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荀攸、荀衍、荀諶,名字怎麼讀,他們是什麼關係?

2020-12-21 小凡讀史

小時候讀《三國演義》,不知道有多少人把荀彧(xunyu)讀成了苟或,現在還經常有網友拿著個段子來開玩笑。潁川荀氏是東漢時期著名的世家大族,世代簪纓,從他們取得名字可能你也看出來了,一般人真認不全。

荀彧(xún yù),字文若

荀衍(xún yǎn),字休若

荀諶(xún chén),字友若

荀攸(xún yōu),字公達

從他們的表字上就可以看出來了,荀彧、荀衍、荀諶是一輩人,其實他們三個人是親兄弟。荀衍是荀彧的三哥,荀諶是荀彧的四哥,他們的父親是荀緄(kun),曾擔任濟南相。荀攸是荀彧他們三兄弟的侄子,而且關係並不算近,荀攸比荀彧年長6歲。

荀彧的祖父是荀淑,字季和,潁川郡潁陰人,荀卿十一世孫。荀卿就是荀子了,可見荀氏真是名門之後。漢和帝至漢桓帝時人物,以品行高潔著稱,官至朗陵候相(兩千石),明於治理,稱為「神君」。有子八人,號八龍,荀彧的父親就是所謂的「二龍」荀緄。起先,荀氏住的裡叫西豪裡,潁陰令勃海苑康認為從前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今荀氏也有八子,所以把西豪裡為高陽裡

荀曇字無智,是荀淑哥哥的兒子,他就是荀攸的祖父,官至二千石,拜廣陵太守。所以荀攸和荀彧兄弟的關係這樣看來就比較明確了,荀攸的祖父荀曇是荀彧的祖父荀淑的侄子,所以荀攸是荀彧兄弟的族侄。

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初舉孝廉,任守宮令。後棄官歸鄉,又率宗族避難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其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為其所忌,最終被曹操逼死。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術上,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上,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戰略、戰術、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成為曹操的軍師。 曹操徵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在官渡之戰中,計斬顏良,又計斬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袁紹糧草,又力勸曹操採納許攸之計奔襲烏巢,又力勸曹洪接納張郃高覽,皆立下大功。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內部對於先攻打劉表還是先攻河北爭執不休。荀攸力排眾議,主張趁袁紹諸子不和而先攻河北,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吳途中去世。諡曰敬侯。荀攸非常內秀,經常是看破不說破,所以算是善終吧。

荀衍的歷史記載見於《荀彧傳》,只有一件事情。公元205年荀衍擔任監軍校尉負責留守鄴城,都督河北事。當時曹操出兵徵討袁尚,袁紹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幹降而復叛,遣兵密謀偷襲鄴城,被荀衍察覺,盡誅之。之後,荀衍累功封列侯。

荀諶,一直是袁紹的謀士,這和荀彧、荀衍、荀攸不一樣。他見於歷史記載也只有一件事,就是說服韓馥讓出冀州。公元191年,袁紹派遣荀諶遊說韓馥,他對韓馥說:「公孫瓚統率燕、代兩地的軍隊乘勝南下,各郡紛紛響應,軍鋒銳不可當。袁紹又率軍向東移動,意圖不可估量,我們為將軍擔心。」韓馥心中恐慌,問他們說:「既然這樣,那麼該怎麼辦呢?「

荀諶說:「您自己判斷一下,寬厚仁義,能為天下豪傑所歸附,比得上袁紹嗎?」韓馥說:「比不上。」荀諶又問:「那麼,臨危不亂,遇事果斷,智勇過人,比得上袁紹嗎?」韓馥說:「比不上。」荀諶再問:「數世以來,廣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比得上袁紹嗎?」韓馥說:「比不上。」在荀諶一頓操作之下,韓馥就乖乖地把印綬送給了袁紹。荀諶最後一次見於記載,是公元200年作為謀士,跟隨袁紹參加官渡之戰。

陳群和孔融討論論汝、潁人物,他曾評價:「荀文若公達、休若、友若、仲豫,當今並無對。」對荀氏家族才俊們評價很高,荀彧、荀攸、荀衍、荀諶、荀悅都是才高八鬥,品節高尚的俊才。

參考:《三國志》、《後漢書》

相關焦點

  • 荀彧家族的四位謀士:除了荀彧,另外三人分別是誰?
    值得注意的是,在漢末三國時期,荀彧家族除了荀彧之外,還出了不少人才。其中,就以下三位謀士來說,同樣在漢末三國時期起到了重要作用,留下了自己的事跡。荀攸首先,荀攸(157年-214年),字公達,潁川潁陰(今河南省許昌市)人。荀彧之侄,東漢末年謀士。
  • 《三國志幻想大陸》荀彧荀攸什麼時候出 荀彧荀攸正式上線時間
    導 讀 三國志幻想大陸手遊裡荀彧荀攸什麼時候上線呢?
  • 荀彧和荀攸是「曹魏五謀臣」,他們的奇謀妙計卻失傳,原因是什麼
    關於三國時期有一個"曹魏五謀臣"的說法,分別是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這個說法到底貼切不貼切呢?小編個人認為是不如"五虎上將"或者"五子良將"的,以荀彧為例。說荀彧是魏臣,倒不如說他是漢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五個人對曹操創業過程中確實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荀彧和荀攸,對比蜀漢的話就是諸葛亮和法正,一內一外輔佐曹操。
  • 《三國志幻想大陸》荀彧荀攸陣容怎麼玩 荀彧荀攸最強陣容搭配推薦
    導 讀 三國志幻想大陸荀彧荀攸怎麼搭配陣容?
  • 曹操帳下的荀彧與荀攸,其結果如何?
    荀彧劇照荀攸多嘉謨奇計荀攸,字公達,是荀彧的「從子」(侄兒),但比荀彧還大六歲。建安元年(公元196),曹操迎天子定都於許縣,用荀攸為汝南太守,隨即入朝為尚書。曹操和他交談之後,對荀彧和鍾繇說:「公達不是常人啊,我能夠和他商量事情,天下還有什麼可以憂慮的呢!」於是以荀攸為軍師,從此就和荀彧一樣,也成為曹操手下的重要謀士了。他也富於謀略,常常隨曹操徵戰,獻過不少嘉謨奇計,對於曹操的統一事業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荀彧荀攸為何在輔助曹操的決策上截然不同?
    荀彧原為袁紹的座上賓,在袁紹集團中地位也相當高,只是荀彧認為袁紹優柔寡斷難以成事,最後選擇了輔佐曹操。荀彧之才華是三國中極為罕見的,對軍事戰略和內政方針很有見解,被曹操成為「吾之子房」。在早期的兗州叛亂中為曹操保存了最後的實力,在官渡之戰時,坐鎮許昌保證後方安全。
  • 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哪個受到的禮遇最高?
    曹操手下有五大謀士,分別是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這五人為曹操徵戰天下,出謀劃策,立下了赫赫功勳,尤其是二荀和郭嘉,表現非常突出。那麼,這五人中,究竟誰受到的禮遇最高呢?荀彧被稱為曹操的首席謀士,曹操也把荀彧稱作吾之子房,荀彧是曹操統一北方的第一功臣,多次為曹操出謀劃策,忠心耿耿,比如,「迎奉天子」、「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等。然而,在曹操稱魏王的這個問題上,荀彧持了反對意見,最終,曹操送給了荀彧一個空盒子,荀彧看到盒子,明白曹操要對自己下手了,於是,服毒自殺。
  • 荀彧為何會和曹操分道揚鑣?荀攸真的反對過曹操稱王嗎?
    荀彧和荀攸出身於潁川士族,對曹操統一河北起到了莫大的功勞,荀彧之才被當時人譽為「王佐」,曹操更是直言其「乃吾之子房」,在曹操擊敗袁紹統一河北後,對諸人論功行賞時,荀彧為首位功臣,而荀攸為亞位。十二年,下令大論功行封,太祖曰:"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 荀彧被逼自盡,荀攸為何得以善終,這句成語道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荀攸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之前,主人公是荀攸。原文如下: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徵伐,常謀謨帷幄,時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荀攸行事周密謹慎,經常能想出奇妙的計策。隨同曹操外出徵戰期間,多次秘密獻出良策,但一般人都不知道計策的具體內容。曹操經常誇讚荀攸說:「荀攸外表愚鈍、怯懦、文弱,內心卻睿智、勇猛、剛強,而且從來不炫耀自己的功勞,智可及,愚不可及,即使是顏子、寧武這樣的人物也無法與他相提並論。」
  • 《三國志幻想大陸》荀攸解析 人形射日弓如何排兵
    和之前大佬的陸遜呂布帶連攜一個道理,站得住的荀攸不缺輸出,一旦站住開始疊debuff以後對面攻勢和防禦力直線下降,形成反打收割局面。2.多核陣容隊伍裡還有一個能站住的半肉戰士,做出荀攸暴斃也能繼續反打的陣容(呂布趙雲張遼曹操都合適)暴斃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對手是快攻。
  • 三國志幻想大陸荀彧三攻三輔陣容詳情介紹
    三國志幻想大陸荀彧三攻三輔陣容什麼樣,最近好多小夥伴都在祈願攘星召喚出荀彧後,卻不知道應該如何搭配陣容,下面小編詳細介紹一下荀彧和荀攸搭配的三攻三輔陣容,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
  • 三國裡這七個人的名字,沒有最難讀,只有更難讀!
    那麼其實其中出現過很多名字奇特、並且讓人很容易念錯或者認字認半邊的人物,可能你現在都還不一定能讀對,那麼今天就讓小潭帶大家來盤點下——三國中七位容易念錯名字的代表人物。1.荀彧(xunyu)很多人在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會讀稱「狗貨」,簡直是沒文化真可怕。
  • 十二個三國人物名字,讀對倆你就是文化人
    其實我們在讀《三國演義》時也有很多故事人物的名字含有生僻字,還有一些字似曾相識,但是大部分人都會讀錯,今天小編就挑選了十二個極易讀錯的人名,做個測驗吧,讀對兩個及格,讀對六個良好,獨對八個優秀,一起看看吧! 1.荀彧
  • 《三國志14》人物名字讀音分享
    《三國志14》中一些人物的名字是生僻字,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很多玩家都不知道怎麼讀,比如大多數玩家把「荀彧」讀作「gouhuo」,下邊就給大家帶來三國志14的人物名字讀音,大家可以來了解一下。人物名字讀音分享董旻、何旻,mín,二聲, 旻,秋天也。傅嘏,gǔ,三聲傅肜,róng,二聲韓暹,xiān,一聲。「暹羅」,就是古代泰國。
  • 三國殺:名字最難讀的七大武將,荀彧難上榜,榜首老玩家也讀錯!
    今天我們來聊聊三國殺移動版中那些最容易被讀錯名字的七大武將,隨著玩友文化水平的提高,再也沒有人將荀彧讀成「苟或」了,但還是有不少名字至今很多朋友讀錯,榜首十年老玩家也難此劫!這個字如果只讀一半也不錯,讀成「疑」也是完全可以的,只是如果你放在名字裡讀就不對了,三國此人應該讀成「張ni」,就像你的朋友的姓是多音字,比如是殷(yin),你讀成(yan),這不是笑話嗎?
  • 荀彧為什麼背叛曹操?
    曹操與荀彧這兩位三國時代,叱吒風雲人物毅然決然地結束了20多年,親密無間的合作關係,荀彧更是付出了慘痛的生命代價。食品盒默言:芝蘭當道,不得不除,既然你堅決不改變立場,那也就別怪我無情。毒藥默言:道不同不相為謀,命可喪道不能失,事已至此,夫復何言!
  • 曹操送了個空盒給荀彧,荀彧便自殺了,曹操真的是那個意思嗎?
    曹操「空盒殺荀彧」的故事非常有名,不少少兒讀物都把它和杯酒釋兵權、劉邦殺韓信之類故事放在一起,作為過河拆橋、兔死狗烹的代名詞。荀彧是曹操心腹這一點毋庸置疑。曹操去平陶謙、呂布的叛亂時,兗州三城出事,正是荀彧主持大局保全了三座城池。他還為曹操舉薦籠絡了眾多良才,赫赫有名的鐘繇、郭嘉就是其中的兩個。曹操初識荀彧,兩人都還年輕,曹操固不肯代漢稱帝,荀彧則一心忠於漢室把自己當成一個挽狂瀾之人。曹操就像他的《短歌行》中表達的一樣求賢若渴,與荀彧惺惺相惜,迅速重用了他。只是荀彧想不到人心比天下大勢還要難測,曹操掌權久了,心就變了。
  • 透過三國殺荀彧的前世今生,我仿佛看到了那個空食盒……
    今天小鋒要聊的便是其中一位無論在三國歷史還是三國殺中都同樣頂配的選手——荀彧。荀彧出身潁川荀氏,乃當時當地世家大族,東漢末年,眾多族人活躍在曹魏集團,其中荀彧、荀攸更是曹操手下一內一外兩大智力支柱。荀彧其實最初跟隨的是袁紹,後來覺得袁紹成不了大事才轉投曹操。勸曹操奉迎天子,掌握了政治主動權。又為曹操定計伐呂布、徵張繡、平定兗州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