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越來越冷漠,你以為你成長了,但其實沒有。長大應該是變溫柔,對全世界都溫柔。」
當我在Andy姐的朋友圈看到這段話和文字下方的照片時,心一下子被狠狠地戳了一下。
我發現自己確實越來越冷漠,並以為自己成長了。我們越長大、越成熟,就越冷漠、越堅硬,以為這就是長大的模樣。
01.
照片裡,Andy姐一身白色布裙,頭髮被海風吹得凌亂出幾分美感,身後是聖託裡奧的白牆藍頂和大海。她閉著眼睛沉浸在美好的畫面中,臉上是恬靜安適的微笑。畫面裡的溫柔、靜好和暖意快要溢出手機屏幕。
其實我才認識Andy姐不久。她比我大幾歲,但看起來很成熟,以前在北京創業,為了發展分公司剛回來幾個月。因為專業上的深造,研究生的時候就經常出國,見過大世面,也歷過大風浪,整個人有一股國際範。
回想上一次和她的交談,我能從她身上感受到那種溫柔,不是外表的女性溫柔,而是一種融入身體裡的心性。用謙和與平常心都言之過淺。姑且稱之為讓人如沐春風的人格魅力吧。
我以為成長,就是擁有一副金剛不壞身和刀槍不入的鑽石心。但其實,擁有這樣的身心,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失去了擁抱世界的機會。不對全世界溫柔的人,也不大可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有一種成熟,也許就是對全世界都溫柔。
02.
剛上大一時,有一件小事讓我印象深刻。那時候學校在郊區,出行只能坐公交車。一到周五傍晚,常常是擠公交的高峰期。某個周五,我噌噌噌擠上車,在人潮擁擠中發現了輔導員朱老師和她的男朋友。
之所以能發現,是因為司機當著滿車學生的面,朝一位男士很粗暴地吼道:「你站進去一點啊!就是那個戴眼鏡的! 說你呢!」
所有人都看向他…… 而他旁邊坐的正是朱老師。朱老師和男朋友長期異地,聽同學說她男朋友最近來看她了,從他們的互動裡我也猜到了。他往裡面走了一些,他們互看了一眼,什麼也沒說。
當時我特別不解,被司機這麼一吼,多沒面子啊,而且誰受得了,換做是我一定要懟回去,出口氣。但我看到他們的神情依然輕鬆平和,好像是在說別人。
時隔多年,當我出差外地,在酒店前臺因為餐券這件小事被前臺言語冒犯的時候,我怒火中燒,悲憤交加,而對方則變本加厲,最後以我受到一萬點傷害告終,外加一天的好心情被毀。
等冷靜下來,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我的心智其實還很不成熟,甚至很脆弱,容易被激怒,就像當初大一看輔導員夫婦一樣的反應。
真正的成長不應該是攻擊性越來越強,而是待人接物讓人舒適,不卑不亢。越長大不應該越冷漠、越不可侵犯,而是應該變溫柔,對全世界溫柔。
03.
曾經寫了一篇自認為不錯的文章,閱讀量和點讚量都達到歷史新高。但不乏有人在評論裡說是狗屁雞湯,是垃圾云云,言辭不忍直視。
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我有被中傷的感覺,然後腦子裡就由自主在想如何解釋、反駁並優雅地反擊。但我再想想,不對啊,不應該是這種反應。我平復好心情,去感受自己的情緒。
我為什麼要生氣?因為他評價的是我嗎?不,他評價的是文章。大學時上的文學評論裡,有一課我印象很深刻。老師說,文學作品一旦完成,它就脫離了作者本人的意志,讀者對它的解讀便和作者無關了。
這麼一想,我就釋然了,關鍵是我學著去接納了。雖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只要一看到評論上的紅點,我就擔心是差評,但不管怎樣,都統統接納下來。接納並不等於接受,但一旦接納了就不會產生對立,人也就不會變得暴戾。
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你能說服自己去理解身邊的人和事。接納,是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越是長大,你要你越能接受現實,而不是越來越現實。
04.
性情溫和,對人溫柔的人,其實心中有大智慧,因為他們做到了無分別心。
生活中遇到別人對你說話很不客氣,被人冒犯時,我們的內心很不高興,想要發作。是因為我們起了分別心。所謂分別心,在於你總是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你會想他怎麼可以這樣對你?他憑什麼這樣對你?但如果你知道他對誰都這樣呢?又或者對方正好遇到了煩心事,而你剛好撞在了槍口上呢?
但其實這樣的痛苦不是因為他對我這樣,也許他對很多人都這樣,別人可能沒感覺,但我有感覺,因為我有分別心了。如果這樣想,也就不會當回事了。
當你分別心升起的時候,你要知道。當你知道的那一刻,分別心就在減弱了。也就是說,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意識到「哦,我又在生氣了」,你就不生氣了。
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任何能讓你產生強烈感覺的事物,都會反過來控制你。如何看待事物,其實源於我們自己。當我們用溫柔、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他人,面對這個世界,內心其實是自由的,因為我們不會輕易被事物所控制。
作家麥洛洛說:「成熟,是對很多事物都能放下,都能慈悲,願以善眼望世界。」
越長大應該越慈悲,越善良,越溫柔。當我們長成真正的大人,當我們有一定的經歷和閱歷,我們會越來越懂得人世間的萬象,人們的不容易。一個成熟的人,往往發覺可以責怪的人越老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難處。
願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越來越溫柔,對全世界都溫柔。願我們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