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還看書嗎?「光線在頁面之間流動,它既是時間的流逝,也是空間在讀者手中被不斷地改變。」在書卷開合之間讓自由的心蹁躚翱翔,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情之所系。書籍設計師何其幸福,因為他們從事的正是這樣一份創造美好的工作。
一、2014年中國最美的書
1、《穿越火焰》
設計師:周偉偉
《穿越火焰》是搖滾歌詞集,作者是地下絲絨樂隊(VelvetUnderground)的主唱兼吉他手,當今搖滾界元老級人物之一,盧·裡德(Lou Reed),分中文、英文兩冊,中文黑紙印銀,英文牛皮紙印黑,裸脊函裝,絕對值得喜愛地下絲絨樂隊的樂迷珍藏!
2、《來自洪衛的禮物》
設計師:劉慶海
書籍設計從心意出發,以結構入手,運用不同觸感的紙質、近乎完美的印刷工藝,質樸地再現了作者作品的人文追求及回歸中國語境下的設計。
3、《樂舞敦煌》
設計師:曲閔民 蔣茜
這本書的摹本是殘破不堪的,於是書本也利用殘破來製造時代感和滄桑感,另外毛邊紙的使用呈現了有年代感的悽美,與絢麗摹本的華美形成強烈對比。
4、《囊括萬殊 裁成一相:中國漢字「六體書」藝術》
設計師:劉曉翔
裁開才能閱讀的書,一本書四種形態。書中的每一幅六體書作品,都由作者精心書寫而成,而且,都可以取下裝框,掛在教室、客廳,增添典雅與書卷之氣。
5、《黟縣百工》
設計師:楊韜
這是一本記錄傳統手工藝的書籍,小冊子的文字是活字印刷的,插圖的燙金工藝是模仿了傳統的冥幣,「把燙金用在這本書裡則傳遞了對傳統手工藝正在消失的堪憂。」
二、2013年中國最美的書
1、《空度》
設計師:朱贏椿(也是作者)
用對一天的記錄,描繪一生。作者在固定場景用同一個鏡頭,從凌晨拍攝到傍晚,每一頁的照片看起來相似,其實有微小變化。這種「空度」狀態充滿了禪意。
2、《再會郵筒》
設計師:丁蕾
一本回憶過去年代信簡的書。近似手工印製的郵籤圖章突顯古舊感,書口側面的孫中山頭像表明主題的時代性,非常吸引人。
3、《劉小東在和田與新疆新觀察》
設計師:小馬 橙子
這本書是以一種筆記本的形式記載油畫家的創作經歷,設計沒有拘泥於正規的翻閱方式,隨意,且富有現場感。封面用材及周邊打毛,有著強烈的觸感,體現出隨意放在包中的筆記本不斷使用的時間概念。
4、《嘉那·道丹松曲帕旺及嘉那嘛呢文化概論》
設計師:吾要
設計平實質樸體現了設計者對藏文化的尊重。漢藏語文對照,按照藏文的視覺表達傳統形式編排,用最少的符號表達了最真摯的民俗情感。
5、《流水》
設計師:趙清、周偉偉
全書形態貫穿主題《流水》的設計想法,從封面函盒到書體的流水造型,以及每一頁版面中流淌著水波紋圖形。
三、2012年中國最美的書
1、《象罔衣》
設計師:宋協偉、連傑
圖像精美,局部和細節的動態排列,不時出現的手跡草圖,體現了成品與設計兩種關係的融合。裝訂形式了體現中國傳統服裝纖維意味特徵。
2、《留園印記》
設計師:周晨
沒拆封就似乎能聞見留園木樨花的氣息,黑白的感覺印在淡淡的色紙上,封面仿佛讓人感受到蘇州園林牆壁的肌理。
3、《一個一個人》
設計師:朱贏椿、楊傑芳
這是一本嶄新的「舊書」。如果你在過去三十年珍藏過一本書,它會是這個「模樣」。故意的破損、水漬、墨跡、各種夾帶的小紙片,還有雞毛信裡的海娃、磁帶包裝等等。
4、《雜花生樹》
設計師:劉運來
此書是有關草木類的,用瓦楞線可以反映出草木的原生態狀態,書衣很柔軟,有真實植物的葉子,每一章有一個草木的小標籤,設計師非常用心。
5、《書與法——王東齡、邱振中、徐冰作品展》
設計師:任四四
封面黑中黑,訂線過程很巧妙,把書名用「線」體現出來,用半透明的紙體現了書法若隱若現之感。
其他作品
《遺忘海》
《第九夜》
《陽澄筆記》
《不裁》
《王羲之與蘭亭序》
《蟻囈》
《京都歷史事件簿》
《剪紙的故事》
書籍是「信息詩意棲居的建築」,一書一宇宙,一書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