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練好一塊肌肉必須要了解其解剖功能,因為我們訓練動作都是根據其收縮功能設計的。俗話說新手練胸,老手練背,那麼今天就給老鐵們分享下背部淺層肌肉的構造,只有了解背部肌肉構造,我們才能遊刃有餘的進行背部的訓練。
背闊肌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後側。
起點:第7~ 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後部和第10~ 12肋外側面。
止點:肱骨前上方(小結節嵴)。
功能:肩關節伸、內收和內旋。
大圓肌
部位:岡下肌、小圓肌下方。
起點: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點:肱骨小結節嵴。
功能:近固定,使肩關節內旋、內收和伸。
斜方肌
部位:項部及背上部皮下,一側為三角形, 兩側相合為斜方形。
起點:上項線、 枕外隆凸、項韌帶、第7頸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韌帶。
止點:鎖骨外側1/3、肩峰和肩胛岡。
功能:上部肌纖維收縮,使肩胛骨上提、上迴旋和後縮;中部肌纖維收縮,使肩胛骨後縮;下部肌纖維收縮,使肩胛骨下降、上迴旋和後縮。
豎脊肌
由髂肋肌、最長肌、棘肌三部分組成。
起點:骶骨背面、髂脊後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點:頸椎、胸椎、顳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頭和脊柱後伸;單側收縮,使脊柱同側側屈;上固定時骨盆前傾。
以上就是我們的背部肌肉構造,大家有沒有了解的更清楚一點?
我們再來說說關於背部的訓練,大家在練背的時候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這裡給大家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訓練問題,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呢?
背部常見問題:
1:背部肌肉感覺不好:首先訓練不要含胸保持挺胸姿態,肩帶下沉微收保持體態。
2:單側收縮不明顯:調整體態收緊核心保持穩定,調整該側肩關節靈活度,激活前鋸肌,中下斜方肌和菱形肌。
3:俯身動作腰疼:腹部收緊穩定,避免過分塌腰,也避免弓背,調動臀部參與。
4:身體晃動:膝關節微屈,腳趾踩實地面,腰腹部收緊。
5:小臂酸:放鬆小臂肌群,腕關節中立避免過度屈腕,訓練手的抓握能力。
6:背部無肌肉發力感:首先檢查動作是否正確,避免聳肩保持沉肩,肩帶微後縮。
7:聳肩:練習肩帶下沉的肌群(下斜方肌 前鋸肌)。
8:斜方肌酸脹:避免聳肩保持肩胛下沉,挺胸避免含胸。
9:羅馬椅挺身時腰椎刺痛:松解下背部,縮小動作幅度不要過分後伸。
10:羅馬椅挺身膕窩痛:微屈膝不鎖死,腳尖外八站立。
如果你也遇到了這些問題,小夥伴趕緊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