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動味蕾的美食:獨特誘人的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2021-01-20 御品坊美食特產館

丹鳳縣位於陝西東南部、秦嶺東段南麓的商洛市,因縣城南臨丹江、北依鳳冠山而得名。處於亞熱帶半溼潤與東部季風暖溫帶過渡性氣候區,年平均最高氣溫19.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各類作物生長。丹風縣城古稱龍駒寨,曾是繁華的水旱碼頭。這裡人種植一種特殊的苜蓿,叫做香苜蓿。不是主要用作牲畜飼草的那種,那也叫苜蓿,卻無香味,不冠香字。香苜蓿粉蒸肉是陝西丹鳳的著名小吃,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紅白相間,嫩而不糜,米粉油潤,五香味濃鬱。

香苜蓿是主要當作調料用的,像花椒、桂皮、草果;還可與禽、肉、魚、蔬菜一起蒸、炒、煮食。苜蓿的嫩芽也能供人們食用,但不能做調料。龍駒寨人把普通苜蓿叫做野苜蓿,而把他們的香苜蓿叫做家苜蓿。兩種苜蓿形狀幾乎完全一樣,但氣味、質地和用途卻有很大不同。在許多辭書上,查不出「香苜蓿」這個詞來。《辭海》有「香芹」條,說亦稱「洋蕪荽」,鮮葉作香辛料,不知與香苜蓿有無關係。

商洛地區地方志辦公室編寫的《商洛特產》一書,對香苜蓿有一些有趣的記述。說香苜蓿主產地有一東水泉,泉水冬暖夏涼,清澈晶瑩。一年四季都有大姑娘小媳婦雲集泉畔洗衣。好事者戲呼東水泉為「賽花池」。從而有了賽花池胭脂水長出香苜蓿的趣談。其實用東水泉澆灌的香苜蓿只有幾畝,但卻恰是香苜蓿中的佼佼者。擺在龍駒寨商店或菜攤上出售的香苜蓿,多以草紙包成長方錠,並用毛筆楷書「龍駒寨東水泉香苜蓿」字樣,作為招徠顧主的商標。自古以來,龍駒寨人向外地親朋敬獻土儀時,多有饋贈香苜蓿的。總之,這香苗蓿是很有些趣味的。

丹鳳香苜蓿粉蒸肉的製作方法簡單好學。用香苜蓿製作的粉蒸肉,製作方法與普通粉蒸肉略同。將晾乾的香苜蓿洗淨、煮軟、切段。小麥麵粉炒熟。二者相拌,加豬油,加糖,加適量調料。肥豬肉去皮煮半熟後切片。像粉蒸肉一樣,裝碗上籠蒸製。扣人盤中時,上邊是排列整齊的肉片,下邊是如柔軟鋪墊的香苜蓿。滿室香氣繚繞,令人垂涎欲滴!吃時內染苜蓿香氣,苜蓿之香又與肉之香相混合,別是一番香味。

相關焦點

  • 淡淡苜蓿香,綿綿新疆情
    新疆人渴望美食的味蕾總是想搜羅世間各種美味,似乎新疆人的日子就是在品味美食的過程中度過的,而我也入鄉隨俗地成了一個微胖的貪食家。那些年,一個月只有幾百元的工資,難得吃一次心怡的食物,我第一次吃苜蓿菜是在克拉瑪依某大酒店,精緻的小盤子裡美其名曰「春天的故事」。其實那時已經接近立夏,新疆的春天有時候來得比較晚。
  • 苜蓿,苜蓿
    「掐苜蓿走!」「掐苜蓿走!」散落在漫山遍野的人們,開始了一年的第一次採摘。初萌的苜蓿嫩嫩地,胖胖地,拙拙地圍著宿根吐著一圈新芽。扒開枯枝敗葉,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甲掐了一顆顆嫩芽,指縫間也沾染了春天的色彩。這蓄積了整個冬天的飽滿柔嫩,只合一個「掐」字。「撅」字,用在苜蓿葳蕤豐茂起來,一攥一把揪取;「割」字,等到苜蓿紫花盛開,莖葉粗硬之際。
  • 苜蓿,種出來的野味
    本來,細心人家為了吃一頓苜蓿,他們輕手輕腳蹲在地上,用拇指和食指將苜蓿葉子掐下來,每次就掐一兩寸,剩下的讓它繼續長,長高了再餵牲口。而遇到饑荒年代,大家填不飽肚子,也顧不得槽頭的牲口了,或麻明或傍晚,甚至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夜晚,鄉親們男男女女的脖子上掛個布袋子,貓著腰偷偷摸摸溜進苜蓿地,他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防備著看管苜蓿的村幹部,同時伸開大手麻利地撅下大把大把的苜蓿塞進布袋裡。
  • 苜蓿豬肉餃子,簡直太香了,一口氣吃了50多個
    記得每到春天,媽媽就愛用苜蓿包餃子,我們姐妹就負責擇苜蓿,媽媽揉面剁肉餡,晚餐就是豬肉苜蓿餃子。一家人圍坐桌子一圈,媽媽就會給我們姐弟每人一碗餃子一碗餃子湯,通常給爸爸的就是多一碗加醋和辣椒油的調味汁。
  • 苜蓿和三葉草的區別:苜蓿雞蛋的苜蓿,是三葉草嗎一起了解一下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提到苜蓿,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道菜——苜蓿雞蛋,苜蓿又被人們稱為三葉草,那三葉草就是苜蓿嗎?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三葉草」,三葉草其實指的並不是一種植物,而是擁有三出指狀複葉的草本植物的通稱,比如豆科的車軸草屬、苜蓿屬,酢漿草科的酢漿草屬,它們都是三葉草。苜蓿是苜蓿屬植物的通稱,屬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三葉草中的一種。所以可以說苜蓿是三葉草,但不能說三葉草就是苜蓿,兩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
  • 荒野維生野菜系列——南苜蓿
    南苜蓿【別名】刺苜蓿、刺莢苜蓿、黃花苜蓿、金花菜、母齊頭、黃花草子、草頭。【食用】為豆科植物南苜蓿的嫩莖葉。【分布】多生長在溼潤的草地、河岸及路旁。野生。【採集】採摘南苜蓿的嫩莖葉。【形狀】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達30~90釐米。莖平臥、斜升或直立,近四稜形,基部分枝,無毛或微被毛。
  • 什麼是苜蓿芽苗菜?
    菜之初芽苗菜技術老師講一下苜蓿苗的概述:苜蓿(Medicago sativa L. ),是一種豆科二年生植物。盛產於美國與澳洲,在我國是主要的綠肥作物之一,也可以作為野菜栽培。苜蓿長按花色來分類,有黃花苜蓿、紫花苜蓿和雜花苜蓿。
  • 認識苜蓿家族的姊妹花:紫花苜蓿、黃花苜蓿、海苜蓿、雜交苜蓿
    黃花苜蓿英文名:Sickle alfalfa別名:野苜蓿;鐮莢苜蓿多年生草本,羽狀三出複葉,小葉邊緣上部有鋸齒,下部全緣(引自http://plantsoftheworldonline.org/)黃花苜蓿具有較強的耐寒抗旱性,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野生牧草,為紫花苜蓿耐旱、抗寒品種選育的優良親本。
  • 舌尖上的--苜蓿(庫爾勒)
    古人講究「不時不食」,而四月初正是吃苜蓿的好時節。苜蓿與普通蔬菜相比,維生素、蛋白質等含量通常高出1~2倍,苜蓿還有普通蔬菜沒有的藥用功效。春天萬物復甦,鮮嫩的苜蓿剛剛發出嫩芽 ,也正好可以在這大好的春光裡一嘗「野味」的鮮美,把春天留在舌尖上。
  • 苜蓿芽菜的功效與作用
    人們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時的幼芽,苜蓿芽營養成分高,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且僅有很少的糖類,熱量非常低,是一種上佳的高纖維低熱量食物。  苜蓿為豆科植物紫苜蓿的嫩莖葉,苜蓿的營養價值很高,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因而可作為治療貧血的輔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B族維生素成分,可治療惡性貧血;此外,苜蓿還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民間常用來治療胃病或痔瘡出血,有些驗方用它來治胃或痔、腸出血。
  • 農村常見的野菜「苜蓿」,素有「天然補血庫」之稱,你知道嗎
    挖野菜的小朋友正所謂「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每年的這個時候最適合去野外走走轉轉,摘些野菜來嘗嘗鮮,大家耳熟能詳的野菜太多了,例如經常吃到的薺薺菜、灰灰菜、馬齒莧等等,它們不但口味獨特,更是可遇不可求,雖然現在很多已經有了專門人工種植的
  • 【奕璇悅讀】剜苜蓿
    現在,每年初春時節,在街道的拐角處,在住戶集中的居民樓下,會有人提一袋兩袋鮮嫩的苜蓿擺攤叫賣,量不多,他們也就不去蔬菜市場湊熱鬧。每看見鮮嫩的苜蓿,都會勾起我對童年時剜苜蓿情景的溫情回憶。剜苜蓿的刀片多半是割麥的刃子,半截用破布纏起來,防割手,細心的人家,會將廢棄的刃子截半截,安上木柄,更好使。苜蓿是一種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無香草氣味,羽狀複葉,互生,託葉部分與葉柄合生,小葉,富含營養,可當蔬菜食用。據說在三年大饑荒時,這種平常當飼草用的植物,救活了不少人的命。第一次剜苜蓿的那年,我也就不到六歲的樣子。
  • 苜蓿乾草的感官質量評定
    苜蓿的感官分級是感官判定苜蓿質量的基礎,下面會對苜蓿分級裡面的幾點進行詳細的分析。1、RFV:     相對飼料值(RFV)。相對飼料值是一種用於比較測定苜蓿乾草、青貯苜蓿質量的指數,並將全花期苜蓿乾草設定為100%的RFV值。
  • 苜蓿芽苗菜怎樣培育?
    苜蓿芽苗菜是一種低熱量且營養豐富的天然鹼性食物,鹼性度高達61.5.可幫助葷食者中和體內血液之酸性。苜蓿芽苗菜含有礦物質鈣、鎂、鉀、鐵、磷、微量元素硒、鋅、維生素A、B 、C、D、E、K 、菸鹼酸、泛酸、葉綠素及多種酵素等。
  • 苜蓿芽苗菜的生產栽培方法
    苜蓿芽又稱為綠芽苜蓿。種植方法如下:①黃花苜蓿、紫花苜蓿和雜花苜蓿的種子都可種植芽苗菜。其中以清水河苜蓿用得最多。②種植時,可以浸種6小時,或者不用浸種。③使用紙張或三毫米厚的泡沫塑料片作為栽培基質。④苜蓿種子很小,黃色,腎形,千粒重2.83克。因此用種量很少,播種量在25~50克/標準盤。⑤催芽溫度在18~22°C,大約2天出芽,芽長0.5~1釐米時出盤。⑥生長溫度在12~27°C,適宜溫度在18~23°C。⑦8~10天成苗。子葉綠色,下胚軸白色,苗高4~6釐米,整齊的子葉充分肥大,不展或平展。無爛根,無異味。
  • 原創詩歌一首~《苜蓿花開》
    苜蓿花開文|柳楊苜蓿花開,淡紫色,漫山遍野,點綴著,岸上的風光。經過,曾帶著疑問,不知這無名的花,是什麼。而它依舊開放著,不問來由。長者知道,這是苜蓿的花,那樣的渺小,好像隨時會凋落。西岸的黃昏,蜿蜒的公路,在紫色的注目下,一頭扎進遠方的夕陽裡,在靜謐的時光中,一件發現的小事,總讓人心生蕩漾。
  • 苜蓿草餵牛的效果怎麼樣?
    苜蓿這種豆科類植物,對我來說再熟悉不過。在我的老家大西北河西走廊農村,我們這裡的土地以每畝500的價格承包給了當地種植大戶種植紫花苜蓿。
  • 京城哪個館子醋溜苜蓿做的最地道?
    提起醋溜苜蓿北京的老少爺們兒們估計都不會陌生。沒錯,溜苜蓿這道菜就是北京清真菜的典型,用雞蛋和羊肉炒在一起,嫩嫩結合,色彩金黃,醋香濃鬱而不尖酸,味道醋醇厚,絕對是下飯良品。 很多京城的吃主對醋溜苜蓿情有獨鍾,用舌尖丈量過京城各條街巷的吃主兒們,對京城眾多的館子,哪家做醋溜苜蓿做的好,哪家醋溜苜蓿最下飯,都了如指掌,下面就請各位京城吃主兒為你心中做醋溜苜蓿最地道的館子投一票。
  • 春耕季一桌苜蓿大餐堪比山珍海味!春天吃清熱祛溼,護肝降三高!
    苜蓿雞蛋餃子,比韭菜雞蛋餡餃子還好吃。苜蓿芽洗淨控水,放鹽殺出水捏幹與雞蛋一起剁碎,放適量香油和雞精和十三香。苜蓿菜用開水過水,剁碎與面一起揉均勻,放少許鹽就可以做出我們甘肅的苜蓿鍋盔,非常美味。苜蓿雞蛋餅,簡單又好做。
  • 草頭(南苜蓿)施什麼肥更嫩?
    草頭是南苜蓿(黃花苜蓿)的俗稱,也叫「金花菜」,一般常見於長江流域及以南的省份。這和北方所說的苜蓿不同,北方通常所指的苜蓿是紫花苜蓿。南苜蓿是我國本土的苜蓿品種,而北方常見的紫花苜蓿,則是外來植物,據說和張騫出使西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