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福建之閩南特色

2021-01-11 大雄影視經典剪輯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八閩大地之閩南風俗,閩南屬於福建南部,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他們這三個地方有共同的特色就是語言一致,都是講閩南話,臺灣也是講閩南話的 ,因為臺灣離福建就隔一個臺灣海峽,天氣好的時候站在廈門金門島上都可以看到臺灣島。

閩南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閩南歌聽起來真的很好聽,在泉州,廈門,漳州一帶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會唱,特別是《閩南人》 、《愛拼才會贏》、《歡喜就好》、《世界第一等》這幾首經典的閩南歌,外出的閩南人有時候聽到故鄉的歌曲,會熱淚盈眶。閩南語歌曲所傳唱的內容,大多描寫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見的場景,感嘆人生又勉勵進取,極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其歌詞一般純樸通俗又感情豐富,旋律大多都帶著入骨的悲愴,充滿韻味又易於傳唱,很快得以流傳開來。

閩南三地市發展最好的就屬廈門了,廈門屬於閩南中部地區,也是福建最發達的城市,廈門由廈門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裡,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裡。廈門的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7公裡,東西寬12.5公裡,面積約132.5平方公裡,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最早的商業和政治中心。

廈門也是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擁有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鼓浪嶼及全國著名的廈門大學。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曾讚美廈門為「東方夏威夷」。

廈門主要的特色小吃有:大紅袍、蚵仔煎、土筍凍、沙茶麵、文昌魚、百合花茶、漆線雕、魚皮花生、桂花糖、鼓浪嶼餡餅、炸棗、龍眼木雕、老公餅、角梳、蘭花茶、葉氏麻餈、廈門珠繡、紅鳳菜、鼎邊糊、桑芽茶、青津果、菩提丸、芍藥花茶、同安龍眼、軟脂糕、貝雕茉莉花掛屏、藍田玉貔貅吊墜、桃溪綠茶、同安黃金桂、廈門藥酒。其中小編最喜歡的就是沙茶麵、鼓浪嶼餡餅,每次去廈門都要去吃一下這2種美食。

泉州,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溫陵」,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泉州是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獲得「聯合國」杜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

泉州美食主要有:面線糊、泉州鹹飯、土筍凍、燒肉粽、石花膏、牛肉羹、潤餅菜等,其中面線糊、泉州鹹飯、燒肉粽這三種美食大家有機會去泉州的話一定要品嘗一下,真的很好吃。

漳州地處「閩南金三角」,核心城區為薌城區 、龍文區,圓山新城,中心城區有漳州臺商投資區、漳州開發區,是廈深高鐵、龍廈高鐵、鷹廈鐵路交匯的重要樞紐城市、國家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漳州是著名的「魚米花果之鄉」,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平原,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為文明富庶的經濟開發區、國家外向型農業示範區,

漳州美食主要有:漳州滷麵(這個和莆田滷麵有很大的區別,它的面是加了鹼的粗面,閩南的麵條食物基本都以鹼面做底。用鹼水做出來麵餅清爽彈牙,稍帶一點澀味,不宜吃水,味道特別)。 乾拌麵、手抓面、貓仔粥等

閩南三地市有著很多共同點也有不同的風俗文化,閩南地區民營經濟較為發達,民營工業發展尤為突出,人民生活十分富裕,湧現出恆安、達利、安踏、金龍客車等一大批知名企業。

相關焦點

  • 福建被忽視的旅遊景點,完整原始森林群,閩南的西雙版納
    福建有很多旅遊景點,也有很多文化特色很強的知名景區,它們的旅遊吸引力其實也比較大,即使有一些容易被忽視的景點,也能很好地從多方面體現出強烈的地域魅力,接下來的這一處景點就很有地域特色。它在福建也得到了很大的保護,也是當地重要的文化景觀。
  • 福建8大特色名菜
    但是,如果你以為在福建只有沙縣小吃,那就大錯特錯了。福建省八大特色小吃,吃過八種以上的都是福建人。A:【廈門沙茶麵】沙茶麵中最重要的就是沙茶醬了,這種醬是很多人的心頭好,吃火鍋時醬料不能少沙茶醬。色拉醬有鹹味和辣味,並帶有一絲淡淡的海味,色拉醬製成的沙茶麵香味濃鬱,湯更是鮮美無比。
  • 家常美食之閩南滷麵做法分解
    不知道大家來過福建有沒有吃過閩南特色美食:滷麵。想必福建廈漳泉地區的朋友一定對這種味道念念不忘,特別讓人回味無窮,吃了還想再吃。如果你來福建,歡迎嘗嘗地道的閩南特色美食,這道滷麵也值得大家品嘗。一碗香噴噴的閩南滷麵撲鼻而來,帶大家回味美食裡透露的味道,一番滋味在心頭。
  • 福建閩南必吃的菜,學起來,做法簡單又美味,好看又好吃
    在福建閩南地區,有很多當地的的特色小吃。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兩道閩南的特色菜,每次朋友來都會點的菜,閩南人也沒有抵抗力的菜。以上就是兩道簡單的閩南油炸菜,有什麼建議可以下面留言告訴小編哦。
  • 福建一景點走紅,人稱閩南「海上花園」
    而在福建這片土地上,有很多明媚美麗的風景,因為是東南沿海的一座城市,所以這裡的海景自然不輸三亞。並因閩南菜系、閩南文化的繁榮,使福建成為廣大遊客嚮往的地方。眾所周知,福建的廈門是一座比較發達的城市,所以看到廈門的時候,大多是看到它繁榮的經濟,很少有人能體會到它的魅力。
  • 福建省基督教兩會重新修訂《閩南聖詩》
    為深入推進基督教中國化進程,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時代進步發展要求的闡釋,近日,福建省基督教兩會召開原創聖樂編輯出版會議,邀請教內外專家學者和聖樂骨幹對具有濃鬱福建地方特色的《閩南聖詩》進行重新修訂工作。國家一級演員、廈門大學音樂學院莊德昆教授,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鍵盤系主任洪奕哲教授,國家一級演員、福建省歌舞劇院副院長楊軼琴教授等17位學者專家及教牧同工參加了會議。
  • 到福建必吃的4大特色美食,如果沒有吃過,千萬不要後悔呦!
    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美食。而說到福建,大家都知道,福建人特別愛吃,在全國來說是出了名的。那麼在福建當地有什麼特色的美食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果你們到福建旅遊的話,千萬不要錯過呦!不然會後悔的。1、面線糊首先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福建的面線糊,面線糊起源於福建泉州,盛行於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
  • 5G+IP賦能閩南文化,咪咕、集美區人民政府、福建移動共助「阿庚伯...
    會上,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政府、中國移動福建公司廈門分公司三方正式籤署「阿庚伯 FAMILY 」IP聯合運營合作協約,共同助推「阿庚伯 FAMILY」IP品牌化發展。借勢新國潮IP發展契機,中國移動咪咕將充分發揮5G技術優勢,整合全渠道運營資源,以 「阿庚伯 FAMILY」IP為基點,讓閩南文化活起來。
  • 來福建,泉港浮粿別錯過,搭配一碗大腸羹,這閩南古早味百吃不厭
    來福建,閩南小吃泉港浮粿別錯過,搭配一碗大腸羹,這味道實在好去年寫了一篇文章,關於來泉州要吃的幾種美食,比如牛肉羹、面線糊、土筍凍、海蠣煎、泉港浮粿等等。當時很多人評論說,整個閩南地區,大泉州飲食文化才是最貼近古早味閩南小吃,味道更地道更正宗。
  • 泉州古早味閩南二十道菜(上)
    1、閩南蘿蔔飯在《舌尖上的中國》裡,一道泉州蘿蔔飯勾起所有在外福建人的胃口
  • 中國版救贖山、福建小墾丁、魚骨沙洲,閩南最美秘境都在這裡了!
    看浪漫的海景,在魚骨沙灘上漫步,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心情,或者參觀600餘年的土樓建築,看一看《大魚海棠》中椿的家......廈門周邊這些地方,一定能滿足你探尋閩南最美秘境的願望。一、東山島東山島位於漳州市東山縣,曾獲得福建省最佳旅遊目的地,有著「東方夏威夷」之名,足以媲美任何網紅地的絕美海灣,電影《左耳》的取景地之一。
  • 文化尋根 解讀閩南話的前世今生
    以閩南方言為根基的閩南文化體現哪些特徵?對此,本報記者專訪了我國著名方言學家、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如龍先生。  閩南話分布佔全國海岸線的1/3  問:閩南的概念是什麼?  答:閩南,從地理上指的是現在福建南部包括泉州、廈門、漳州所屬的各個縣市。然而從文化的角度說,閩南文化的概念遠遠超出了以上區域。
  • 閩南民間特色歌舞藝術——車鼓弄
    車鼓弄又稱弄車鼓、車鼓陣,是中國閩南特別是同安地區一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漢族民俗娛樂形式。它是一種說唱、表演合一的漢族歌舞藝術,它以動作樸實簡單、易學易演,詼諧幽默的風格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從前鄉村迎神賽會,農閒節目的慶祝活動以及新婚鬧洞房等喜慶日子,都很盛行。幾乎每個村落的老人都會說車鼓弄,三步進,三步退,弄過來又扭過去。
  • 《朱子理學與閩南文化》 專題講座舉辦
    12月13日,《朱子理學與閩南文化》專題講座舉辦,福建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副主任、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講授相關知識。講座上,林曉峰從「朱子與閩南」「閩南文化對朱子『逃禪歸儒』的影響」「朱子理學教化閩南大地」「朱子理學豐富了閩南文化內涵」「閩南文化促進朱子理學的傳承和發展」等方面展開,深入淺出、鮮活生動地分享了朱子理學與閩南文化的關係,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到「朱子理學教化閩南大地、閩南沃土滋養朱子理學」的來龍去脈,視野開闊,觀點獨特,富有啟發意義,深受聽眾喜愛。
  • 府級建制,閩南各縣城隍廟之冠,國家級文物,福建平和九峰城隍廟
    九峰城隍廟,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九峰鎮的東門城內,據傳為府級建制,為閩南各縣城隍廟之冠。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清朝康熙、乾隆年間曾多次重修。1990年春,群眾捐資修葺後殿。1994年,恢復城隍廟大門原貌,雕塑毀壞的神像,恢復舊觀。2000年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閩南人不可不知的閩南習俗,你都知道嗎?
    明代開始,福建有春節上墳的習俗,尤其是初二、初三日,華門巨姓大都攜長幼掃祖墳。正月初四,為接伸日。所接之身,一般是指灶君、灶媽等家神。初五為假開日,鳴炮開市。莆田、仙遊等地,定初五為「做大歲」。據說是明代某年過除夕,倭寇突襲,燒殺掠奪。初二日倭寇被趕出後,逃難者才相率歸來。初二、初三日,各家各戶均忙於收殮親人屍體出殯,無心串門拜年。
  • 廣東人看到閩南線面,就放過了福建人
    蹲完了湖北的美食直播,日常想念清淡口的老藝術家又去蹲了福建的。稻花魚、蘿蔔乾就連山茶油都播了一輪又一輪,就是沒能等來最執念的那口線面。福建出圈的美食眾多,但如果要選出一種最能彰顯當地飲食文化精髓的食物,那麼高票獲選的,必須是福州線面。
  • 做手工面線品閩南古早味 小記者家庭感受濃濃閩南味
    「閩南古早味真好呷!」上周五,「我是晉江少年,我體驗」系列活動①在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舉行。在這裡,本報小記者和爸爸、媽媽參觀各種閩南特有的器具,從中體會濃鬱的閩南特色喜文化,並在專業師傅的示範和指導下親自製作閩南古早味手工面線,品嘗閩南人記憶中淳樸的古早味。
  • 福建移動扶貧助學寫大愛
    福建移動人一直在關注和思考。 從2003年起,福建移動在泉州啟動「全球通」希望小學扶貧助學行動,圍繞「愛心捐建」「和苗支教」「親情陪伴」等方面,努力將這一寫滿大愛的行動,打造成人人參與、處處有愛的接力棒工程,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捐建5所希望小學,成立助教助學基金 時針往前回撥十餘年。
  • 客家人和閩南人是閩越人還是漢人後裔?
    秦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命屠睢率50萬大軍分五路,「一軍塞鐔城之嶺(今越城嶺一帶),一軍守九疑之塞(今九嶷山一帶),一軍處番禺之都(今廣州),一軍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軍結餘幹之水(今江西餘干縣一帶)」,此後趙佗繼任並自立南越國,直到公元前112年為漢武帝所滅,相當長的獨立和融合之後,中原勢力範圍達江西南部,廣東東部(東至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