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潛艇黑科技出現,或將成未來潛艇標配,靜音性能遠超傳統潛艇

2020-12-13 迷彩虎視頻

當前世界上擁有航母的國家已經達到了兩位數,但是在核潛艇方面只有五個國家能夠自行設計、製造,這也側面說明了核潛艇的技術水平和製造難度之高。因為潛艇在水下活動,而水又是電磁波的天然屏障,這就導致雷達對水下目標幾乎毫無探測能力,但是聲音卻可以通過水體傳到較遠的地方,所以有效探測潛艇的手段就只能依靠聲吶。於是,擁有潛艇的國家就一直在思考如何降低潛艇的噪音水平,和其在戰場當中被敵方發現的概率。

傳統潛艇因為使用螺旋槳推進,機械結構較為複雜,在前進的時候會產生較大的噪音,這也是各國海軍頗為頭痛的問題之一。傳統的潛艇為了降低噪音水平,除了要給動力裝置加設減震模組以外,還要在潛艇外部鋪上一層厚厚的橡膠隔音瓦。即便如此,潛艇還是很容易被反潛設備所發現。

傳統螺旋槳推進噪音較大,很容易被發現

為了進一步降低噪聲水平,世界各國開始研究新一代的泵噴推進,而我國更是研製出了全新的無軸泵噴推進技術。相較於傳統的螺旋槳推進器,泵噴推進由於槳葉被包裹起來,靜音效果較好,而我國研究的無軸泵噴技術效果更是世界領先水平,直追美國,目前我國的泵噴推進技術已經進入到了實用階段。

泵噴推進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實用化階段

但是儘管泵噴的靜音性能相較於傳統螺旋槳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武器裝備的發展過程中只是階段性的成果罷了,潛艇要是想成為真正的「大洋黑洞」,還有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方案:磁流體推進技術。

磁流體推進相較於傳統螺旋槳和泵噴推進,可以說將機械結構幾乎完全剔除了出去,沒有傳統推進系統的螺旋槳、動力傳動裝置、齒輪等噪音較大的模塊,將潛艇的噪音水平降到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日本的超導磁流體技術驗證船:「大和一號」

磁流體推進器最早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當時日本三菱重工研發了一艘技術驗證船,在第一次試航當中就達到了每小時15千米,擁有足夠的技術改進空間與發展前景。磁流體推進簡單來說就是將傳統的機械推進改為電磁力推進,在動力區域內產生一個強磁場,利用電磁的洛倫茲力以及海水導電的特性,將海水噴射出去,從而產生反作用力推動潛艇前進。

由於沒有了機械結構,磁流體推進的速度遠大於機械推進,動力大小完全由電磁場的強弱所決定,根據科學家的測算,理論上採用了磁流體推進技術的潛艇能夠達到上百節的航速,並且能夠保持強大的靜音性,這是現役的任何一款潛艇都無法做到的。

目前我國在磁流體推進技術的研究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早在前年的時候,我國就成功完成了磁流體推進的技術試驗工作。具體的參數雖然不好說,但根據國外同類技術的進度來看,我國的研發進度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狼煙)

相關焦點

  • 將會是美國最具殺傷力潛艇?極限挑戰,美未來潛艇更大更隱形
    美國海軍2030年代的未來攻擊潛艇將比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更大、更快、更自動,隱形性能更強,並有網路連線。由於新潛艇體型更大,可以內建更多先進靜音技術。這款暫名為SSN(X)級的新攻擊潛艇大小可能較接近排水量約2萬噸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艦,而目前的維吉尼亞級約為8000噸。
  • 最強鋰電池潛艇將交付,它才是周邊真正科技大國
    這種潛艇配備的是燃料電池,其實就是一種特別的發動機。它能讓氫氧直接反應產生電流,不會產生噪音,而且,它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多年來,很多國家都在AIP潛艇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研發,至今 ,這種潛艇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們鄰國就打造出一款最強「鋰電池」潛艇,專門用於攻擊大型軍艦。
  • 水下藍魚-國產常規潛艇動力直追短鰭梭魚級潛艇
    眾所周知,常規潛艇最大的弱點就是水下作戰能力低,在水下潛航一段時間之後,就需要上浮充電,這個時候也是潛艇最容易被發現和攻擊,所以AIP系統就出現了,它可以在水下長時間工作,大大提高了常規潛艇在水下工作時間和航程,增強了常規潛艇的作戰能力,所以新世紀AIP潛艇是常規潛艇發展的主要方向。
  • 人民海軍自建潛艇的開端——03型常規動力潛艇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關於海軍現階段的任務和未來的發展就提上了議事日程,由於當時我國國力有限,直接發展大型巡洋艦、航空母艦這類大型水面艦艇是根本不現實的問題。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下達到海軍作用的最大化,航空兵、潛艇和快艇則成為當時海軍發展的重點。
  • 臺灣「自製」潛艇開工,這事能成嗎?
    文/方志忠 狄競【直新聞按】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聲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深化「臺美夥伴關係」的話題,在今天(11月26日)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任國強嚴厲批駁民進黨當局妄圖挾洋自重、以武謀「獨」,註定是螳臂當車、自取滅亡。
  • 美機構:未來潛艇將變「水下航母狼群」,中國095型可能部分實現
    未來潛艇會是什麼樣?作為水下的頂級捕獵者,當前出現的一些最新技術趨勢很可能讓潛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不僅如此,在保持潛艇隱蔽性的同時,網絡化作戰也將進一步提升潛艇的戰場感知能力。使得未來潛艇在海上作戰時可能出現巨大的「不對稱優勢」。
  • 大洋黑洞,俄羅斯海軍的最新型的636.3「基洛」級潛艇性能如何
    2019年 11月23日,聖彼得堡的金鐘造船廠向俄羅斯海軍交付了第一艘636.3基洛改型潛艇,這艘基洛改型潛艇,在入役後將在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服役。其實說到636.3基洛改型潛艇,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
  • 【智庫聲音】日本「大鯨」號潛艇的鋰離子電池能改變未來潛艇戰嗎?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日本防衛省研究本部關於下一代潛艇研製的預算報告書中就出現了一條新的要求:「採用新艇體設計,降低流體噪聲,以及新型聲吶,以適應未來外國水面戰艦與潛艇技術的進步。」這個新艇體設計投資12億日元,相當與此前2012-2015年間投入到該艇研製上的總費用。 這個話的意思相信了解背景的朋友自然明白。
  • 深海底,4000噸潛艇被壓成鐵球,129名官兵22枚核彈不見蹤影
    然而在測試其潛航深度的時候,這艘長尾鯊號在2600米的海底被壓成鐵球,其上129名官兵全部遇難,22枚核彈不知所蹤。所以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故呢?美國當時想辦法對這一事故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有可能是因為長尾鯊號遇上了海中斷崖,由於瞬間失去了浮力,造成了長尾鯊號的不斷墜落。而隨著水壓的不斷增大,長尾鯊號最終被擠壓成了一個鐵球,繼續下沉。
  • 美軍下一代核攻擊潛艇更大更先進,別問價格
    現代技術的發展令現代潛艇技術進入了更新換代期,不僅常規潛艇要更新換代,核潛艇也要更新換代,美國海軍已經啟動了新一代的哥倫比亞級潛艇計劃,有關戰略核潛艇的更新換代算有了著落,但是攻擊核潛艇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雖然已著手研製新一代攻擊潛艇,即SSN(X),預計將在2030年代入役,但是明顯設計方案還沒有出臺。
  • 2040年的潛艇會是什麼樣子,海軍集團推出SMX31E全電動潛艇概念
    這是一個雄心勃勃並且融合了海軍集團正在探索的所有新型潛艇技術,雖說此潛艇在2040年之前基本無法服役,但是其採用的一些系統系統和技術極有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年或者十幾年內實用化。SMX31E概念潛艇是歐洲海軍強國和軍工企業積極探索未來潛艇技術的最新概念,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來常規潛艇的發展趨勢。
  • 美媒炒作美軍潛艇數量將被解放軍超過 臺媒:臺灣能幫上忙
    美國科技類雜誌《大眾機械師》(Popular Mechanics)近日在其網站發布文章稱,中國大陸的潛艇數量將在2030年超越美國,而美國可以藉助盟友的力量進行平衡,中國臺灣也在美國的「盟友圈」裡。報導稱,雖然臺軍只有兩艘老舊潛艇,但著手建造的潛艇數量達到8艘。
  • 臺灣啟動潛艇自製計劃,蔡英文:Made In Taiwan潛艇軍艦正式建造
    她也希望在計劃展開後,各部門能保持密切溝通,務必用審慎嚴謹的態度來進行最好的風險管控,以使潛艇軍艦能如期完成。蔡英文說道:「我有信心,只要我們繼續努力,臺灣自製潛艇軍艦將能開出美麗的果實,再增添防禦力量。」
  • 中國的037獵潛艇,他國的主力戰列艦!
    有生之年能夠看到中國海軍艦艇的跨越式發展對於廣大軍迷來說是一件幸事,但是如今在感到高興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曾經在缺乏大型水面艦艇的年代為保護祖國海疆立下赫赫戰功的037型獵潛艇。037型獵潛艇是中國在1964年按照蘇聯提供的6641型獵潛艇圖紙而建造的一款獵潛艇,早期型號排水量約為400噸,後期型號增加至了500噸左右。
  • 百年潛艇8: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在一戰刺激下迅速崛起的美國潛艇
    各方面性能與F級潛艇差不多,稍稍增強一些。 說霍蘭-602是一艘國際潛艇也未嘗不可。 1922年H級潛艇退役,編入後備艦隊,1930年從海軍名單中除名出售。 14、AA-1/T級潛艇 AA-1級也是實驗艇,主要測試高速艦隊潛艇,共建造3艘,後來更名成T級。 潛艇經過十幾年發展,各國海軍戰略家已經開始考慮將它與水面艦隊結合起來使用。
  • 新型三體戰艦重裝亮相,柴電潛艇將無處可逃?美媒又拿山寨說事
    美媒:新型無人艦將用於追蹤柴電潛艇原來,這是一款新近研發的國產三體無人水面戰艦。而美軍的"海上獵手"無人艦,其能對較為安靜的柴電動力潛艇進行跟蹤,可能還有其他功能。美媒就此推斷,中國的新艦性能也將與之類似。
  • 海軍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72潛艇官兵群體的制勝之道
    緊急關頭,陳祖軍、朱召偉和毛雪剛3名當更戰士果斷出擊,為最大限度降低險情危害,他們將生死置之度外,憑藉過硬的素質和嫻熟的技能,不到兩分鐘就關閉40多個閥門、關停14種電氣設備。艇行萬裡,鎖定忠誠不偏離。這些年,372潛艇官兵始終自覺把對黨忠誠放在第一位,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面臨怎樣的嚴峻考驗,都始終堅持「聞令而動、聽令而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艇由我操縱,我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
  • 法媒:2030年前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將被中國超越
    法國「海軍新聞」網12月14日文章,原題:2030年前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將被中國超越  美國海軍潛艇規模比中國大,目前有68艘潛艇,中國估計只有66艘。美國海軍擁有世界第二大潛艇部隊,僅次於朝鮮。中國目前排第三,俄羅斯排第四。
  • 缺少關鍵零件卻要自制潛艇 蔡英文是在開玩笑嗎?
    20世紀末,臺灣外購潛艇事宜出現了轉機。2001年4月,布希政府不顧大陸的嚴正抗議,宣布了新一批對臺軍售清單,其中包括8艘常規潛艇。但因美國已經40多年未建造常規潛艇,而德國、荷蘭、西班牙、瑞典等常規潛艇技術強國也都拒絕向臺灣提供設計方案,從而導致了臺灣從美國進口潛艇的計劃擱淺。
  • 臺灣得到美國聲納技術,打造自造潛艇,人民海軍早有先進反潛裝備
    12月中旬,美國為軍售臺灣數字聲納系統頒發了出口許可,數字聲納是臺灣「自造潛艇」其中的一項關鍵技術,臺灣也證實已收到相關通知。11月24日,臺灣開始建造自主研發的潛艇,預計建造8艘,意在強化水下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