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對王牌:傳統硬拉VS相撲硬拉,誰才是你最愛?

2020-12-26 愛健身的魔獸
你會做硬拉麼?不管重量是多少

在健身房裡,總會看到組隊把槓鈴拉起和放下,看上去動作很簡單。這就是力量訓練的動作之王,硬拉,它卻是一個充滿技術的動作,一點都不簡單!

做硬拉的目的有很多,它的好處不用多說,今天的重點是,如何選擇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讓硬拉真正成為你的動作之王!

硬拉是僅次於深蹲的一個強有力的肌肉和力量訓練動作。有兩種主要的變式動作:

傳統硬拉:做傳統硬拉,兩腳分開大約與肩同寬。相撲硬拉:做相撲硬拉,兩腳之間距離非常大。

在增肌訓練中,硬拉通常安排在背部訓練(練背日)中。硬拉訓練會加重肌肉的負擔,包括斜方肌、上背部、下背部、腹肌,以及繩肌、臀大肌、髖部、股四頭肌和前臂,事實上,硬拉幾乎能用到所有肌肉群。

沒有訓練經驗的小夥伴經常把硬拉看作是拿著槓鈴的站姿。以這種腿部動作方式做硬拉是不正確的,會導致不標準的硬拉姿勢,並有可能傷到下背部。

如何硬拉:正確的硬拉姿勢和準備動作

健身小白很少有能把硬拉做標準的。有太多的學員做硬拉時在機械方面處於劣勢,他們試圖通過抬起臀部來舉槓鈴。這類似於羅馬尼亞硬拉或直腿硬拉法,對腰部有很大的壓力。

正確地進行硬拉,需要遵循下面的方法:

腳部:槓鈴放在腳掌中間位置。從側面看,應該像槓鈴直接從腳中間穿過去。向下看是很難判斷腳的位置是否正確,讓搭檔指導或錄下硬拉的起始位置。站姿:雙腳的距離應該在一個舒適和自然的寬度,但不要太寬。腳尖可以向外一點,不要向內。交替握姿可以讓你做到更大的重量。握杆:雙腳在適當的位置,手臂向下伸,用雙手握或交替握抓住槓鈴。

臀部下沉:臀部向下,直到小腿接觸槓鈴。要感覺到臀部處於一個自然而有力的/最大的槓桿位置,所以可能需要稍微抬高或降低臀部。如果開始硬拉時臀部太高,就會在處於機械性劣勢,並且加重下背部的負擔。當然,臀部過低也會使你失去力量。頭部:確保眼睛至少直視前方。在硬拉過程中,身體會跟著。如果在開始硬拉的時候向下看,很有可能臀部會向上抬起,導致動作不規範,然後用下背部去拉起重量。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硬拉錯誤。背部:確保下背部不是拱的。

硬拉的動作過程

現在已經在正確的準備姿勢,是時候做硬拉了。不要試著把槓鈴從地板上拉起來,不要將注意力集中於拉杆,而是握著杆子站起來。站起來是一個自然的動作,硬拉做得越自然,就越容易在整個動作過程中保持更好的槓桿和動作姿勢。

站起來的過程從頭部開始。想像一下,當你試圖站直的時候,頭用力向上抬。身體會跟隨頭部。

當槓鈴拉至膝蓋以上時,試著把髖部向前推。許多人在鎖定時失敗了,因為一直在「拉」杆。在鎖定期間,只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 站起來:這是一個自然的動作。

2. 驅動臀部:把臀部向前推。

記住,硬拉並不是真正的「拉」,彎腰把物體拉離地面不是自然的動作,但站起來是。

硬拉危險嗎?

硬拉是一個危險的動作嗎?它們並不比任何姿勢糟糕的複合動作更危險。日復一日,世界各地的健身房裡的訓練者,做臥推時讓槓鈴在胸部彈起,或者繼續做有損膝蓋的半蹲。

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試圖用不自然的身體姿勢來做硬拉。選擇適當的重量進行練習,硬拉的時候,臀部要處於力量和最大槓桿的位置,站起來而不是拉。

如果感覺有什麼不對勁,很可能確實有地方做錯了。把你做硬拉的樣子錄下來,讓有經驗的小夥伴來指出錯誤。

相撲硬拉VS 傳統硬拉

1. 強調的肌肉

傳統硬拉更強調背部和豎脊肌(後鏈肌肉)。背部非常強壯,那麼用傳統硬拉可以拉起更大的重量。(身體結構也會起作用)相撲硬拉將部分重心轉移到臀大肌、繩肌、股四頭肌、臀部和上斜方肌。如果你的下背部有問題,相撲硬拉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2. 骨結構

傳統硬拉:一般來說,軀幹短、手臂長的小夥伴在傳統硬拉中會表現得更好。相撲硬拉:一般來說,軀幹較長、手臂較短的小夥伴做相撲硬拉效果會更好。

3. 杆的行程

傳統硬拉中,槓鈴的移動距離長相撲硬拉中,槓鈴的移動距離更短。理論上,站姿越寬,1RM做得越容易。但站姿非常寬的相撲硬拉對臀部很困難,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

4. 腳的位置

傳統硬拉,腳尖通常向前或稍微向外傾斜。相撲硬拉,腳應該沿著從大腿上部到腳踝中部的直線傾斜。不沿著這個平面的腳部角度,會給膝蓋造成壓力,減少槓桿。

關於骨結構的信息

定義軀幹長短和手臂長短的區別,通過使用捲尺和小夥伴的幫助,可以測出哪一種硬拉方式可能最適合你。

步驟1:測量從大轉子到頭頂的軀幹長度。大轉子是在大腿頂部突出的骨頭。測量應該是垂直的,而不是斜著的。

步驟2:測量手臂長度,從肩膀頂部的骨性部分開始,直到中指指尖的末端。測量時,確保手臂是直的。

步驟3:測量身高

軀幹長度:用軀幹長度(英寸)除以身高(英寸)。

短軀幹:比例小於47%,軀幹偏短。

長軀幹:比例大於47%,軀幹偏長。

手臂的長度:用手臂的長度(英寸)除以身高(英寸)。

短臂:比例小於38%,手臂偏短。

長臂:比例大於38%,手臂偏長。

軀幹和手臂的長短來決定哪一種硬拉方式最適合你

使用下面的區別來決定是更適合傳統硬拉還是相撲硬拉

短手臂和短軀幹: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都可以

短手臂和平均軀幹:相撲硬拉

短手臂和長軀幹:硬拉

平均手臂和短軀幹:傳統硬拉

平均手臂和平均軀幹: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都可以

平均手臂和長軀幹:相撲硬拉

長手臂和短軀幹:傳統硬拉

長手臂和平均軀幹:傳統硬拉

長手臂和長軀幹: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都可以

拉起和下放都是展現力量的象徵。把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成熟運用好,提高硬拉技術水平,就能早日成為你的動作之王!

相關焦點

  • 健身的王牌動作之一硬拉,硬拉的4大好處
    經常健身的小夥伴對硬拉一定不會陌生,在健身房的力量區,總會看見一些人在做硬拉,硬拉也是健身的王牌動作之一,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對硬拉不是很了解,有些人認為硬拉就是練背的,有些人覺得硬拉就是練腿的,其實對於硬拉,它可以鍛鍊身體全部的肌肉,能發展身體的整體圍度和力量。
  • 如何提高硬拉的重量?嘗試相撲式硬拉,讓你提升力量水平
    你是垂頭喪氣的停滯不前,還是及時反思呢?而在我們遇到瓶頸期的時候,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找出我們的自己的弱點進行一個修正。 我們要將訓練分開幾個環節,看一看是哪一個環節,拖累了我們的力量增長。
  • 讓硬拉事半功倍的技術,選用最合適的硬拉提升
    你已經知道一個基本的硬拉流程後,下面就要比較下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讓你明白它們的具體區別,末尾還有個身體結構參考,可幫助你確定哪種硬拉更適合你。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的區別肌肉側重點●傳統硬拉。傳統硬拉更加注重練到背部和後側鏈條肌群,對下背部要求高。如果你的下背部非常強壯,多做傳統硬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身體結構也會起到參考作用)。●相撲硬拉。
  • 相撲硬拉——被低估的臀部訓練動作,關於它的健身技巧你應該掌握
    正因為動作的高標準性,讓很多人在這個動作上栽了跟頭,尤其是腰部不適等症狀讓很多人對硬拉動作望而卻步。硬拉動作的全面性我們不言而喻,通過硬拉動作鍛鍊後鏈肌群非常有效,比如臀部肌肉,但它並不是對臀部刺激最有效的動作。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個由傳統硬拉改進而成的健身動作——相撲硬拉。
  • 相撲硬拉——最能刷存在感的動作,怎樣才能把它做標準呢?
    當你在健身房聽到「1、2、3,嗯……」時,十有八九是健身大佬在進行大重量的相撲硬拉 。此時此刻,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憋得面紅耳赤此位大力士的身上。硬拉比賽現場一般的健身愛好者平時在練習硬拉時,頂多在練背的訓練動作裡列入「傳統硬拉」。
  • 不一樣的硬拉——相撲硬拉,效果獨特可能更適合你,拉起更多負重
    「拉起的重量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這段話是形容硬拉給你帶來的健身效果,的確硬拉這個動作對健身效果是非常有效的,硬拉的形式也是多變的。在健身訓練中你是否僅局限於傳統硬拉呢?有沒有想過變換一種硬拉姿勢,給予身體不一樣刺激呢?甚至還可以拉起更多的負重,今天要講的相撲硬拉不知你有沒有嘗試過?
  • 硬拉乾貨:新手如何完成一次標準的硬拉?
    不管你是新手小白還是資深健身擼鐵黨,深蹲、硬拉、臥推,始終是健身界無法撼動的三大王牌動作。是否能完成一次標準的硬拉,是衡量小白與入門的一個標準,今天我們就從硬拉的4個方面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作為新手如何完成一次標準的硬拉。硬拉是王牌燃脂動作。一個硬拉動作,需要腿後側肌群、臀部、整個後背部、手臂以及核心的參與,幾乎涵蓋了人體大部分的主肌肉群。
  • 硬拉科普:健美硬拉和力量舉硬拉怎麼區別,原來有大學問!
    在健身房裡你能做的所有動作中,硬拉可以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硬拉可以建立和加強身體後鏈(註:後鏈是用來描述所有身體後部肌肉的詞)。在增肌時,一定要考慮以下幾點:傳統硬拉與相撲硬拉有兩種主要的硬拉方式: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傳統的硬拉的站距與臀部同寬,並且需要傾斜身體,這激活了背部,臀大肌和膕繩肌。相形之下,相撲硬拉的特點是站距更寬,身體更直立,這樣可以減輕背部的壓力,並將壓力放在股四頭肌上。相撲硬拉是偉大的力量舉動作,因為他們會減少運動範圍,所以你可以拉起更多的重量。
  • 屈腿硬拉和直腿硬拉的區別,你必須了解!
    硬拉是重量訓練王牌動作之一,任何運動的愛好者肯定都對硬拉這動作不陌生。硬拉已經成為發展肌力、改善協調性的重要動作。
  • 硬拉是練背還是練腿?你真的清楚嗎?
    對於健身界的扛把子動作——硬拉你了解多少呢?
  • 硬拉屆未來的王,教你四個突破人體極限的大招!
    大家都知道硬拉是健身必做的王牌動作。於是,很多健身愛好者會經常訓練硬拉。前一兩年,他們對自己的硬拉進步速度感到不可思議;但到了後期,大部分人因為無法突破瓶頸期,感到非常困擾。別慌,曾經的我也是這樣。但最終我通過一些改變,硬拉數據平穩上升,最終幫我突破了700磅。
  • 新手傳統硬拉指南1.0
    一 學習硬拉的前戲在學習傳統硬拉前,我們需要掌握兩個最基礎的能力,一個是感知髖關節屈伸的能力,另一個是保持脊柱中立位的能力。二、傳統硬拉傳統硬拉的每一次結束,都需要將槓鈴放置在地面上,再重新拉起來。練習傳統硬拉建議使用舉重片或專業力量舉鋼片。
  • 圖解:如何完成一個標準的硬拉!
    而最為特殊的,就是硬拉了。很多人以為深蹲是最好的臀腿訓練動作,事實上,硬拉在某些方面比深蹲具有更好的臀腿塑形效果,特別是對於想要翹臀不粗腿,或者提拔身姿的女性們,硬拉更是一個你必備掌握的王牌動作!另外,對於硬拉的爭議和解析相當多,有人把這個動作當做背部訓練,有人則當做臀腿訓練,也有人當做握力和斜方肌訓練,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 如何練習傳統硬拉?4個方面讓你掌握硬拉技巧,練出好身材
    硬拉和深蹲、臥推一樣,都屬於力量訓練中的經典動作,同時它又能反應身體原始的核心力量的王牌動作,一次強度夠狠、動作標準的硬拉真會給健身者一種撕心裂肺的痛快感。硬拉分為很多種類,常見的硬拉有屈腿和直腿硬拉,這些動作主要靠槓鈴和啞鈴完成,其中屈腿硬拉屬於傳統硬拉,它是最基本的硬拉動作,只要掌握這個動作的要領,其它變式的硬拉方式自然就會理解,並且能夠更好的掌握。
  • 赤字硬拉:操作方法,肌肉工作方式以及誰該使用此動作
    什麼是赤字硬拉赤字硬拉是指在高於平地表面進行的,從而導致運動範圍增加的任何硬拉。該位置被認為不利於正常的啟動機制,通過使用該訓練從而提高硬拉起始階段的力量輸出。而且傳統硬拉和相撲硬拉都可以使用赤字硬拉進行。
  • 你的硬拉,如何正確開始
    深蹲、臥推、硬拉這三大舉動作是健身的王牌動作,三個動作幾乎可以練全身,所以特別被健身者推崇。
  • 直腿硬拉VS屈腿硬拉,到底哪個更練臀部?直腿硬拉VS屈腿硬拉,到底哪個更練臀部?
    硬拉在健身中的重要性無需多說,深蹲、臥推、硬拉,是三個最經典的力量訓練動作,俗稱「三大項」。不論是剛入門的新手還是資深訓練者,都是必練動作,且要持續學習、改進和突破。硬拉最主要的動力來源是臀部和大腿後側肌群,也叫「下肢拉」,應該歸為下肢訓練動作。
  • 硬拉1008磅紀錄天王:非人類重量是怎樣被瞬間舉起的?
    在起始位置,你的下背部應該是微微反弓的,你的上背部應該放鬆。這讓腰椎處於一個安全的狀態,同時最小化了你硬拉的總距離。你要理解這一點的重要性,想想看,已經有不計其數的小白傷了他們的下背部,而他們的硬拉重量還未超過225磅。我從未有過下背部傷病,儘管我的負重是225磅的4倍以上。
  • 硬拉的歷史:帶你了解硬拉為何如此受歡迎
    硬拉是簡單的複合動作之一,但是卻是最有意義的操作。從地面上拉起沉重的物體你會有一種特殊的成就感,並且每項力量運動都至少利用某種形式的硬拉,那麼硬拉到底來自於哪裡呢?其實很難確切的了解硬拉的起源。從18世紀中期到現代,我們已經進行了多次的硬拉迭代。但是在早些年中,它並沒有固定的名稱,這就使硬拉很難追根溯源。
  • 硬拉完下背部酸痛?因為你沒注意好這些細節
    硬拉(deadlift),是最經典的力量訓練動作之一,有著極高的訓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