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探|回到崗位後,江蘇援鄂醫療隊都做了啥?

2020-12-21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4月24日訊在援湖北的日日夜夜,江蘇援鄂醫療隊員們,與死神賽跑,與病毒較量,挽救生命,這種經歷成為他們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如今,他們已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雖然工作未變、環境未變,但經過疫情洗禮的他們,如今對生死、對職業卻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南京市第一醫院護理部護士長戴蓮(中)上班第一天收到鮮花

爭分奪秒,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

早上8點進醫院,9點做手術,下午3點出門診……這是南京市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汪志兵結束隔離期後的第4個工作日的安排。從武漢回來後,汪志兵的休假要到5月6日才結束。「門診、手術人手都不夠,實在太忙了!顧不上休假。」在手術室門口,記者見到了剛剛結束當日第一臺手術的汪志兵。回來後,醫院的外科手術基本恢復正常,而他已經做了不下十臺了。

剛剛解除了醫學隔離觀察、走向工作崗位的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姚欣,這幾天同樣也特別忙碌。「上門診、查病房、討論疑難病例……我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的。」姚欣說,援湖北的45天是他畢生財富,讓他懂得了團結、協作的力量,懂得了肩上「只能贏、必須贏」的擔子有多麼重,歷練了他輕易不言棄的執著與追求。

這幾天,除了準備一些科研項目的申報,教學任務的梳理,將之前負責的事務一一提上日程,南京市第一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沈華還在逐漸熟悉常規的臨床工作。武漢之戰對沈華來說,是行醫人生中比較重大的轉折,他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追求更加純粹、目標更加明確,內心有更加強烈的職業使命感在驅動我竭盡所能的治病救人。」

南京市第一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沈華

讓武漢經驗,升華為科研成果

「回來休整這些天,我一直在反思:在援武漢日子裡,有哪些寶貴經驗可以總結?還有哪些教訓值得吸取?我們正在做相關研究。」南京鼓樓醫院副院長吳超介紹說,新冠病毒肺炎,是個全新的疾病,人們對它的了解還非常少,因此在武漢救治的每一個病例都值得好好總結。「我們已經發表了一篇論文了,還有幾篇論文正在撰寫中。」

長期從事傳染病臨床救治工作的吳超,對新冠肺炎有著自己的看法:這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它的周期大約是兩周;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要初期及時治療都不會有生命危險。「從武漢死亡病例來看,多集中在有糖尿病、心臟病、肥胖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這就提醒我們要把有限的醫療資源集中在重症患者身上。」

「我們接管武漢醫院的那個病區70例病人中,只死亡兩例,一例是90多歲的老人,另一位是 50多歲但卻患有多種基礎疾病。兩個病例的家屬都拒絕插管,否則他們不一定會死亡。」吳超說,早期及時給予抗病毒治療,加上充足的供氧,後期給予營養支持、臥床休息,「對於重症患者而言,護理比治療更重要。」由於該病無特效藥可治,因此完全靠病人自身產生抗體消滅病毒,其實就是體內抗體產生的速度與病毒繁殖的速度在賽跑。

「我們在武漢,不僅收穫了醫療成果,還收穫了勇氣、信心;還收穫了團隊友愛協作精神、重新拾回了丟失了的醫患信任。」吳超說,援鄂之旅告一段落,新的徵程已經開啟,將繼續發揚武漢抗疫精神,做好本職工作。

生死有了新感悟,更熱愛醫生職業

江蘇省中醫院ICU、國家中醫醫療隊(江蘇)隊員陳明祺說,回到工作崗位不久,自己仍然有點不適應。「每天夜裡3點多,我會經常醒,因為這是在武漢交班的時間,有的時候睡到一半會夢見自己睡著了沒趕得上交班,結果醒來發現已經回到了南京。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調節。此外,我們的手清潔工作也有了『強迫症』,總覺得需要手清潔了,這些有時候還會被同事們『嫌棄』。」

因為「手清潔」被「嫌棄」的還有江蘇援湖北首批醫療隊隊員張海東,從武漢歸來,他重新審視了醫患關係:「在共同抵抗疾病的時候,並不是醫生單方面的工作,更需要醫生與患者雙雙配合,絕對信任,才可以最終取得勝利。這一次回來,我對生與死也有了更多理解。更加熱愛我的職業。」

國家中醫醫療隊(江蘇)隊長、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史鎖芳,一如既往地語氣平和地接診患者。「在武漢的這段經歷辛苦卻也是我一生中寶貴的治療經驗。中醫講究整體觀和『天人合一』的概念,在武漢的時候,我與病人面對面交流,在治療的時候也根據當地氣候和患者每人不同的身體條件觀察著新冠肺炎的諸多表現。現在,我除了正常門診外也正在整理一些自己所收集的一線資料。」

人回來了,醫患情歷久彌新

雖然回到南京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南京鼓樓醫院的感染科的嚴曉敏主任,忙碌工作之餘,一直牽掛著她在武漢法治過的幾位重症患者。「上周我還與李大爺聯繫過。李大爺現在恢復得非常好,他說下半年一定帶小孫子來南京看我們。」嚴曉敏說,當時李大爺病情非常嚴重,已上呼吸機了,是鼓樓醫院的團隊用盡全力把他從死亡線了拉回來。「在武漢的日子裡,是我們與患者相處最愉快的時光。有些患者得知我們要離開時,抱著我們痛哭。我將永遠珍藏著這份友情。」

「親切、輕鬆!空氣都是甜的,是回家的感覺。」 南京市第一醫院護理部護士長戴蓮,重回工作崗位後,審核實習生、統籌本院培訓、發放抗疫物資……就馬不停蹄地忙起來。她的辦公桌上至今還擺著同事在上班第一天捧來的鮮花。燦爛的向陽花、嬌豔的玫瑰花是同事們思念的表達,更是團結協作精神的體現。「無論是在武漢前線還是日常工作,我們的心都是往一處使的。」 戴蓮說,回到南京後,她還會時常想起在武漢救治過的那些患者,還會用微信與他們聯繫,問問他們康復得怎麼樣了。

南京市第一醫院的沈華也還和武漢當地醫護人員以及治癒出院的患者保持著聯繫,團結合作、攜手抗疫的經歷讓醫療隊員間結下了深厚友誼。「無論是臨床還是 科研,我們還會和當地醫生經常交流討論。患者恢復中有什麼問題也會經常問問我們。你能感覺到他們是發自內心的信任和關心你。」沈華說,這也讓他對醫患關係也有了新的認識,經過疫情洗禮的醫患情、戰友情,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淡變冷,只會歷久彌新,愈加珍貴。

記者 仲崇山 王甜 葉真

相關焦點

  • 崇明援鄂英雄回歸崗位,積極熱情,幹勁十足!
    崇明援鄂英雄回歸崗位,積極熱情,幹勁十足!如今,他們在短暫休整之後,陸續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繼續守護一方百姓的平安與健康。在十院崇明分院檢驗科,援鄂醫療隊隊員蔣邦棟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每天和各種化驗工作打交道,進行嚴密、細緻的檢測。
  • 劉建洋李建輝阮軍周青松迎接莆田市援鄂醫療隊凱旋
    4月7日上午,在順利度過隔離休整期後,我市援鄂醫療隊18名醫護人員,乘坐大巴車從福州安全返回莆田。市委書記劉建洋、市長李建輝、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阮軍、市政協主席周青松等和機關幹部代表在莆迎接他們勝利歸來。
  • 北京援鄂醫療隊隊長劉立飛臨危受命,穩住「軍心」 挺過「至暗...
    1月26日,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醫療護理處副處長劉立飛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各省市組建援鄂醫療隊的通知。「沒問題,我去帶隊,一定把大家都照顧好。」劉立飛說道。這通電話也正是北京市援鄂醫療隊傳奇故事的開始。當晚11時,一份136人的大名單完整地呈現在了劉立飛面前,名單上都是來自北京市12家市屬三甲醫院的精兵強將。
  • 「白衣執甲,英雄凱旋」——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師生與援鄂醫療隊隊員...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醫護人員代表楊林承、郭新月、權怡作為嘉賓進行分享,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崔建華、黨委副書記宋芳秀、黨委副書記王宜然等出席會議,經濟學院初級黨校學員、團校學員以及團支部書記共200餘名同學參加。座談會由經濟學院團委書記劉家瑋主持。線上座談會王宜然向援鄂醫療隊三位「最美逆行者」致以熱烈歡迎和崇高敬意。
  • 武漢抗疫主題天橋走紅 橋上刻下了全國援鄂醫療隊名字
    印上援鄂醫療隊的英名 感恩你們為湖北拼過命武漢抗疫主題天橋令網友淚奔護欄上印著全國援鄂醫療隊的名稱,感恩你們為湖北拼過命。」這兩天,同濟醫院門口的同濟健康天橋在網上走紅了。視頻中,夜晚的武漢解放大道車水馬龍,燈光璀璨,印著援鄂醫療隊名稱的玻璃,在明亮的燈光下格外耀眼。抖音網友「武漢鬍子哥」說:「全國援鄂醫療隊馳援湖北,武漢為此在最繁華的解放大道跨街天橋上設置感恩銘牌。」
  • 陳敏爾唐良智向重慶市援鄂醫療隊全體隊員致歡迎信
    3月18日,重慶市第四批、第九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33名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後凱旋歸來,順利抵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受到人們熱烈歡迎。記者 羅斌 攝本報訊 (記者 楊帆 張珺)按照國家統一安排,近期我市援鄂醫療隊隊員陸續返渝。
  • ...活動助援鄂醫療隊度過隔離休整期 77名援鄂英雄安全愉快度過...
    在圓滿完成援鄂任務後,深圳 77 名援鄂醫療隊員分三批陸續返回,自 3 月 20 日起在深圳市人才研修院進行了為期 14 天的隔離休整,目前已陸續返回工作崗位。據了解,"安心休整"是深圳市委組織部牽頭推出的"安心行動"重要組成部分,重點聚焦緩解隊員們巨大的身心壓力,守護隊員們平安順利地從一線抗疫英雄回歸到家庭和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如今,這些逆行出徵的英雄們已健康平安地和家人團聚,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回到工作崗位。
  • 迎接維康援鄂醫療隊回家!
    4月15日,我院援鄂醫療隊在瀋陽碧桂園瑪麗蒂姆酒店完成了14天的隔離休養,經核酸檢測呈陰性後,按期解除隔離,撤離酒店。 隨後,維康醫院為四位援鄂白衣勇士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儀式上,李德徵醫生作為代表發言,回顧武漢的這段經歷,他說自己無怨無悔。「面對這樣一種新型傳染病,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 上海援鄂醫療隊的貼身衣物,三槍包了!
    圖說:三槍集團捐贈4000條純棉內褲與500套保暖內衣給上海抗疫天使們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偶然間得知上海援鄂醫療隊急缺一次性內褲,上海老字號三槍集團決定鼎力相助。記者今天從龍頭股份旗下的三槍集團獲悉,捐贈給上海抗疫天使們的4000條純棉內褲與500套保暖內衣,目前已送達上海市經信委援鄂醫療隊後勤保障組指定倉庫。三槍更做出承諾,上海援鄂醫療隊關於貼身衣物的物資需求,三槍全包了!2月9日,三槍集團偶然得知援鄂醫療隊急缺一次性內褲3000條。
  • 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人平安凱旋
    3月31日16時,在武漢協和西院持續鏖戰65天,出色圓滿地完成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的黑龍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乘坐的專機平穩降落在哈爾濱國際機場,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名隊員全部凱旋。黑龍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委書記兼領隊、哈醫大二院院長焦軍東激動地說,137名隊員大年初三星夜兼程,馳援武漢,緊急接管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定點醫院武漢協和西院的三個病區,共管理140張床位。
  • 17位安順援鄂英雄凱旋!
    他們的家人、同事也都迫不及待的第一時間與他們見面。在貴陽市觀山湖區新世界酒店,我市11名參加貴州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的隊員正式結束14天的隔離休養,即將返回安順與家人團聚。歡送會現場呼聲一片,掌聲不斷。在酒店門口,隊員們的同事早已等候多時,鮮花、擁抱與問候,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四月,終於等到了這些最美逆行者。
  • 【凱旋】回家倒計時24小時:我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郭忠、謝亞莉凱旋...
    【凱旋】回家倒計時24小時:我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郭忠、謝亞莉凱旋歸來!3月21日16:05援鄂醫療隊領隊陳爾真宣布:明天下午2:00的飛機回滬援鄂醫療隊隊員列隊彩排機場集合隊形3月21日17:00吾乃世間遠行客,幸得風雨同舟人!
  • 回家後,寶山援鄂醫療隊的「全能老爸」用愛烹飪生日大餐
    回家後,寶山援鄂醫療隊的「全能老爸」用愛烹飪生日大餐 2020-04-17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給援鄂醫療隊送手繪櫻花防護服,武漢志願者登上了新聞聯播
    今天,廣東省佛山人民醫院援漢醫療隊撤離。離開武漢前一天,他們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彌補了這次不能看櫻花的遺憾。由武漢志願者雷春莉送出的這份禮物,3月19日,江蘇第二批援鄂醫療隊也收到過。當天,雷春莉和她的小夥伴們還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
  • 都回來啦!普陀最後一批援鄂醫護人員平安抵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4月12日下午,普陀最後一批援鄂醫護人員——普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蘭建陽、重症監護室高年資主治醫師姚寶鋒、消化內科主管護師戎妍、心內科護師沈露丹在歷經49天的救護工作和
  • 赤壁大娘趕製了20雙棉拖鞋 送給雲南援鄂醫療隊
    人民網赤壁2月19日電 (程浩)2月18日,昆明市延安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不約而同地在日記裡寫了同一件事——一名赤壁老大娘知道雲南援鄂醫療隊在赤壁市人民醫院支援患者救治後,親手縫製了20雙棉拖鞋送給醫療隊。
  • 組圖|「謝謝您的熱乾麵」 北京援鄂醫療隊最後的夜班
    新京報訊 3月30日凌晨5點,北京援鄂醫療隊迎來了最後一個夜班,這是他們支援武漢的第64天。負責最後一個夜班崗的北京援鄂醫療隊隊員是李倩倩、黃菊梅、李佳航、趙麗。最後一次走進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隔離病區,醫療隊員們按照流程穿好隔離服,並把最後一次夜班想說的話都寫在隔離服上,「站好最後一班崗」、「去北京請您吃炸醬麵」、「謝謝您的熱乾麵」。自接到撤離通知,北京援鄂醫療隊隊員們心理很糾結,即將回家團聚,心裡很高興,但對武漢的患者卻十分不舍,很想看著每一位患者都從隔離病區走出來再離開。
  • 京東中美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平安歸來!
    粉白色的桃花明媚的張揚在枝頭,如同歸來的援鄂英雄們綻開的燦爛的笑顏。自3月20日我院劉玉紅副主任帶領的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歸來後,我院援助武漢第二批醫療隊劉曉妮、楊星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已於3月31日中午抵達廊坊,之後隊員們將在廊坊進行14天的隔離休養。
  • 上海援鄂醫療隊返滬隔離菜單曝光,遲到的年夜飯也補上咯
    3月18日,上海援鄂醫療隊首批返滬隊員在圓滿完成各項醫療救治任務後回到上海。不過,他們暫時還不能與家人團聚,需要在酒店隔離休整14天。這14天裡,我們的醫護人員吃的怎麼樣、住的怎麼樣?最近,網友爆出一份上海援鄂醫療隊返滬的隔離菜單:紅酒燉牛排、雪汁豆腐魚、宮保鵝肝、蟹肉鍋貼、三丁包、粢飯糕……中餐西餐、日料韓料、小吃甜品頓頓不重樣、天天有驚喜變著法兒「投餵」我們的返滬英雄!
  • 援鄂白衣戰士周靜的朋友圈
    4月12日下午,第三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員、江蘇援武漢前線指揮部成員、國家專家組成員等137人乘坐的東航包機落地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這也是江蘇省以重症專業醫護人員為主、堅守湖北時間最長的醫療隊伍。他們艱苦努力,創造了病人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驕人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