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意資產總經理助理馬克:中國資管市場機會眾多 增配中國資產能...
摘要 【中意資產總經理助理馬克:中國資管市場機會眾多 增配中國資產能分散風險】在2018年以來的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中,合資保險資管公司隊伍的擴容,為資管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
-
資管新規過渡期為何延長一年 而不是兩年?
距離資管新規原過渡期截止時間僅剩一年,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進度還不到一半,正因如此,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市場上多次傳出資管新規過渡期要延長的聲音,而監管層也表示認可。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成為共識,但是延長多久、如何延長監管層一直未表態。7月31日,方案終於落定,央行會同多部門共同決定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
-
資管老兵入職掌舵華泰資管!2019資管規模近6000億,位列券業第三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2019年資管豐收後,華泰資管再迎券業老兵。記者從華泰證券相關人士了解到,原華菁證券副總裁王錦海4月正式加盟華泰證券資管子公司,任總經理一職,目前入職已有一周時間。2019年,華泰證券資管業務收入27.72億元,同比增長12.08%。華泰證券稱,資管業務收入增長,主要是資管業務收入結構優化和私募基金投資股權的估值增值。
-
誰是新「資管之王」?
而作為往日的「資管之王」,銀行理財卻漸現頹勢。截至6月末,非保本理財餘額21.4萬億元,較去年年末的23.4萬億元下降8.5%。兩者差距僅3萬億,或許在未來2-3年,公募基金將成為新「資管之王」。在權益市場的助力下,爆款基金成為資管圈的「網紅」,2020年新基金髮行募集規模已首破3萬億元大關。
-
資管新規過渡期要延長多久?
央廣網北京7月15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央行相關負責人近日透露,資管新規實施兩年多以來,不規範的影子銀行規模明顯壓縮,資管產品整體風險持續收斂,資管資金通過增加金融債、企業債投資的方式,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
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彭揚)近日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再延長」的消息在市場引發熱議。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大部分待整改資產應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只有極少數機構申請個案處理。
-
國際資管機構須搭上中國這班車
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下稱東方匯理資管)大中華區主席鍾小鋒說。前不久,國際媒體Investment&PensionsEurope(IPE)發布的「2020年全球500強資產管理公司榜單」顯示,東方匯理資管(Amundi)以1.65萬億歐元的資產管理規模,位居全球資管機構第九位,是歐洲第一大資產管理公司。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釋放什麼信號?
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但實際上從去年以來,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關於延長過渡期的討論就已熱烈,彼時監管也釋放出會研究延期一事的態度。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監管標準...
原本2020年底結束的過渡期又多了一年的窗口期,但延期並不意味著資管業務改革方向發生變化。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此次過渡期延長的政策安排,「不涉及資管業務監管標準的變動和調整,並不意味著資管業務改革方向出現變化」。
-
券商資管排位賽:東證資管收入連續三年第一,國君躍升4位排名第二...
數據顯示,在2019年證券公司年度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排名方面,東方證券位列第一,去年實現資管收入17.10億元;國泰君安排名第二,實現資管收入15.64億元;華泰證券位列第三,實現資管收入15.52億元。
-
中國股市:百萬億大資管新規延期點燃股市,瘋牛一觸即發
7月31日晚間,央行發布消息稱,2018年4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發布以來,資管亂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銀行風險顯著收斂,資管業務逐步回歸本源,呈現穩健發展的態勢。「過渡期延長1年+個案處理」顯示了監管層「漸進式改革」、「以時間換空間」的思路。
-
對話吳曉靈:資管大時代下的投資與監管
此外境外機構對不同種類資管機構的參股、控股要求存在的差異存有疑慮,包括境外機構申請設立的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其參股的理財公司,國十一條下的外資可控股的理財公司等。在監管標準上存在差異,以及為何要設立這兩類不同牌照但業務實質相近的機構等,這些都會成為他們的顧慮,影響其進入中國的意願和進程。三是資本金標準。資管行業本身具有輕資本、重人力的行業特性。
-
關乎90萬億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1年 央行鼓勵跳起來摘桃子
7月3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央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關乎90萬億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1年,央行鼓勵跳起來摘桃子
7月3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央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排名倒數、風格激進:華泰資管債基遭遇「黑天鵝」
債券基金是華泰資管公募基金的大頭,但自10月底以來,由於受國企信用債違約波及,華泰資管多隻債券基金排名倒數。10月24日,華泰資管發布公告稱,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公司發行的「17華汽01」(143017.SH)等債券進行估值調整。這意味著,「19華汽01」(152134.SH)並非華泰資管旗下公募基金唯一持有的由華晨汽車集團控股公司發行的信用債。
-
解碼險資選股路線圖:一季度 「雲摸底」289股 TMT行業較受青睞
來源:財富動力網在監管層鼓勵入市背景下,險資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一季度,險資通過視頻會議等形式對289家上市公司進行了「雲調研」。從行業來看,包括電子、計算機、傳媒在內的TMT行業最受險資青睞。其中,邁瑞醫療在一季度險資調研中最受歡迎。數據顯示,一季度合計有50家險資調研了邁瑞醫療。在調研的內容上,主要關注的問題有公司海外業務是否受到疫情影響等。邁瑞醫療表示,疫情對該公司國內業務帶來雙方面影響,一方面因抗疫導致部分產品需求增加,比如呼吸機、監護儀、輸注泵訂單量相當於以往同期呈數倍增長。另一方面,邁瑞醫療指出受疫情影響,部分產品需求放緩。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至2021年底,鼓勵「跳起來摘桃子」?央行...
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的「靴子」終於落地!7月31日,央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百萬億大資管的最後一塊拼圖,來了!
來源:私募工廠廠長的話百萬億大資管監管拼圖終於補齊。過去兩年以來,銀行、基金、券商、信託等資管的管理辦法陸續公布。3月25日,最後一個大資管領域的管理辦法終於正式出爐。解讀:在此之前,保險資管產品僅面向機構投資者發售。《辦法》中增加了可以向符合條件的自然人銷售保險資管產品,銷售門檻與資管新規一致,基本秉持了私募基金對於合格自然人的要求。保險資管也有望藉此將高淨值人群正式納入保險資管產品的客戶人群。3.
-
四天兩度「放風」,資管新規延期,央行怎麼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央行:在討論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表示,2018年4月資管新規出臺以來,資管產品實現了平穩有序轉型,總規模穩中有降,整體風險持續收斂,實體經濟融資沒有受到存量業務整改的影響。從兩個方面看,一方面是資金脫實向虛、自我循環的現象得到遏制,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持續壓縮。
-
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
近日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再延長」的消息在市場引發熱議。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大部分待整改資產應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只有極少數機構申請個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