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寧:消費界的扛把子,這屆佛系90後會如何影響中國電商?

2021-02-08 萬能的大熊

佛系青年這個詞突然一夜之間火了起來,它說的是一種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大概的意思是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這個標籤兒現在被貼到了90後年輕人的身上,畢竟80後都已經紛紛步入中年了,00後明年也將迎來第一批18歲成年人,90後現在是當之無愧的年輕一代。而90後的消費觀,也即將成為社會主流的消費觀了。

佛系源於不缺

「佛系」這個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雜誌,該雜誌介紹了「佛系男子」, 然後在2017年突然引爆中國朋友圈。因為大家突然發現自己身邊的年輕人都高度呈現了佛系的特徵,雖然這些人外表和其他人沒有什麼區別,事實上,這些人生活的非常自我,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放在第一位,不太在意別人的態度,不過大部分人還沒有到達日本那種終極的佛系,比如嫌談戀愛太麻煩,不想在上面費神費時間,也不想交什么女朋友,就單純喜歡自己一個人,和女生在一起會感覺很累。這其實在我看來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帶來的人性上的變化。

和佛系相對,我們往往會在各種新聞中,看到中老年人對社會資源的搶佔和爭搶,並嗤之以鼻。這和佛系青年出現了完全不同的兩種形態,事實上也和大家在青年時的境遇有關。之前的社會資源比較緊缺,很多公共資源都需要排隊爭搶,所以也養成了這代人凡事先要保證自己利益的特點,縱使有足夠的資源也沒有辦法改變那種爭搶的性格。

而90後的成長空間則完全不同,他們基本是衣食無憂的一代,甚至也不太考慮房產等各種壓力,畢竟上一代父母大多是新中國經濟騰飛時的主力,留下來的財富也足夠90後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所以他們從不覺得什麼東西會缺乏,也不覺得有必要去爭奪什麼,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慢慢就成了佛系青年。這種情況大概有程度的差別,但大多會出現在現在的90後身上,由此也帶來了消費理念的變化。

注重品質的一代

易觀最近發布了一份關於正品電商的市場調查和分析,通過數據變化,對佛系一代人的消費觀做了剖析。結果表明,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人們在消費理念上開始從單一的價格追求,逐漸變成多元化的品質、個性和健康追求,而年輕人們對於價格越來越不敏感,對於品質和品牌要求越來越高,也就形成了新一代的佛系消費觀了。這些青年人對品牌背後的內涵開始出現認同,對設計師的作品開始出現尊重,努力通過消費來尋求價值觀和商品之間的共鳴,並因此產生了圈層上的歸屬。換句話說,如果說之前的年輕人追求名牌,還更多的是一種炫耀和崇洋媚外,那麼現在的年輕人對品牌的要求更多還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而事實上,國內的品牌電商發展也非常迅猛,以唯品會、天貓、京東為主的品牌電商平臺成為年輕人的消費主流,這也使得中國電商開始進入到了一個良性發展的階段。而海淘的興起,則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人們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消費者的消費理念變化,開始影響到了行業的發展和變化,眾多電商現在的核心賣點都是正品保證和物美價廉,而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則讓整個行業的環境開始變的更好。

比如說從源頭的追溯開始,到貨物流通環節中的跟蹤,再到各種無條件售後體系的保障,用戶在電商平臺買到正品,已經不是一件難事兒了。而這種情況在很多年前電商剛剛興起的時候,還是不可想像的。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時的年輕人可能更多的希望買到物美價廉的山寨產品,這也是當時正品環境一直無法建立的原因之一。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佛系青年,也帶來了正品電商。

正品特賣助力消費升級

目前最流行的一個概念是消費升級,但對價格的要求也同樣重要,所以正品特賣優選等模式開始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一方面他們保證了品牌品質另一方面在價格上也非常有優勢。而電商針對這種情況,也準備的非常充分,比如特賣的龍頭唯品會就推出了十重措施來確保產品為100%的正品。從貨物的源頭上保證全球直採,每個產品都要有官方授權,以及質檢保障。在流通環節中,完全採用自營物流,用技術進行全程的追蹤,在售後上,不但可以任意退貨,還購買了第三方保險來保障用戶權益,甚至還支持在線下驗真,贏得了佛系青年們的支持和喜愛。

唯品會還組織了各種活動和組織,來進一步的貫徹自己的正品保障,比如組織名人用戶成立「正品鑑定天團」,和核心品牌成立「正品聯盟」與政府互動規範電子商務交易,攜手各國領事館籤訂合作協議,全方位的保證一手正品特賣的理念,成為消費升級中的佼佼者。

目前唯品會的品質和時尚吸引了大量的年輕女性客戶,佔比超過70%。在所有的客戶中,30歲以下的用戶佔到了50%以上,而87年到93年的用戶更是佔到了33.89%,可以說是一個真正年輕人為主力的消費市場了。而唯品會三季財報表明,這些用戶的平均消費已經超過600元,呈現出了非常優質的特徵。目前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電商行業正迎來一輪新的革新,無論是從產品的採購和流通,還是物流和配送,以及用戶的分析和品牌匹配,效率都一直在大幅提升,而正品特賣這個領域,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式增長。日前京東和騰訊也入股唯品會,來追逐這一升級紅利,打造品質消費的聯盟。

可以說,佛系的一代也是帶來正品的一代,對於前幾年還比較掙扎的正品電商來說,消費者這一段的進化可以說是整個行業能夠飛躍的真正土壤。

萬能的大熊

微博2015 2016 2017連續三年獲得科技領域、電商領域十大最具影響力大V

公關品牌專家:曾負責360手機助手、360手機遊戲、360隨身wifi、360兒童手錶、360行車記錄儀的品牌營銷,均為行業第一品牌。

暢銷書作者:中信出版社合作出版暢銷書《格局逆襲》,銷售近10萬冊。

微營銷第一社群大熊會創始人:2013年創建大熊會,位列中國社群影響力排行榜前五,是國內最大的致力於研究和引領微營銷發展潮流的社會化營銷社群組織,成員已超七千人。

相關焦點

  • 90後佛系女還俗指南
    這屆90後早熟率高,且步調高度統一,大家早已達成共識:讓一部分人先禿起來。一個高水準的成長,可不就是「將頭髮禿成大人模樣」嗎?於是這個時代有了一個代表性人群:90禿。另一批90後前赴後繼,陸續有了90胖、90瞎、90呆、90頹廢,現在終於有了更高規格的新突破:90佛系女。
  • 不結婚不生娃不出門,中國80、90後年輕人進入「佛系」低欲望社會
    並且不管父母怎麼催都無濟於事,所以網絡中也是有著「懶婚」這一個熱詞,從民政部門公布的「31年中國人婚姻數據」就可以發現,年輕人的結婚率持續的下降,即使國家已經開放了二胎政策,可還是沒有能夠挽救中國的生育率,而即使現在有些年輕人結婚了,可是結婚之後卻又不想生孩子,目前的年輕人也是患上了「三不」,不結婚不生娃不出門。
  • 90後低欲望?透視日本「平成廢宅」和中國「佛系青年」的差距
    在這種狀況下,少子化、老齡化問題會持續下去。大前研一推斷:無論日本實施貨幣寬鬆政策或進行公共投資,都無法提升消費者信心,拿再多錢也無法改善經濟。近些年,在媒體上也有不少人說,中國青年人現在也有類似的「低欲望」狀態:不想升職加薪,不想出人頭地,無欲無求,年紀輕輕十分「佛系」。
  • 藏在「佛系生活」背後的90後,他們其實是一群「燃系青年」
    每個時代的人,都會被賦予一個時代標籤,就如90後:從佛系青年、低欲望群體、鹹魚、偽精緻、高消費主義到迷茫一代。每一個貼在90後身上的標籤,似乎都是消極的,悲觀的,不正面的。膽小又平庸,怯懦又自卑,這就是你。也是千千萬萬個我們。都說很多時候,成年人的奔潰都是無聲的。生活有多艱難,只有自己經歷過才知道,我們「喪」「佛系」,都只是給自己找個避風港,將自己最後的尊嚴藏在這背後。但是我們這屆年輕人真的一事無成嗎?有多少人為了夢想在努力的奮鬥,有多少人為了自己成長在努力奮鬥。
  • 美國「90後」青年也「佛系」:冥想、吃素、打毛線
    圖片來源:PLANT NITE「佛系」已然成為中國許多「90後」青年樂於貼在自己身上的一個新標籤,以展現面對壓力與挑戰時淡然隨性的生活哲學。不僅在中國,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新一代青年,也紛紛開啟了「佛系」生活模式。「美國歷史上規模最龐大的一代人可能永遠不會像其父輩那樣奢侈地過日子。」《大西洋月刊》曾如此評論道。
  • 90後、佛系、皮皮蝦 京東12大熱詞回望2017
    當大數據遇到網絡熱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12月28日,京東數據研究院發布2017年電商消費潮流12大熱詞,以京東大數據為基礎,針對不同群體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偏好及特點進行全面解析,並將年度網絡熱詞與消費特點相結合,從地域分布、網購品類、搜索與評價特點等多方面展示了中國消費者在2017年裡的網購動向。
  • 「佛系」90後,只有這一件事不將就!
    說這話的是優優,一家廣告傳媒公司裡最老的90後。根據聯合國「15~24歲才叫青年」的說法,優優自動將自己代入了中年人的行列。又根據最近微博上流行的「佛系」說法,優優又將自己歸入到了「佛系」90後中年人的行列。優優是——佛系員工心如止水,不悲不喜,以一種仿佛事不關己的態度笑看一切工作。
  • 70後還在鋼筋架上「起舞」,90後都開始「佛系」了
    作者:萬紅雲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佛系,一個現代流行詞,指放下對生活的執著與偏執,隨遇而安的意思。該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期刊雜誌,其中介紹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後,「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一度成為網絡熱詞。佛系作為一種解壓文化現象,影響著承受壓力巨大的年輕人,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態度生活的一種狀態。80後出家僧人明心法師,被譽為最帥僧人,曾經火遍網絡,一度引起媒體關注。
  • 為什麼都說現在90後都變成了佛系?
    戀愛佛系,隨緣隨機當現今的90後大部分早已經歷過多次戀愛了,然後很多90後戀愛觀就這樣一點一點被消磨成佛系狀態了。甚至前一陣我與一位98年的小妹妹聊天時,她的一句話讓我很震驚,她說在她眼裡戀愛就是兩個人搭夥過日子。
  • 「你是現在流行的90後佛系大學生嗎?」
    今天被第一批 90 後已經出家了刷屏二師兄看到當大學生開始為脫髮而焦慮時,每個人都喊著朋克養生:蹦完迪做spa,熬完夜敷面膜,穿破洞褲貼暖寶寶
  • 90後變得越來越「佛系」,這是怎麼了?
    90後變得越來越「佛系」,這是怎麼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地進步,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戀愛觀越來越佛系,她們開始追尋精神上的戀愛,所以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甚至出現了「恐婚」心理。
  • 「佛系青年」:鐵打的90後,流水的群嘲
    但與此同時,無論是「佛系90後」一文,還是之前的「脫髮」「熬夜養生」「枸杞茶」,卻在90後中引起一陣共鳴。有人說,90後不是「佛系」了,是「喪」了。這些自嘲式標籤背後,更多的是對現狀無力改變的一種無奈,個人的奮鬥被碾壓在時代進程的車輪下,那種深深的無力感融入了90後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對無止境加班、瘋漲的房價、父母逼婚,一種自發的群體「自嘲」成了90後們在社交媒體抱團取暖的方式。
  • 南寧90後已經開始過上佛系生活,你是不是也一樣!!
    ——菩提偈90後的領頭已經快步入28歲的大關,而90後的尾巴也向著20歲又邁進了一步,繼著油膩之後,「佛系」這個詞又一次成了烙印烙在90後的身上。佛系,顧名思義,正是代表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隨緣為精神指導的生活態度。佛系也不是所謂的好脾氣,只是在很多事情上,佛系代表了無所謂,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
  • 佛系道系靠邊站!一群80後「茶系」青年來襲
    前段時間刷屏的「油膩大叔」還未走遠,90後流行的「佛系道系」又迅速走紅。仿佛是一夜之間,「佛系道系」就變成了一個潮流的詞彙。
  • 這個佛系90後姑娘從朋友圈消失了兩年,隨後發出來的照片驚豔了所有人!
    12月12日,一篇從切片式描述「佛系」90後生存狀態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就這樣,「佛系」猝不及防地火了。希望90後對「佛系」事件,「不能不當真,也不能太當真」。 要當真!提防讓90後被「佛系」的人。 人民日報的評論,咱們可以看到官媒對年輕人思想狀況的擔憂。
  • 當「佛系」男友VS「鬥戰勝佛系」女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油膩大叔」、「中年少女」還沒走遠,「佛系青年」又刷屏了。「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
  • 最近爆紅的「佛系」到底什麼意思呢?讓小編帶你走進90後潮人的佛系人生!!
    「佛系」火了之後,也引發一些討論。有人認為,不是所有事都可以冠以「佛系」的方式,生活瑣事可以無所謂,但談戀愛不走心還怎麼談呢?做工作不上心還怎麼成就一番事業呢?還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90後用來調節心情的自嘲調侃而已。但不少網友也擔心,這是用「佛系」的概念來掩蓋逃避現實的心理。
  • 90後的佛系生活:交友隨緣、遇事隨意、愛說「隨便」.
    很多和我年紀類似的95後,或者年長一些的90後、80後都紛紛轉發。我很喜歡的公眾號真會搞事情,出了一篇叫做《第一批90 後已經出家了》的推送。作為熬夜仙子、晚睡星人的我極為淡定地點了進去,然後在宿舍床上笑到肚子疼...
  • 90後開始養生 保健品如何取悅這屆年輕人?
    "用最貴的眼霜、熬最長的夜",且不說90後年輕人的"朋克養生"是否有效,不可否認的是,年輕人已經成為保健品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據速途研究院發布的《90後養生報告》顯示,國內長時間使用保健品的90後佔比21.9%,有接近一半的90後偶爾會使用保健品,而排斥保健品的90後群體只佔3.9%,這早已促使保健品從原始的中老年市場轉戰年輕人市場。
  • 90後變身「佛系青年」,在不婚不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90後一直是人們茶餘飯後樂於討論的話題,90後們從小到大也聽到過各式各樣的評價,被貼上了「自由、反叛、隨性」等標籤。在人們心中,他們仿佛是難以管教也難以理解的一代。隨著2020年的到來,第一批90後已經進入了30歲,而最後一批90後也上大學了。很多人發現,曾經事事追求刺激的90後們怎麼變成了「佛系青年」的領軍人物?而一些90後帶娃、90後上班族的新聞也不斷刷新了人們對這一代人的認識,他們似乎很安於現狀,而不想追求更高的標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