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閩南蘿蔔飯
在《舌尖上的中國》裡,一道泉州蘿蔔飯勾起所有在外福建人的胃口,沙土蘿蔔、八分肥兩分瘦帶皮的肥肉,與香菇、海蠣、蝦幹同煮,濃濃的飯香,伴著蘿蔔清爽的口感,不禁讓人想起家鄉的美好和同鄉人的熱情。
2、佛跳牆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名菜,屬閩菜系。有詩云:「醞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佛跳牆富含營養,可促進發育,美容,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乃進補佳品。佛跳牆還接待過西哈努克親王、美國總統裡根、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等國家元首。
3、風味鹼水粽
鹼水粽是粽子的一種。因食材中有鹼水而得名。需將糯米用鹼水浸泡一個晚上,泡後的糯米略黃,瀝乾水後包粽子。在旺火上煮三個小時,再改用小火燜煮三四個小時即可。食用時沾以少量蜂蜜或砂糖口感俱佳。
4、安海土筍凍
土筍凍原產地安海,滋味濃厚甘美,而且還有非常獨到的健保療病功效,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它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蠕蟲,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配上好醬油、永春醋、甜辣醬、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蘿蔔絲、辣椒絲、番茄片。
5、閩南面線糊
面線糊是福建泉州的漢族傳統名點,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沾著油條跟馬蹄酥吃。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
6、閩南潤餅菜
潤餅菜是閩南及臺灣地區的特色小吃。潤餅的原料豐富,食用時,用薄如蟬翼的熟麵皮(潤餅皮)把各種菜餚製成的餡料包捲成枕頭狀,然後根據個人嗜好蘸各種醬料。潤餅皮是圓形的,象徵一家團團圓圓;其白皮紅餡的特徵,也稱「金包銀」,被賦予了「包金包銀」的招財寓意,深受泉州人喜愛。
7、東石菜包
晉江東石農家手工菜,主要由地瓜粉與蒸熟的地瓜擀成皮,包花生、豬肉、蔬菜,皮Q餡香,獨具農家特色。
8、東石海蠣煎
東石海蠣煎又稱蠔仔煎。原料:鮮海蠣、花生油、蔥、幹澱粉、精鹽、醬油等。特點:小而肥嫩,原汁原味、鮮美可口、物美價廉。另海蠣食療,適用於久病血虧或熱病後陰津耗傷的煩狀不寐,心神不安,自汗盜汗,遺精等症。
9、閩式牛雜湯
選用上等牛肚、牛肉、牛筋、牛大骨,配名貴藥材煲制而成。具有強筋壯骨、滋補氣血之功效。
10、閩南炸菜粿
菜粿是閩南一帶盛行的佐餐小食,也稱蘿蔔糕。菜粿以米漿和白蘿蔔為主要原料,蒸製成糕,再經油炸而成。油熟過後的菜粿外酥內嫩,表皮呈金黃微焦;一口咬下,內餡潔白,質地柔軟鮮美、軟滑甘香。稻米的爽口和蘿蔔的清甜溢開滿嘴。
饞不饞!!!
就問你饞不饞!!!
約上小夥伴吃遍泉州大小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