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獨享系列】盲盒還能火多久?

2021-02-26 概念愛好者


「公眾號獨享系列」,顧名思義,是公眾號推文獨享的內容,裡面包含大部分無法在公眾平臺發布的內容。




一,什麼是驚喜娃娃? 

驚喜娃娃類似芭比娃娃與盲盒的結合,主要目標客群是 3-14 歲兒童,其既有盲盒的驚喜拆球屬性,也可收集、裝扮、演繹情景故事、與玩伴間交換配飾。驚喜娃娃每個系列的包裝元素色調統一,拆前並不知道款式,按照稀有程度可分為普通款、特別款、稀有款和限量款。

驚喜娃娃有多火?

驚喜娃娃 2016 年底誕生,一經發售便引燃了美國熱潮,連續 3 年位居美國最暢銷玩具排行榜的榜首,並連續三年蟬聯美國玩具大獎 「年度最佳玩具」桂冠。美國玩具市場零售規模約 300 億美元,驚喜娃娃的銷售規模約為 50 億美元,其在目標群體的滲透率是較高的,並擁有較高的復購率。

驚喜娃娃怎麼火的?

——盲盒助力驚喜娃娃走紅。 

——KOL 在 YouTube 的開箱視頻也大大增加了其傳播廣度。自 2015 年開始,大量兒童用戶將休閒時間從電視端遷移到手機端,YouTube 少年兒童用戶數量呈指數級增長,MGA(驚喜娃娃的發售公司)借勢邀請兒童網紅帶貨,「Ryan's World」主要發布玩具開箱視頻,訂閱粉絲達到 2830 萬人,累計播放量 449 億次。

驚喜娃娃還能火多久?

MGA 通過產品迭代和升級,和擴充產品線來延續驚喜娃娃的生命周期。驚喜娃娃已經火了 4 年,新鮮度也在下降,MGA 推出了大尺寸的娃娃,寄希望於打造成類似芭比娃娃一樣的文化符號,並加入更多元素。產品之外,MGA 也在朝著泛娛樂化的方向前進,開展 IP 授權業務、投資動畫電影等。

擁有 50 多年歷史的扭蛋火了多久?

日本扭蛋具有相似的銷售形式,儘管新鮮度下降,日本扭蛋發展到後期也並未出現規模衰退,不停地有新進入者被扭蛋所吸引。主要是因為由頭部廠商推動的一波又一波的產品創新熱潮,扭蛋目標客群也從兒童升級為成人,影響力不斷擴大。

泡泡瑪特啟示錄

泡泡瑪特並非盲盒的發明者,其核心壁壘並不在盲盒,盲盒只是一種錦上添花的售賣形式,其核心壁壘更在於 IP:泡泡瑪特擁有強大的 IP 發掘和運營能力,潮玩閉環產業鏈平臺助力前端發掘優質 IP,IP 和高顏值零售渠道結合打造「1+1>2」的效果。公司上市後品牌效應大增,核心地段、密集人流、主題展、快閃店等高頻曝光行為不斷佔領消費者心智,進而對優質 IP 的運營能力再上一城,Dimoo、 SKULLPANDA 迎頭趕上,Molly 後繼有人。「流水」的 IP,「鐵打」的營,打造泡泡瑪特的潮玩大本營。 

更多我整理的內部報告已經公布在我的博爾社區專欄中,大家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我的專欄進行查看。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QQ群,也沒有微信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係,所有信息只為自己學習使用,不作為買賣依據,買者自負,賣者也自負。

相關焦點

  • 【興證海外零售】盲盒還能火多久?
    「盲盒」還能火多久,對泡泡瑪特的啟示。—●●●●—報告正文—●●●●—本專題將科普「美國版盲盒」L.O.L驚喜娃娃是如何火起來的,並做到了50億美元的收入規模,並試圖通過驚喜娃娃和日本扭蛋的案例探討中國「盲盒」還能火多久,對泡泡瑪特的啟示。
  • 泡泡瑪特赴港上市 「盲盒」還能火多久
    自那以後,泡泡瑪特相繼推出了Molly Zodiac星座系列、Molly開心火車大派對系列等產品,每個系列均由12個常規款娃娃構成。  由於盒子外形包裝都一模一樣,因此消費者要想買到自己喜歡的玩偶,只能拼運氣。  在盲盒的消費人群中,年輕人佔據半壁江山。
  • 市場規模超百億,「萬物皆可盲盒」的泡泡還能「吹」多久?
    小小的盲盒,捧出了一家市值千億港元的「新實體」企業,掀起了潮玩消費巨浪,美妝、餐飲、家居、娛樂、零售等不同業態,紛紛捲入這股抽取「驚喜」的潮流中,形成了「萬物皆可盲盒」現象級消費風潮。盲盒在消費市場持續火熱,也引來無數面放大鏡。在一些放大鏡下,「燒錢」「成癮」等質疑與爭議不斷,被指助長了非理性消費,監管存在「盲區」。
  • 泡泡瑪特的「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
    在愛好者開始「退坑」的背景下,其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從虧損到盈利,已完成8輪融資儘管現在的泡泡瑪特看起來是「金光閃閃」,有各種光環加身,但就在幾年前泡泡瑪特還在為盈利發愁。講起「盲盒故事」,成也IP困也IP如果要問泡泡瑪特是如何在一年之內扭虧為盈的,那就要從公司的熱門產品「盲盒」說起了。所謂盲盒,裡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與一般玩具相比,盲盒最關鍵的商業模式在於「盲」。
  • 泡泡瑪特盲盒不盲,這個泡泡還能吹多久?
    盲盒不「盲」,泡泡瑪特是否還能撐起千億市值的企業形象?盲盒「出圈」:小角色的逆襲之路一個盲盒能賣59元已經被大部分人稱之為智商稅了,殊不知在潮玩圈,盲盒處於鄙視鏈的下層。潮玩主要分四大類:盲盒、BJD娃娃,IP衍生品、收藏級手辦。買個稍微好點的BJD娃娃上千,給其化妝換衣服從幾百到上萬不等,IP衍生品和收藏級手辦雖然沒有養娃娃貴,但也是幾百起步的。
  • 火遍全球的中國盲盒
    近兩年,盲盒這一產業異軍突起,將「氪金遊戲」引入現實。這小小的魔盒,究竟魔力何在?是刺激性和成癮性。不少商家緊跟潮流,推出盲盒系列產品。越來越多的中國博物館從盲盒神秘紀念品中獲利,鄭州的河南博物院最近發現考古盲盒供不應求。
  • 復刻系列盲盒第二彈,520準時告白!
    雖然,這一次的開端有那麼一點難,但是至少我們還能夠在一起共同享受玩具帶給我們的快樂。我們會一直堅守著當初做「恐龍妹」的初心,也希望它能成為你們的鎧甲。       而作為禮物,我們將恐龍妹復刻系列盲盒第二彈送給越來越多的喜歡我們的玩家,謝謝大家一路的陪伴和守護。
  • 上新│「小黃人」系列亮相樂高,《清平樂》進軍盲盒界
    圖/九木雜物社官方微信公眾號截圖◆ 樂高「小黃人」系列2010年《神偷奶爸》上映,作為配角的小黃人火遍全球,2015年它們擁有了自己的獨立電影《小黃人大眼萌》。因受疫情影響,《小黃人大眼萌2》上映時間推遲到2021年,不過令粉絲開心的是,樂高「小黃人」系列將於4月27日上市,這是樂高首次推出「小黃人」系列,該系列包含5款產品,與《小黃人大眼萌2》的劇情關係密切,粉絲們可以先睹為快。
  • 運動表為什麼這麼火,還能火多久?
    在前幾天,我們發布了《2018秀表堂年終報告:最熱門的8款腕錶》,這8款腕錶可是編輯翻閱整理了過去一整年「秀表堂」的帖子,認證統計出來的表款,可以說是真實的體現了目前最火的表款都是哪些
  • 盲盒營銷成大勢所趨,它為什麼能那麼火?
    盲盒的價格不高不低,一般50元一個,處在一個很微妙的價位,沒有手辦那麼貴,但一個系列要多買幾個也不便宜,容易入坑,那為什麼不一定能選中自己喜歡物品的盲盒那麼火呢?它到底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盲盒的玩法起源於日本,從百貨公司的福袋到模型市場的扭蛋機,還有讓90後欲罷不能的小浣熊、小當家等乾脆麵的集卡,這些都是盲盒各種形式的運用。直到2016年泡泡瑪特主推可愛搞怪的盲盒產品,讓盲盒這一概念逐漸風靡,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和追捧,走進了公眾的視野。
  • 靠賣盲盒一年收入16億 泡泡瑪特的潮玩生意到底能火多久?
    1潮玩IP「超級買手」的隱憂盲盒不僅僅是一種售賣形式。對潮玩來說,盲盒更像是一種槓桿,是一種銷量放大器。2016年泡泡瑪特用「盲盒」這種形式改造了潮玩。根據盲盒售賣特點,原先高於10CM、售價可以上千的手辦被泡泡瑪特做成尺寸更小的玩偶,售價更為平民,相當於傳統潮玩的「消費降級版」,同時具備了「彩票」的特點。以泡泡瑪特現有的盲盒為例,一整箱裡有12個整盒,一整盒裡有12個不同款的潮玩手辦,一整箱中只有一個款非常稀缺,被稱為隱藏款,其他款被稱為普通款。抽到盲盒隱藏款的概率是1/144(即 0.69%)。
  • 靠賣盲盒一年收入16億,泡泡瑪特的潮玩生意到底能火多久?
    潮玩IP「超級買手」的隱憂盲盒不僅僅是一種售賣形式。對潮玩來說,盲盒更像是一種槓桿,是一種銷量放大器。2016年泡泡瑪特用「盲盒」這種形式改造了潮玩。根據盲盒售賣特點,原先高於10CM、售價可以上千的手辦被泡泡瑪特做成尺寸更小的玩偶,售價更為平民,相當於傳統潮玩的「消費降級版」,同時具備了「彩票」的特點。
  • 明知故問 | 盲盒經濟為什麼會火,盲盒市場有多大?
    如同前瞻經濟學人APP在上一篇文章《明知故問 | 炒房、炒股、炒幣之後,為什麼「炒鞋」火了起來?》中所提到的,炒鞋在買方、賣方以及平臺方的多方攪局下,形成了一類熱門經濟現象,如今的「盲盒經濟」,已然也值得解讀與探討。因此,本期前瞻經濟學人APP重點關注:盲盒經濟為什麼會火?盲盒市場究竟有多大?
  • 瘋狂的盲盒還能走多遠?
    2019年「雙11」活動中,盲盒銷量迎來高光時刻,天貓數據顯示,泡泡瑪特旗艦店1小時的銷售額就超過上年全天,龍家升LABUBU迷你系列盲盒9秒便售出55000個。盲盒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入坑」。記者打開淘寶搜索關鍵詞「盲盒」,隨即迪士尼人物、HELLO KITTY、櫻桃小丸子等各種IP系列盲盒信息顯示出來,大體上每個系列擁有12款角色,售價從二十多元至近百元,以59元居多。盲盒愛好者一般將玩偶稱為「娃」,將搜集盲盒玩偶的過程比作「生娃」、「養娃」。
  • 「盲盒」這麼火 英文可以用「blind box」表達嗎?
    "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 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你也許會問盲盒怎麼這麼火?
  • 另一種盲盒:泡泡瑪特市值千億,其他玩家還能「驚喜」多久?
    泡泡瑪特的成功,核心要素不是盲盒,而是IP。目前,爆款Molly帶來的收入貢獻,已呈現大幅下降趨勢,自主IP又乏善可陳,下一步並不好走。驚喜經濟能持續多久?這也是一種盲盒。對此,奧飛娛樂公告表示,本月初擬登陸港股的泡泡瑪特帶來IP產業鏈以及動漫盲盒板塊關注度,「公司陸續推出盲盒系列對股票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嘗到甜頭的奧飛娛樂隨後攜手網易經典IP《陰陽師》,推出手辦+盲盒系列產品。據《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半個月時間該系列銷售超過10萬盒;截至9月30日,累計預售突破44.6萬隻,出貨額接近700萬。
  • 為什麼公眾號還這麼火?微城告訴你如何做好公眾號
    為什麼微信這麼火?微信是一款什麼樣的工具?他是怎麼火起來的?如今,微信完全取代簡訊,微信想要滿足這方面的需求,所以推出了微信公眾平臺,簡稱微信公眾號。就比如,疫情期間,許多企業的消息通知都是通過公眾號平臺所發布的。
  • 爆火的《盲盒星球》背後究竟是什麼?
    盲盒:Z世代的新玩具,精準心理營銷盲盒,即消費者有一個消費的方向(目前多為精品潮流文創,如手辦、公仔、IP周邊等),但不能提前得知具體產品款式的盒子,具有隨機和刺激屬性,隨之帶來獵奇和心跳體驗,產生多巴胺帶來快樂(感)。目前市場上的盲盒一般都是以某IP或流量動漫、影視劇為基底成系列出現的,可能是在存量IP基礎上打造,也有可能是設計師獨立設計出來的新角色。
  • 成也IP敗也IP,中日美盲盒經濟背後不變的商業邏輯
    更不用說聚集了大量Z時代和二次元愛好者的b站以及擁有大量知名漫畫、動漫IP的騰訊動漫,由於與盲盒的受眾、核心競爭力高度貼合,在暗中沒少發力。相較日本和美國的盲盒經濟,中國的盲盒經濟又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呢?盲盒這股東風還能刮多久?對此,美股研究社試圖通過國內競爭格局以及日美潮玩市場的分析進行一些解答。
  • 美妝「盲盒」:到底怎麼讓消費者開心掏腰包?
    首選是和已經站在聚光燈下的明星「泡泡瑪特」合作: 比如資生堂旗下Za與泡泡瑪特聯名推出一系列限定化妝品;旁氏胺基酸米粹洗面奶和泡泡瑪特的畢奇甜甜系列推出了聯名款洗面奶顯然,盲盒動銷以新穎的銷售方式,來助力新品的鋪市,比起單純講產品功效賣點和折扣力度,盲盒更能打動店家和消費者的心。 盲盒還能如何實現超高性價比和超預期?除了Calibio嘉莉比奧這樣單一品牌產品的盲盒配置玩法,以抱團作戰的美妝集團,還可以讓多品牌產品齊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