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籍設計家呂敬人 小新 攝
中新社三亞11月16日電 題:知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書的美是一種必需
中新社記者 高凱
作為中國書籍設計界代表人物,呂敬人16日現身此間舉行的「第一屆中國最美旅遊圖書設計大賽」頒獎儀式。
當日的設計大賽是中國旅遊圖書領域的首次評選活動。作為此次大賽的評委,呂敬人坦言,「從這次收到的作品來看,我們的進步真的非常明顯。」
呂敬人介紹,「國內引進了『孤獨星球』系列以後,其實改變了中國人對旅遊讀物的一個出版思路,以前我們做的很簡陋,這些年我們觀念轉變了,在旅遊類的書籍上有很大進步,注重書籍的服務性,它的好看、氣質,今天我在這裡就能看到不少。」
呂敬人認為,從某種程度來說,旅遊讀物能很直觀地體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實力,「中國的這類書籍現在在好看上可以說不差了,但是在內容上,我認為還有上升的空間。應該能做得更加深入、更加親切,更有條理,更細緻。真正把我們每一個地方的文化人文,甚至情感融入其中。」
設計圖書超過2000本,國內國際獲獎無數,呂敬人書籍設計的創新觀念被業界認為引領了中國書籍設計界的發展。
呂敬人1978年開始從事書籍設計工作。後赴日求學,師從日本神戶工科藝術大學教授杉浦康平。1998年成立獨立工作室,2002年起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2013年起主持「敬人書籍設計研究班」工作。
1996年,呂敬人和寧成春、吳勇、朱虹一起籌劃了「書籍設計四人展」,出版《書籍設計四人說》,正式提出了「書籍設計」新話題。
呂敬人認為,書籍設計絕非「用一個封面給書穿衣服」那麼簡單,他推崇的書籍設計理念,包含裝幀、編排設計、編輯設計、信息設計四個層面,他提出,設計者應當深入理解文字,並注入書籍視覺設計的過程。
「書有不同,應當區別對待,比如像一些普通書籍比如一些工具書、通俗讀物、課本等等,我們應當重視簡單和實用,不要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但它也一定要美,這很重要,書籍的美是會有一種拉動提升審美的作用,美是必需的。」呂敬人說。
對於另外的一些給書籍愛好者的書,在呂敬人看來,書籍設計師應當成為一名「導演」。
「設計師就如同書籍的第二作者,他從文本中解讀出書籍的內涵,並用視覺語言進行表達,每本書都有自身獨特的表達方式,這又一次的創作,甚至能影響到閱讀的節奏。從封面到內頁,從文字圖像的編織,閱讀次序的駕馭,信息組合的分析,到最後的裝幀。」
曾經對中國書籍設計有過頗多批評的呂敬人坦言,中國書籍近些年好的設計層出不窮,「我們有很多年輕人有志於此,作出了很好的成績,同時我也很感謝我們的出版人,他們也在改變觀念。」
「這些年在世界的舞臺上,每年都有我們中國最美書籍的獲獎者,這些作品讓世界關注我們中國書籍的發展,這種關注一直在增加,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呂敬人感嘆。
在電子閱讀強勢影響全球出版行業的時代,呂敬人對於紙質書籍的現狀和未來都非常樂觀,「面對這種情況,只是需要我們做得更好,需要作出有趣的,有保存價值的書,能夠讓人們得到與電子載體那種僅僅是傳遞信息以外的閱讀樂趣。事實上,紙質書籍的發展狀況在這兩年非常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