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網上搜一搜「上海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美食」、「到上海一定要試一試的平民美食」之類的問題,回答裡常會有一個讓阿花覺得很驚訝的名字——
上海的美食千千萬,網紅更是層出不窮,大家為何就對莉蓮如此鍾情呢?這家屹立魔都17年的初代網紅,到底是如何「吸粉」的?為了揭開謎底,阿花我決定測一測這個我們熟悉又陌生的牌子——澳門莉蓮蛋撻。
一番調查之後發現,澳門莉蓮蛋撻是土生土長的上海牌子。當年,莉蓮的創始人帶著他的澳門蛋撻師傅,隻身來到上海創業,不知不覺已經陪伴我們整整17年了,最近才剛開去了杭州。現在的澳門莉蓮蛋撻,早已不是只賣蛋撻的小店啦,還有不少辨識度較高的西點,銷路都蠻好的,有時候去晚了就賣光了。本花經過了一番諮詢和搜索,統共買到了25款莉蓮的產品。
好不好,吃了才知道!
話說我局探員的嘴,在千錘百鍊的各種試吃之後,被磨鍊得出了名的「刁」,可結果你猜怎麼著,試吃下來居然沒有一款是踩雷的——這倒真是驚訝到了我。
所以到底有哪些澳門莉蓮蛋撻的產品榮登我局的推薦榜呢?一起來看——
✎阿花總結
莉蓮在上海小囡心目中可以說是葡式蛋撻教科書般的存在,據說配方來自澳門的蛋撻師祖。當年那句「可能是上海最好吃的蛋撻」的廣告語,更是讓人印象深刻。用今天的話說,莉蓮的葡撻絕對是當年的網紅爆款啊!記得阿花第一次買莉蓮的葡撻,還以為表面凝結的褐色焦糖是烤焦了,被同去的朋友笑話了一陣。
縱使如今西點品牌層出不窮、蛋撻變著法的「作妖」,想吃蛋撻了我還是會首選去買莉蓮。當年橫空出世的時候三四塊錢一個的價格,17年過去也就六塊錢不到,實在是「業良」。那鬆脆的酥皮,香濃的蛋奶,嫩滑得賽過初吻……咳咳,我是女孩我要矜持,容我再去吃一個。
✎阿花總結
橙汁蛋糕也是絕對的經典了,我局阿姨是它的忠粉,經常買來給他兒子當早飯吃,買了很多年都沒見它怎麼漲過價。講真,不到五塊錢能吃到這麼個又大又飽滿的蛋糕,如今確實不多見了。
橙汁蛋糕在鬆軟度方面做得相當好,即便暴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也能維持比較不錯的彈性和軟度,不會幹硬。
✎阿花總結
市面上能買到的虎皮卷實在太多了,大家對這貨的味道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所以試吃的時候還以為這款大概會很普通了。沒想到不少探員都誇它「用料足」、「做工紮實」。
整個虎皮卷的雞蛋香氣非常濃鬱,蛋糕體入口柔軟細膩,比本花有時吃到的那種一咬就碎得掉渣的強太多了。
✎阿花總結
肉鬆卷是不少男生學生時代的心頭好吧,大頭就分享了他的「偷吃」經歷:讀書時經常在書桌裡塞一個肉鬆卷,下午餓了就偷偷低頭啃一口,既能扛餓,又不會因味道太大被人察覺,咀嚼還不會發出聲音。
這款上面的辣肉鬆有很香的蔥油味,吃上去沒有油膩感。底下的蛋糕也是用料很足的綿軟香濃,即便沒有肉鬆加持,也是很好吃的蛋糕,這點讓我很驚喜。
接著2款都是西點蛋糕裡難得的低熱量的清新派,如果你也是注重身材的小仙女,認準這兩款,買不了長膘買不了發胖——
✎阿花總結
蛋白三角是純用蛋清打發而成的,配料表只有小麥粉、蛋清、白砂糖、白醋,是標準的「0添加」,熱量也比較低,對於在管理身材的小仙女們是非常友好的(隨手翻翻身邊的糕點甜點的熱量表,你就懂了)。
它的彈性和筋度介於吐司和蛋糕之間,探員們的中式舌頭吃出了「大白饅頭」、「玉米餅子」、「白面饃饃」的口感,很好地兼具了中式糕點的口感和西式糕點的味道。既不怎麼長胖又能充飢,難怪局裡不少探員都準備回購當早飯了。
✎阿花總結
白淨如小奶狗,柔軟如好睡的枕頭,一看就是很招女生喜歡的類型啊!比起蛋白三角,芙蓉蛋糕的口感要更柔軟,更接近於蒸蛋糕。
糖放得很克制,奶油夾心也不搶戲,用不著怎麼咀嚼,便會有淡淡的甜香在舌尖慢慢綻開。熱量也同樣不高,比起蛋白三角還更有甜品的風採,讓人不喜歡都難啊。
接著的3款推薦,不僅味道上乘而且非常超值,最適合吃土的時候解解饞了。
✎阿花總結
拿破崙酥皮的鬆脆很好地中和了乳酪粘密的口感,這讓莉蓮的乳酪條口感不再單一。乳酪沒有紮實到一入口就把口水都吸乾的節奏,而是細膩順滑的,不像半熟芝士那麼溼潤,也沒有芝士蛋糕那麼敦實,乾濕剛剛好。
適中的甜鹹度也讓它吃起來沒那麼容易發膩,這樣一份本花一個人就可以解決。這麼像模像樣的甜點,好好裝盤一番放到網紅店裡賣個三四十元完全不成問題,結果莉蓮只賣十塊錢……
✎阿花總結
瓦娜蛋糕看外表有點像蜂蜜蛋糕,也有點像長崎蛋糕,但其實味道並不是一回事。底下是戚風蛋糕,表皮則是在瓦娜醬的基礎上刷層蛋黃烤制而成,也是一款簡單但好吃的蛋糕。
沒有花哨的醬料,有的只是很純粹的蛋奶香味,但依舊牢牢地抓住了我們的味蕾。
✎阿花總結
我局的巧克力黨們對它是讚不絕口,關鍵是這樣的味道又是不出十塊錢就能吃到,性價比著實感人。
本花不喜歡太甜且厚到噎人的巧克力蛋糕,這款還挺對我胃口,蛋糕體的巧克力有很醇香的苦味,而芝士層又恰到好處地帶來了些許甜味,口味和口感有著相同的細膩。
最後,是莉蓮的兩款網紅2.0產品,雖然有跟風之嫌,但味道確實不錯——
✎阿花總結
莉蓮的髒髒包有個「土土的」名字,叫泥巴可可,不過味道還是很洋氣的,不輸阿花我吃過的其他牌子價格更高的髒髒包。覆蓋可可粉的可頌酥皮層層落落,氣孔豐富,裡面夾著巧克力碎和奶油,一口咬下真心滿足。
局座這個摳門精還問我要了個髒髒包回家孝敬他姆媽,講真,莉蓮的髒髒包性價比確實出眾,這麼沒有架子的「網紅」,全上海除了它,就只有阿花我了吧哈哈!
✎阿花總結
莉蓮的肉鬆小貝和鮑師傅、蘋果花園的不太一樣,後者幾乎都是以滿滿的肉鬆唱主角,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蛋糕的本味,但莉蓮出色地平衡了肉鬆和蛋糕的比例,既能吃到海苔肉鬆恰如肉酥般的香脆,又能原原本本地吃到蛋糕的香味,用料實在,中間的沙拉醬比較輕柔,不會給人一口糊嘴的感覺。
本來是摩拳擦掌想要接收探員們的吐槽的,沒想到這回讓我失望了。莉蓮的所有產品吃下來,還真的沒什麼百分百的雷。不過其他產品有讓人喜歡的一面,也有存在不足的一面,如果你信不過我局探員的舌頭,不妨自己買來嘗嘗。
✎阿花總結
正方 蛋糕特別鬆軟,手指戳下去duang duang的。中間的奶油有點像卡仕達醬,配上肉鬆還蠻搭的。
反方 有點普通了,裡面的醬有點膩,還不如直接吃個肉鬆麵包呢……
✎阿花總結
正方 蔓越莓版的大嘴巴,奶油夾心的口感有點像布丁豆腐,蔓越莓的酸甜正好過渡掉了奶油的膩。
反方 蔓越莓也太少了吧,感覺就是在吃一個夾奶油的蛋糕,有點膩的。
✎阿花總結
正方 好紮實的一個虎皮卷,裡面的蔓越莓酸酸的,整體還蠻可口的。
反方 這不就是虎皮卷裡塞幾顆蔓越莓嘛,有點不倫不類,還是更喜歡純粹的虎皮卷。
✎阿花總結
正方 表面略幹,中間綿軟,口感像是比一般的蒸蛋糕要多了些韌勁,相當紮實。
反方 這千層吃得我口乾舌燥的,夾層裡的奶油太沒存在感了吧。
✎阿花總結
正方 表皮有淡淡的咖啡味,正好中和掉了蛋糕體略甜的蜂蜜味,很搭啊!
反方 這「大理石花紋」有股糊味兒?感覺怪怪的,老老實實做蜂蜜蛋糕不行嗎……
✎阿花總結
正方 外層的起酥好香啊,芝士味挺濃鬱的,夾心的藍莓醬賦予了它味覺上一抹明亮的酸甜!
反方 沒什麼芝士味嘛,酥皮也有股濃重的油味兒,這是加了豬油提香?
✎阿花總結
正方 黑巧的味道蠻正的,蛋糕也是海綿蛋糕那種程度的綿密。
反方 這款巧克力口感糙了點,沒有巧克力芝士那款細膩,有點噎到的感覺。
✎阿花總結
正方 味道比較接近瑪德琳蛋糕,像在吃抹了檸檬糖的甜饅頭,挺敦實的。
反方 蛋糕略幹啊,表面的糖霜有點粘牙。抱歉,這種甜蜜炸彈我的牙hold不住。
✎阿花總結
正方 有一丟丟紅豆沙的味道,蛋糕還是挺好吃的。
反方 底下的果脯是什麼操作?而且裡面的紅豆有點硬,與蛋糕的軟綿反差鮮明。
✎阿花總結
正方 頂上的辣肉鬆好吃,海綿蛋糕雖然有點幹,但還是蠻有彈性的。
反方 肉鬆略鹹,而蛋糕則幹得跟閒趣餅乾有的一拼了……
✎阿花總結
正方 口感像是更粘一些的馬拉糕,味道則有點像桂圓肉,蜂蜜味甜而不膩,走的大概是養生卦的。
反方 這種麵筋烤麩似的口感讓人有點出戲啊,入口略油,甜得也有些發膩。
✎阿花總結
正方 抹茶粉的香味挺正的,表面的苦和芯子裡奶油的甜融合在一起剛剛好,不覺得這要比巧克力的清新脫俗多了嗎?
反方 這味道,真的會「掉粉」吧。先是直接被一嘴的抹茶粉給嗆到了,接著又被這抹茶的苦虐得心好累!
✎阿花總結
正方 芝士就是力量!芝香濃鬱真不是吹的,曲奇餅皮也很酥脆,芝士黨實在一本滿足!
反方 流心?不存在的。也就一般芝士撻的味道吧,餅底還稍許硬了點,不夠驚豔。
✎阿花總結
正方 榴槤味道超正的,不是那種香精味,甜度也很自然,比葡式、芝士的都要不容易膩。
反方 不吃榴槤星人,你懂的……溜了溜了!
「靠譜!太靠譜了!」要不是這次有機會測評莉蓮的所有產品,本花差點就錯過這麼個魔都平民西點界的厲害角色了。快收好這份推薦清單,照著買準沒錯——
試吃完莉蓮,本花總覺得有種莫名的親切感。這種親切感大概就是,數年如一日地用實在的原料,生產好吃的產品,關鍵還保持著親民實惠的價格吧。比起如今一茬又一茬的網紅,我局可能對這種默默耕耘的牌子更有好感吧。
就拿新推出的髒髒包來說吧,其它的平民西點屋,都沒它便宜——
澳門莉蓮蛋撻,大概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吧——價格比它便宜的,沒有它好吃;價格比它貴的,也不一定有它好吃。這大概是它在17年間,沒什麼炒作卻穩穩地「吸粉」發展的原因吧。
這回去莉蓮大採購的時候,店裡的阿姨還很好心地告訴我,已經這麼便宜的莉蓮西點,還能更便宜!
本文系我局綜合探員個人觀點形成,不能代表廣大消費者自身對產品的理解和個人意見,請看官老爺們理性判斷。
PS:轉完要是能回來點那什麼一下,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