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做評委大學生做設計 鄉村振興網紅方案出爐

2020-12-26 看看新聞Knews

12月18日,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在金山區楓涇鎮舉行。來自長三角地區20餘所大學的1000多名大學生和青年設計師,經過幾個月的設計,圍繞金山19處鄉村公共空間、17項本土物產,拿出了310份有效設計方案。

而經過農民評委和專家的共同評審,獲獎作品將成為金山鄉村更新中的「網紅」產品或點位,圖紙上的設計也將在現實中真正落地,讓更多青年人才的思潮助力鄉村振興。金山的張橋羊肉搖身一變成了「羊小將」,除了是好吃的美食,他們還各自有了生動有趣的故事,甚至有了動畫形象。當然,原本"平淡無奇"的包裝更是改頭換面。「潮」、「酷」、有辨識度,成了這些農村網紅的新標籤。

大學生參賽者說:「要打造一個張橋羊肉的IP形象,通過IP形象來推廣產品特點和推廣它的品牌文化,因為IP形象是目前品牌設計中非常流行的方式。」大學生參賽者稱,難點就是在於創新,品牌的升級這一塊。本屆大賽,共「拋」出了金山區範圍內19個有設計需求的鄉村公共空間點位,包括村頭小公園、村委會、鄉村遊景區、農村一條埭等。同時,還設置了17個本土物產選題,如楓涇粽子品牌設計、楓涇丁蹄包裝形象等,通過對鄉村物產的創新設計,充分體現地域文化和鄉風民俗。像這個移動茶樓的設計作品,就得到了農民評委們的一致好評。大學生參賽者介紹:「我們想做一個全部都用竹材料來表現的建築,兩個月以後我可以拆除它,也可以在另外一個地方再建起來。」

「我為鄉村種風景」長三角大學生鄉村公共空間設計大賽已舉辦第二年,第一年的不少獲獎設計方案都在第一時間被各方「搶走」。作為千年古鎮,楓涇主要通過更新和保護的方式來進行。要摒棄傳統的'包工頭'式設計,就要'挖掘美、設計美',讓學術成果從校園走向田園,「種」下新風景。金山區楓涇鎮黨委書記張斌表示:「鄉村是個大舞臺,也是年輕人的舞臺,這些作品在明年我們鄉村振興過程中,肯定會把它落地,看到我們學生在這裡,把夢想變成現實。」(看看新聞Knews記者:梁蔚浩 編輯:範燕菲)

相關焦點

  • 從女大學生到首都鄉村振興協理員
    2019年和2020年聘用的鄉村振興協理員中,受聘女大學生比例分別為54.1%和61.8%。比例逐年上升的背後,能參與鄉村振興、建設自己的家鄉對女大學生而言最具吸引力。「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大四時就有了紮根農村、服務農民、為自己家鄉做貢獻的想法。」
  • 期待更多網紅產品助力鄉村振興
    一個原本只出現於街頭小巷的地方小吃,因包裝及生產工藝創新,華麗轉身為袋裝速食網紅產品。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袋裝螺螄粉歷時6年實現了產值破百億元的跨越,給人帶來很多思考與啟示。作為一款深度融合一、二、三產業的產品,袋裝螺螄粉產業全程參與了柳州市的脫貧攻堅,並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過程中實現了產業發展和帶動脫貧的雙贏。
  • 寧波大學-象山縣鄉村振興設計研究中心舉辦概念方案設計展暨答辯會
    12月1日,寧波大學-象山縣鄉村振興設計研究中心鄉村概念方案設計展暨答辯會在象山縣塗茨鎮黃沙村舉行。會上,寧波大學潘天壽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徐順畢老師首先介紹了校地合作項目的進展情況和本次畢業答辯流程。他說自今年9月寧波大學-象山縣鄉村振興設計研究中心成立以來,精心組織寧波大學潘天壽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藝術設計系的43名應屆畢業生,分7小組對塗茨鎮黃沙村、定塘鎮花港村的7個節點進行了概念方案設計,共形成了23套節點設計方案。接下來將通過答辯論證、群眾打分等形式對這些設計方案進行綜合評比,最終將形成7套有效方案參加鄉村設計方案評審。
  • 以設計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三明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邱國鵬介紹。此外,學院還建立了集種植、加工和銷售於一體的葫蘆文創產品產業鏈,發展一批高附加值農產品商業項目,推動當地創新型「三農」經濟發展。 「原先農民種出來的葫蘆,每個只能賣一元多,現在一個能賣到一兩百元。」上官燦丁說,當地百姓不光可以種植葫蘆增加一份收入,還可以在作坊裡做漆藝葫蘆,就近務工再增加一份收入。
  • 《鄉村合伙人》:讓鄉村振興插上文旅融合的翅膀
    (湖南衛視供圖)無價之寶——「電視版鄉村振興教科書」「不是走馬觀花的旅遊節目,也不是旅遊宣傳片,更不是送點東西就了事,我們要的不是輸血,而是造血。」換了四撥人,直到現在的製作團隊拿出樣片,高揚先才拍板就是它了。他說做節目的初衷是希望為文化旅遊促進脫貧攻堅探究一些模式,搭建一個平臺。
  • 鄉村振興「成績單」出爐,廣州緣何蟬聯珠三角第一?
    廣州正努力在全省鄉村振興中當好示範和表率,蟬聯珠三角第一正是對廣州鄉村振興的肯定,一組數據可以佐證廣州的成績:2019年廣州第一產業增加值251.37億元、增幅3.9%,增速創10年新高;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868元,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縮小至2.25;高質量嶺南特色美麗鄉村初具規模。
  • 第二屆廣西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在百色舉行
    第二屆廣西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在百色舉行 www.gxbszx.gov.cn  2020-12-20 13:02  閱讀:280次  作者:陸照德  編輯:吳黃蘭  來源:右江日報
  • 宿遷新莊鎮改善農民住房條件,增強鄉村振興動力
    突出民生導向、需求導向,堅持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明確農房改善項目設計標準及規範,在保障基本居住、兼顧改善需求的原則下,合理控制建築面積,科學設計建築戶型和內部功能,切實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特別注重細節打造,對陽臺封閉、空調外掛、太陽能熱水器放置以及外牆色彩搭配均作出美觀、實用等具體要求。完善基礎配套。
  • 比拼「金點子」 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落幕
    比拼「金點子」 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落幕 2020-11-12 05:26:56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記者 紀馭亞 通訊員 林曉瑩   浙江在線11月12日訊(記者 紀馭亞 通訊員 林曉瑩) 11月11日,由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共同主辦的「農信杯」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在浙江工商大學落幕。
  • 巧用資源 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版式設計:趙偲汝脫貧攻堅中的設計創新,作為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上的亮點,凸顯設計獨特的社會價值,感召著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走進鄉村,致力於用設計讓鄉村生活更加便捷、舒適、美好。為鄉村設計,還要發揮設計整合、協同創新的作用,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用設計將鄉村的發展資源轉化為生命力,繪就鄉村美好圖景。巧用鄉土資源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
  • ...喜看新變化| 農民變身帶貨主播 「村播」賦能鄉村振興
    今天推出第三期【農民變身帶貨主播 「村播」賦能鄉村振興】 截至目前,村播學院已培訓4687人次,孵化「村播」達人240餘名,已有50多名網紅農民主播成功出圈,通過線上直播銷售麵條、多肉等各種農產品,帶動居民創業就業1000餘人。
  • 【經濟日報頭版】融合之道——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大略網
    德州市市長楊洪濤說:「我們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真正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切實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  鄉村建設錢從哪裡來?錢從「合」處來。  ——整合政策性扶持資金。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提升農民幸福感
    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立足實際,加快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增強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統籌協調,大力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該街道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結合農業農村工作實際,認真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抓規劃引領,聘請了上海、南京等多家高資質設計院編制總規、村莊規劃和修建性詳規,力求規劃符合本地發展實際。
  • 鄉村文化振興如何做?重在知行合一
    鄉村文化振興,還是要根植於本土,有什麼樣的原料,就做什麼樣的飯菜。鄉村文化應該堅持本土性,但也不能一味放大排他性,其他鄉村乃至城市文化振興過程中的一些典型經驗、先進做法,凡是能夠融合進來的,凡是融合進來之後不會發生排斥反應的,還是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融合進來。此外還要認識到文化振興應該在遵循規律性的同時做到長期性。
  • 首屆世界鄉村復興大會舉行 探索鄉村振興智慧方案
    因此,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圍繞區域農業產業發展推進科技創新和示範推廣,還應該高度重視汲取中華傳統農耕文明經驗,加強對鄉村治理問題的研究,在系統總結中進行探索和創新。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聯合多家單位發起,並承辦了首屆世界鄉村復興大會。目的就是藉助這一平臺,在集中學者智慧的過程中,形成服務山西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的政策建議,為世界鄉村復興貢獻智慧、提出方案。
  • 高素質農民如何「煉成」?看鄉村振興中的農民力量|農業觀察
    這裡的農民不一般。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離不開高素質農民隊伍,高素質農民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水」。「昌平草莓」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能種出昌平草莓的農民究竟有何不一般,具備哪些高素質?日前,中國網記者走進北京市昌平區,近距離與高素質農民對話,看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的十八般「武藝」。
  • 北京農學院:全力培育鄉村振興人才 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如,組建的「溫情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北農學子連續四年到豐寧滿族自治縣進行調研和學習,學生看到村民的貧困生活,切實認識自身所肩負的重任——為鄉村振興貢獻微薄之力;開展的暑期創新農經行動計劃,研究生圍繞鄉村特色產業培育、美麗鄉村建設、休閒農業發展、特色農產品營銷等方向深入京郊農村開展調查研究,通過深入農村、熟悉農業、了解農民,進一步堅定他們服務鄉村振興的決心。
  • 2018,廣州鄉村振興都做了什麼?
    筆者從市委鄉村振興辦了解到,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起步平穩、開局良好,各項工作布局全面展開。一、組織領導和總體部署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有關會議精神,專題研究全市鄉村振興工作。
  • 融合之道——山東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鄉村振興融合化需要城鄉融合,在各領域實現城鄉深度融合發展。德州大力推進城鄉融合,德城區、陵城區、禹城市、臨邑縣、平原縣、武城縣入選山東首批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德州市市長楊洪濤說:「我們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真正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切實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