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書的美是一種必需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著名書籍設計家呂敬人 小新 攝

中新社三亞11月16日電 題:知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書的美是一種必需

中新社記者 高凱

作為中國書籍設計界代表人物,呂敬人16日現身此間舉行的「第一屆中國最美旅遊圖書設計大賽」頒獎儀式。

當日的設計大賽是中國旅遊圖書領域的首次評選活動。作為此次大賽的評委,呂敬人坦言,「從這次收到的作品來看,我們的進步真的非常明顯。」

呂敬人介紹,「國內引進了『孤獨星球』系列以後,其實改變了中國人對旅遊讀物的一個出版思路,以前我們做的很簡陋,這些年我們觀念轉變了,在旅遊類的書籍上有很大進步,注重書籍的服務性,它的好看、氣質,今天我在這裡就能看到不少。」

呂敬人認為,從某種程度來說,旅遊讀物能很直觀地體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實力,「中國的這類書籍現在在好看上可以說不差了,但是在內容上,我認為還有上升的空間。應該能做得更加深入、更加親切,更有條理,更細緻。真正把我們每一個地方的文化人文,甚至情感融入其中。」

設計圖書超過2000本,國內國際獲獎無數,呂敬人書籍設計的創新觀念被業界認為引領了中國書籍設計界的發展。

呂敬人1978年開始從事書籍設計工作。後赴日求學,師從日本神戶工科藝術大學教授杉浦康平。1998年成立獨立工作室,2002年起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2013年起主持「敬人書籍設計研究班」工作。

1996年,呂敬人和寧成春、吳勇、朱虹一起籌劃了「書籍設計四人展」,出版《書籍設計四人說》,正式提出了「書籍設計」新話題。

呂敬人認為,書籍設計絕非「用一個封面給書穿衣服」那麼簡單,他推崇的書籍設計理念,包含裝幀、編排設計、編輯設計、信息設計四個層面,他提出,設計者應當深入理解文字,並注入書籍視覺設計的過程。

「書有不同,應當區別對待,比如像一些普通書籍比如一些工具書、通俗讀物、課本等等,我們應當重視簡單和實用,不要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但它也一定要美,這很重要,書籍的美是會有一種拉動提升審美的作用,美是必需的。」呂敬人說。

對於另外的一些給書籍愛好者的書,在呂敬人看來,書籍設計師應當成為一名「導演」。

「設計師就如同書籍的第二作者,他從文本中解讀出書籍的內涵,並用視覺語言進行表達,每本書都有自身獨特的表達方式,這又一次的創作,甚至能影響到閱讀的節奏。從封面到內頁,從文字圖像的編織,閱讀次序的駕馭,信息組合的分析,到最後的裝幀。」

曾經對中國書籍設計有過頗多批評的呂敬人坦言,中國書籍近些年好的設計層出不窮,「我們有很多年輕人有志於此,作出了很好的成績,同時我也很感謝我們的出版人,他們也在改變觀念。」

「這些年在世界的舞臺上,每年都有我們中國最美書籍的獲獎者,這些作品讓世界關注我們中國書籍的發展,這種關注一直在增加,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呂敬人感嘆。

在電子閱讀強勢影響全球出版行業的時代,呂敬人對於紙質書籍的現狀和未來都非常樂觀,「面對這種情況,只是需要我們做得更好,需要作出有趣的,有保存價值的書,能夠讓人們得到與電子載體那種僅僅是傳遞信息以外的閱讀樂趣。事實上,紙質書籍的發展狀況在這兩年非常好。」(完)

相關焦點

  • 講座|呂敬人:「唯封面論」的書籍裝幀已經過時了
    最近,由中國圖書館學會主辦的「古籍與文創」主題線上培訓邀請中國版協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授呂敬人開展了題為「美書·留住閱讀:從裝幀到書籍設計」的講座。滯後的裝幀觀念阻礙中國書籍藝術的進步,投入書籍整體設計新概念是時代閱讀的需要。」好的書籍設計的標準傳統的裝幀理念認為,好的設計在於新穎,設計者往往耗費巨大精力在書封之上,試圖通過精美的封面設計吸引讀者的目光。在呂敬人看來,好的設計更在於書的內容編輯與整體,最美的書無需光彩奪目。
  • 呂敬人LIVE | 制書實話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雅昌藝術網呂敬人:承其魂·拓其體-書藝問道四十載書籍設計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對中國書籍裝幀50年產生重要影響,並受邀擔任2014年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評委的呂敬人,伴隨著改革開放進入出版行業的他
  • 直播回顧 | 呂敬人LIVE制書實話:承其魂,拓其體
    經過長期實踐,呂敬人獲得的感悟是裝幀≠書籍設計,用一個公式來概括書籍設計,就是: 裝幀+編排設計+編輯設計+信息視覺化設計=(3+1)整體系統工程 在書籍的整體設計的基礎上,呂敬人進一步提出了「書築」和「書戲」的概念:
  • 書籍設計師馬仕睿:科班出身受"整體設計"影響(圖)
    馬仕睿 平面設計師。2003年,他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籍裝幀專業,「我算是科班,而且這一屆之後這個專業被取消了」。   大二時,知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來到了馬仕睿的課堂。課堂上,從日本學成歸來的呂敬人給學生看很多日本書籍設計作品,觀賞紀錄片,傳達「整體設計」的觀念——這「完全影響」了馬仕睿,延續至今。
  • 讓書變得「好看」,就是設計一個好看的封面?圖書設計,是時候改變...
    尤其是在書籍設計上,人才培養與業務實踐、市場需求方面,還有不小的鴻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直言。近日,上海理工大學版藝學院與草鷺文化合作成立「滬江草鷺裝幀設計研究中心」,邀請中外專家開設工作坊,傳授裝幀手藝。第一位授課專家是在倫敦開設「5工作室」的英國藝術工作者協會院士馬克·科克雷蒙(Mark Cockram)。
  • 2017年度「中國最美的書」出爐:裝幀設計提升實體書「悅讀」指數
    (組辦方供圖)  談起書籍裝幀藝術,它的定義早已不止於做個好看的封面,或是給文本添入插圖。昨天,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的2017年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揭曉,來自全國22家出版社的25種圖書獲得這一稱號,並將代表中國角逐2018年度「世界最美的書」,它們再度刷新了讀者對於書籍之美的認知。
  • 本周六 |和大師一起玩設計,親手製作一本隧道書
    這個周六,和小愛一起,走進今日美術館,深入了解中國書籍設計的藝術,領略《書藝問道》「呂敬人」書籍設計40年的攀登之路,為孩子們提供創造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五感的閱讀愉悅舞臺,同享「書藝問道」之美的閱讀之旅,插上想像力的翅膀,創作一份屬於自己的手作書。
  • 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優秀作品展·桂林站開幕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書籍設計家呂敬人,中國出版協會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主任、著名書籍設計家劉曉翔等來自北京、南京、廣州、南寧、桂林等地的書籍設計師、專家、教授及高校師生2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設計師呂敬人致辭。
  • 書之為物——談《囊括萬殊裁成一相:中國漢字「六體書」藝術》書籍設計
    在地鐵上甚至是朋友的聚會上,低頭看手機成了我們的習慣,久之,當面交流也就變成了一種奢侈:在不見面的情況下,我們對著屏幕搞定一切,「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書在這時候能做什麼呢?▲《囊括萬殊裁成一相:中國漢字「六體書」藝術》全貌展示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有非常多的書籍設計師不滿足於「裝幀」,迎難而上,在書籍設計領域展現出高水平,令國際同行側目。推動我們的設計理念向整體設計、編輯設計轉換的大型展覽是每4—5年一屆的「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和每年一屆的「中國最美的書」。
  • 裝幀設計精緻化之惑:紙質書籍將變成收藏品嗎?
    年輕的平面設計師也很願意選擇書籍裝幀設計作為行業,原因除了書業本身的文藝氣質以外,還因為作品的曝光率高。當書籍被擺上書架,就意味著一個設計作品在實體空間中被展示、觀賞,而且可以不斷累積,這令不少年輕設計師嚮往。但早期臺灣的圖書市場也不是這樣的。
  • 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優秀作品展走進桂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謝洋)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優秀作品展·桂林站於12月7日在廣西師大出版社美術館開展。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誕生於1959年,至今已有60年歷史,是國內出版界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書籍設計藝術評選和展覽。
  • 書的設計 - 第八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
    書的設計——第八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優秀作品展(北京)展覽時間/2014年9月23日~10月7日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區櫻花東街甲2號(北京服裝學院中關村時尚產業創新園 F1時尚展廳)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覽暨評獎誕生於新中國的第一個十年
  • 《賈滌非練習》這本 「最美的書」,設計師在雕刻什麼?
    而書是一種物質連接:打開、翻動、查找、審視、切換、捕捉、觸摸、聯想、召喚,然後,形成想像和庫存。 書的體量,尤其是儲蓄的能量,藉助紙張、印刷、圖形、文字、裝訂固定下來。再經過讀者的觸摸、互動以及時間與空間的轉換、並置,跨領域的延伸,就像欣賞藝術品原作的場域和心情。
  • 【書籍設計】中國最美的書
    書籍設計師何其幸福,因為他們從事的正是這樣一份創造美好的工作。2、《來自洪衛的禮物》設計師:劉慶海書籍設計從心意出發,以結構入手,運用不同觸感的紙質、近乎完美的印刷工藝,質樸地再現了作者作品的人文追求及回歸中國語境下的設計
  • 身為工業設計師你看過這些書籍嗎?6本工業設計書籍推薦
    身為工業設計師你看過這些書籍嗎?6本工業設計書籍推薦愛讀書,讀好書,作為工業設計從事者,也必當看一些書籍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小金庫。
  • UI設計師入門書籍推薦
    而想要成為一位優秀的UI設計師,更是需要多從書中吸取那些優秀設計師的經驗,了解他們的思路與方法。鑑於多位小夥伴諮詢了入門書籍,所以今天給想要轉行UI設計行業的小夥伴們推薦幾本入門書籍。1.這本書,是小白入門UI設計行業必看書籍之一!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UI設計初學者講清楚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比如:什麼是UI設計?和其他職業有什麼區別?初學者該學什麼軟體?如何從零基礎一步步地提升?該如何培養好習慣成為優秀的設計師?對於配色、設計質量等有沒有可以提升的技巧?
  • 書籍裝幀設計師朱贏椿:至美無書
    [摘要]朱贏椿是中國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書籍裝幀設計師之一。他的設計獲得過「中國最美的書」「世界最美的書」等獎項。對於他的設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他的設計實驗一定會讓人過目不忘。在11月下旬,2013年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揭曉,朱贏椿設計的那本被稱為「無字天價書」的《空度》,以及他為饒平如設計的《平如美棠》再次將該獎項收入囊中,並代表中國參加2014年度「世界最美的書」評選。這兩個獎項,此前他已經多次獲得。「對我自己來說,也不能老獲獎,讀者疲勞了,作者疲勞了,我自己也疲勞了。」
  • 阿多比設計學院推薦:UI設計師必讀書籍!
    這本書不是簡單的藝術史科普,而是一種美學的教育,教人藝術的眼光和藝術的思維,處處流露出藝術史學家對藝術的真摯熱愛,可作為藝術審美入門,藝術批評入門,藝術欣賞入門。作為UI設計師的大家,也是在創作屬於頁面的藝術。
  • 25種圖書獲2018年度「最美的書」 快來看看它們美在哪?
    十多年來,先後有15批321種來自中國的「最美的書」亮相德國萊比錫,有19種榮獲「世界最美的書」的獎項,其中2項獲金獎。  「最美的書」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樣本,成為中國優秀圖書設計和優秀設計師走向世界的重要平臺。主辦方表示,「最美的書」的評審標準既要與「世界最美的書」的評選要求相接軌,又應反映出中華文化的特質和精髓。
  • 書籍設計有時像拍電影 肉匠
    後來大學進入平面設計專業,畢業後做過網站、包裝、海報,直到幾年前,我開始和一些獨立劇團合作,比如王翀的實驗劇團還有已經解散的身體力行現代舞團,開始為他們設計一些冊子,這才重新對出版物發生了興趣,幾年前參加了呂敬人老師辦的書籍設計研修班,再之後開始和出版社合作,燃起了做書籍設計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