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第一完人,犧牲很早,人言已絕後,實子孫繁多,隱居此地

2020-12-13 覃仕勇講史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南粵地區的歷史人物並不特別出彩。

尤其是廣西地區,地理偏僻,民貧地瘠,多為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史上的英雄人物寥寥可數。

直到晚清道鹹年間,廣西桂平金田義旗高舉,風起雲湧,兩廣男兒,特別是廣西豪傑,紛紛橫空出世。

太平天國高層,除了洪秀全、馮雲山兩位,其他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胡以晀、秦日綱、陳承鎔、李開芳、林鳳翔、林啟榮、李秀成、陳玉成、李世賢、黃文金等等都是廣西藉的名王良將,輝耀了那個時代的夜空。

以至於太平天國於南京立國,其官方通用語言「天話」,竟然就是流行於兩廣的客家話。

太平天國的許多文獻,包括洪秀全寫的《天父詩》系列、李秀成寫的《李秀成供》都保留有許多客家話口吻、詞彙和語句,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讀這些東西感到半通不通、莫名其妙的原因。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在清王朝的打擊、迫害和宣傳下,太平天國所有成員都被指稱為賊,無一例外地遭到了妖魔化。

太平天國所有高層的後代子孫也遭到了瘋狂的屠戮。

其中死得最慘的當數洪秀全的長子幼天王洪天貴福,被凌遲活剮,剮了一千刀才氣絕身亡。

其餘如石達開五歲子石定忠等,也死得很慘。

相當長一段時間,人們以為太平天國高層的後代全都被斬草除根。

很多人沒有想到,1997年5月25日,天王洪秀全的直系子孫程東讓出席了由廣西太平天國史研究會、廣東太平天國史研究會、廣西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文本社會科學院、廣東社會科學院、廣西蒙山縣人民政府等多家單位聯合發起了一個名為「太平天國與愛國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

而就在一年之後,太平天國第二號人物楊秀清的子孫也浮現出人世:1998年4月,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報刊相繼發布了一份複印美國《紐約時報》漢文版刊登過的大幅免費廣告《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後裔尋找宗族親人啟事》,啟事的署名為楊秀清曾孫屠天恩、楊穎(屠麗美)等8人。

韋昌輝在「天京事變」中因罪被誅,其族人並未受到牽連,其兒子韋承業在1859年10月隨叔叔韋俊在安徽池州投降湘軍,在蕪湖成家立業,子孫枝繁葉茂。

石達開一家在「天京事變」中慘遭滅門,石達開離京出走後,雖然又娶妻生子,但所生包括石定忠在內在三個兒子都在兵敗大渡河後死亡。但值得慶幸的是,石達開離開廣西老家貴縣(今廣西貴港市)參加起義前,其與第一位妻子熊氏所生之子開枝散葉,現在已傳到了第七代,總人數有100多人。

太平天國諸名王中,犧牲時最年輕的英王陳玉成,也有眾多後代。

英王陳玉成娶湖北麻城奇女子蔣桂娘生有一子陳天寶,天京失陷後,蔣桂娘帶陳天寶隱居湖南興寧(現興寧鎮)避禍,現陳天寶後人已返回祖籍廣西藤縣定居並參加工作。

……

太平天國諸名王后裔紛紛現世,南王馮雲山後裔的消息卻始終不揚。

則在很長時間內,人們都認為南王馮雲山已經絕後了。

南王馮雲山可是一代奇才。

他獨力創製了「拜上帝會」,照周禮司馬法制定太平軍目,作戰「進退分合有步伍」,制定太平天國所有官制、禮制,頒行太平天國天曆,親書討伐清朝的檄文。

用李秀成《李秀成供》裡的話來說,是:「謀立創國者出南王之謀,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世人也因馮雲山的能力超群,由衷讚嘆道:「如此奇才,向非天生,何以至此!」

馮雲山對太平天國事業忠心耿耿、深謀遠慮,沒有政治野心,能顧全大局,堪稱太平天國裡面第一完人!

根據相關史料,馮雲山在去廣西之前起事前,在廣東花縣老家生下七個子女,夭折了四個,剩下的三個:長子瑞明,次子瑞科,還有一個女兒叫馮僧嬌。

馮雲山的妻子及長子瑞明死於廣州。次子瑞科一度隨堂兄馮亞樹到香港美國傳教士羅孝全家裡作客,後由羅孝全護送到天京。途經上海,馮亞樹病死。瑞科到達天京封幼南王。天京覆滅,瑞科被殺。

按照這樣的記載,南王馮雲山是沒有後裔的。

但是,廣東花都獅嶺馮氏宗親馮雲峰向花都祠堂文化研究會報料,說馮雲山有後裔生活在獅嶺,要求研究會人員到他們聯合村的新聯社馮雲山宗祠走一走、看一看。

於是,花都祠堂文化研究會負責人在獅嶺馮氏宗親的陪同下,專程到聯合村新聯社馮雲山宗祠查訪。

這一查訪,果然有收穫。

馮雲山宗祠供奉著密密麻麻的祖先牌位,其中第二排右邊的第二個牌位赫然寫著馮雲山的名字。該文字為:十四世祖,考紹御(雲山)馮公大人,妣馮母胡氏安人神位。

一旁的馮氏宗親馮玉雲及時提供上一本《馮氏家譜》,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十四世祖,紹御公又名乙龍號雲山,比(妣)胡氏生二子,瑞明、瑞科,十五世祖瑞科公,比(妣)謝氏生二子,金玉、金文。金玉無嗣,金文有一子。

從族譜上看,現在,馮雲山這支已傳到了十七世祖馮記生的三個兒子馮新偉、馮新林和馮新永。

十七世祖馮記生就住在獅嶺敬老院,八十六歲高齡,動作遲緩,耳朵背,但頭腦非常清醒。他看到手持《馮氏家譜》的宗親馮玉雲,又聽馮玉雲說來人是打聽南王馮雲山後裔下落的,立刻泣不成聲地述說小時候聽父親講的關於曾祖死後家中的不幸:祖母、大爺被殺,祖父為逃避清兵追捕,一路顛沛流離,沿街乞討,吃盡了人間的苦,這才回到獅嶺尾定居。

按照馮記生的說法,天京覆亡後,馮雲山次子瑞科並未被殺,而是逃亡在外,年幼無法生活,只好乞食為生,從清遠到了香港,又從香港回到羅浮山(今屬博羅縣),最後由羅浮山回到花縣獅嶺。

現在,馮雲山故居在1978年就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不過,這個故居僅有兩個碑和幾段牆基。

其中一塊碑上寫著:「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馮雲山故居舊址,廣東省革命委員會,一九七八年七月十八日重新審定公布。」

另一個碑座和寫著碑文的黑色的大理石碑面已經分離,大理石碑面斷成兩塊,現拼接在一起,上寫著碑文:「馮雲山故居位於新華街大布村禾落地,建於清代……」

馮雲山曾是一個大名震爍宇內的亂世梟雄,他的後人在花都生活這麼多年,居然默默無聞,實在令人詫異。

馮記生的大兒子馮新偉淡淡地說,1970年,他十四歲的時候,有幾個自稱是武漢大學的教授找到他們家,問了一些情況,後來就沒了下文。在八十年代,花縣有一個搞文史工作的同志也找父親聊過,後來也沒了消息。他們三兄弟都是當地的普通村民,父親平時說的也不多,過去怕受身世牽連,不敢跟人說他們是南王馮雲山之後。這些年,太平天國起義也不斷被人質疑詬病,這事也就不再提起了,他們這一代對這些都不是很清楚。現在,只有他那86歲的父親知道這些往事,如果他再過世,這段歷史就真的無人知曉,徹底湮滅了。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失敗,將領最後的結局如何?第一種讓人敬佩,唾棄第二種
    一八六四年,曾國藩的湘軍攻入天京城,席捲中國的太平天國也就到此為止。這種結局,似乎早在開始時就已註定,而這場漫長的戰爭,造就了無數英雄,為後人留下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每個歷史事件都是由故事構成的,每個故事都不能離開主角。
  • 史書上從不介紹的天平天國的殘酷,還原一個真正的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運動是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場農民起義,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起義,一呼百應,輾轉十幾個省份,反抗清政府十幾年,最後被清政府無情鎮壓。一切的劇情好像都是這麼演的,電視劇小說演義等各種文學作品不斷的謳歌偉大的太平天國運動,可是真正的太平天國運動你知道嗎?到底這場運動有多殘忍。
  • 太平天國烈王:60歲拿刀找人單挑,死後全軍服喪6天
    單挑很少,但也不是沒有,太平天國時期就有兩次出名的單挑作戰,結果都是太平軍大將疏忽,被對手反殺。在此,筆者就來說說一起單挑,此人60歲時還操刀找人單挑,結果被反殺,死後全軍為他縞素6天。後來,洪秀全追封他為烈王。曾天養,廣西桂平人,家境優裕,57歲時參加金田起義,充任御林侍衛。57歲還參加革命,為何呢?
  • 歷史上的今天:楊振寧星、攀登者原型事件、董存瑞犧牲
    羅爾綱治學70年,主要從事太平天國史與晚清兵制史的研究,先後完成並出版學術專著40多種、發表論文400餘篇,計約700萬字。特別是他1937年出版的《太平天國史綱》,是最早系統介紹太平天國運動的專著,揭示了太平天國的革命性質。建國以後,他出版和印行的有關太平天國的著作達30部之多,其中150餘萬言的巨著《太平天國史》,不僅是他個人畢生心血的結晶,也是新中國太平天國史研究的總結。
  • 她是中國近代第一女演員,媲美梅蘭芳,晚年卻選擇隱居農村守寡
    一、為愛犧牲藝術路當時,一句"男伶梅蘭芳,女伶劉喜奎"在民間流傳,梅蘭芳與劉喜奎兩人作為戲曲界的同行,都有著不俗的表現,他們也被業內人士視為"金童玉女",大家都希望這兩位造詣極高的戲曲大師能夠喜結連理成就一段佳話。
  • 真正的終南山:道教發源地,享受隱居的賢者、思考者之鄉
    現代很多人,在熱鬧的市集中生活久了,都開始嚮往靜謐的生活,去探尋鄉野間存在的塵世的幸福。很多人也都是懷有隱居之夢,嚮往大自然的生活,無憂無慮,遠離紅塵紛擾,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隱居生活遠離鬧市,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
  • 太平天國為什麼沒有太監?
    對於太平天國,一些人持否定的看法:太平天國雖然打著上帝的名義,但其歸根結底就是一場典型的農民起義。和以往的農民起義一樣,太平天國並沒有提出什麼先進的思想,他所推崇的拜上帝教被後世的大多數人認定為邪教,定都南京後所組建的政權,依然是壓迫百姓的封建政權 。
  • 道士與女弟子隱居山林8年,不顧反對堅持生娃,如今母親已認不出
    隱士思想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一直佔據著重要的地位,隱居生活一來可以減少一定的生活支出,二來可以躲避一些不必要的人情往來,因此,隱居人士很多時候都是淡泊名利的代表。五柳先生陶淵明毫無疑問是隱居人士的代表人物,長達二十多年的隱居生活足以證明他想要遠離紛擾的決心。
  • 太平天國聲勢浩大為何失敗?為何武昌起義1聲槍響清朝就滅亡了?
    太平天國,則是真正的消耗掉了清朝中央政權的元氣。雖然失敗,但是也打破了清王朝固有的政治格局,使慈禧時代的清王朝成為了中央政府與南方督撫共治天下的局面。辛亥革命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武昌起義就是導火索,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使隱藏在黑暗中的人物紛紛登場。
  • 大德昭後世,子孫盡人傑,他是「千古第一完人」
    他出身農家,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努力,最終卻成為「千古第一完人」。他自己都沒想到,湘軍竟能屢建奇功,最終將燒了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烈焰撲滅。湘軍在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南京之前,打下的最後一個重要城市是安慶。曾氏平定太平天國、捻軍之亂,為晚清力挽狂瀾。
  • 廣西人文:名噪一時的太平天國王侯是哪裡人?看看各縣誌如何記載
    自民國以來,有很多研究太平天國史的學者,研究的領域涉及到方方面面,為後世帶了很多關於太平天國的故事,有正史的,也有野史的,但是由於從太平天國覆滅到太平天國成為學術話題,間隔了近半個世紀,那半個世紀也正是社會變革,動蕩的幾十年,本身清朝對太平天國的事情也有忌諱與牴觸,所以,很多關於太平天國的史料有缺失,殘缺之中,又經各位學者的不同理解與解說,慢慢的,就造成了很多學術上的衝突
  • 終南山「隱士」已高達五千人,隱居之地變「鬧市」究竟為哪般?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當官的才能,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應對官場的爾虞我詐,因此就只好「獨善其身」了。不當官了做什麼呢?從「士農工商」的順序而言,自然就是回到土地當個農民了。這不,陶淵明也因為在仕途連連受挫,就乾脆隱居了起來,開始在土地上耕作了。雖然種地技術不咋地,還自嘲是「草盛豆苗稀」,但「悠然見南山」的意境還是讓許多人心馳神往。
  • 曾國荃到底有沒有貪汙太平天國的「聖庫寶藏」?
    1853年,太平天國攻佔了南京,改為"天京",定其為都城,並頒布了"聖庫"制度:太平天國的子民,一律要將自己的錢財上繳到"聖庫"中,凡私藏銀子超過5兩者,當論罪處置,嚴重者將被處以死刑。太平天國存續的14年裡,數萬名天國子民參與其中,"聖庫"中積累的財富可想而知!有關太平天國的聖庫寶藏的傳言太平天國的聖庫就是太平天國的國家金庫,關於"聖庫"中財富的數額,史料中還是有跡可循的。
  • 除了太平天國,還有一個政權叫昇平天國,他的首領據說是東安人
    我們知道太平天國運動是歷史上少有的農民戰爭,它創造了幾個「最」,比如它是首次利用西方宗教發動的起義,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南方興起而波及全國的農民戰爭,它的規模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空前的,還有它也是首次遭遇中外勢力共同鎮壓的農民起義。
  • 太平天國與軍閥割據
    可能有朋友會問,太平天國和清末民初出現的軍閥割據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概念,為什麼把它們放在一起?其實,他們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此時,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和後來由李鴻章招募訓練的淮軍這兩支漢人武裝,成了清政府對抗、鎮壓太平天國唯一可以依靠的軍事力量。同時,以曾國藩在鹹豐十年(1860年)署理兩江總督為標誌,地方督撫開始手握地方軍事、民政、財政大權,他們自行募兵、自行收稅,自行籌餉。清政府「重滿抑漢」、「強幹弱枝」的政策逐漸瓦解。
  • 諸葛亮親生兒子諸葛瞻戰死後,諸葛亮是不是絕後了?
    難道在諸葛瞻戰死之後,諸葛亮真的絕後了?當然不是這樣的,諸葛亮還是有後人的。諸葛亮不但學識出眾,對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且,他對感情應該也相對比較專一,妻妾比較少,子嗣也比較少。這一點沒法跟曹魏一系的人比呀,曹操能生,司馬懿也能生。諸葛亮躬耕隆中之時,娶了荊州名士黃承彥之女黃月英為妻。
  • 在太平天國,過正常的夫妻生活有多難?
    觸犯所謂「天條」者大有人在(甚至不惜為此搭上性命),除此之外,潛逃出城者也為數不少,他們向圍城的清廷江南大營提供城內動向,使得太平天國的處境愈發險惡。顯然,對於太平來說,如果不及時變革這樣一種過於僵化的體制,民怨持續沸騰,後果將不堪設想。不過,客觀地說,洪秀全在這方面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更張,因為此時的他身處於後宮佳麗的包圍之中,根本無法去理解、也理解不了外面人的苦楚。
  • 洪宣嬌:太平天國最出名的女將,人生結局竟有四種說法
    洪宣嬌,廣東花縣(今花都區)福源水村人,生卒年不詳。她原名楊雲嬌,後來洪秀全認她做義妹,所以改名為洪宣嬌。 1847年洪秀全到達紫荊山時,洪宣嬌稱晚上做了個夢,夢到有人來此教人拜上帝,「汝當從之」,而洪秀全也恰好做了個夢,上帝讓他「拯救世人」,兩夢一拍即合,兩人便結為兄妹。
  • 太平天國運動的先驅者:洪秀全,是怎樣走上自己的傳教之路的?
    而提起農民戰爭時,大部分人所想除了秦末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元末農民大起義等外,一定還會提起清末的太平天國運動,因為對於近代歷史來說,它具有重要的意義,並且影響深遠,但不可避免的是,它又陷入了農民戰爭的自有的弊端,目光的狹隘性導致了這場起義最終只能走向失敗的命運。
  • 太平天國的首領居然是一個西洋人?清軍當年的情報搜集有多糊塗!
    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是誰?這個問題,只要上過小學歷史課的中國人都知道,是洪秀全! 但回到當年,從洪秀全金田起義算起,一直到天京內訌,這段期間,到底誰是太平天國首領?到底有沒有洪秀全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