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注意幾個小細節,讓你的茶好喝一百倍

2021-01-14 騰訊網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愛茶人的必修課。

可總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麼容易。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會為自己不穩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惱。

泡茶是技術活,更是精細活。從選水、煮水、選器、備茶到衝泡,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對茶湯造成影響。

01選水儘量選軟水,避開鹼性水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水對茶的影響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水中的礦物質和水的酸鹼性。

美國普度大學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稱,水中有多種礦物質,含量豐富、影響最大的一般是鈣離子和鎂離子。

它們的含量可以用水的硬度來衡量,含量越高,水就越硬。

硬水燒開之後,鈣鎂離子會抑制茶多酚的溶出,而茶多酚不僅是茶之「功效擔當」,對茶的風味也至關重要。抑制了它的溶出,難免茶湯寡淡、茶香低濁。

因此,要儘量選擇硬度低的水。

若是用鹼性水衝泡,茶多酚不穩定,很快會氧化。

那些氧化程度低的茶,如綠茶、黃茶和鐵觀音,正常湯色應該是明亮的淺綠、淺黃或者黃綠色。

如果是鹼性水泡的,就會很快變成紅濃的顏色。

一般來說,現成的純淨水就比較適合泡茶。若想再進階,可以買個酸度計來測酸鹼性,再買個電導率儀來測量水的硬度。

02煮水自來水需要煮久一點

唐代陸羽的《茶經》中關於煮水沸騰的記載:

一沸:當水如魚目,微微有聲時;

二沸:緣邊如湧泉連珠;

三沸:勢若奔濤、騰波鼓浪。

煮水要大火快煮,而不要文火慢煮。當水連續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剛剛三沸時,水的活性是比較好的。

如果煮得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則活性降低,即水「煮老」了,對茶湯影響也不好。

如果使用自來水泡茶,需要煮稍久一點。自來水沸騰時,把燒水壺的蓋子打開,保持沸騰一分鐘左右,能夠除去一部分消毒殘留的氯,降低異味。

03選器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綠茶:

宜選玻璃杯或玻璃壺,方便觀賞其在水中舞動。不宜選紫砂壺,綠茶所需水溫低,而保溫性強的紫砂壺會悶壞綠茶。

紅茶:

用玻璃茶具或白瓷茶具,可以便於觀察紅茶的湯色和金圈。

烏龍茶:

若想展現烏龍茶高揚的香氣,可以使用瓷質蓋碗,方便聞香且不會吸味;如果想展現其深厚的韻味,可以選擇紫砂壺,能更好地激發茶性。紫砂保溫性好,可以淋壺加溫,保證衝泡溫度。

普洱茶:

尤其是老普洱茶,適 宜用紫砂壺。紫砂壺具有獨特的雙氣孔結構,透氣性好,能夠減輕普洱茶存儲時產生的一些異雜氣,茶的層次、韻味更好。

白茶:

白毫銀針原料很嫩,衝泡溫度不能過高,故宜用大口蓋碗泡茶,避免悶壞茶葉;而白牡丹、壽眉或貢眉之類,使用茶具沒有太多限制,老白茶還可以用陶壺煮飲。

04比例嚴格控制茶水比例

要想泡出一杯風味穩定的茶湯,茶水比例的控制尤為重要。

中華茶人聯誼會特約茶文化講師楊多傑認為,茶湯是一種動態平衡下的美感。

只要找準平衡點,茶湯的美感自然而生。

他按照不同場景,劃分了兩種比例。

1、 安全比例

當難以實現茶水分離,比如旅途中或使用馬克杯時,將茶水比例嚴格控制在 1.5:100(即 100 毫升水對應1.5克茶)這一「安全比例」,即使一直悶泡也不會苦澀。

2、日常比例

日常泡茶中,建議用1:30(即 30 毫升水對應 1 克茶)的茶水比例,更適合多次衝泡品飲。

如果沒有電子秤,只要按照茶葉的形態和茶壺的體積,也能大概確定放多少茶葉。

綠茶:扁平形綠茶、竹葉青等,鋪滿壺底薄薄一層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蓬鬆的綠茶,佔壺體積的 1/5左右。

紅茶:類似祁紅、金駿眉較緊細的紅茶,投放佔壺體積 1/5 的茶量就差不多了。滇紅之類條索較粗的紅茶,投放體積約1/4。

烏龍茶:烏龍茶投茶量較大,如果是鐵觀音那樣的顆粒形,投放 30 顆左右。如果是單縱、巖茶那樣的粗條索茶,投放1/3~1/2。

普洱茶:條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約投放 1/3,緊壓的普洱茶撬下一片鋪滿壺底的量即可。

白茶:白毫銀針約投放佔壺體積的 1/3,而像白牡丹、壽眉或貢眉較為粗老的白茶,非常蓬鬆,需投放約 1/2的量。

05水溫用手掌感受熱力嘗試最適宜水溫

控制水溫,是泡茶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綠茶:不能用高於 90℃的水衝泡,否則茶湯的鮮活力會下降。

紅茶:要用85℃~90℃的水衝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溫度太高容易酸澀。

烏龍茶:要用沸水衝泡,否則香氣不揚,陽剛的風格也表現不出來。

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用 90℃以下的水衝泡,突出其鮮甜味,避免苦味,嫩度較低的貢眉可以用沸水衝泡。

黑茶:沸水才能衝泡出其稠厚的湯感和濃醇的滋味。

對於溫度,也無需特意買一個溫度計。

對於不能用沸水衝泡的茶,一般做法是先把水倒入公道杯中涼一會兒,把手掌放到上面感受一下熱力(距離不可太近以免燙傷),多嘗試幾次就能把握到最適宜水溫的熱度。

06手法衝泡手法對茶湯的影響極為微妙

常見的注水方法有懸壺高衝、迴旋低衝、定點注水等等。

高衝&低斟

高衝低斟指的是,衝茶時要比倒茶時高,才有利於茶湯香氣的激發;而從壺裡倒茶出來時,要儘可能放低靠近公道杯,減少香氣走散,才有利於保留茶香。

香靠衝,湯靠吊

茶香需要衝擊,如果想要激發茶高揚的香氣,就高溫高衝,讓水與茶葉激蕩而產生鮮明的香氣。

而湯感需要細細吊出來,如果想要品嘗到細膩、有層次的茶湯,就需要把壺放低,沿著壺的邊緣,用細柔的水流讓茶葉慢慢浸出。

用心用好增減原則展現人際關切之情。

愛茶者千千萬,有人好淡,有人嗜濃。怎麼辦?

陸羽在《茶經》中寫道:

「若好薄者,減之,嗜濃者,增之,故云則也。」

如果能按照前面的茶水比例衝泡,一般能做到穩定而不難喝。之後,再用陸羽所傳授的「增減原則」,將茶湯調至最合自己口感的狀態即可。

若是自泡自飲,相對簡單。若是泡茶給他人,則應根據對方「好淡」還是「嗜濃」的偏好進行微調。

泡茶,於細微處見關切之心。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茶葉網

覺得不錯,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小米生態鏈「煮茶器」新品:百元不到,用它煮茶比泡茶好喝一百倍
    小米生態鏈「煮茶器」新品:百元不到,用它煮茶比泡茶好喝一百倍煮茶雖然和泡茶只有一個字的差別,但是相差甚遠。所以,喜歡煮茶的朋友們需要一個煮茶器。如今是特殊時期,儘量少外出,這樣我們可以在家裡的時候,通過喝一杯茶來放空心情。在煮茶器這方面,雷軍也入手了,小米聯合很多商家開啟了生態鏈產品,如今也聯合一個叫「容山堂「的茶具推出過,煮茶器,它堪稱是屠夫價」新品:百元出頭,用它煮茶比泡茶好喝一百倍。容山堂也因此在小米眾籌上一炮而紅。
  • 泡茶注意這幾個細節,讓你的茶更好喝!
    泡茶,是一門技術活,要泡出茶的本色和本味,不僅需要了解不同茶類的特性,還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從水器選擇到衝泡,都可能對茶湯造成影響,注意以下幾個細節,讓泡出的更好喝。01擇水自來水,不是首選。但自來水的硬度偏大,水中可能含有消毒後殘留下來的氯氣,泡茶可能會對茶味、香氣有影響,如用自來水,要煮久一點,沸騰時,將燒水壺的蓋子打開,保持沸騰一分鐘左右,以除去部分消毒殘留的氯,降低異味。井水,深層水宜泡茶。因為淺層地下水容易被地面汙染,水質較差,用來泡茶會有損茶味;而深層地下水有耐水層的保護,汙染少,水質甘美,是用來泡茶的好水。
  • 留意泡茶時的這些細節,讓你泡的茶更好喝!
    泡茶時的這些細節,你都了解嗎?。比如,沒有把水倒乾淨,叫「留根」,不是坐杯和悶泡。
  • 泡茶時,注意這4個小細節,口感提升百倍
    對於愛茶的人來說,如何才能泡出一杯好茶,是需要進行潛心研究的一門課程。並不是愛茶之人,便能泡出一杯好茶,甚至對於一些愛茶至深的人來說,不能泡出一杯好茶,會給自己增添很多懊惱。為什麼說泡茶不容易呢?因為泡茶不僅追求精,而且要求仔細,這裡面包含的小細節頗多。
  • 什麼是冷泡茶,怎樣做出好喝的冷泡茶?
    但是冷水泡茶挺需要時間的,用熱水或沸水衝泡茶葉,茶葉中的內物質就會很快析出,快的話,十幾秒,慢的話,一兩分鐘。而用冷水泡茶,則浸泡時間是熱水泡茶的幾百倍,至少要泡上四五個小時才能出味。熱水泡茶與冷水泡茶並不是對立關係,不是說只能喝熱水或冷水,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比如在炎熱的夏季,喝上一壺冰涼的冷泡茶,想來也是很愜意的事。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怎麼製作好喝的冷水茶(即冷泡茶)?
  • 同樣的一泡茶,為什麼茶葉店的茶總比自己泡的好喝?
    在小約公司的樓下,有一家茶館。要說熱鬧麼,在這條步行街上,它的所在真的能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要說它僻靜吧,又不斷有人進進出出。不管是上班時間還是下午茶時間又或者是其他的時間,總是能看到茶館裡坐著一些人聊著什麼。
  • 通用泡茶技巧有哪些?掌握這幾個方法,基本可以衝泡大部分茶!
    作為一名喜愛喝茶的愛茶人士,對於茶葉的衝泡相信已經熟能生巧了,我們只要喝茶,那麼就一定要衝泡,而往往想要喝到一種好茶,那麼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泡茶的技巧,泡茶在我國已經成為了一種茶藝文化,當然我們平常泡茶很少了解到泡茶的一些細節的工作,但慢慢的隨著我們喝茶越來越多,我們就會慢慢了解到一些泡茶的常識,而就是因為這些泡茶的常識,讓我們衝泡出來的茶更加的好喝
  • 泡茶喝茶的小細節,待客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些低級錯誤
    丨本文由小青話茶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青話茶丨作者:小青1、泡茶之時,要注意什麼呢?很多人可能以為泡茶很簡單,很隨意,先放茶葉再放水就好了。所以待客之時泡茶,一定要注意一些看似不是大事的小細節。那麼有哪些細節呢?2、女性泡茶之時,如果是長發,最好把頭髮挽起來,要是頭髮不小心掉到茶杯中就不好了。
  • 想要泡好一壺好茶,掌握這幾個小技巧,讓你的泡茶技術快速提升
    ,我們去一些茶葉店鋪喝茶會感覺到非常的好喝,但是我們把茶葉拿回去衝泡就會很明顯的感覺到口感沒有在店鋪泡的好喝,這就是因為衝泡茶是有技巧的,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泡茶的技巧,那麼我們衝泡出來的茶就會和茶葉店人士泡的茶,相差無幾,那麼都有哪些技巧呢?
  • 茶不一定要熱水衝泡才好喝,三伏天試試冷泡茶吧
    夏日喝冷泡茶,不但消暑解渴,還更健康!想要泡出好喝的冷泡茶,步驟更是比熱泡還要輕鬆容易,適合忙碌的上班族、上課族、開車族。自古茶都是以熱開水衝泡為主。近代實驗證實,茶湯中含有單寧酸、兒茶素、維生素C等幫健康加分的成分,讓茶一躍成為保健飲品。而時下年輕人流行的「冷泡茶」,以冷水浸泡茶葉,顛覆傳統又冰涼解渴。
  • 【茶知識】泡茶 端茶 接茶的禮儀
    首先說泡茶:要選擇潔淨的杯子,從外觀上看必須是乾淨透明的,杯子裡沒有茶垢、雜質、指紋等之類的異物附著杯子上面,頭道茶首先要進行漂洗,以去除附著在茶葉上的異味雜質,使茶葉保持原有的純正,選擇適宜的開水進行衝泡,泡出的茶清澈透明,既耐看又好喝。
  • 如何泡茶才好喝,泡茶的要素是什麼?
    關於茶葉該如何衝泡才好喝的問題,民間有一句話就很好闡述了答案,叫做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也就是說,好茶是需要好水與好茶器的。像《茶經》中關於煮茶的水的研究可不算少,陸羽提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漱勿食之。
  • 如何讓冷泡茶更好喝?
    沒有廣告軟文的公眾號以下是沒事幹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請放心食用僅花 3 秒就能自制一杯好喝又低卡的冷泡桃桃果茶
  • 花了88小時,灌了11杯冷泡茶,告訴你到底哪些好喝值得買?
    我司一票90後萌妹,每人桌上一泡茶,一個比一個美,我是說茶。(一不小心暴露了顏值 (°∀°)ノ )最近偷瞄了幾款冷泡茶,正好氣溫炎熱的時候一泡忘憂。淘了11款,喝了一個星期的心得,想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解一解氣溫回熱的小燥鬱。
  • 鮮果冷泡茶更好喝更營養
    不僅製作so easy而且顏值高到爆表紅茶、綠茶、花果茶統統都能hold住冷泡茶與熱泡茶的最大區別是,茶水中的營養成分會隨著浸泡時間的增長而增多。熱泡茶一衝下即茶香四溢,但兒茶素、茶多酚等營養成分卻在慢慢流失,而冷泡茶的營養成分卻隨浸泡時間慢慢釋放。
  • 最實用的泡茶竅門,讓茶湯好喝100倍!建議收藏
    小編跟一些茶友們交流時發現,即便是作為老茶友,也時常會為自己泡出的茶水時好時壞而苦惱。泡一壺好茶,是每一位愛茶人畢生的追求。然而,想泡一壺好喝的茶,當真實屬不易!泡茶不僅是一門技術活,一項精細活。想泡出一壺好茶,務必要把控好選茶器、選水、煮水、備茶到衝泡的每一個環節,必定讓茶湯好喝100倍。
  • 煮茶和泡茶,到底哪種方式衝泡老白茶更好喝?
    02其實,只要是品質好的老白茶,泡著煮著都好喝,不同的衝泡方式可以體驗到不同的風味。方式一:蓋碗泡茶有的茶友說,「老白茶用蓋碗衝泡能更好細細品味。」這話小白也贊同。當水溫漸漸升高時,老白茶體內剩餘的內含物質也隨之被充分析出,煮出來的茶湯更好喝。不建議使用熱水煮葉底,因為之前的衝泡已經析出了茶葉內一大部分物質,所以可能不利於其中的內含物質完全釋放而出。另外,用透明的玻璃茶壺煮茶更好哦!這樣可以方便隨時查看茶湯顏色,相應的調整煮茶時間。
  • 茶店的茶為什麼更好喝?原來訣竅在這裡!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在茶葉店喝的茶比自己在家泡的茶好喝一些,哪怕是同樣的茶,味道似乎都不一樣。那麼,茶店的茶為什麼比較好喝?
  • 泡茶知識掌握一定的泡茶技巧助您泡好茶
    我們知道,要想泡出好喝的茶,有了好的茶葉,好的茶具還不夠,在水的選擇也很關鍵,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泡茶技巧,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 使用煮茶器需要注意的幾點小細節
    很多茶友在與小編的談話中談到了煮茶器的使用。特別是到了冬天,為了不讓茶湯變涼,很多茶友都會選擇煮茶器,但是很多朋友反應說對煮茶器的把控不到位,導致煮出來的茶味道不好,過於苦澀。所以,小編在這裡大家說說用煮茶器住的細節,讓茶的小夥伴們看,希望茶友們看完後能煮出滿意的茶。中國是最早使用茶葉飲用的國家和地區,古代人關於茶葉,不是像我們如今這樣泡茶,而是煮茶。之後,漸漸開始泡茶。但是有些茶必須煮,比如老白茶。然而,你會泡茶,但你可能不會煮茶。在這裡,我給大家總結一下我自己煮茶的經驗,便於大家大家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