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美味,品類眾多,其中有一款名為「白咖啡」。不少朋友未接觸前,都心生疑惑,咖啡還有「白」色的?白咖啡是馬來西亞的土特產,約有100多年的歷史。白咖啡並不是指咖啡的顏色是白色的,而是在形容它的咖啡豆烘焙。
白咖啡是馬來西亞的土特產,約有100多年的歷史。白咖啡並不是指咖啡的顏色是白色的,而是在形容它的咖啡豆烘焙工藝和天然淳樸的味道。「白咖啡」的命名代表了「純淨、純粹」的含義。
白咖啡以傳統獨特工藝未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劑或焦糖經低溫烘培(烤制)而成,將高溫碳烤所產生的焦苦與酸澀味的降到最低,保留原始咖啡的自然風味及醇厚香味,不含反式脂肪[大量存在於油炸食品中,國際食品嚴格控制含量,會造成膽固醇上升、脂肪增多等問題],咖啡因含量及熱量亦低於普通咖啡,既符合現代人健康瘦身的要求,又避免飲用一般咖啡所帶來的燥熱煩惱。
至於「白咖啡」這個名字的由來,起源於上世紀初的馬來西亞怡保地區。當時大批華人為謀生來到馬來西亞怡保地區的錫礦當礦工。由於每天都要在日曬雨淋的惡劣環境下工作,極容易水土不服並患上感冒傷寒等疾病,但當時醫療設施非常落後並缺乏必需的藥品,華人礦工們身體健康受到很大威脅,幸運的是他們在無意中發現野外生長的咖啡果具有提神、醒腦以及保健的效果,於是便開始在工作之餘將咖啡果與一些野菜煮在一起做成「咖啡野菜湯」,喝過之後可緩解一身的疲勞,並因此受到廣大華人礦工們的喜愛。
有一天英國礦主巡查礦場,意外地聞到陣陣咖啡香味,詢問後方得知礦工們在煮「咖啡野菜湯」,於是英國礦主便向礦工們傳授西方煮咖啡的方法,礦工們從此喝上了西式咖啡。經過時間推移,咖啡在馬來西亞的影響逐漸擴大,喝咖啡成為當地許多家庭的傳統習慣。
但當時很多華人並不喜歡苦澀帶酸的西式咖啡口味,他們便通過選配混合不同咖啡豆、在咖啡中加入適量的奶和糖,以及將高溫烘培咖啡改為中低溫長時間烘培等方式,來對西式咖啡進行改良,逐漸將其調製成最適合華人口味的咖啡。在咖啡中加入奶和糖,當時華人稱之為「咖啡加白」(白即是指奶和糖等兩種成分),慢慢地人們便將這種經華人改良的美味咖啡稱之為「白咖啡」,其也逐漸成為馬來西亞的傳統特產而深受人們喜愛。
白咖啡含有游離脂肪酸、咖啡因、丹寧酸等營養成分,菸鹼內含維他命B,而且烘焙過的咖啡豆比生咖啡豆含量更多。
白咖啡能促進代謝的機能,活絡消化器官,改善皮膚粗糙。此外,使用咖啡粉洗澡是一種溫熱療法,使全身發熱流汗而達到減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