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孩作文火了!為什麼日本人在教育上從不手軟?值得家長深思

2020-12-13 子諾育兒

近日,一日本小學生,因寫了一篇紀念自己未誕生的妹妹的作文而走紅網絡,他的文字樸實無華、純真善良又飽含深情。

小松橋的媽媽懷了一個妹妹,為了迎接妹妹來到這個世界,他在網上查找各種照顧如何好妹妹的資料,為了更加關愛妹妹想盡了一切辦法,連妹妹的名字他都想好了,就期盼著妹妹出生後一家人幸福生活。可想而知他有多愛自己的妹妹,可最後,願望還是破滅了。

妹妹突然離去,全家人都遭受不住這樣的打擊,小松橋也一樣,他想到自己的父母會更加難過,於是他隱藏著自己的難過,悄悄地給妹妹寫了一封信。

他的文字樸實無華、純真善良又飽含深情。讓人落淚的同時又不禁感嘆,這是一個如此溫柔,如此體貼的男孩子呀?又是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父母才能養育出如此優秀的孩子呢?

說到底,這些都是日本對小學教育重視的結果。

日本小學教育重視程度:素質 > 成績

日本在小學、兒童教育方面,重視素質教育遠遠比文化成績高得多得多。

在日本,孩子在文化課上所花的時間很少,他們更多的時間都花在了生活探索、課外活動、戶外運動。例如獨立生活、種花養草等。日本的國民教育強調的是:孩子在兒童時期,更多的是學會獨立思考、拓寬視野,而不是培養死讀書的機器。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採訪:問到日本小學生的理想時,他們會說:當一個廚師、一個理髮師、一個售貨員;而在中國,更多的是當科學家、太空人、專家等。目標遠大,但被現實一步步磨沒了。

在日本,小孩子書本的重量只佔書包的一小部分。許多東西都和文化課沒有太大的關係。書包也不輕,但是他們從來不會讓父母幫忙背書包,都是孩子自己親力親為。而在中國,父母處處把孩子當作心頭肉、掌中寶,不願意讓孩子吃一點苦。

下面一組照片是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的照片,我們可以發現,不論天氣狀況如何,皇室家族的孩子也沒有被慣養,都是自己背包。的確,日本人在教育上從不手軟。

再來看日本的紙幣,他們的紙幣上所印的都是著名學者、名人,而大多數的國家,紙幣上都印著歷屆官員、政治家。

把這些對自然科學有重要意義的人物印在紙幣上,體現了日本對科學和教育的重視。

日本極其注重孩子的啟蒙教育,民眾都認為:上多少堂早教課,不如帶孩子在大自然中走一天。

如何在日常中培養孩子的素質

1)教會孩子換位思考,不固執己見

學會換位思考,做事情的時候就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不會做出損害他人利益的事情,有效地約束和規範了自己的行為。

孩子在換位思考的過程中,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得到了培養,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能夠了解別人的處境、理解別人的感受。

2)行動落實到實處,不要只停留在口頭

讓孩子從實際行動出發,通過親身體驗和感受如何做事情,從這件事中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而不是紙上談兵、眼高手低。

所以家長每次教育孩子時,都要抓住每一個鍛鍊孩子的機會,讓他學會如何如別人相處。

3)父母以身作則,不要言行不一

規範和約束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要想讓孩子從內心認可某件事,父母就要以身作則,通過實際行動給孩子做出榜樣、樹立良好的形象,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下學習這些行為,不知不覺中就培養了自己高尚的情操。

【子諾寄語】

素質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把握孩子的素質教育,就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

相關焦點

  • 日本這個小男孩火了!為什麼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心疼?值得深思
    前段時間晚上有個視頻火了,是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朗誦他的作文《我的天使妹妹》,講述了他對逝去妹妹的思念和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在知道媽媽肚子裡有了妹妹之後,我每天都在用布偶練習換尿布,順便給妹妹想一下名字。想著四個人一起去經歷此前三個人一起做過的事。」
  • 日本男孩寫給妹妹的一封信:為什麼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手軟?
    日本男孩寫給妹妹的信火了:為什麼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手軟?曾經,一位日本小男孩寫的信火了,這封信是寫給他妹妹的,但是他的妹妹卻永遠也沒有機會聽到了……他成長在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有一對疼愛他的爸爸媽媽。
  • 日本的小學生又火了!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日本人從不會手軟!
    日站君會為您推送一條設計物語 365天,365句經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 「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日本人從不會手軟。」
  • 日本的小學生又火了!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日本人從不會手軟
    對於教育,日本絕對是自己的一套,不吹不黑,我們應該認真審視。 本文來源於網絡,希望對讀者有幫助 -- 我是給你帶來財富的財富哥,如有收穫,請關注我!「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日本人從不會手軟。」愛因斯坦(左一)湯川秀樹(中間)與約翰·惠勒(右一)在普林斯頓(1954)而這兩天,一則日本小學生作文的新聞,又刷爆了微博,他為了紀念自己未誕生的妹妹而寫的作文,文字純真善良又充滿感情。讓人感動落淚的同時再次感嘆,娃娃的素質,日本確實抓的不錯。
  • 日本人是怎麼教育孩子的?看後值得深思!
    雖然,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但是我們也必須直面一些客觀問題的存在:在世界範圍內,中國孩子的舒適指數名列前茅,幸福指數卻是堪稱倒數;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中國家長即關心孩子的舒適成長,又注重孩子的教育,為什麼在不知不覺間卻培養了一批批愛挑食、高分低能、性格孤僻、拈輕怕重的溫室花朵呢
  • 在教育方面,日本人從來不會對孩子溺愛,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您看到過日本的街道嗎? 安靜的電車,乾淨的街道和小巷,人們以適當的禮節進行溝通。 這反映了人們的高素質。 這是否意味著日本人天生素質高? 顯然,歸根結底,質量來自「教育」。前兩天,一名日本小學生的作文爆紅網絡,他為了悼念自己未能誕生的妹妹寫了一篇作文,《我有一個天使妹妹》,語言純真又熱烈,打動了很多人。下次一定要好好地出生,一起去做各種事情,我有一個成為了天使的妹妹,對我來說非常非常重要的妹妹。這樣一個溫柔善良的男孩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為什麼日本人的教育從未軟化? 值得各位父母深思。
  • 日本「硬核」的幼兒教育,素質教育一覽無遺,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雖然父母的身份是不需要資格考試就能夠實現的,但是不得不說父母教育確實一門值得家長們不斷探索和學習的課程。大人們想當然地以為在孩子入學後,學校的教育輸出能夠被孩子們所接納和理解,但是事實上,在不恰當的教育引導下,孩子所獲得的教育引導很有可能是有偏差的。
  • 日本的挫折教育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麼,家長值得學習借鑑
    為什麼孩子們總是放任自流,選擇自殺? 最後,我們如何教育學生避免挫敗感,使這種悲劇再也不會發生?痛定思痛之後,我覺得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是應該納入整個教學規劃之中,而且是孩子人生路上不可少的一課無論教育多麼貧窮或貧窮!前幾天我遇到了一個熟悉的媽媽。 一段時間後,幾個孩子將一起玩耍。
  • 日本小學生火了,這3方面的教育細節,建議中國家長們收藏學習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迄2019年,日本人已有27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包括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獲獎率呢?其實這跟日本的教育也不無關係,我們總是讚嘆日本國民素質高,安靜的電車、乾淨的街道、得體的禮儀。在日本,即使是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不論是天晴還是下雨,皇室家族的孩子也都是自己提著自己的包包。對於教育,日本他們有自己的一套,不吹不黑,我們應該認真審視。
  • 日本寬鬆教育下的「平成廢物」,原來是這樣養成的,值得深思
    很多人都在議論填鴨式的教育。很多家長認為學校只會硬性的灌輸孩子知識。認為如今教育只會把孩子培養為一個考試的機器。一無是處的平庸人。於是一些家長把目光轉向了他國的教育,日本的教育環境就十分寬鬆,日本政府早在2002年的時候就開始實行所謂的寬鬆教育,為了減輕日本孩子的學習壓力,這與中國的填鴨式教育形成顯明的對比,我們一起來看下日本實行寬鬆教育下的後果。從1989年到2019年,被稱為平成時代,留給日本人的不是什麼美好的回憶。
  • 日本小學生又火了!這3個「細緻」教育,教出的孩子讓人「羨慕」
    2014年巴西世界盃散場的時候,唯獨日本球迷的區域乾乾淨淨,甚至還有部分球迷自發為對方區域清理垃圾。這一舉措讓國際足聯都公開稱讚。是日本人天生就素質高嗎?不是的,它歸根結底,來源於「教育」。日本小學生又火了網上有一個視頻在facebook上瘋傳,數百萬網友都為視頻中的小男孩點讚。小男孩叫凌,因為家裡原因不得不轉學,學校為他舉辦了一個畢業典禮以及挑戰——10段跳箱。
  • 日本教育核心理念:獨立自主,面對兒童教育,這6點方法值得借鑑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談到幼兒教育,日本的教育理念可謂是全球聞名,因為日本的幼兒園的教育模式有著獨特的核心理念,讓很多國家都想借鑑學習一二。日本的幼兒教育核心理念,值得家長們參考1、孩子換衣服,媽媽只看不幫忙日本的小朋友從小就會在媽媽的要求下自己換衣服。這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避免孩子從小對父母產生依賴,以此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意識。
  • 節儉成風的日本人為何寧願浪費也不打包?原因揭曉,值得我們深思
    節儉,這個詞於過往、當代和未來都非常重要,特別是資源越來越少終有一天會消失殆盡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點在飲食上同樣被重視,如吃不完的打包帶走就很有必要。剩菜剩飯要打包,食堂標語裡面就有這一條,出去的時候我們也偶爾會想到節約這個詞,打包帶走繼續吃完,在飲食上這是不浪費的表現,但是我們偶爾也會因為食物真的難吃而選擇浪費,這點讓人糾結又顯得無可奈何。
  • 日本的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這4個方面值得家長學習
    隨著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在21世紀的今天,教育狀況已經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依據,身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在兒童教育方面一直都是處在世界領先行列之中,隨著我國對兒童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也有越來越多的國人對日本教育兒童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表達了認可。
  • 小學女生校內墜亡,家長懷疑與寫作文有關!挫折教育要從小學開始
    事發後,媽媽找到了孩子的作文本,看到繆繆墜樓前在作文課上寫的《三打白骨精》讀後感被班主任批評太過負能量,並稱老師在孩子墜樓後的近半小時才通知家長,對當時的真實情況閉口不談。家屬希望有關部門能跟進此事,為孩子討回一個公道。▲小學女生校內墜亡,家長懷疑與寫作文有關!
  • 小學生作文《懷孕》火了,字裡行間充滿責任,網友:比你爸強
    01小學生作文《懷孕》火了,字裡行間充滿責任此前網絡上就有一篇小學生作文火了,萌翻了網友。這篇作文的名字叫做《懷孕》,一開始很多人都覺得意外,小學生作文尺度也這麼大了?但看到內容之後大家都忍俊不禁。原來作文裡描述的是這樣一件事:這個小朋友的媽媽告訴他,親嘴會懷孕。此時他聯想到了家裡的小狗曾經過來搶他的東西吃,但他不小心碰到了狗狗的嘴巴。
  • 日本教育有多硬核?科學家印在紙幣上,連政治家都沒資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日本的紙幣,絕大多數的國家,鈔票上印著的人物往往都是政治家,而日本則是清一色的學者。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是2004版日元,最大面額1萬日元上印的人物是福澤諭吉,他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被譽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
  • 「從不報補習班,我次次考第一」,尖子生的直言不諱,值得深思!
    「從不報補習班,我次次考第一」,尖子生的直言不諱,值得深思!每次家長和我聊天,都是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說起孩子的成長學習,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今天上午我和一位家長見面,聊起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從孩子出生,到上小學初中,她是如何做的,跟我講了半天,從滿懷希望到順其自然。她付出了自己的事業,專業陪讀,但孩子的成績卻不見起色,還有倒退的跡象,為此也也是非常煩惱。
  • 日本對孩子教育有多「狠」?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問各位家長這樣一個問題,在孩子遇到困難、挫折,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們是不是一定會及時出現?我們生活中肯定碰到這樣的人,「輸不起」且不說是大人孩子,反正肯定是有的。這樣的人贏了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一旦輸了就是搞出點事情來。
  • 為什麼日本人的設計那麼強?
    前段日子,一個關於日本兒童美育教育的節目《啊!設計》的片段《排版之歌》在設計圈火了一次,行樂君也溫習了這部始於2011年的NHK電視臺節目,看完後不由感嘆——日本人的設計那麼強,還真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