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大陸書店興起眾籌模式 每人只需投2萬元

2021-01-0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導 臺媒稱,中國大陸近日興起群眾募資開書店,東北一家書店每人只需投資人民幣2萬元,北京一家書店則在24小時就募到逾百萬。

據臺灣「中央社」7月14日報導,大陸媒體報導稱,租金高漲、電子商務分流顧客及閱讀習慣改變等衝擊下,實體書店經營困難。「眾籌」讓在「倒閉潮」中飄搖不定的實體書店經營業者看到一線生機。

報導稱,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渾南新區的氧氣書吧是一家眾籌書店,走的是清新文藝路線,不光有書,還有咖啡、輕食簡餐、創意產品等銷售。

眾籌發起人、氧氣書吧老闆莫鈞說,書吧從今年6月發起眾籌,投資人每出資2萬元,可獲1%分紅股份。

北京「字裡行間」書店在發布眾籌項目的24小時內,就成功籌集100多萬元。

氧氣書吧也已經達成110萬元的意向投資金額。這些資金足以讓書店在5年之內不倒閉。

業界人士表示,眾籌書店是向大眾展示創意以爭取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門坎低、參與性廣,受到不少愛書人的歡迎。

不過,傳統民營書店的代表、瀋陽席殊書店經理曹麗娟認為,眾籌書店並不是所有書店都能複製。

報導說,在不少大陸業者眼中,臺灣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堪稱實體書店的模板。誠品書店脫離單純的書店,創造了「文化商品百貨」的概念。

瀋陽吶喊書店投資人徐雙泉說,實體書店今後應朝文化綜合體的方向發展,只要不離開文化這個同心圓,任何想像功能都可以嘗試。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臺北誠品書店是年輕情侶的熱門約會地點(電影《一頁臺北》劇照)

相關焦點

  • 臺媒:塗色畫風靡大陸 卻催生以彩色鉛筆炫富
    參考消息網7月27日報導 臺媒稱,在全球及臺灣都大賣的著色畫,也在大陸掀起風潮,不少大陸上班族認為著色畫紓解壓力。但是,畫著色畫使用的著色筆卻變相成為炫富管道,有人因為朋友炫示的500色彩色筆更感到壓力。
  • 盈利模式單一資本難進 實體書店長期發展還需轉型自救
    在信中,許知遠寫道:「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信中預計單向街書店2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80%之多。因此,單向空間書店推出這次會員計劃,發起最後的自救行動。 實際上,比單向空間書店早3天,2月21日,另一家獨立書店「言幾又」用同樣的方式表達了受疫情影響生存的艱難並開啟了會員儲值活動,但是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截至3月4日,言幾又在微信公眾號的「求助信」只有一萬多的閱讀量。
  • 書店轉型:24小時書店 開創書+咖啡+文創產品經營模式
    如果簡單地把書店營業時間延長,並不是一個解決方案。」幾年後,一個解決方案出臺,那就是開設24小時書店,而幫助王忠義下這個決心的是民營企業菲比咖啡館的加入。王忠義說:「如果兩家不合作,光是我做,說實話這個決心我下得很難,一家咖啡吧開到通宵,我認為他要做也會很難。但是兩家一起做,這件事情就成了。」  在王忠義看來,書店不賣書就不叫書店,如果書店只賣書也非常難。
  • 臺媒稱馬祖島被大量大陸抽砂船包圍,臺當局:並沒「越界」
    據臺媒報導,10月25日,馬祖網友在網上爆料稱,看到大批大陸船隻幾乎將馬祖島包圍。此事得到臺「海巡隊」證實,指出這些大陸船隻全部是抽砂船,十分罕見,並且臺方執法船隻在現場無計可施。隨後,臺「海巡署」表示,大陸抽砂船並未「越界」。
  • 臺媒: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 在大陸的就不是?
    原標題:臺媒: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在大陸的就不是?來源:中國臺灣網長住美國的夫妻返臺後確診,島內民眾質疑其為已知症狀但未通報,且為享醫療之便才回臺。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快評指出,相對2月3日武漢臺胞返臺後,民進黨當局稱其中有1名確診病例,蘇貞昌當時斥責「完全走樣,以後別想矇混過關」,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快評指出,旅美夫妻搭機返臺,成為第393位和第384位確診病例,同班機至今12人染疫,且事後獲悉婦人無健保,回臺診治的200多萬元新臺幣的費用只能由島內民眾買單。
  • 臺媒曝大陸航司警告:檢測報告帶「武漢肺炎」字樣無效
    (觀察者網訊)從昨天(17日)起,多家臺媒報導稱,國航等幾家大陸航司發新規定,核酸檢測證明書有所謂「武漢肺炎」字樣無效。 有臺媒認為,此舉「宣示意味濃厚」。
  • 臺媒竟然怪罪到大陸頭上,川崎首度出面回應了
    近期,臺灣地區臺中新引進的捷運車(大陸地區稱為地鐵)投入試運行,沒有想到才投入幾天,竟然接連發生連結器軸心斷裂事件,導致臺中捷運綠線停擺。車輛製造廠商是日本川崎重工,具體原因沒有調查出來前,臺媒竟讓一口氣怪罪都大陸頭上,原因是,川崎重工在中國大陸地區有工廠,連結器很有可能是在大陸地區川崎工廠生產的。對於這件事情,川崎重工今日回應了,川崎重工今日在臺北市府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斷軸事件,川崎重工業村生弘則透過視訊方式,和親自來臺的副項目經理浮田英樹首度出面90度鞠躬道歉。
  • 蔡英文倒逼大陸,臺媒這回真的急了
    這樣一來,今年這一批媒體人如果回大陸過年,那麼明年後可能就沒有大陸媒體駐臺記者了。這是利用疫情來達成自己的目的,結果傷害的是兩岸的關係。假如國臺辦也如此行事,駐大陸的臺媒也沒辦法待下去,那麼蔡英文當局不就是在把話語權拱手讓人嗎?
  • 中國大陸唯一一家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
    蘇州誠品書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毗鄰洲際酒店,於2011年5月27日正式奠基開工,2015年11月25日開業。誠品書店於1989年由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在臺灣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 27名臺胞任大陸社區主任助理挨罰10萬新臺幣,臺法院認定侵權撤罰
    2019年,臺灣內政部門認定27名擔任中國大陸社區主任助理的臺灣人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開罰每人新臺幣10萬元,這些助理不服裁罰提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於當地時間8月6日表示,全面禁止臺灣人民從事該職務,不符比例原則,且侵害「憲法」保障人民的思想自由,故判決撤罰,全案仍可上訴
  • 大陸首家「誠品書店」將落戶南京
    大陸首家「誠品書店」將落戶南京 2010-08-04 09:15     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張蕾  昨天,南京市投資促進委員會和(臺灣)誠品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合作框架協議,誠品公司近期將在我市投資興建大型連鎖書店。市委常委、副市長趙曉江會見了臺灣誠品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吳昊潔一行。
  • 誠品書店拓展計劃、3大複合經營模式與自營品牌全解析
    一、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內地拓展計劃 被譽為臺灣「文化地標」的誠品書店11月29日在蘇州開出大陸首家旗艦店,誠品計劃先紮根長三角的蘇州、上海,而後再進入北京、廣州、南京、杭州、深圳等5大城市,並以每年1到2家的速度拓展。
  • 開書店最高補助50萬元!成都高新區實體書店扶持資金申報指南來啦
    2、新建綜合性或特色精品書店、校園書店、特色書吧、社區書店。3、創新經營特色書店。對創新經營模式的特色實體書店,根據書店特色定位、經營特色、社會效益等評估體系核算得分,每店補助金額不超過項目實際投入總額的30%,最高不超過30萬元。每個單位年度申報以上項目不超過2個,補助總額不超過50萬元。
  • 接連向大陸記者下黑手後,臺媒嗅出不對勁,蔡英文把臺灣坑得太慘
    值得注意的是,蔡當局瘋狂對大陸記者下黑手,駐臺大陸記者由於這項措施而面臨嚴峻形勢,不少大陸記者在臺灣逗留時間已經將近一年卻不敢貿然返回大陸,擔憂同事籤證受阻而無法按時上崗且交接工作。駐臺大陸記者可以返鄉,但新的大陸工作人員來臺頂替已經離開新聞工作者職位,臺灣陸委會則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這也正是蔡當局的計劃,拖延籤證不讓大陸記者進行輪替。對於大陸記者的苛刻並非第一次出現,此前東南衛視兩名駐臺記者還遭到被指控違反相關規定,並且廢止記者證以及入境許可。
  • 大陸否認封殺55名臺灣藝人,臺媒:誰在故意挑唆?
    近日,有關大陸文化部流出「封殺名單」並要求各單位不要碰所列藝人的消息出現在臺媒報導中。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30日在致電大陸文化部後稱,此事以及這份名單皆為子虛烏有。有臺灣業內人士表示,似乎有隻黑手正積極挑起大陸網友攻擊臺灣演藝圈的風潮,頗令人不解。
  • 世界最美書店方所落戶包河!與濱投全面合作!
    2、亞洲首個「全球年度最佳書店」今年3月13日,在「倫敦書展全球卓越獎」頒獎典禮上,方所摘得「2019年全球年度最佳書店」(The Bookstore2、成都方所——世界最美15座書店之一2015年,方所第2家門店在成都太古裡開業。
  • 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身後的中國書店業
    書店還可以這麼玩。」  「現在的誠品和過去誠品有很大差別,你去到蘇州,像一個文化型的百貨公司。」  誠品在大陸書店業投下光影,但它已不再指引道路。  2017年7月25日,吳清友去世後的第七日。他的黑白照片被製作成大幅海報,懸掛在廣州體育東路二樓臨街的窗戶上。照片中,他目光柔和,仿佛從高處平視過往行人。
  • 誠品書店經營模式:連鎖而不複製 每家店有獨特主題
    誰會想到在經營書店的15年裡一直賠錢,卻又15年如一日對它不離不棄;誰會等到慘澹的經營在第16年柳暗花明,又有幸看到它擁有兩岸三地眾多忠實擁躉?  這樣的際遇只能屬於臺灣誠品書店。創辦於1989年的誠品書店,以有別於其他同業的經營模式創出「誠品現象」。一時間,「我不在誠品,就在去誠品的路上」成為誠品粉絲熱衷的網絡籤名。
  • 虧本15年,開創書+零售模式,誠品書店28年商業路
    昨日晚間,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他67年的生命中有28年和誠品書店一起度過。誠品是國內書+零售運營模式的鼻祖,用做商場的思路來升級書店,書店成了新文化的休閒場所。1989年3月,吳清友在臺灣開了第一家誠品書店。在創始之初,誠品就不走尋常的書店經營路,以書的品牌為核心,增加了藝術空間,售賣畫作和藝術品。
  • 誠品書店開進大陸 將入駐「上海中心」
    2011年5月27日,臺灣誠品書店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誠品蘇州分店正式奠基開工。目前,這家門店正在加緊裝修,預計最早有望在年底開業,而這也被認為是誠品書店進入大陸的第一步。  據了解,作為大陸第一家明確公布的分店,誠品蘇州分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項目計劃總投資7.2億元人民幣,面積約5萬平方米,毗鄰洲際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