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不是穿西裝打領帶,不是穿高跟鞋抹口紅,不是老於世故,不是冷漠厭世。
成熟時即使知道這個世界並非你想像中那般美好,但是你依舊相信美好;成熟是生活賜予你的一道道傷口,你卻報之以溫柔;成熟是凌駕於情感、智商的一種崇高的理性。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幼稚的人不問將來。
別人犯錯時,我們不必總是嚴肅的在道德制高點去評判他,應為不知何時,我們也許也會犯同樣的錯誤。
許多情緒應該說給懂的人聽,或者自己消化,因為別人沒有義務看我們的臉色,充當我們的情緒垃圾桶。這世上有許多『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眼淚不是軟弱,而是感情釋放的缺口,得到要珍惜,得不到要釋懷。
所有的經歷,都是成長和成熟所要付出的代價。就像年少時總會因為不成熟錯過許多人、許多事,可是錯過不是過錯,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我們不再是孩子了,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跌倒了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等著別人將我們抱起。現在,我們遇到挫折了,就該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那些關心我們的人擔心。
我們應該做一個成熟的大人,不過分沉溺於往事,懂得珍惜身邊的人。我們應該學會理性地看待問題,接納和包容世界的不完美,卻也不忘寄希望於未來,努力活在當下。
成人是一種儀式,成熟卻是一個過程。
年輕時,我們自以為愛過幾個人、受過幾次傷、看過不同城市的風景、喝過不同種類的酒,就是成熟了。
可是,我們依然將叛逆視為個性,將孤僻看做特立獨行。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總是肆無忌憚,口無遮攔。我們將喜怒哀樂全部寫在臉上,常常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從來不會照顧別人的情緒,也不懂得體諒別人的付出,更不知道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我們活得像一顆榴槤,渾身是刺,一不小心就扎傷了別人,也讓自己遍體鱗傷。
當所有的過往變成了經歷,所有昨天的故事變成了今天的世故,我們以為自己長大了。
可是,世故不是成熟,不過是被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它是一種可怕的精神上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是遭遇種種挫折後的冷漠厭世,是由於自身的無能為力而對現實的妥協。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應該學會獨立,這種獨立包括經濟、人格、精神上的獨立。他不再對父母,伴侶、朋友產生物質和精神上的依賴感,能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並對自己的人生有明確而清晰的規劃。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偏激、不極端、不趨炎附勢、不人云亦云。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能認清自我,既不過度自卑,也不過度自大。能欣賞自己的優點,也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精神上一定能自給自足,不會常常感到空虛或寂寞,既能與他人保持和諧的關係,又不害怕獨處。
這便是成熟。它不在我們十八歲的成人禮上,也不是做一件多麼驚天動地的事,而是在那些平凡的日子裡,幫我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做你生命裡的一縷陽光,治癒你內心深處的創傷。
我是無憂,無憂無慮的無憂。你認為的成熟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