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滌非練習》這本 「最美的書」,設計師在雕刻什麼?

2020-12-21 騰訊網

《賈滌非練習》

作者:賈滌非

設計:雅昌·北京設計中心 孫文彬

出版:吉林美術出版社

印製:雅昌文化集團·北京藝術印刷公司

榮譽: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

一顆獨自生長在荒漠的樹、一隻飛過天空的鳥、一幅掛在展廳的畫本身不存在任何意義。意義只是你自己對心的定義。當你的身體所有的零件和心通力合作,讓你在生與死之間蒙受一段短暫的恩惠,把一個跨越時空和界限的特徵送向未來,抵達一種至高無上的境地,就是這種境地也不是可以奢望的,還應當說明時間、場合、人物、感受…以及未知條件,這…是我想說的。喬治 · 莫蘭迪曾說:「我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實。」

《賈滌非練習》這本書,是我做書生涯前十年的一個階段總結,前後和先生已出過六本畫冊。每做一本,縱使不通,像闖了禍,也是建立在內容基礎上的衝動和感覺,等自己回過味來,捶胸頓足,又自陷重圍。到了這一本,等於將那些隱藏在犄角旮旯的獸再次喚醒,在黑暗中,虎視眈眈…對著我。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反應都是通過感官得來,眼看、嘴嘗、耳聽、鼻聞、手觸,腿腳丈量,大腦思考。感官決定了自己能夠擁有的邊界和潛能。而書是一種物質連接:打開、翻動、查找、審視、切換、捕捉、觸摸、聯想、召喚,然後,形成想像和庫存。

書的體量,尤其是儲蓄的能量,藉助紙張、印刷、圖形、文字、裝訂固定下來。再經過讀者的觸摸、互動以及時間與空間的轉換、並置,跨領域的延伸,就像欣賞藝術品原作的場域和心情。

拿到一本畫冊被撲面而來的內容牢牢吸引,這是做書很重要的事,甚至是最重要的事。設計師沒有任何風格企圖,反而讓書體空間洋溢出獨特的姿態。存留內心美好的那一部分,重拾判斷支點,讓「藝術」回來。

不知從何入手又不知如何描述,作為藝術活動,它就是讓你興奮,促使你主動參與,期待更多關於理解藝術的信息,這或許是人類當今或未來的一種趨勢。

設計師自我表達的後退,內容「藝術」的向前呈現,使得當代藝術的實驗性有了「獨立理解」的可能性:如何觀察、思考與感知。

這種方式與觀念的並置,正是自成體系的推演。設計師轉身於研究和觀察的角色。

一切得不到卻渴望得到,憤懣又窒息的事物,喜悅、溫暖且賦予生存意志的事物,以及一切毀滅的事物——生命並不順遂,但必須生長。也只有生長,才能「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而胸次悠悠」(朱熹《論語集注》)。

做書也曾試圖解構、搬運…作者的內容意義,在另一個地方重新建立和固化成某種看得見的自我形態。支撐生活不能滿足、驅使、完成的「我」之所以是「我」的部分,而這個部分需要一面鏡子,鮮活生命的鏡子:

眼睛幾乎是呆視著「靜物」

好像在其中可能會找到什麼

也生怕忽略了什麼細節

頗感敬畏

心裡好像只有一念:看得清楚些…

書是什麼?書的意義與極限又在哪裡?新的媒介中蘊藏著不同的結構,對待文字和圖像的方式也在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障礙,立於鏡子的兩端,立於屏幕的兩端,有沒有可以通達的門?又或者立在那裡,不近不遠,它注視著你。也是我和先生相識十年,蹲在那裡,雕刻的「自我」的部分。

採訪摘錄:

能講解一下這本畫冊的設計理念嗎?

由於這本小畫冊裡的作品是從上海一個藏家收藏的一千多幅賈先生於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之間創作的素描、油粉彩、水墨和水彩手稿中挑選的近600幅習作。賈先生又特別神秘的一個人,大畫家嗎,骨子裡都散發著光芒。形態上就想白白淨淨:「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又想有讀者的偷窺癖在上面。就在「Jia Difei Works」這個字形上琢磨,經過排列,發現字母「i」在一條線上時,特別有韻律感;上面的圓點進行錯位後,「模切」掉一個,即傳達了「陰陽」易學的原動力和窺探的心思,又有「不重複自己」在裡面,很像賈先生的作畫心態。書不僅是用來讀,還要有互動的部分,才比較「網際網路」,對吧?於是就將書的第一個印張設計了一個拼圖,讀者可以嘗試著拼一拼。

畫冊的開幅很特別,似乎很少有人會做這麼小的書,因此也是一個很大膽的設計。您是怎麼想到64k這個尺寸的?

厭倦了大書,平時做的太多了。習作體量特別大,就想著做一本口袋書,小小的,寶典類型的,經常翻,會入魔的那種…。

設計的過程中,是否有推倒重來的地方?

有,當然有。設計師,跟藝術家一樣:「關起門來折磨自己,打開門來嚇唬別人」。

從拿到圖片到設計,再到印刷成品這個過程,大概花了多長時間?

答:挺長時間的,一年多的時間,從去年十月份就開始了。主要是遇到了疫情,賈先生去英國,滯留了大半年。我倆就在網上相互折磨對方,還有時差問題。

在您看來,為藝術家做書有什麼不同?

說有什麼不同?每個藝術家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一點最吸引設計師。

附畫冊中的幾幅練習,與當下的自己共存:

設計師孫杰/文彬簡歷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視覺傳達系多媒體專業。呂敬人書籍設計研究班學習(北京),何見平「設計五夏」研究班學習(杭州),德國包浩斯夏季學院研究課程(魏瑪)。專業考察:德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和香港等。

中國出版協會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委員

雅昌北京設計中心經理,美術專項工作室負責人、資深設計師、藝術指導。

主要參展與獲獎

國際商標標誌雙年獎(優異獎)、亞洲之星包裝設計大獎(亞洲之星)、美國印製大獎(優異獎)、香港印製大獎(全場大獎、冠軍獎、優異獎)、中華印製大獎(全場大獎)、全國平面設計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紅星獎)、第八、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獎(10件入選、2件優異獎)、GDC平面設計在中國(專業組入選)、中國「最美的書」獎、靳埭強設計獎等。

相關焦點

  • 這本2020年中國「最美的書」,集合了達利趙無極等大師「手作書」
    在近期評選出的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中,一本集合了達利、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的極致之書——《書之極》脫穎而出,成為矚目焦點。這也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介紹藝術家手作書的「教科書級別」出版物,它的出版填補了此類圖書的空白。記者近日來到《書之極》作者王驥家中,親眼看到了這本最美的「藝術家手作書珍藏寶典」,還參觀到了王驥收藏的各種手作書藏品,令人大開眼界。
  • 對紙本情有獨鐘的85後設計師潘焰榮,如何做出「世界最美的書」|...
    昨晚,85後設計師潘焰榮亮相「LIVE!制書實話」直播間,從業十餘年的他兩次摘得書籍設計界「奧斯卡」獎——「世界最美的書」榮譽,年紀輕輕就已經是AGI(國際平面設計聯盟)會員。制書實話   第五話  潘焰榮:紙本有情好書的標準是什麼?進入正題前,潘焰榮老師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似乎所有書籍設計師都會問讀者、問自己這個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答案,而潘老師的答案非常簡單——內容好,設計好,印製好。書的設計,其實就是閱讀體驗的設計。
  • 「中國最美的書設計師」教你製作線裝書
    摺紙、描線、畫孔、打眼、穿線…… 「中國最美的書設計師
  • 這本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竟然集合24位頂級藝術家作品大展?
    在近期評選出的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中,一本集合了達利、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的極致之書——《書之極》脫穎而出,成為矚目焦點。這也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介紹藝術家手作書的「教科書級別」出版物,它的出版填補了此類圖書的空白。記者近日來到《書之極》作者王驥家中,親眼看到了這本最美的「藝術家手作書珍藏寶典」,還參觀到了王驥收藏的各種手作書藏品,令人大開眼界。
  • 圖書裝幀設計師:"漂亮"是書的表面而不是本質
    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下月即將舉行,2013年「中國最美的書」活動也在緊張進行中。日前,《解放周末》專訪了著名圖書裝幀設計師、「中國最美的書」活動資深評委袁銀昌。  解放周末:一般讀者買書、讀書、藏書,很少注意到書是如何裝幀設計的。你們的工作被稱作「為書裁衣」,通常要經過怎樣的過程?  袁銀昌:一般來說,一部書稿進行了三校後,就通知我們可以開始做設計了。
  • 這10本書設計師必讀的書你還差幾本?
    內容簡介設計到底是什麼?推薦理由書中告訴你如何像設計師一樣觀察和思考,你可以將書中的技巧運用到平面,網頁等不同的設計項目中,提升自己的平面設計能力,做出優雅,實用和不凡的版面。- 7 -《設走進建築師的家》中村好文內容簡介本書是作家兼建築家中村好文的隨筆集。
  • 2018年度「最美的書」評選揭曉 25種圖書榮膺最美稱號
    2018年度「最美的書」評選今日揭曉, 來自全國各地20家出版社的25種圖書榮膺本年度「最美的書」稱號,並將代表中國參加2019年度「世界最美的書」評選。據主辦方表示,「最美的書」的評審標準既要與「世界最美的書」的評選要求相接軌,又應反映出中華文化的特質和精髓。 「最美的書」創立於2003年,是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的書籍設計年度評選活動。
  • 「中國最美的書」評選揭曉,專家告訴你這25本書美在哪裡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中國最美的書」評委會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本年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報名工作始於今年6月,通過單位、個人選送及專家推薦三種途徑,共收到參評圖書312種,624冊。這312種圖書分別來自全國各省市94家出版單位,所有參評圖書內容涵蓋文學、藝術、科技、教育、歷史、生活、兒童等方面。
  • 設計師 Delichte 手工雕刻木匙的製作過程
    本次我們分享的是設計師Delichte手工雕刻木匙的製作過程!Delichte手工雕刻木匙的興趣始於一個小好奇心,但是很快就沉迷於其中,真正讓她喜歡的是它的簡單而不複雜,而且這個過程本身是很輕鬆的,你不需要任何花哨的設備 - 只是一些刻刀工具和木材便可以啟動。▼你需要的工具①、。胡桃木是本教程中使用的木材,但是有很多木材也是可以使用的。
  • 【書籍設計】中國最美的書
    一、2014年中國最美的書1、《穿越火焰》設計師:周偉偉《穿越火焰》是搖滾歌詞集,作者是地下絲絨樂隊(VelvetUnderground)的主唱兼吉他手,當今搖滾界元老級人物之一,盧·裡德(Lou Reed),分中文、英文兩冊,中文黑紙印銀,英文牛皮紙印黑
  • 25種圖書獲2018年度「最美的書」 快來看看它們美在哪?
    圖為入選2018年度「最美的書」——《歷史的「場」》內頁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1月12日報導:2018年度「最美的書」評選今天揭曉,來自全國各地20家出版社的25種圖書榮膺本年度「最美的書」稱號,包括《
  • 2017年度「中國最美的書」出爐:裝幀設計提升實體書「悅讀」指數
    昨天,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的2017年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揭曉,來自全國22家出版社的25種圖書獲得這一稱號,並將代表中國角逐2018年度「世界最美的書」,它們再度刷新了讀者對於書籍之美的認知。出版界、設計界人士認為,當我們親密接觸一本本設計感十足的紙質書時,只有它們的質感、肌理與圖書主題、架構默契融合,才能予人有溫度的「悅讀」享受。
  • 知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書的美是一種必需
    著名書籍設計家呂敬人 小新 攝中新社三亞11月16日電 題:知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書的美是一種必需中新社記者 高凱作為中國書籍設計界代表人物,呂敬人16日現身此間舉行的「第一屆中國最美旅遊圖書設計大賽」頒獎儀式。
  • 薦書|朱贏椿:中國也有世界第一流的圖書設計師
    他是著名的書籍裝幀設計師,他設計的書籍作品,多次獲得「中國最美的書」和「世界最美的書」獎,並在德國、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巡迴展覽,不僅使國際同行認可了中國的圖書設計作品,也使國際社會開始關注中國的圖書裝幀設計。《蟲子旁》是朱贏椿首部圖文作品,講述被我們忽略的蟲子的世界。
  • 攝影,看什麼書?12本關於「攝影書」的館藏
    書中詳細列出了每一本攝影書的資料,包括書名、尺寸、出版時間及出版方等,並有一篇關於這本攝影書的短評和大量的內頁插圖。閱讀時常常因豐富的細節而充滿驚喜。長期以來,荷蘭的平面設計師們一直站在業界前沿,並堅持不斷探索新的領域,這一品質已經成為當代荷蘭攝影書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荷蘭目前的攝影書出版熱潮源於長期以來的優秀傳統。這一傳統在二戰之前就有了,尤其是在戰後的一段時間裡,攝影師和設計師之間的合作尤為密切。本書精選了近100冊二戰後的荷蘭攝影書,涵蓋歷史、當代和自出版等方面。
  • 2019挪威最美的書 | 通往北方的設計之路(中)
    挪威最美的書可以追溯到1933年。中間有一個關鍵人物就是發起人Arthur Nelson(阿瑟·尼爾森),他於1920年移居挪威,並在當地創立了自己的印刷公司。由於對印刷質量和工藝的熱情,他還創立了專業雜誌《Norsk Trykk》(挪威印刷),這本雜誌為後來的挪威印刷行業提供了很好的指導。
  • 《牛腿》回歸:36元擁有「中國最美的書」!
    可能早期的建工粉還記得,這本《匠心隨筆——牛腿》去年夏天剛上市的時候,在藝術筆記類圖書市場引發了很大的關注,讀者們買回家還自發把手繪後的照片發來,分享自己的「使用體驗」,建工社公眾號的贈書活動也引發了大家的申請狂潮,結果就是:很!快!賣!空!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貨是搶的好(好吧,後一句是小編加的……)「Sold Out說明品質,這總是不變的真理吧?!」
  • 酸痛、疼痛,這本拉伸書就夠了!
    這本書是第一本拉筋與肌肉解剖學相結合的專業圖解書,以基礎解剖學及人體生理學為基礎,教你合理運動目標肌群,科學延展腰背肌肉,全效松筋活絡!
  • 堅持100個書籍封面排版練習
    「刻意練習」法,先找到目前最需要和自己最缺乏的技能然後有針對性的練習,這是非常好的練習方法,但卻很少人堅持下去。劉哲_NewJoy原本是字體設計師,後來發現自己包裝版式方面的設計比較欠缺,為了提升水平,開始學習版式設計,並且開始他的100本書籍封面排版設計項目,現時已更新第87個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