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為什麼這個名稱不太像德語?歷史的傷痛澆滅了柏林人的野心

2021-01-08 領土邊界

德國各州對何謂「德國煎餅」的理解都不同,也似乎沒有人在意要將名字統一起來,也沒有必要。1963年6月23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在柏林的舒納伯市政廳演講。當時,柏林圍牆正陸續興建。甘迺迪的演說,標誌美蘇冷戰步入新階段。演講最後一句:「Ich bin einBerliner.」(我是一位柏林人)象徵美國捍衛西柏林自由的決心,也成為歷史上一句名言。

柏林起源自哪裡?又是怎樣發展成大都會?「柏林」(Berlin)這個名字其實是什麼意思?

叔本華有一名言:「新的事物罕有是好的,因為好的事物不會一直都是新的。」(Das Neue ist selten das Gute,weil das Gute nicht lange neubleibt.)對於每天都經歷變化的人而言,這句說話意味深長。

追求潮流,忘記過去,刪除歷史,是否就是真正的進步?可是所謂新的事物,是否就與歷史毫無關係?顯然不是。

自東西德統一以來,柏林再次成為德國的首都。相比起其他歐洲國家的首都,柏林是個還算年輕的城市。每個來過柏林旅客,大概都感受過城市的活力,城市時時刻刻都在蛻變,文化也相當多元。每年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都搬來柏林,人口年年增長。人人都知道柏林是世界的大都會。不過,柏林起源自哪裡?又是怎麼樣發展成大都會?柏林作為德國首都,為何沒有發展成倫敦、巴黎一樣的國際大城市?

柏林的名稱起源是什麼?

要理解一個城市的起源,不妨先從她的名字入手:「柏林」這個名字其實是什麼意思?如果學習過德語,對語言比較敏感,大概都會知道「Berlin」這個專名其實不太像德語。為什麼?

追溯這個詞的發展,它其實是源自斯拉夫(slawisch)語系。「柏林」一詞源自西斯拉夫(westslawisch)的「波拉布語」。在古波拉布語,「ber」的意思指的是沼澤或溼地,而「in」表示聚居地。因此,柏林的意思不外乎是:在沼澤或溼地的聚居地。在德東地區,有不少城市的名字也充滿斯拉夫色彩,例如「Schwerin」。前德國現屬波蘭城市「Stettin」等。所以,柏林常常都被人說不是很德國。

名者,命也,也不無道理。

柏林:兩個小城鎮組成的聯盟

哪裡才是真正的柏林?整個城市的中心在哪裡?從地理的角度,現在柏林的中心點位於Alexandrinenstrae 13,郵政編號10969,位於十字山區,並不是米特區。倘若時光可以倒流,那麼我們會找到另一個很不同的柏林。

柏林成為德國首都的歷史不算悠久。不過,城市起源卻可以追溯至12世紀,那時候還只是一個小漁村。當時,商人聚居在施普雷河兩邊,即是現今柏林的米特區。柏林並不是獨立發展,而是與寇恩(源自拉丁文,意思即是移居地)同屬姊妹城鎮,分別在河的兩邊。在2008年考古出土名物,估計柏林1183年起已經有人聚居。1230年,尼古拉教堂正式興建,即是位於今天的尼古拉街區。直到1237年是2個城鎮正式成立,寇恩有歷史文獻紀錄下來。

可是,柏林要到1244年才有歷史數據提到。後來,2個城鎮在1307年正式組成聯盟,共同處理內政與外政,甚至1360年加入當時的商業聯盟——漢薩同盟,是當時德國最大的貿易聯盟,總部設置在德國北部城市呂北克,是德國作家託馬斯曼的出生地。

直到15世紀,柏林與寇恩人口約8500人,約1100間房屋,三個市政廳,三間醫院、教堂、修道院。不過,柏林仍然是很荒蕪的城鎮,雖然有貿易的往來。即使到了1500年,柏林仍然只有約12000人。

對比起現在柏林市中心亞歷山大廣場,人來人往的景象,也難以想像柏林可以那麼的荒蕪。不過,幸好柏林歷史的原址都保留下來。

柏林是怎樣從小漁村變成大都會的?

柏林逐漸變成大都會,要歸功於霍亨索倫家族的統治,建立了長達500年的統治,將柏林由荒涼的城鎮變成文化的重心。特別是開明君主腓特烈二世,一般也稱腓特烈大帝,他從小被迫接受嚴格軍事與宗教教育,但他的家庭教師卻偷偷教他拉丁語、法語以及文學知識。他在任期間,一直奉行「啟蒙專制主義」,容許宗教自由,宣揚啟蒙精神,柏林聚集了不同國族的人,音樂、藝術、哲學在這段時間蓬勃發展,成為普魯士的思想重鎮。柏林現在的很多不同宮室和建築,都是從當時奠基下來。

哲學家康德在他的著名短篇《答「何謂啟蒙」之問題?》特別提到腓特烈二世,標榜他在位期間是啟蒙的時代。

腓特烈二世

1712年1月24日,腓特烈二世出生於柏林。父親腓特烈.威廉一世從小要求他學習軍事與宗教,父子關係不好,經常受到折磨。18歲時,他便想過逃到英格蘭,可惜最後事敗遭到控制,時間長達2年,協助逃亡的將領遭到處決。直至1732年,才給他自由,條件是必須要接受父親安排的婚姻。

1740年,他正式繼位,任內將普魯士重新改革。腓特烈二世特別重視法國文化。因此,普魯士學術院的學者,特別關注法國啟蒙思想的研究,希望普魯士也走上啟蒙的道路。學院那時代表人物,包括法國哲學家伏爾泰、狄德羅、德國哲學家康德等。直到20世紀,物理學家馬克思.普朗克與愛恩斯坦都是學院的成員,可見影響的深遠程度。柏林成為文化之都,也並非僅僅是這個世紀的事。

有趣的是,腓特烈二世雖然是普魯士的國王,可是一直都覺得很遺憾自己的母語不是法語,可見對法國文化的熱愛。

不僅在柏林,腓特烈二世在1745年下令興建了世界的聞名的洛可可藝術建築——「無憂宮」與波茨坦「新宮」,後者成為今天波茨坦大學的校址。柏林是新教改革後的重鎮,對不同宗教也採取寬容的態度。

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二世在無憂宮與世長眠,這位普魯士的開明國君身後並無子女,由他兄弟的兒子繼位。柏林在他身後,並非一帆風順走上康莊大道,往向的一個世紀,走上一場風雲變色的變革。

柏林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倫敦、巴黎一樣的國際大城市?

在回到前文的甘迺迪與柏林的故事,甘迺迪當年的演講那句「Ich bin einBerliner」,其中「ein」不定冠詞並不符合語法。因為,他那句話的意思會變成「我是一個甜甜圈」,而非「我是一位柏林人」。當然,這只是以訛傳訛,甘迺迪的說話不但語法正確,且在柏林一般稱為「德國煎餅」,而非「Berliner」。況且,甘迺迪是美國人,不是柏林人。不過在那個時代,他仿佛自己就像一個柏林人,與柏林人同在。

記者會消息傳出後,東柏林的市民立即衝到邊境站聚集,後來,柏林圍牆倒了,不過這是後話了。

柏林作為德國首都,也是一座大都市,那麼,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倫敦、巴黎一樣的國際大城市?

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說,柏林甚至不具備成為倫敦、巴黎那樣的國際大都市的條件,這個跟德國統一的歷史息息相關,也和柏林所處的地理位置、地緣有關。

不管是地理、地緣因素,還是城市的定位,柏林展示出來的都是德國的普魯士特性,而不是德國的歐洲特性。前文說過,柏林詞源西斯拉夫語,歷史上是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緩衝地帶,遠離歐洲經濟文化中心——西歐平原。

歷史上的德國長時間各股勢力分割,王權比英國、法國出現的晚,柏林作為首都的時間也沒有那麼久遠。而且德國統一後實行的是聯邦制,地方權力依然很大,換句話說,普魯士在統一過程中對各邦有一定的妥協。柏林儘管比起倫敦、巴黎遜色,但是慕尼黑、漢堡、科隆、斯圖加特、法蘭克福、紐倫堡、漢諾瓦、德勒斯登,這些有聲有色的大城市,在歐洲也是少見的。

相關焦點

  • 柏林,這個名字為什麼不太像德語?又是怎麼發展成國際大都會的?
    「Berlin」這個名不太像德語,為什麼?叔本華有一名言:「新的事物罕有是好的,因為好的事物不會一直都是新的。」對於每天都經歷變化的現代人而言,這句話意味深長。追求潮流,忘記過去,是否就是真正的進步?可是所謂新的事物,是否就與歷史毫無關係?顯然不是。
  • 那一年聖誕|柏林圍牆首次敞開背後的人間悲喜劇
    所以,在這段戰爭結束後的混亂中,柏林沒有發生列寧格勒那樣悲慘的事情。 紅軍的寬大政策似乎讓德國人看到了希望。1945年5月17日,亞瑟·沃納博士當選重建的柏林政府首任市長,他是一位大學院長,無黨派人士。這讓柏林人以為蘇聯人會帶來自由,讓他們對戰後的新柏林充滿期待。
  • 柏林街頭與洪堡大學
    中國美術報網柏林街頭與洪堡大學□朱天曙【編者按】柏林,有著悠久的歷史與人文景觀,作為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每天都吸引著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遊客。整個城市遍地是花園,還有大片的森林,隨處可見秋末冬初的美景,柏林的冬天天氣常常陰森,見到太陽的時間不多,據說他們經常到西班牙曬日光浴。聖誕節快到了,到處流光溢彩,人們準備著聖誕節的禮物。柏林國會大廈位於柏林中心區——蒂爾加藤區,這是一座老建築,原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帝國議會,後來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共和國議會會址。五年一次的德國聯邦大會曾在這裡選舉總統,現在是德國聯邦議院的會址。
  • 城市映像|由柏林抵抗城市「士紳化」談起
    在腓區的街頭巷尾,說英語的人絕不少於說德語的人,甚至有不少咖啡館和飯店的服務生完全不會說德語,這點常常令來自德國其他地區的遊客深感困惑,但對於近年來湧自四面八方的「新柏林人」來說,正是柏林文化的多元性令他們在此如魚得水。過去4年中,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到柏林安家落戶,柏林平均每年新增人口6萬,如今總人口達到370萬,預計在2035年將達400萬。柏林為何如此吸引新居民呢?
  • 最時髦的柏林城市指南
    也許沒有以前那樣狂放,但獨特的柏林風格仍然鮮活,也許只是有點更成熟的味道。Holzmarktstrae 252.聚會場所:電音巨人Berghain這家像洞穴一樣的會所建在昔日的發電廠裡,在以前東西柏林的交界處,因為神秘莫測的入場政策而成為會所生活的聖地。不過,如果能進去,就能體驗到世界上最好的電子音樂,而您的周末會一直持續到星期一中午。
  • 柏林之行:這是一個承載了太多歷史負擔的城市
    ——海因裡希.海涅這是一個已有近800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但它聞名於世卻只有短短300餘年。這是二戰歐洲戰場的終點,也曾經是冷戰的前沿。伴隨著克列蒙梭形容的那個「生於不義,也必將死於恥辱」的帝國及其前身普魯士的崛起,柏林才漸漸成為有資格側身於巴黎、倫敦、羅馬等歐洲名城之列。
  • 地下柏林:直到牆倒樓塌
    和一般理解的不一樣,柏林夜生活的東移並非因為經濟的蓬勃發展,反而如柏林市長Wowereit所說,柏林很窮。當時許多的企業從東德搬到了西德(如西門子從柏林搬到巴伐利亞),一牆分割之後,經濟無法協作發展,更是讓這個首都顯得灰頭土臉。如今德國最大的40個企業,只有一個國企德國鐵路,總部是在柏林的,其他我們所熟知的大眾奔馳寶馬,乃至德意志銀行,都分散在柏林以外的德國各市。
  • 甜甜圈的甜蜜歷史
    從字面上看像是甜甜圈的一個分支,但實際上它的歷史比甜甜圈更為悠久。這種點心源於德國,一直固守著胖鼓鼓的傳統形態,中間不挖洞,炸好後向中心灌入果醬等餡料,一般譯為「油炸柏林球」。在德國的不同地區,它被稱為Bismarck、Berliner、Krapfen或Pfannkuchen。Bismarck據說是為了表達對「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敬仰。
  • 想去德國柏林工大?只準備了德語?那你很可能會申請失敗……
    如果你的本科是工科專業,對柏林這座sexy aber arme的城市有一些首都情節,想在柏林美麗優雅的施普雷河邊繼續自己的碩士學業,那麼小編向你推薦柏林工業大學TU Berlin。作為TU9成員之一,又在去年新一輪的精英大學的選舉上依然穩穩的保留著席位,QS世界排名82,尤為亮眼的建築學一直在德國保持著第1位的成績,世界排名24,柏林工大不僅是學術能力還是地理位置都佔據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 德國傳統甜點美食:美國總統甘迺迪演講「我是柏林娜」聞名世界
    初次見到德國的柏林娜,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小時候常吃到的那種雙胞胎,大口咬下後,我才發現這個德國傳統小點,和臺灣甜甜圈有什麼差別:因為大量牛奶和奶油,它的口感比雙胞胎柔軟非常多,重點是它含有大量糖粉和果醬,味道實在是太甜了!明明同樣是炸麵團,甜度卻差了十萬八千裡,究竟這個柏林娜是怎麼來的呢?
  • 柏林是土耳其卷餅的發明地,然後就風靡德國了
    用食料餵好的羊肉或者雞肉被厚厚地摞起來, 串在旋轉烤爐上烤均勻得火候加熱下,最外面的一層肉開始變得焦黃噴香,拿一把長刀將其薄薄片下、切碎。土耳其人總會很大氣地將分量十足的烤肉夾進新出爐的香脆的麵餅中。再配上新鮮的菜葉、西紅柿片、黃瓜丁、洋蔥粒等,佐以辣醬或色拉醬——好吃不貴的肉夾饃新鮮出爐!
  • 一家夜店的停業,對柏林來說意味著什麼?-虎嗅網
    自 2012 年開業起,Griessmuehle 迅速成為最受柏林人歡迎的 club 之一,不僅有周末連續兩天不停歇的club night,音樂風格從 Techno、House 到 Disco 和 British
  • 外國人也翻牆 柏林圍牆與汽車的故事
    這輛頗具歷史意義的車,不是別的品牌,就是東德生產的名噪一時國民車——Trabant特拉貝特,因為塑料車身改造起來太容易了!最搞笑的紅色幽默:同一輛汽車逃亡另一位阿根廷小夥子則對澳大利亞人的創意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直接找澳大利亞人借的同一輛車,車牌都沒換的前提下大搖大擺地開往東柏林。東德警察覺得眼熟,便問這車以前是不是來過東德。阿根廷人臉不紅心不跳地回答當然沒有來過。
  • 柏林之光MYKITA
    劉同是洪堡大學畢業的博士,大多數國人來德國念理工科,他念的是文科——德語發音學博士。在德國能念出一個PhD多麼不容易大家都知道,他研究的還是德語,是目前中德文互譯領域最頂尖的人。要說優秀的人很多,可是在專業領域有真才實學,充滿造詣,但私下裡內心滑稽、自由散漫、出奇「不三不四」的人,才是我心尖上的人。
  • 德語國家德語學習者指南
    德語國家德語學習者指南如果您正在學習德語,那就是個好消息–全球至少有42個國家/地區有講德語的居民。將近一億人以德語為母語。還有八千萬人認為這是第二語言。您可能不知道大多數講德語的人都在德國境外。以及歐洲以外的許多國家。早在1600年代,德語就幾乎成了美國的官方語言。
  • 啤酒中的香檳——柏林「白啤」
    然而,它卻是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瘋狂迷戀、甚至要求佩特烈大帝學會釀造的啤酒,還被拿破崙大帝命名為北方香檳(Champagne of the North),它就是柏林白啤/小麥(Berliner Weisse)。在德國,每個地區都有著各自獨特的啤酒種類。自普魯士王國便作為首都的柏林,最為著名的便是柏林白啤。在柏林地區,這種酒最早的正式釀酒記錄出現於1572年,自從出現便開始大紅大紫。
  • 洋洋玩物|032c 柏林酷小孩
    032c似乎是想要傳播一種意識形態,也就是柏林式的「殘酷優雅美學」。Joerg Koch和032c目前在時裝領域的地位足以證明,他的烏託邦是成立的。032c是目前時尚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所謂「邪J出版物」之一。不僅僅是在初期階段以深度時裝分析檔案捕獲一眾專業讀者。它已將時尚,政治,建築,藝術不斷交疊,以龐大的文字量佔領此領域的頭牌。
  • 都說德語太難學!你怎麼做到一年內學好德語並高效通過考試?
    去德國留學,德語學習成了不可避免的重要部分,現在的你可能上完了基礎水平的課程卻還沒入門,可能正在上中級課程但發現德語基礎沒打紮實,可能上完了中級課程卻屢次通不過歌德B1考試,可能在備考德福但口語和聽力水平苦苦不能突破……都說德語太太太難學了,就連馬克吐溫也曾經吐槽:Life is too short
  • 夏天太熱裸的理所當然,柏林彩虹驕傲節誓將裸夏進行到底
    驕傲節來的正是時候,此時的柏林已經被太陽烘烤了10天,30度高溫居高不下,把柏林人熱的暈頭巴腦,於是乎一切的狂歡都以裸為本。7月28日是柏林一年一度的「CSD克裡斯託夫大街遊行日」,這項舉辦了40屆的盛事展現了柏林的熱情、性感、包容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