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臨危受命做金門戰役的總指揮,全軍落敗連降四級,後成開國大校

2020-12-23 趣味論古今

1949年10月24日,我軍發動了金門戰役,登陸該島的人民解放軍戰鬥了三天三夜,殲滅9500多名國民黨士兵。共有3個多團共計9086人(包括船夫和文職工人350人)上島,大部分都英勇犧牲,其餘被俘。這是我軍的巨大損失。而此戰的前線總指揮蕭鋒,因為這次的落敗,職位被連降4級,再後來又稱為開國大校。

蕭鋒將軍於1916年2月7日在江西的一個貧苦家庭出生,1930年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

他歷經了土地革命、抗日以及解放戰爭。1949年7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八軍副司令員。那時,第28軍司令員朱少青同志因胃病暫留上海治療,蕭鋒臨危受命,接替了他的工作。

就這樣,蕭鋒在金門戰役中成為了前線的總指揮。1949年10月24日凌晨,蕭鋒帶領8000多名28日軍隊的士兵,一馬當先的利用小船等工具渡過海島,向著金門進發。

結果後因為海水退潮,小船等工具只得擱淺,後來國軍將我軍的船隻摧毀,導致沒有一隻船得以返航,第二隊伍無法及時前來支援,後來只找得到幾條船,但最多只能載四個連。就這樣僅有四個連的兵力前往金門支援。

根據記載,第一支前往的部隊有8736人,而第二次前去支援的四個連才有350個人,此次前往金門島作戰的戰士們非死即傷,僅剩的人也全都被俘獲,幾乎無一生還。蕭將軍十分悲痛自責,對他的打擊非常大。

此次戰爭落敗後,蕭鋒的軍職被連降4級,成為副師長。蕭鋒對組織上匯報說:金門之戰的失敗,是領導判斷失誤,指揮失誤的結果,此戰也低估了敵人,有悖於主席指示的不打無準備之戰的命令,請求組織上處分。」

主席曾經這樣評說過金門之戰:「佔領廈門以後,飛兵團不了解形勢,以9000餘人,向金門島三萬敵軍進軍,沒有支援沒有糧草,無人生還。」金門戰役是歷史中非常沉痛的一站,損失很大。

蕭鋒在後來表現優異,後任華東軍區特別縱隊副隊長,坦克第一、三學校校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將。1991年2月3日,他在北京逝世,享年75歲。

相關焦點

  • 金門戰役失利後,指揮官蕭鋒主動請罪,後來怎麼樣了?
    說起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謂是極其慘烈的一場大戰。當時華野10兵團渡過長江後,迅速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江南,福建地區的敵軍也大都望風而逃。攻佔廈門之後,金門頓時成為了一座孤島,島上守軍是李良榮的22兵團,兵力不過兩萬。而華野10兵團則有十萬大軍,士氣如虹,隔海虎視。
  • 金門戰役失利後,有兩名戰士逃回大陸,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說起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謂是極其慘烈的一戰。當時我軍集結了三個主力團,共計9000餘人,計劃一舉攻佔金門島。但令人惋惜的是,因為事先準備不足,加上缺乏經驗,第一梯隊登島後便陷入重圍。金門戰役失利後,本以為登島部隊全軍覆滅,但令大家意外的是,後來還有兩名戰士逃回了大陸,那麼他們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第一位是胡清河,251團2營的衛生員。金門戰役中,他所在的部隊因為寡不敵眾,最後慘遭失敗,胡清河本人也成了俘虜。不久,胡清河被編入金門守島部隊,分配到古寧頭當衛生員。一開始,他以為大部隊會重新打過來,解放金門島。
  • 開國少將僅剩7名,開國大校還有上百人
    今年是2020年,建國已經71年了,歲月如金,健在的開國將軍已成國寶,數量越來越稀少。詹大南將軍曾是一員悍將,抗美援朝時,擔任27軍副軍長,曾經參與長津湖血戰,還記得全殲北極熊團吧,他也是指揮員。他經歷既豐富又奇特,出身徐海東部紅25軍,後隨15軍團轉入紅一,抗戰轉120師,解放戰爭轉入華北軍區,抗美援朝轉入三野九兵團27軍。以28軍軍長受銜。
  • 金門戰役結束後,從茫茫大海遊回來的胡清河,後來怎麼樣了?
    說到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謂是一場極其慘烈的戰鬥。當時我軍登島作戰的三個主力團,共計9000餘人,幾乎是全軍覆沒。但大家都沒想到,金門戰役結束10個月後,原以為犧牲了的251團2營衛生員胡清河,卻奇蹟般地隻身遊了回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金門戰役後,251團戰士抱著籃球泅海歸來,回到家鄉背了35年處分
    1949年10月24晚,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第28軍的9000多名指戰員,在作戰前敵總指揮、28軍副軍長蕭鋒(代理軍長)的指揮下,藉助木船、舢板等工具,強行渡海登陸金門。 金門戰役打響了。當時,進攻金門的第一梯隊共有四個團,即:244團、251團、253團和246團一個營。
  • 金門戰役結束後,有兩個士兵平安返回大陸,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1949年10月,解放軍第十兵團指揮9000多人登陸金門,準備解放金門,金門戰役由此爆發。不過,金門戰役的結果卻不好,因為準備不充分,解放軍登陸金門後大部分官兵都在作戰中壯烈犧牲,其餘被俘虜。金門戰役結束後,僅有兩個士兵平安返回大陸,這兩人是誰呢?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
  • 金門戰役:登陸部隊全軍覆沒,主席稱其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損失
    解放軍自渡江以來,勢如破竹,國民黨軍隊一觸即潰,解放軍並未遭遇太大的反抗,俗話說驕兵必敗,在金門戰役中,解放軍遭遇了渡江戰爭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滑鐵盧,登島作戰的9000餘戰士全軍覆沒,登陸作戰船隻盡數被毀,金門戰役的失利,震動了全軍,也震動了毛主席,毛主席稱金門失利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的損失,金門戰役是解放軍建軍以來唯一一次徹底的失敗
  • 金門戰役後,胡清河藉助兩個籃球遊回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革命歷史中有兩次巨大的犧牲,一次是寧夏作戰計劃,西路軍全軍覆沒;一次是金門戰役,登島部隊幾乎全部犧牲,剩下的士兵也被俘虜了。這兩次戰役都是人民解放軍的重大損失,也是我們心中的痛。金門戰役損失慘重,大家都以為參戰部隊已經全軍覆沒,但其實還有從敵人手裡逃了出來,胡清河就是在金門戰役中生還的一位英雄。那麼,胡清河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1949年10月,第十兵團的28軍派出3個團,合計9000餘人參加了金門戰役,不過,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金門戰役慘敗,9000餘人幾乎全部犧牲,活著的也被俘虜。
  • 對越反擊戰,接替楊得志成為西線總指揮的張銍秀,後來怎麼樣了?
    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鎮,一個月後便勝利班師。沿途還摧毀了大量基礎設施,而這些都是以前我國支援越南的。整個對越反擊戰,分為東、西兩個戰線,總指揮分別是許世友、楊得志。但鮮為人知的是,因為身體健康原因,楊得志後來離開了前線,接替他成為西線總指揮的是張銍秀。張銍秀,1915年出生,江西永新縣人。
  • 毛主席親點的4位開國女大校,其中一位曾霸道的下令將張國燾的衛隊...
    1955年9月,我國正式實行軍銜制,其中有1052位戰將被授予開國將軍,僅次於開國將軍的是大校軍銜,1955年至1965年,我軍先後有3193名開國元勳被授予大校軍銜,這其中就有4位女大校,她們分別是:林月琴(我軍1955年唯一一位被授予大校軍銜的女軍官)、毛誠(1960年授)、肖月華(1960年授)、王長德(1960年授),
  • 開國中將中,只有他一人當過副總理,軍職不高卻成就很大
    在開國中將中,有一位非常特殊。他就是餘秋裡。餘秋裡特殊在哪裡呢?至少有三個地方。其一他是獨臂中將,當然不是唯一的。別的將軍斷臂,多半就是在戰場上負傷,可是餘秋裡卻是為了掩護戰友。當時餘秋裡是團政委,他和團長一起觀察敵情,敵人子彈射過來,餘秋裡用胳膊把團長推倒,自己的胳膊卻中彈了。團長後來也成了開國中將,他經常說,「餘秋裡的胳膊救了我一命。」一隻胳膊救了一位開國中將,對於黨性一向很強的餘秋裡來說,斷臂值了。你看,他斷臂特殊吧,是為了救人,拯救戰友,犧牲自己,這份戰友情誼和犧牲精神是深厚和崇高的。
  • 鐵馬冰河入夢來:開國少將陳紹昆逝世,開國將星僅存9位
    從1955年到1964年,解放軍共產生1614名開國將帥,他們功勳卓著,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然而歲月不饒人,時至今日,開國少將陳紹昆逝世後,開國將星僅存9位。這9位開國將星都是少將軍銜,其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有4位,分別是原瀋陽軍區副政委鄒衍、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楊永松、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
  • 金門戰役,28軍副軍長肖鋒如果親臨前線指揮,能否挽回戰局?
    ,為此解放軍開始籌備對金門的總攻然而部隊內部輕敵的思想也慢慢滋生,葉飛的第10兵團自從進入福建後,先後解放了福州、平潭、漳州、廈門等城市,節節勝利的戰績,讓部隊各級指揮員出現了輕敵的思想。這也為後面的金門失利埋下了隱患第10兵團司令部通過對當前戰局的分析,把這次攻打金門的任務交給了第10兵團28軍,接到了作戰任務後,28軍開始了進行戰前準備,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1.敵我力量分析
  • 金門戰役,有四位主力團長登島作戰,他們後來命運如何?
    值得一提的是,島上並沒有派遣師級幹部,因此部隊登陸金門後各自為戰,沒有形成統一指揮。第二天,當戰鬥進行到激烈時刻,28軍246團團長孫雲秀主動請戰,率400戰士前往增援。也就是說,金門戰役一共有四位主力團長登島作戰,那麼他們的命運如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萬歲軍的三位師長,兩位少將,另一位為何才是大校
    第38軍是第一批入朝作戰的部隊,當時的軍長是梁興初,後來成為開國中將。梁興初帶領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表現突出,成功穿插到位,截斷了敵人的退路,彭老總稱他們為萬歲軍。當時的第38軍下轄三個師,三位師長都是誰呢?他們後來成就如何?
  • 他是長沙唯一吳姓開國將軍,曾在美女如雲的波蘭擔任第一任武官!
    波蘭人漂亮,我們湖南長沙人也秀氣,我們長沙人擔任了駐波蘭大使館的第一任武官,他也是長沙唯一吳姓開國將軍,曾任總參謀部某部副部長。他是誰呢?我們這裡就賣一個關子,湖南是偉人之鄉,又是將帥之鄉。湖南籍的將帥非常多,包括3位元帥、6位大將,19位上將,45位中將,129位少將,這其中有四位吳姓開國將軍,分別是吳信泉中將,吳詠湘、吳自立、吳彪等三位少將。
  • 長子是大校,三子是中將,次子很可惜
    在57位開國上將當中,陳錫聯算得上是名氣很大,成就很高的一位。他這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充滿傳奇色彩。陳錫聯,1915年出生,湖北紅安縣人。抗戰爆發後,陳錫聯擔任129師385旅769團團長,成為了八路軍12個主力團的團長之一,可見他的能力非同一般。之後,在夜襲陽明堡戰役中,戰鬥不到1小時,陳錫聯率領的部隊就擊毀敵機24架,他一戰成名,成為了聞名全國的抗日英雄。解放戰爭時期,陳錫聯34歲就當上了兵團司令員,是所有兵團司令員中最年輕的一位。
  • 江西鍾姓12位開國將軍,他軍銜最高,曾任武漢軍區政委!他是誰?
    江西鍾姓12位開國將軍,他軍銜最高,曾任武漢軍區政委!他是誰?江西開國將軍是最多的,有327位。我們知道曾思玉將軍擔任過武漢軍區司令員,他也是武漢軍區第二位司令員。曾思玉是江西17位百歲開國將軍之一,在當時武漢軍區是大軍區,下轄湖北省軍區、河南省軍區。武漢軍區政委,屬於正兵團級,另外他還擔任過成都軍區政委、中顧委委員。這位鍾姓開國將軍,是吉安唯一的鐘姓開國將軍,也是江西鍾姓開國將軍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 開國上將過早離世,電影廠拍了部關於他的電影,家屬對一情節不滿
    獨臂將軍賀炳炎性情豪放,武藝高強,作戰勇敢,素有「活關公」之稱,其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可惜開國後不久就患病辭世,致使英名沒有其他開國將軍顯揚。賀炳炎將軍少小投師在武當一清道長門下,苦練凌霄劍法,劍法學成,又嫌長劍太輕,改練玄虛重刀法,小小年紀,一柄大刀舞得虎虎風生,驚魂懾魄。
  • 金門戰役總攻開始前,28軍偵查到敵方增援部隊,為何沒有停止總攻
    很多人會認為,是當時由於對金門水域的氣象信息、水文信息掌握得不夠充足,導致登島作戰的船隻,在海水落潮時擱淺,大部分船隻被國民黨部隊炸毀,在加上當時的作戰登陸船隻嚴重不足,後續的支援部隊無法及時登陸增援,導致了戰役的失利然而我們縱觀分析整個的戰役全局,導致戰役失利的主要原因還是對戰前情報分析有誤、不重視敵人的戰役部署,最終導致了戰役朝著不利於解放軍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