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壺泡茶,茶與水的比例多少才合適

2021-02-08 雲南紫陶

茶與水之間的細節關係,除了水溫、火候之外,還有比例在約束。仔細想來,生活中的大多瑣碎,都存在比例關係——煮飯燒菜,油鹽醬醋要放多少,是跟菜的品種和數量成比例;煲一鍋靚湯,水與材料之間有一種關乎口感和營養的比例關係;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則是跟付出多少構成了比例;成功與收穫,跟努力與投入成正比.

茶與水的比例,直接關係到茶的濃淡香味。有人對茶水比例做了研究,分別以1:7、1:18、1:35、1:70的比例泡茶,發現茶葉被析出的成分分別是幹茶的23%、28%、31%、34%。在水溫和衝泡時間一樣的情況下,水量越大,茶葉有效成分的析出越完整;水量越小,茶葉析出物則越少。

看上去應該是1:70最為理想,然而它的口感卻像極了只是在水裡扔了兩片茶葉,淡而香薄,失去了飲茶最美好的體驗。而水少之後,茶水濃度雖然提高,卻又無法盡情釋放茶葉的有效成分。人們最終發現,茶與水的比例跟茶的品種、個人愛好、衝泡方法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想讓茶水達到最佳狀態,要區別對待才好:

綠茶、紅茶、花茶的茶水比為1:50~60;

烏龍茶的茶水比為1:18~20;

需要熬煮的邊銷茶茶水比為1:80;

可以衝泡的邊銷茶茶水比為1:50;

普洱茶的茶水比為1:30~40;

高檔綠茶和花茶是一種「舞合型」品種,它們在水中舒展的身姿本身就是一場演出,並且需要得到欣賞者的認可和喜愛。但中低檔的綠茶和花茶,因為枝葉粗老而沒有惹人憐愛的樣貌,於是不大喜歡出現在透明的器皿裡,更喜歡悶在茶壺裡,努力泡出美味的茶水。

除此之外,紅茶、烏龍茶、緊緊壓制的邊銷茶都更喜歡茶壺。除了樣貌的緣故外,更多是因為它們生性內斂低調,密閉的茶壺更能激發出茶水的美味,所以壺泡的茶水比例更是關係到茶水味道的好壞和濃淡。

如果要精打細算到克數,那麼就需要按照之前的茶水比例來進行計算。比如,綠茶與水的比例是1:50,如果是400毫升的茶壺,那麼需要投放的茶量是8克。然而,除了電子秤之外,很難掌握好8克的重量,除非是已經算好克數的獨立包裝。所以,用茶壺的容積來計算茶水比,似乎更容易一些。

以常見的紫陶壺為例,需要壺泡的綠茶和紅茶投放量為薄薄地鋪滿壺底,紅茶可以稍多一些,畢竟紅茶中有雲南紅茶這樣的大葉種茶,它一片茶葉就佔了比綠茶大許多的體積,所以總量上要多一些才能衝泡出茶香。對於那些小巧的紅碎茶,比如常見的來自國外的紅茶,就要在量上減少起碼一半,因為它太容易泡出茶香,一旦量多就會變得苦澀。

烏龍茶在形狀上有球形和條形,前者的投茶量以蓋住壺底一多半為宜,後者的投茶量要佔到茶壺容積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邊銷茶多以緊壓的形式出現,茶葉密度大,口感濃鬱,稍稍多一些就會泡出化不開的苦味,所以最多不能超過茶壺容積的六分之一。

對於沒有經過揉捻的白茶來說,乾燥後的茶葉本身就比較蓬鬆,所以一定要超過茶壺容積的五分之一,但最多也不要超過四分之一。在所有茶葉中,白茶要求是最低的,多放一些,少放一些,它都能浸出香味。

當然,飲茶畢競是件關乎個人感受的事情,有人偏愛濃茶,不管綠茶、烏龍茶統統要茶多水少才夠味;有人就喜歡淡吸,水多一些,茶少一些,只要有些許清香就好。那就把這些比例拋開,只遵循內心喜好就好。

其實,很多茶都跟白茶一樣,多一些少一些都可以,完全視乎飲茶人的偏好與心情。只要能夠治癒糟糕的心情,放大喜悅的情緒,或者平靜浮躁的靈魂,7克、8克之間的差別,根本不用介懷。

點這裡「閱讀原文」,欣賞更多建水紫陶精選作品

  ▼

相關焦點

  • 【泡茶】投茶要有量!詳解各類茶葉投茶比例,泡茶技能再升級
    究其原因,十有八九是因為投茶量不準確造成的,茶葉放多了,茶湯自然濃烈。所以,【茶文化】邀請小夥伴們來一起學習投茶比例的知識,這樣就能更好把握好泡茶效果了!許多剛剛接觸茶葉的朋友,會在泡茶的時候問到同一個問題——「我到底要放多少茶葉才合適?」雖然泡久了有經驗了自然就會明白,但秉持著解決問題的態度,我們還是來基礎性的講解一下關於投茶量的知識。
  • 泡茶必殺技:詳解各類茶葉投茶比例
    究其原因,十有八九是因為投茶量不準確造成的,茶葉放多了,茶湯自然濃烈。所以,有道君邀請小夥伴們來一起學習投茶比例的知識,這樣就能更好把握好泡茶效果了!許多剛剛接觸茶葉的朋友,會在泡茶的時候問到同一個問題——「我到底要放多少茶葉才合適?」雖然泡久了有經驗了自然就會明白,但秉持著解決問題的態度,我們還是來基礎性地講解一下關於投茶量的知識。
  • 茶與水——沏茶的水溫到底多少度合適?
    老禪師便抓一把茶葉放在茶杯中,用溫水泡茶,微笑請年輕人喝茶。茶葉靜靜的浮著,茶杯隱約散發出微微的霧氣。年輕人困惑地問:「寶剎怎麼用溫水泡茶?」老禪師笑而不語。年輕人細飲一口,隨即搖頭說到:「一點茶味都沒有。」
  • 泡茶的水溫度多少最好
    但看似簡單的步驟卻有大學問,泡茶有講究,而泡茶的水溫就是泡好茶的技巧之一,不同的水溫泡同樣的茶,味道也千差萬別。那麼泡茶的水溫度多少最好呢?  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說:「候湯(即指燒開水煮茶——作者注)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
  • 泡茶的水溫,多少度正合適?
    很多初入茶圈的朋友都常問,茶葉一般用多少度的水衝泡?
  • 茶|泡茶的藝術(普及貼)
    談到泡茶的藝術,最常見的問題是:多少量和多長時間——其實,我們很快會發現,這兩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要泡好一杯茶,需要考慮幾個不同的要素。
  • 泡茶用多少度的水溫合適
    泡茶時,其中所用水溫極為講究,不同的水溫泡同一款茶出來的風味也會完全不同,所以一般大家在泡茶的時候,都會事先對茶進行了解。
  • 泡茶知識掌握一定的泡茶技巧助您泡好茶
    茶的衝泡當有了好茶、好水之後,衝泡茶的方法是否得當也很重要。如同外國人的煮咖啡,調理得當就會得到一杯香味濃鬱醇厚的咖啡。煮茶泡茶也是如此。關於煮茶,古人最看重的是水煮的老嫩,講究水的溫度,水過分老則不可食。
  • 這樣泡茶才對!各類茶的衝泡技巧,你知道多少?
    泡茶的水質要好。通常選用潔淨的優質礦泉水,也可用經過淨化處理的自來水。水的酸鹼度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鹼性水,以免茶湯深暗。煮水初沸即可,這樣泡出的茶水鮮爽度較好。茶與水的比例要恰當,通常茶與水之比為1:50~1:60(即1克茶葉用水50毫升~60毫升)為宜,這樣衝泡出來的茶湯濃淡適中,口感鮮醇。衝泡的手法很有講究,要求手持水壺往茶杯中注水,採用"鳳凰三點頭"的手勢,使注入的熱水衝動茶葉,上下浮動,茶汁也易泡出。
  • 泡茶注意幾個小細節,讓你的茶好喝一百倍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愛茶人的必修課。 可總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麼容易。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會為自己不穩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惱。 泡茶是技術活,更是精細活。從選水、煮水、選器、備茶到衝泡,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對茶湯造成影響。
  • 泡茶注意這幾個細節,讓你的茶更好喝!
    泡茶,是一門技術活,要泡出茶的本色和本味,不僅需要了解不同茶類的特性,還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從水器選擇到衝泡,都可能對茶湯造成影響,注意以下幾個細節,讓泡出的更好喝。01擇水自來水,不是首選。但自來水的硬度偏大,水中可能含有消毒後殘留下來的氯氣,泡茶可能會對茶味、香氣有影響,如用自來水,要煮久一點,沸騰時,將燒水壺的蓋子打開,保持沸騰一分鐘左右,以除去部分消毒殘留的氯,降低異味。井水,深層水宜泡茶。因為淺層地下水容易被地面汙染,水質較差,用來泡茶會有損茶味;而深層地下水有耐水層的保護,汙染少,水質甘美,是用來泡茶的好水。
  • 多少度的水泡茶最好?泡茶水溫有要求
    ,泡茶有許多的注意事項,其中泡茶的水溫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多少度的水泡茶最好呢?1、綠茶適合用75到80度的水溫衝泡,這樣泡茶既不會破壞茶葉中的營養成分,還能充分發揮出綠茶額清新口感。2、花茶適合用80到90度左右的水溫衝泡,因為花茶的衝泡水溫過低無法激發茶中的有效成分,過高會破壞口感,所以一般用80到90度的中等水溫泡茶最佳。3、葉類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烏龍茶等需要用90度以上的高溫水泡茶,因為這類的茶需要讓茶香濃鬱,所以就需要用高溫水來泡茶,這樣才能讓茶香味撲鼻,讓人回味無窮。泡茶有哪些注意事項?
  • 茶知識|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葉?
    ——每天在這裡,品一杯香茗,憶一段人生—— 「你平時放茶放多少?」 「我放一撮茶啊」 「啊?一撮茶是多少克。」
  • 茶性必發於水:用錯誤的水泡茶,等於毀茶。
    ,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經過砂石過濾後,這樣的水質清淨晶瑩,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發揮。但優質的山泉水對多數茶客而言實在難得,所以也不必強求。2、江、河、湖水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自古以來,江河湖泊的水,就是泡茶的主力。
  • 如何泡茶才好喝,泡茶的要素是什麼?
    關於茶葉該如何衝泡才好喝的問題,民間有一句話就很好闡述了答案,叫做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也就是說,好茶是需要好水與好茶器的。像《茶經》中關於煮茶的水的研究可不算少,陸羽提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漱勿食之。
  • 煮茶和泡茶,哪個難度係數高?
    煮茶之風興起於唐代,是飲茶文化中的一筆重彩。長久以來,泡茶和煮茶的利弊,一直是人們競相談論的話題。其實無論泡茶還是煮茶,只要掌握了科學正確的方法,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能起到有利的作用,就已經達到了我們喝茶的目的。
  • 你必須掌握的最佳口感泡茶比例!
    比如有的茶因工藝或天氣、採摘等原因,茶味偏重,這種情況就不宜浸泡過久,否則會濃苦。而有的茶做出來茶味偏薄,無力,這就需要稍微浸泡下才出味,所以浸泡時間沒法用準確時間去控制。「看茶泡茶」不同茶葉有不同泡法,5克茶葉量有5克的泡法,10克茶葉量有10克的泡法。
  • 六大茶系茶品,用哪種茶具什麼水泡茶,泡出的茶味道最好?
    思如泉湧,泡上一杯茶,感受到的是高山流水的豪邁,看茶葉的形態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山高水長,想到茶山的一山一草。品過很多茶,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味道。用過晶瑩剔透的玻璃器具,用過潔白如玉的白瓷器具,也用過傳統感性的紫砂器具。泡茶用的水,也嘗試過很多,用過最平常的自來水,用過一般的純淨水,也用過高山的泉水,也曾在老家用井水衝泡。試了一遍漸漸的明了,六大茶系如何用最合適的水去衝泡,茶味道最佳。
  • 教你從泡茶新手變成泡茶高手!茶該如何泡茶?
    蓋碗:茶葉和水的共同載體,兩者在這裡交叉,融合,轉化,生成千變萬化的茶湯。幹泡臺:泡茶時不至於把水弄得到處都是,可以用家中盤子代替。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也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說明水對茶的重要,茶發於水,水乃茶之母。唐代,茶聖陸羽,曾經在《茶經》這樣論述泡茶水[1]:「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 泡茶泡久了反而有害!煮茶和泡茶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可以煮茶,卻不能長時間衝泡茶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弄清楚煮茶和長時間泡茶的區別。除此之外,一杯茶就算不喝,長時間的放在那裡,也是不行的,在這個過程中,等於將幾泡茶中蘊含的物質,濃縮到一杯之中,過於厚重的茶湯完全失去了茶本身的香味與口感。不如不喝。最重要的是,如果茶葉泡得太久,且保存不當,茶湯本身也會存在變質的可能。綜上所述,無論是什麼茶,最好都是隨泡隨飲,千萬不要長時間衝泡茶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