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閱讀不好,是這裡出現了問題

2021-01-07 談笑有wo

常有些孩子數理化呱呱叫,語文成績卻不夠好,打開語文卷一看,是閱讀和作文拉低了分數。今天,我就來說說閱讀得不上分的問題,幫助家長和同學認清出現問題的地方,好找方法來解決,讓孩子語文搞一次逆襲。

閱讀的全稱是「閱讀理解」,結構是一篇文章加上幾道題(可以是選擇,可以是填空,多數是問答),所以閱讀就分為兩個部分:文章的閱讀理解和題的閱讀理解。

那麼,孩子是在哪出現了問題呢?常能看到一些孩子文章讀得快,然後馬上做題,爭分奪秒,抓耳撓腮,冥思苦想,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幾道題就把我們的孩子難為壞了!好容易做完了,下來的成績往往都不理想。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功夫下錯了地方。究其根本是不明白文章與題的關係。文章是根本,所有的題都是老師根據文章擬出來的,老師會根據文章的文體、內容、特點擬出試題,幾道題基本是由淺入深的順序,順序不可調換,因為要起到引導學生按正確順序讀文理解和考察學生閱讀能力的雙重作用。一套題只為唯一的一個閱讀而配,換成第二個就不行了,這就是文章的個性。所以,高明的語文老師多數時間是帶學生讀文章寫文章,教學生按正確的步驟讀文章寫文章,同時掌握一定的方法。會答題的學生多數時間是按老師平時訓練的步驟去解讀文章,不會去擔憂題是什麼,因為他們知道題會考什麼,他們相信他們現在讀文思考出來的東西基本上都會成為自己卷面上的分數。這些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完全正確,因為他們摸清了閱讀題的規律。

再強調一遍:文章是閱讀題的根本。

有的孩子會說,老師,我讀明白了,不信我把文章說給你聽。我知道,他能吧文章內容講下來,不會錯。但僅做到這一點一定不是真明白。如果再問他:這篇文章中心是什麼?寫作手法用了哪些?出色的修辭和用詞都好在哪裡?恐怕就不知道了。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們的孩子正處在對熱鬧感興趣的年齡,這很正常。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能早點鑽研些門道就能早點提高。

一篇文章,按什麼順序讀,都要讀出什麼來,對應後續哪些層次的問題,我憑著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了下面的歸納。

要讀懂文章,重要的是四個意識:

一、文本意識

明確讀懂文章是做好閱讀的根本。

記敘文是幾種閱讀中最複雜的,分類也比較多:有寫人、敘事、寫景、詠物、抒情幾類。其中以寫人、敘事類居多。閱讀時可以這麼設置問題理順:

1、文章屬於寫人類還是敘事類?

2、主人公是誰?

3、寫了幾件事?分別是什麼?

4、如果是一件事,有幾個環節?

閱讀過程中前兩個問題心中有數就行,後兩個不妨用豎線在文中標出,達到理順層次的效果。主人公可以是一個,可以是多個,是文章中承載著優秀品質或高貴精神的人(或物化的人)。

事件的把握有的複雜。先要按時間順序或地點轉移的順序,抓住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把事件分成多個部分,然後在每個部分中抓住主人公的行為表現,抓住動詞,形成人物加行為的格式,再配上時間、地點、原因、結果等記敘的要素,事件就概括好了。很多時候,動詞較多,要學會取捨和歸納。

二、中心意識

故事中幾個人物,多數只有一個主人公,這就要判斷,那個承載優秀品質精神的人才是。故事有幾件事,那個最能突出這種品質和精神的才是主體。次要的人物和事都是輔助性的。

最難把握的就是文章的中心了。一篇文章,不管多長,寫幾個人,幾件事,都是為了表達一個意思,這個意思就是中心。文章的作者寫什麼,怎麼寫都是為了說好這個中心的。就像一棵樹,表面看到的是樹幹樹枝樹葉,樹根深埋地下,但因為有了根才有了樹幹和枝葉。中心就是這個根,主幹枝葉就是文章的事。把握中心有以下這些方法:

1、知道中心是什麼性質的東西,是感情或見解,所以術語才叫做「思想感情」;

2、往往出現在文章的結尾。敘事之後,文章結尾來上一段說理抒情,看似隨便,實際上是作者有意寫的,還是用足心思寫的,承載著全文的重量。有時會以借代、比喻的說法出現,孩子結合上文做好還原,中心就出來了;

3、用文中的主要事件去驗證。從結尾段讀出來的暫定為中心的內容不能立刻相信,還要驗證。假如這個情理正好和文章的主要事件相合,那麼你成功了,打通了任督二脈,小燈泡亮了,整篇都暢通了。

三、結構意識

文章裡的人可能多個,事可能多件。判定了主人公和中心事件後,其餘的都是從屬的。沒有這些從屬內容,主要內容就成光杆司令了。把這些從屬的寫進來,完全是文章寫法的問題。這裡的東西是作者苦心安排的。整篇文章就是作者設的局,布的陣。不明白就眼花繚亂,明白了就出入自如。都有是什麼呢?

1、為寫主體事件做準備的時間、地點、原因、結果、環境等的交代,它們是鋪墊;

2、寫了和主人公品質精神相近或相反人物的表現,它們是襯託,前者為正襯,後者為反襯;

3、寫了次要人物的表現,是側面描寫,突出主人公品質精神達到的效果;

4、在正常敘事中插入其他時空的事,是插敘,起到交代起因或豐富內容的作用;

5、寫人文章在主體之前,先去揭露人物的一些小缺點,以突出後文人物的精神,是欲揚先抑,可以起到寫人真實,使文章情節多變的效果;

6、環境描寫,可以起到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營造某種氣氛,烘託人物心情的作用。

以上是幾種最主要的寫作手法,要明白的是次要的內容都是依據中心才與主要內容產生的聯繫。在一篇具體的文章中明白這些,才算理清文章的結構。理順得多了,閱讀能力就越來越強了,作文都會寫了,一舉兩得。

四、表達意識

就是要研究文章的說話方式。正常的話正常說,那不叫文章;文章的說話得精妙,不同尋常。「她笑了」誰都會說。「她笑得花枝亂顫」,「她的臉上蓓蕾初綻」就成了文學的語言。因為有了強烈的感情,讓人就不正常說話了,久而久之形成了修辭和遣詞造句的技法,成了文學語言的表達。

表達可以分為三類:

1、描寫類修辭。比喻、擬人、誇張等幾十種,各有特點,無非就是把寫的東西寫得準確生動,更像它們自己,同時把作者的感情帶出來。

2、特殊句式。排比、反問、設問等句式類修辭,還有倒裝句式,都是要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

3、用詞。寫一個動作狀態可以用到的詞很多,漢語裡同義詞太多了。但是在那麼多中總有最適合的那個,要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推敲」這個詞的來歷就是例子,到底「僧敲月下門」還是「僧推月下門」?反正寫文章的人都用足了功夫,用得好的就成了欣賞的對象。

使用修辭、特殊句式、準確用詞把話說得有特色的方法,都是為表達的準確生動而服務的,能拿出來成為孩子閱讀理解的文章都是公認的好文章,語言表達基本上都是大師級的。至於到底要表達什麼,還要看具體語言環境。總之要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章,就是要結合句子意思分析詞語,結合語段的意思分析句子,站在全篇的高度上分析語段。

寫了這麼多,都是個人閱讀教學的總結。分享給大家。咱們家長看了,也能有點幫助,方便指導孩子;給孩子看看,孩子能結合自己學過的文章想想是不是這麼個理,沒準就碰撞出火花來,突然就能想通挺多事。同行們看到了,權作交流,請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孩子英語閱讀不好的六大「元兇」(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經驗交流>正文孩子英語閱讀不好的六大「元兇」(圖) 2012-07-10 10:12 來源:新浪教育 作者:
  • 李玫瑾:家長打孩子時,孩子出現這兩種行為,多數心理出現了問題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孩子出現這兩種行為,多數是心理上出現了問題,這比任何情況都要嚴重,嚴重的話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甚至是讓孩子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家長要引起重視,注意自己的行為。第一種行為:當家長在打孩子時,孩子在不斷的反抗,而且還會表露出怨恨的表情。
  • 孩子面黃肌瘦?這裡的問題您必須知道~
    但是,補了一段時間,孩子並沒有改善,反而食慾更加不好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經歷,也有同樣的疑惑為什麼給娃補脾卻沒有用呢?難道自己家娃的脾比其他小朋友更難調補嗎?孩子面黃肌瘦肯定是營養不充足,但是除去脾胃虛弱最根源的原因往往會被大家忽略了,這就是——積食。積食作為孩子日常的脾胃問題,經常會被大家忽略。因為積食最初,孩子往往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只是表現為口中有酸臭味,不愛吃飯等一些並不嚴重的問題。
  • 親子閱讀時,孩子總喜歡走神怎麼辦?掌握正確方式讓孩子愛上閱讀
    不過,在媽媽準備和小智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卻發現小智一開始的時候還是很感興趣的,但是時間一長,小智就有點注意力不集中了,開始看看這裡,看看那裡,一會玩手指,一會撓腦袋,甚至到後面的時候,小智都不想再聽媽媽念故事了。媽媽對於小智的表現感覺十分的困惑,不知道為什麼小智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難道說是因為自己講的太不好了?
  • 孩子讀很多課外書,為什麼還做不好閱讀理解題?原因有2點
    語文學習閱讀理解的確非常重要。佔了考試的1/3強。通常包括文學作品理解,實用文理解,古詩文閱讀理解。一、原因分析:1、孩子做不好閱讀理解題,有可能是讀得不對路。比如,光讀現代文,你讀再多也不可能做好古詩文的閱讀理解。所以要根據閱讀理解能力出現的問題。多讀相應的文體。特別是古文。讀得多了,自然語感要好一些。古文閱讀理解成績自然會提高的。2、孩子做不好閱讀理解題。也有可能是讀得不得法。閱讀理解題。考查的是深度閱讀能力。
  • 如何應對學齡初期,孩子考試中出現的問題
    難道孩子在學校,出現了什麼問題?首先請家長們不要有太多的擔心。其實這種現象,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還是比較普遍的。其次也請家長們提高重視。就像梵雲在分享育兒心得時一直強調,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心理成長的過程。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論發現何種的問題,都應先從孩子的心理角度入手。善於觀察他們的情緒波動,體會他們的情感表達。
  • 德國兒童閱讀問題多,德國人正羨慕「別人家的孩子」!
    【導讀】德國一直被認為是閱讀強國,德國人愛讀書、善讀書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印象。但事實並非如此樂觀。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高文本理解能力方面,德國和其他國家一樣,也是任重道遠。一項產生於2018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德國15%-20%的孩子閱讀質量不佳:他們難以更好地理解複雜的文章並更深入地檢查其內容。
  • 小學生每天堅持閱讀,卻寫不好看圖寫話,原因在這裡
    許多家長抱怨說,他們的孩子上小學時間不長,幾天前才開始學習閱讀、書寫和拼寫,突然有一天,他們開始拍照和書寫文字,沒有任何過渡期。當然,孩子們在圖畫上寫的分數,遠遠低於家長的預期,最讓家長困惑的是:孩子們每天都要做閱讀,堅持閱讀打孔卡,為什麼不寫好圖畫呢?
  • 跨學科閱讀法:語文成績不好,用英語閱讀提高,一樣可以提高成績
    很多家長為孩子的語文成績發愁,不知道該如何去輔導和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明明也是成績還不錯的學生,數學滿分,英語99分,到了四五年級,語文一下只能考80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家長「病急亂投醫」給孩子到處去補習語文,從基礎到作文,幾乎能補的內容都補過了。可是語文成績還是提高難。而且孩子對語文學習越來越牴觸,甚至不願意上語文課。家長該怎麼辦?
  • 看過很多育兒書,卻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問題可能出在這裡
    自從那句「聽過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在韓寒的電影處女作《後會無期》中被人們熟悉以後,大家似乎找到了描述生活中各種失敗的金句。其實這句話也透露著大家對生活的無力感,似乎這些道理、知識在應對生活難題的時候,都有自己局限的地方。而那個「我」已經聽過了那麼多,也有種對失敗有種無奈的接受。
  • 叫叫閱讀課怎麼樣?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這幾點要做好!
    畢淑敏說過: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好的教育投資。可見,讓孩子愛上閱讀對孩子一生來說真的很重要。那麼該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學會閱讀呢?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市面上多了很多閱讀啟蒙課,像步步閱讀、叫叫閱讀等等,這些課程的課程體系大綱、課堂環節等我都給大家做過測評了,不了解的可以看往期文章。今天,我們主要分析一位在叫叫閱讀上了1年課的孩子媽媽的體驗,看看叫叫閱讀到底怎麼樣?家長們也可以從中學習一些經驗。
  • 孩子消化不好,吸收不好怎麼辦?
    孩子消化不好,吸收不好怎麼辦?那麼,孩子吸收障礙,怎麼治療才好呢?01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吸收障礙?有時,即使孩子按照平衡的食譜進食,仍然會引起營養不良。大多可能是由於孩子吸收障礙引起的,因為孩子的身體不能將營養成分從消化道吸收入血。
  • 孩子體質不好,總愛生病,挑食、積食,不長肉,是哪裡出問題了?
    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很嚴重,我建議帶孩子去醫生做個檢查。我家大寶體質不太好,經常生病,特別是上幼兒園後,生病次數更多。後來二寶出生後,我才知道原因。大寶三歲之前特別難帶,首先沒有吃到足夠多的母乳,帶的方法也不正確,導致孩子經常生病,生病藥吃多了,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體。
  • 青少年會出現的心理問題有哪些?家長不要煩惱,看這裡!
    疫情原因孩子們大半年都沒上學,現在疫情好點了,孩子們又放暑假了,大半年沒去上學,很多孩子會出現心理問題,尤其是青少年,讓家長們很頭疼,卻又沒有辦法,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諧的家庭關係,對青少年度過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長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過度指責,甚至辱罵,這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 孩子口氣重,不一定是口腔疾病,可能是這裡出問題了
    這時一個朋友發消息說讓楊楊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一下是不是腸胃出了問題,今天上午楊楊發消息說孩子確實是腸胃出現了問題,孩子因為消化不好身體不舒服才不乖的。那麼我們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1、保護肚子小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還不夠強烈,一旦家長在照顧的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腹部受涼,當孩子的腹部受涼時,其周圍的消化系統就會受到影響。
  • 閱讀能力是孩子的核心競爭力,高質量閱讀幫助孩子所向披靡
    閱讀很重要,閱讀是教育的核心,幾乎所有學科都需要通過閱讀來學習。閱讀對孩子們尤其重要,這個是我們的共識。那麼,我們現在孩子們的閱讀養成教育存在什麼問題,如何來實現高質量閱讀就是我們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
  • 良好的親子閱讀,可解決孩子作文中的兩個核心問題
    親子閱讀是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活動之一,它不僅可以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還可以塑造健康的家庭文化,讓父母和孩子一起進步和成長。對於願意陪孩子讀書的家長來說,如果能在親子閱讀中再實現孩子語文能力的提升,當然是再好不過了。孩子應該讀什麼?我們要看孩子的語文能力中最缺什麼。從目前大多數孩子的生活與學習情況來看,孩子們普遍缺乏作文的素材。
  • 《快樂作文與閱讀》:寫作能力,決定孩子的發展和未來
    《快樂作文與閱讀》:寫作能力,決定孩子的發展和未來張愛玲一句「出名要趁早」,引得少年文學風起雲湧,新秀一波比一波年齡小,一波比一波驚豔,80後的風潮還沒退遠,90後的巨浪連襟湧起,00後的洪流急切來襲。寫作能力強的孩子,除了寫作本身的略勝一籌之外,還能獲得「9個賞識」。1.
  • 家長的4種行為,容易造成孩子的脾胃不好,寶媽要知曉
    許多父母都非常關心孩子的健康問題,然而不少孩子在青少年時期都會出現胃口不佳的現象,其實當這種現象出現時,家長不能將原因一概歸為孩子挑食,反而應該重視這種現象,去探究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胃口差的真正原因。
  • 夫妻感情出現問題,孩子承擔了太多,不應該讓孩子來買單
    一次暑假作業,林林正在寫作文,看著孩子憋得滿臉通紅,眼圈有點發紅,我就湊過去看了看題目《我的媽媽》。林林看到我後,像是看到了救兵,拉著我讓我講媽媽的事情。林林媽媽一直是大姨家的禁忌,不讓提起,就連林林媽媽來看孩子,大姨和表哥都給拒絕了,說把孩子教壞了……林林的爸爸和媽媽因為感情問題離異的,那時林林也就兩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