公眾視野。而被指侵權一方,是A股上市公司森馬服飾(002563)。作為典型成功案例,2019年6月,優衣庫和KAWS的聯名系列就曾實現門店上市十分鐘售賣一空,顧客鑽捲簾門扒模特展示服裝的火爆場景。而曾提出「向優衣庫學習致敬」口號的森馬服飾,近年來在聯名服飾方面也有諸多產品布局。作為跨界聯名產品之一,2020年8月前後,森馬品牌推出了與少林功夫聯名系列產品。
  • 森馬服飾:新官上任,戰略轉型打幾分?
    隨著休閒服飾行業競爭加劇,森馬身處大眾消費品賽道面臨同質化嚴重的困局。為了提高產品貢獻率,森馬通過梳理品牌定位推出具有科技型、功能性的產品,以產品功能再造進行差異化競爭,當服裝擁有了科技的屬性,無疑更容易形成爆品。陳嘉寧認為,森馬當前在功能性面料方面有著較大優勢,下一步公司將深耕「面料科技」,以優質的功能性形象上打造爆款,憑藉森馬專有的「搜索字」實現出圈。
  • 優衣庫比以純、森馬們都要好?
    2.優衣庫優衣庫的內在含義是放棄裝修不必要的倉儲式店鋪,採用超市式的自助購物,以合理可信的價格提供客戶想要的商品創立優衣庫品牌的迅銷有限公司,前身是1949年3月開業的山口縣個體企業。1963年5月改為有限公司,原名小軍商業有限公司,1991年改為迅銷。
  • 擬收購優衣庫核心供應商 開潤股份成上海嘉樂第一大股東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黃群9月23日,開潤股份發布公告,擬以自有資金3.26億元收購優衣庫的核心供應商之一上海嘉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嘉樂」)28.70%股權。此次收購完成後,開潤股份將成為上海嘉樂的第一大股東。此次交易將推進開潤股份代工製造業務的產品品類從箱包領域延伸至市場空間更大、賽道更優良的紡織服裝及面料生產製造領域,對於上市公司未來長期發展起到良好促進作用。
  • 剛質押3750萬股的森馬大股東邱光和,又減持套現了6400萬
    百度資料顯示,邱光和系浙江溫州人,森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96年12月,邱光和創辦了森馬,通過整合創新、共贏發展,迅速做強做大企業。公司旗下兩大主力品牌——森馬(Semir)和巴拉巴拉(Balabala),分別是中國休閒服飾領域和中國兒童服飾領域的領袖品牌,前者因突飛猛進的發展和在商業模式方面的不斷創新,而享有「森馬速度」之稱,被認為「改變了中國休閒裝行業的格局」;後者則因異軍突起、快速成長,而享有「巴拉巴拉奇蹟」的美譽。2011年,森馬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為國內A股市場市值和盈利水平領先的服裝上市公司。
  • 被遺忘的班尼路、佐丹奴、森馬等品牌現在過得如何?
    平價快時尚品牌渠道下沉,網購分食中低端服飾主要市場份額,在前有狼後有虎的局面下,對很多「80後」、「90後」消費者而言,曾是青春時尚的代名詞的班尼路、佐丹奴(需求面積:60-120平方米)、森馬等品牌近年來在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幾乎很少見到它們的身影。如今它們過的如何,它們又真的走到盡頭了嗎?
  • ZARA、優衣庫的步伐真就這麼難追趕嗎?-虎嗅網
    從部分服飾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報來看:海瀾之家:存貨高達82.18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01.43%。森馬服飾:存貨39.57億元,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9.01%。2014年拉夏貝爾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17年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A股和H股同時上市的服裝企業。上市之後的拉夏貝爾,一方面繼續加快開店的步伐,一方面推出「多品牌,直營連鎖」的戰略。但是,業績大虧損、門店縮減、債務危機……三年時間裡,拉夏貝爾從市值逾160億,到如今披星ST,已行至「生死棋局」。
  • 耐克做瑜伽服、森馬開菜市場,時尚品牌的另類自救之路
    Old Navy 臨告別前,天貓旗艦店進行了三折大甩賣,在中國市場許久未有大水花,最後一次成為焦點卻是閉店通告。而 Old Navy 是近幾年 Gap 旗下幾乎唯一保持增長的子品牌,中國由於體量一直是快時尚的兵家必爭之地,退出中國市場的決定讓人不禁擔憂 Gap 集團本身。
  • 攜23億巨債衝擊IPO,優衣庫、斐樂代工廠盛泰集團勝算幾何?
    如今的代工廠盛泰集團也準備上市,是否能多幾分底氣?盛泰集團主要從事紡織面料及成衣的生產與銷售,是世界領先的高檔正裝或休閒襯衫、T恤衫、褲裝等設計、製造商之一。主要服務於Burberry、Armani、HugoBoss、雅戈爾、優衣庫和FILA等國內外中高端品牌的紡織服裝行業跨國公司,公司全面覆蓋面料、染整、印繡花和成衣裁剪與縫紉四大工序。產能分布於中國、越南、柬埔寨、斯裡蘭卡以及羅馬尼亞,服務於國內外中高端品牌的紡織服裝行業跨國公司。簡而言之,公司是一家典型的跨國服裝代工廠。
  • 森馬出海折戟,疫情下的本土服飾品牌路在何方?
    7月底,受疫情影響,森馬服飾發布公告稱,擬出售法國Sofiza SAS 100%的資產和業務,Sofiza SAS 擁有Kidiliz集團100%股權,森馬希望通過此次出售,實現剝離Kidiliz集團的資產及業務,有利於降低公司經營風險,避免公司業績遭受更大損失。
  • 服裝業上半年日子不好過,七匹狼、森馬服飾、ST步森業績大幅下滑
    記者 | 陳祺欣17月14日晚間,服裝A股上市公司七匹狼(002029.SZ)、森馬服飾(002563.SZ)、ST步森(002569.SZ)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三家公司淨利均同比下滑。森馬服飾在2020年一季報中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221.06萬元至2.17億元,同比下降70%-90%;7月14日,森馬服飾對前次業績預告作出修正,修正後業績為:2020年上半年預計盈利0萬元-7221.06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0%-100%。森馬表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境外業務虧損加大。
  • 早報| 優衣庫日本8月銷售額大漲近30%;森馬服飾涉嫌侵權少林寺
    ,優衣庫日本8月的同店銷售額同比大漲29.8%,總銷售額大漲29.9%,較7月5%的增長明顯提速,期內AIRism產品、UT T恤和其它夏季產品均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優衣庫強調,儘管門店業務仍未完全恢復正常,但客流量在增加,每個客戶的平均購買量也在增加。
  • 盛泰集團IPO:要求補充第二大股東與優衣庫關係 關聯交易公允性受...
    雅戈爾集團從控股轉參股在魯泰A、聯發股份、華茂股份、新野紡織、鳳竹紡織等同行業公司相繼實現上市後,不甘心落後的盛泰集團也向A股發起衝擊。招股書顯示,盛泰集團主要從事中高端面料生產和知名品牌服裝代工生產業務。
  • 國產服飾品牌之困:ZARA、優衣庫的步伐真就這麼難追趕嗎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國產服飾品牌之困:ZARA、優衣庫的步伐真就這麼難追趕嗎ZARA和優衣庫最值得被說道的是:ZARA的「快時尚」供應鏈管理模式被國產品牌爭相模仿,但亦很難被複製;優衣庫對面料環節嚴格的把控,折射出一些國產品牌在這一環節的缺失程度。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 市值風雲:優衣庫「KAWS爭奪戰」背後的迅銷集團
    當然,牛人到哪都是牛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還是很牛」,玉塚元一現任羅森的會長兼CEO,照樣幹得風生水起,大殺四方。下次有機會再給大家講講幾大便利店的故事。在柳井正這種銳意進取的高壓策略下,優衣庫持續高速增長,把門店開到了全球各地。據其母公司迅銷集團2018財年年報顯示,優衣庫品牌全球門店數量已達2068家,銷售收入已超17600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