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之星微信號:wap0758a爆料合作加微信號:454703842
最近「倒春寒」來襲
這個三、四月季節
經常陰雨連綿
人體溼氣重
快D叫你媽媽煲靚湯
趕走「大~溼~兇」
廣東人祛溼最鍾意煲的靚湯
總有一種你喜歡的
茯苓茅根煲豬瘦肉【食材】
鮮土茯苓適量、白茅根80克、紅棗10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
將各物分別洗淨。土茯苓切塊;茅根切段;紅棗去核。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
祛溼除困、清熱解毒。
四花燉瘦肉【食材】
雞蛋花8朵,木棉花半朵,金銀花5g,槐花5g,薏米10g,蜜棗2粒,瘦肉150g,水300ml
【做法】
隔水慢燉3小時以上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祛溼安神,消積化滯!適合節日腸胃調理,下雨天預防感冒。
山藥茨實薏米湯
【食材】
懷山藥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朮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
先用水浸泡懷山藥,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淨血汙並斬件,茨實、北芪、白朮用清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
此湯有健脾醒胃、去溼抗疲勞作用,對於脾虛溼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綿茵陳煲鯽魚湯【食材】
綿茵陳30克、蜜棗2個、鯽魚1條、生薑3片(2-3人量)
【做法】
先將綿茵陳、清洗後浸泡片刻;鯽魚去腮、去內臟、刮鱗、刮去腹腔內黑膜後洗淨,放至鍋裡加少量油略煎至兩面魚身金黃色;將全部材料放入湯煲內加水,武火煲10~15分鐘後改文火煲1小時左右,調入適量食鹽調味,飲湯吃魚肉。
【功效】
具有祛溼、養肝健脾的作用。適合溼氣重、易疲勞,肝火旺盛的人食用。
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食材】
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
首先將赤小豆洗淨,冬瓜洗淨,連皮切,生魚洗淨,宰淨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然後將豬瘦肉洗淨,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用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
赤小豆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料之一,有健脾去溼,消腫解毒的作用,而生魚能補脾利水。
苡仁冬瓜鴨肉湯【材料】
苡仁30克,芡實20克,陳皮6克,鴨肉、連皮冬瓜各250克,生薑、精鹽、胡椒粉、植物油適量。
【做法】
將苡仁、芡實、陳皮加適量清水浸半小時備用。將鴨肉去皮去脂肪洗淨,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切成塊狀,與生薑一起放入燒熱的油鍋中略炒,然後加入苡仁、芡實、陳皮、精鹽、胡椒粉,加適量水煮湯,煮約45分鐘後加入連皮冬瓜再煮15分鐘即可。
【功效】
健脾去溼,利水消腫,理氣化痰。
四季燉瘦肉水【食材】
新鮮豬後腿肉200g,淮山芡實粉40g,桂圓肉3粒,杞子10粒,雞蛋一隻,水300ml。
【做法】
將豬腿肉剁茸與淮山芡實粉、雞蛋拌勻,放入燉盅內加入凍水、杞子、桂圓肉,隔水燉足4小時即可。
【功效】
湯清無油,清香清雅,可健脾益胃,安撫五臟,提供免疫力。適合老人家及小朋友、體虛多病人士長期調理。
淮山薏仁瘦肉湯【材料】
白茯苓8克,薏仁10克,扁豆10克,淮山10克,大棗10克,豬瘦肉100克
【做法】
豬瘦肉切塊,其他材料洗淨一起放入煲內,加入400毫升清水,大火煲滾後,小火煲9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白茯苓有利水滲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薏仁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的作用,扁豆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的功效。淮山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的作用。此湯具有較好的健脾祛溼作用,尤其適合過敏性體質、溼氣較重的人飲用。
雞骨草燉豬橫脷【食材】
雞骨草、豬橫脷、瘦肉、薏米、大花豆
【做法】
隔水慢燉3小時以上即可。
【功效】
清熱健脾、祛溼解毒。
香草南瓜眉豆奶油湯【食材】
南瓜200g,眉豆50g,雲苓15g,炒扁豆10g,幹牛至香草3g,洋蔥絲50g,白葡萄酒1湯匙,水1Ll,橄欖油2湯匙,淡奶油(奶油)100ml
【做法】
先將眉豆、炒扁豆、雲苓用水浸泡半日備用。橄欖油炒香洋蔥絲,加入南瓜及香草炒香噴入白葡萄酒,加入藥材及水滾開,慢火熬煮45分鐘,放入攪拌機攪拌,加入淡奶油煮開即可。
【功效】
健脾益胃,祛溼滲溼,美容護膚
中西相融造就美味可口時令的素養之品!
薏米紅豆粥【食材】
薏米、紅豆、大米
【做法】
將其熬成粥即可。
【功效】
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小米粥【食材】
用小米50g,水1L,淮山芡實粉60g
【做法】
電飯煲熬煮半小時即可。
【功效】
小米可以健脾胃,補虛益氣,益丹田暖中,也可清熱解渴、祛溼安神,適合內熱及脾胃虛弱者。
腐竹銀杏薏米糖水【食材】
鮮腐竹200g、帶殼白果10粒、薏米100g、淮山芡實粉30g、冰糖少許、水1L
【做法】
白果放入鍋中慢火煨炒8分鐘,敲開殼取肉。除冰糖外將所有材料放入水中慢火煲40分鐘至腐竹爛溶,湯水濃稠,加入冰糖隔水燉15分鐘即可。
【功效】
斂肺氣定喘,縮小便,補氣養心、益腎滋陰,祛溼開悅。
原料:豬橫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薑2片。
做法: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淨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適合人群:清熱祛溼,去肝熱,對糖尿病人尚有食療功能。
原料:豬小肚5個,蜜棗2個, 半斤豬骨, 薏米, 芡實
做法:
1, 豬小肚用鹽揉洗乾淨
2,加薏米,蜜棗,豬骨同豬小肚一起煲1個半小時。
功效:生薏米煮湯服食,利於去溼除風;用於健脾益胃、治脾虛洩瀉則須炒熟食用!
原料:淮山(幹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脷)300克,淨水適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脷洗淨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淨水煲開,然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適合人群:脾胃差者飲用。
原料:豬骨一斤,12元,土茯苓8兩8元
做法:1.將所有食材都浸泡1個鐘;
2.土茯苓買嘅時候叫檔主幫你削皮,再翻屋企自己切片,然後用水泡一個鍾(用溫水);
3.豬骨過熱水;
4.等鍋嘅水滾咗,再將所有嘅材料倒進去就煲1.5小時基本都可以啦。
功效:土茯苓為清熱類中藥,能除溼、解毒、通利關節;赤小豆食藥兼之,能健脾祛溼、利水消膿,兩者均性平味甘、淡。眉豆係廣東民間祛溼、消腳氣嘅補益豆類,醇香可口,合而煲鯽魚,清潤可口,能祛溼除困、利水且又滋補平和,係時下有益嘅湯飲,且男女老少宜。
原料:鯽魚1斤二兩;綿茵陳2兩;蜜棗2個
做法:
1.把蜜棗一開二,更容易出味;
2.將綿茵陳倒入清水裡,浸泡片刻。再洗乾淨附著喺裡面嘅沙,重複洗兩至三次;
3.把劏好嘅鯽魚洗淨,用刀將腹部內側嘅黑膜(黑膜係鯽魚長期吸入受汙染嘅唔乾淨水,儲存喺體內嘅毒素)刮淨,由於綿茵陳帶有特殊香氣能蓋住鯽魚嘅魚腥味。所以可以免去煎魚嘅一步。將清理乾淨嘅鯽魚放置一邊濾幹水分;
4,根據人數同飲湯量嘅需求,加入適量嘅清水;
5,將蜜棗、綿茵陳、鯽魚放入鍋裡。武火煮15分鐘;
6,煮滾後,轉文火煲1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綿茵陳鯽魚湯係春季常喝嘅一款祛溼保健湯水,健康美味又排毒。值得推薦畀大家。
原料:眉豆、黃豆各50克,鯇魚骨500克,陳皮1/3個,豬瘦肉50克,生薑4片
做法:
1, 瘦肉放入鍋中飛水
2, 豌魚骨放入鍋中煎至金黃色後倒入水滾至白色
功效:眉豆系廣東特產,係廣東民間十分喜愛嘅一種入湯後尤為綿滑糯香嘅豆類,具有祛溼、健脾、補益的功效。黃豆被稱為"營養之花"、"豆中之王"、"田中之肉",中醫認為它有寬中益氣、利大腸、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功。
原料:草龜500克,豬肉200克,奇怪土茯苓250克,紅棗6個。
做法:把草龜、豬肉、土茯苓、紅棗一路放到砂煲內熬3至4個小時即可。
適合人群:清熱祛溼及解毒
原料:鵪鶉4隻,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鵪鶉、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淨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適合人群:清熱祛溼,潤肺化痰。
網絡收集推薦
既美味又可以趕走體內的溼氣
街坊們快快脆整翻煲靚湯啦!
→→我要爆料!←←
爆料合作加微信號:454703842
這些肇慶人都關注肇慶之星微信號:wap0758a
→→長按複製微信號加好友關注,又不會懷孕←←
歡迎關注本平臺,日日肇慶新聞,新鮮免費送到
廣告合作:13415784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