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腊味地圖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風物君 地道風物

▲ 腊味裡藏著濃濃的年味。圖/圖蟲·創意

-風物君語-

有了腊味

年味還會遠嗎?

中國人有多熱愛生活,就有多熱愛腊味。

腊味,來自於農耕年代,是一種原始儲存食物的方法。《易經》中說「烯於陽而煬於火,曰臘肉」,而在漫長的美食探索過程中,腊味早已成了人們舌尖最珍視的靈魂美味。

▲有了腊味,年味就不遠了。圖/圖蟲·創意 攝影/Antpn

各地腊味的製作原理相同,都是通過晾曬或煙燻,使鮮肉風乾,獲得更長的儲存時間。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幾乎異地異味。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珍視的傳統和「秘方」,在漫長的時間變遷中,形成了風味獨特的中國腊味地圖。

如今提起腊味,它早已不單純是人們留住時間的秘密智慧,更代表了一種難捨難分的家鄉味道,對現代人來說,腊味幾乎等同于越來越珍貴的年味。正如《舌尖上的中國》所說:這是鹽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川粵湘浙,腊味版圖中的「頂梁柱」

川麻、粵甜、湘辣、浙鮮。中國腊味版圖中,四川、廣東、湖南、浙江,永遠是四個繞不開的「老大哥」。這個季節走在其中的任何一個城市裡,穿梭於當地的老街中,抬頭一定是各家各戶為過年準備的腊味;菜市場裡,大大小小的商販都掛起了腊味,排隊灌香腸的人都在兩米開外。

▲ 胖乎乎的廣式臘腸做成煲仔飯甚是美味。圖/王宇同

作為中國腊味版圖中的「四足鼎立」,這些地區的城市,看似都是豪邁江湖氣,卻又在腊味中藏滿了萬般柔情的小心思。

四川腊味丨辣是靈魂

不管你來自哪裡,一定都聽說過四川腊味的大名,尤其是當地人口中最珍愛的「麻辣香腸」。

▲ 給香腸貼上卡片,防止混淆,每一份都是顧客的「私人定製」。攝影/劉建華(下)攝影/候智(上) 圖/《舌尖上的新年》

麻辣,川味精華,人們也很好地把這份精華嫁接到腊味之中。地道的四川麻辣香腸,定要用來自自貢的井鹽醃製,為肥瘦相間的肉去水、入味;再加入四川最好的花椒,產自漢源的花椒為香腸注入麻香靈魂;最後配上純糧大曲,讓強烈的味覺刺激過後,還留有一份糧食的香甜。

▲ 沒想到排骨也可以灌香腸,可以說十分驚豔了!圖/匯圖網

比起麻辣香腸,麻辣排骨香腸更別具一格。排骨切段,和碎肉一起灌入腸衣中,在時間的力量下,醞釀奇蹟。排骨香腸吃起來就是爽,撕扯啃食骨頭的爽覺。排骨臘腸甚至不需要上桌,看電視的時候兩手一掰,就是絕佳美味的口中零食,「啪」,恰好碰到一根脆骨在嘴中崩裂咀嚼,那感覺像中了彩票一樣驚喜。

尤其是那些遠在他鄉的遊子,就靠著麻辣香腸來抵禦相思。「楊大爺」麻辣香腸總能給他們帶來驚喜,麻辣鮮爽,煙燻口感,一口就能回到家鄉。

▲ 去四川,讓臘腸溫暖你。 圖/VCG

吃夠了肉和排骨,四川人又打起了豬肝的主意。豬肝切大條,中間劃開,加入豬肥膘,醃製晾曬,隨吃隨炒。雖然聽上去有點「黑暗料理」,但入口後兩種風味完美結合,卻總讓人慾罷不能。

四川是腊味的天堂,隨便走在哪裡,都能收穫腊味暴擊。廣漢纏絲兔、青城山老臘肉、劍門火腿、皇木七香臘肉、青川臘肉、北川臘肉、冕寧火腿……如果四川人只能選擇一樣最愛的食物,那一定非腊味莫屬了。

廣式腊味丨腊味中的「小清新」

如果說川味是熱情洋溢的性感辣妹,那麼廣式腊味則是含蓄溫柔的鄰家小妹。

▲ 腊味煲仔飯,連著吃一周也吃不膩。圖/圖蟲·創意

嶺南飲食文化中,腊味從來都是重頭戲。「秋風起,腊味起」,廣東人從秋天就開始曬腊味了,少了麻椒花椒,多了酒香和微甜。廣式臘腸的容貌尤其姣好,在陽光下透著晶瑩之光。味道也十分别致,甜中帶酒的感覺,令人似醉非醉,入口酣暢。

▲ 胖乎乎的廣式臘腸,甚是可愛。圖/圖蟲·創意

廣式臘腸不僅有窈窕細溜的面孔,也有胖乎乎的可愛樣貌,東莞的臘腸就是如此,在綁結的時候間隔較短,吊晾起來的時候就變成了半指長的橢圓小肉球。

這種臘腸因為分節過多,吃起來口感更加勁道,有時候也有一口吞進嘴裡的衝動,體驗滿滿的肉糜衝破腸衣,在嘴中爆炸的感覺。

▲ 廣式臘肉鮮甜又充滿酒香。攝影/吳學文

「皇上皇」在傳統廣式腊味中增加了新鮮創意,將配比變成五五肥瘦,香而不膩,一直是煲仔飯的神仙CP。

▲ 東莞腊味油鴨。攝影/吳學文

什麼都吃的廣東人,在腊味上也毫不示弱。在廣東,風臘的鴨潤和臘肉、臘鴨、臘腸一樣普遍,古代粵語中,將「肝」稱為「潤」,「豬潤」「鴨潤」說得就是「豬肝」「鴨肝」。清洗乾淨後的鴨潤、豬潤用黃酒蒸著吃,就十分美味。煲湯炒菜,也香彈軟糯。老廣們的講法:「那啖濃湯,新鮮美味無得彈。」

廣州酒家深諳廣式腊味的精華,其中的鴨潤臘腸最令人驚喜,不管身在何處,只要有了這一口鴨潤,就是回到了家鄉啊!

湖南腊味丨要燻才夠味

說起湖南,怎能不提自帶神秘光環的湘西,從巫儺之風到隱秘風景,都令人著實好奇,但最能「勾魂」的,還是那一口湘西臘肉。

▲ 對肉食愛好者來說,臘肉應該是湘西最值得期待的美味了。 攝影/李鋒

湘西臘肉的出名,離不開當地獨特的「看豬」文化,「麻陽十八怪,豬比狗跑得快」,這樣的豬肉,勁道有力,拿來燻制,最好不過。

醃漬過後的鮮肉,切成三五斤一條,掛在火塘上燻制,數月之後,油亮中泛著緋紅,才算是好了。熱愛生活的湘西人並沒有隻停留在燻肉上,他們還在肉條下建起了烘籠,借著溫度,喝酒飲茶,聊天暢懷。

▲ 湘西人到了冬天喜歡製作腊味,雞鴨魚肉皆可入臘。攝影/尹忠

除了湘西臘肉,湖南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能拿出手的臘肉代表,湖南安化臘肉、湘西臘肉、十八怪臘肉、風吹肉、盤王臘肉(江華瑤族)、會同火塘臘肉、炎陵臘肉,還有極為特色的嶽陽蝴蝶臘豬頭……

「唐人神」還有有一款醬板鴨,將湖南腊味發揮到了極致,鮮香爽口,即使在家裡,也能輕鬆get湖南腊味。

▲ 湘西十八洞村土特產煙燻五花臘肉。

湘西腊味歷久彌新,這兩年,除了傳統的煙燻臘肉臘腸,隨著夜市燒烤的火熱,烤臘腸也成了宵夜攤上的經典。腸身開花刀後炸得焦脆後上火烤,一口咬下去有淡淡的豬油渣香,花椒和白胡椒的香味在煙燻中愈發濃烈,是燒烤攤上的「小網紅」,最受年輕人的喜歡。

浙江腊味丨最容易被忽略的腊味大省

提起浙江,很多人總是第一時間想到小橋流水潺潺的江南意境,很少有人會想到這片富饒土地竟然也是一片隱匿的腊味大省。

▲ 因為名聲在外,金華火腿的生產早已形成規模。 圖/圖蟲·創意

火腿,是浙江最響亮的代名詞。大名鼎鼎的金華火腿、皖花火腿,都曾經是很多人眼裡的「高級料理」。這裡的腿可不是罐裝的火腿腸,而是整條醃製的豬腿,不管是工藝還是技術,都十分珍貴。

▲ 切片火腿涮火鍋,方便又美味。圖/金華金子旗艦店

火腿在鹽漬的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精華,做湯炒菜,都鮮到極致。但對於遠離廚房的年輕人來說,這些複雜的做法,光聽著就被勸退了。「金華金字火腿」將火腿做成了切片火腿,切片火腿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火腿的客觀偏見,煮火鍋的時候直接放在鍋裡,兩分鐘,就可以享受這份鮮美。

▲ 臘魚和臘肉臘腸一樣,也是很受歡迎的年貨腊味。圖/圖蟲·創意 攝影/vispower(上) 攝影/亦銘影像(下)

除了火腿,寧波的海鮮腊味也讓人眼前一亮,寧波海鮮腊味魚鯗,墨魚乾,蝦幹……陽光透過曬乾的魚鯗,將波光粼粼的海面折射的更加金光閃閃,啥也別說了,今年風物君想去寧波過年!

▲ 鹹肉,是醃篤鮮的靈魂。圖/VCG

安徽刀板香、定遠橋尾、鴨腳包、遂昌臘肉、杭州醬鴨,還有人間至味醃篤鮮中的那一抹靈魂——鹹肉,讓我看看,誰還敢說浙江無腊味!

雲貴渝鄂,請求一戰!

如果說川粵湘浙是腊味版圖中的名門正派,那麼雲貴渝鄂則是散落的江湖遺珠。看似不經意間,也形成了獨屬於自己的一番風味。

「雲腿」一出丨世界驚豔

被怒江攔腰抱住的雲南,河谷縱深,氣候乾燥,最適宜滋養美味火腿。宣威火腿、諾鄧火腿,老窩火腿,撒壩火腿、鶴慶火腿、無量山火腿、三川火腿……

▲ 老窩火腿。 攝影/學文映像

比起各種火腿的高貴吃法,雲腿的珍貴之處在於,滲透於平民生活之中,把雲腿放進早餐破酥包中,又或者是做成點心雲腿小餅,大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氣度。

▲ 密漬火腿,又叫做蜜餞火腿,是雲南特有的一種火腿吃法。將火腿切成小丁,用蜂蜜浸潤一晚,第二天用蓋碗隔水蒸一兩個小時即可。 圖/圖蟲·創意

火腿的美味來源於充足的時間發酵,微生物把脂肪分解成鮮味物質和胺基酸,這複雜的醞釀或許沒辦法在隻字片語中講清楚,但當一口火腿入口,那鮮鹹美味,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貴州腊味丨過年的儀式感

以喀斯特地貌著稱的貴州,地形複雜,梯田層疊,這裡居住著許多少數民族,以飲食酸辣佔據中國版圖中的一方美食江山。

▲ 折耳根炒臘肉。攝影/mafei123,圖/匯圖網(上)貴州的另一道土吃土豆粑,也離不開臘肉的點綴。攝影/王一山(下)

赤水是古代茶鹽古道上的重要碼頭口岸,四川自貢的井鹽沿著赤水河道源源不斷進入貴州,為大名鼎鼎的的貴州赤水煙燻臘肉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來源,直到今天,貴州人依然視腊味為年夜飯上最重要的食物。

「對嘛,香腸臘肉整起才叫過年嘛!」

▲ 晶瑩剔透的貴州老臘肉,看著口水就流出來了。圖/圖蟲·創意 攝影/師子銘

臘肉,在貴州是一種極具儀式感的美味。豬要用養了一年的豬,醃漬後燻制個把月,燻制要用高山柏樹枝丫,錯了味道就會不對。準備食用時,需要先在火苗裡燒一下豬皮,去掉豬皮。再泡進滾燙的熱水裡,搓洗個十幾遍,直到水變清才能下鍋。

平時招待朋友,臘肉除了直接吃,還可以搭配折耳根,成為最有貴州特色的食物搭配。

湖北腊味丨江湖有腊味

楚地冬臘月的特色美食是「乾魚臘肉 」,等到菜市場中的腊味攤位開始霸佔目光的時候,湖北人的年味,就近了。

▲ 當臘腸開始霸佔陽臺的時候,空氣中的腊味四散,是最幸福的年味。攝影/沈志成 圖/《舌尖上的新年》

在湖北恩施州巴東縣,豬被稱為「財喜」,象徵著財富和幸運,也是一個家庭中一年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這裡海拔較高,冬天早早便開始光顧,這時候,火屋便開始燻制臘肉臘腸了。

▲ 臘排骨藕湯,湖南人的家鄉味。圖/圖蟲·創意 攝影/kenpqyp.dfic /

巴東臘肉奇香無比,切成薄片後顏色分明,深紅相間,十分誘人。和當地人喜歡的大蒜辣椒一起炒制,淡淡煙燻在口中繚繞,令人回味無窮。

恩施之外,湖北的神農架臘肉、宜昌香腸、隨州香腸也都各有名氣,藏在湖北各地江湖,各領風騷數百年。

重慶腊味丨比道路更魔幻

重慶臘肉是擁有百科詞條的經典腊味,用柏樹丫燻臘肉,是當地人的最愛,重慶人叫「秋」臘肉。需要大鐵桶,上下分別掏洞,香腸臘肉掛在裡面,把燃燒的柏樹丫從下面放進去,利用燒出來的煙燻烤臘肉香腸。

▲ 重慶南川,趕製腊味過新年。圖/圖蟲·創意 攝影/瞿明斌

要「秋」三天後,地道的重慶臘肉才算是做好了。

外地人在重慶收到最高邀請是殺年豬,喝刨豬湯。當重慶人和你說「嘞個是我媽老漢兒「秋」的臘肉,你拿點嘗嘗嘛!」那恭喜你已經被重慶人當成自己人了。

▲ 重慶特色燒烤,烤臘肉。圖/圖蟲·創意 攝影/夢林小丑

除了傳統的臘肉臘腸,如今很多人也會在年節的時候去市場「灌火腿腸」,比超市買的更健康更放心,食用方法又更簡單更多樣,受到更多年輕人的喜愛。

北方無腊味?才不是嘞!

如果是四川臘腸的精髓在於麻辣,廣式臘腸在於微甜,那麼萊蕪香腸以及它所代表的許多北方香腸,最大的特點應該就是鹹香了。

▲ 在北方,香腸太瘦也是要遭到嫌棄的。圖/匯圖網

醬油的使用不僅僅改變了香腸的容顏,也讓它們的味道多了一分醬香。剛蒸出來的萊蕪香腸看上去像奶油巧克力一樣,黑色和奶白色相交輝映,肥肉晶瑩順滑,瘦肉有嚼勁。

不管是萊蕪香腸還是博山香腸,看上去都是黑乎乎,並不討喜。這是由於肉餡中醬油的加入,使得香腸的顏色發生了變化,可正是這幾滴醬油,帶著多少北方人的鄉愁,帶著他們思念的味道。

▲ 在甘肅隴西,火腿多和臘肉一塊燻制。 圖/圖蟲·創意

不僅僅是香腸,隴西火腿、長治臘驢肉、開封臘羊肉和北京清醬肉,都是北方腊味中的經典代表,別看它們平時不爭不搶,真要到了關鍵時刻,北方腊味的勢頭依然不容小覷。

滲透到四季之中的腊味新時尚

腊味是古老的生活智慧,也是中國人最珍惜的家鄉味道。這兩年,隨著年輕群體的飲食喜好和生活方式的轉變,腊味也在傳統味道中不斷推陳出新,保持古樸風味,減少亞硝酸鹽的使用,讓健康與美味共存。

免洗免切開袋即食,腊味開始走下「神壇」,成為人們生活中最期待的日常美味。

▲ 腊味如今已經成為四季都被推崇的新時尚。圖/圖蟲·創意 攝影/Joshua Resnick(上) 攝影/zi3000(下)

除此之外,小龍蝦臘腸、火鍋火腿等奇特新口味也開始走上餐桌,成為日常三餐中的必需品。「雄豐食品」就做了一款飛魚卵地道烤腸,烤腸和飛魚卵的完美結合,口感細膩,帶有一點西餐的精緻儀式感,讓傳統烤腸又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 東北人看了肯定想家了。圖/柏慧食品旗艦店

而「柏慧食品」則另闢蹊徑,捧紅了現做現發的東北老式烤雞,尤其是獲得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用白糖燻制,風味獨特,無論南北,吃過就很難忘掉。腊味開始脫下隆重的儀式感,成為更多人生活中必備的「餐廳神器」。

▲ 有了腊味,才算是過年。圖/圖蟲·創意 攝影/江水影

千百年來,腊味走南闖北,已經成為各地獨具特色的味覺代表。煲仔飯上那一片片油亮亮的廣式香腸代表了廣式腊味的誘人魅力;麻辣香腸切片成盤就是一道絕佳的下酒菜,成為四川腊味的翹楚;火車上便攜開袋即食的烤腸和燻雞讓旅程變得有滋有味……

天冷了,腊味如期而至,成為團圓時刻的人間至味。

- END -

文丨王小懶

原標題:《中國臘臘腊味地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煙燻火燎後的迷人滋味,中國腊味榜!
    ——《舌尖上的中國》從遠古到現在,在時間的長河裡,腊味混著陽光、故鄉、記憶,一年又一年的保存我們的味蕾,最後變成一個鄉愁的符號。腊味的最初製作是為了保存容易變質的新鮮肉類,延至今日,腊味不僅代表鮮食之外的特殊風味,更代表鄉愁的味道。
  • 唱好廣式腊味 中山黃圃腊味上了央視二套黃金時段
    >廣式腊味發源地黃圃生產的腊味佔據了全國廣式腊味市場的50%~60%,被稱為「中國腊味之都」,這裡的人們有著「秋風起,食腊味「的習慣,等到進入臘月,更是吃腊味的高峰期。在廣東人眼裡,處理腊味最好的方式就是搭配炒綠色蔬菜,還有腊味合蒸,而最直擊靈魂深處的吃法就是腊味煲仔飯了。瘦肉緊實油亮,彈性堅韌,肥肉晶瑩清透,口感脆嫩。入口芬芳醇厚、甘甜清爽。熟悉的年味入嘴時,俗世的熱鬧和煙火氣又回來了。榮業腊味劉灼根師傅有著三十多年的腊味製作經驗,講解如何製作出色香味美的臘腸。
  • 粵菜「雲」聚 | 腊味蒸魚乾,鹹香帶點甜
    粵菜「雲」聚 | 腊味蒸魚乾,鹹香帶點甜 2020-08-05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腊味之最:吊子魚
    元宵節在中國的隆重僅次於除夕。元宵節一過,就意味著年味散盡,要收心收性,開始新一年逐夢徵程上撒腿奔跑。往年,即使元宵節過了,年味仍在繼續,今年是什麼都沒有——疫情讓意猶未盡的年味,提前劃上了休止符。那些讓年味散發,並繼續彌留下來的,就是從鄉下帶回的各種各樣的特色花樣小吃,尤其是湖南鄉下五花八門的腊味——往年從鄉下返京,是大包小包,裡面塞滿了各種腊味,放進冰箱,想吃就做,要持續半年時間。今年是除了帶了上百個雞蛋,其他什麼都沒有。與年邁的父母在村口告別,母親愧疚地說:今年臘魚臘肉還沒好,你們平安就好,疫情好轉了,給你們寄過來。
  • 南方人沒腊味就過不了年?腊味是個什麼味?
    辭舊迎新小年忙,新春序曲已奏響擦窗掃地淨灶膛,年味越來越濃了而說到年味兒,除了一家團聚的笑聲,鞭炮濃重的煙花味兒,對於中國人來說,腊味更是難以忘懷正所謂:「無腊味,沒年味」每年臘月一到,我們國家很多地區的人們,就開始準備醃製臘肉,迎接新春。
  • 廣東哪裡的腊味最好吃?天冷來份腊味煲仔飯怎麼樣!
    粵北腊味 鹹濃油潤 如果說廣式腊味以酒香、甘甜讓人回味無窮,粵北腊味則以鹹濃令人垂涎。 由於風流正對著山腰間生曬腊味的地方,腊味直接風乾,不用烘爐烘乾,聞起來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獨特香氣和天然風味。有了這些優越的自然環境,加上山區鄉民的飲食習慣,從古時開始,東陂腊味就以獨特的口味代代相傳。
  • 高清:腊味飄香 廣西三江村民趕製傳統腊味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龔普康 龍佳倩供圖廣西新聞網三江12月8日訊(通訊員 龔普康 龍佳倩)12月7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丹洲鎮丹洲村村民在趕製腊味,供應年貨市場。大雪時節,當地進入製作腊味的「黃金季」,家家戶戶搶抓季節,趕製臘鴨、臘肉、臘腸、臘魚等傳統腊味,迎接即將到來的丹洲腊味美食節。
  • 廣式腊味煲仔飯,腊味肥美米飯香醇,抵禦寒冬的美味佳餚
    腊味煲仔飯相信對於大多數廣東人並不陌生,香醇美味,話不多說,小編接下來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廣東的腊味煲仔飯吧。腊味煲仔飯的歷史文化十分悠久,從很久以前便十分流行這種吃法,用煲裝入食材蒸煮,這樣能極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香醇,待蒸煮完一開蓋子,一股香味撲面而來,腊味的香醇與米飯的米香味,是小時候的情懷。
  • 腊味土豆燜飯,腊味濃香,超級美味
    腊味土豆燜飯By 咖啡私房菜老廣對腊味有執念,用電飯煲做腊味土豆燜飯,腊味濃香,土豆綿軟,香菇脆韌,最出彩的是米飯,粒粒分明,幹香入味,還有脆香的鍋巴,超級美味。
  • 秋風起,吃腊味!腊味這樣挑,才最好吃
    「秋風起,食腊味」,在涼浸浸的天氣裡,一煲熱騰騰的腊味飯讓人回味無窮。
  • 舌尖上的腊味:風藏肉品五大消費關鍵詞,看腊味消費新變化|CBNData...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腊味風藏肉品也有各種不同的口味。根據 CBNData《報告》顯示,煙燻風味在近兩年增長迅猛,超越香甜風味,成為了最熱門的口味。產地上,四川、廣東、浙江、湖南四大產區的腊味消費貢獻近八成。其中,麻辣的四川腊味增速最高,極具發展潛力。
  • 中國地圖全圖
    中國地圖全圖 地圖導航 大小: 39.58MB
  • 腊味裡的新年
    但冬天更令我心馳神往的卻並非聞名天下的四川火鍋,而是各式腊味——當然,對於年幼的我,對腊味的神往,卻並非對肉食的渴求,而是對過程的喜好。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那麼對於安於內陸的四川人來說,就是「寒風起,臘肉晾」了。從立冬開始,便是製作腊味的「旺季」,如果說四川人「素菜皆可泡」,那麼對於葷食而言就是皆可「臘」了。
  • 中山黃圃腊味美食文化旅遊節開幕
    秋風起,食腊味。說起腊味,不得不提中山黃圃腊味,黃圃鎮是全國最大的廣式腊味生產基地,此外,黃圃腊味傳統製作工藝更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11月20日,黃圃鎮在黃圃國際會展中心啟動2020年黃圃腊味美食文化旅遊節。
  • 在廣東,沒有什麼煩惱是一碗腊味煲仔飯解決不了的,腊味做起來
    廣東人對腊味的鐘愛已經深入到骨血之中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哪個城市的人會比老廣們更深愛腊味了。廣式腊味別具一格,關於它的做法,是對腊味有著挑剔味蕾的老廣人來說一試便知。廣式腊味不像其他地方一樣放入很多調料,廣東人追求甘甜清爽的口感。
  • 中山:10家大型腊味企業抱團發展,黃圃腊味香更濃
    暖陽下,一根竹竿,幾條麻繩,金燦燦的腊味隨風擺動,飄出腊味特有的香氣。黃圃腊味作為黃圃鎮的農業主導產業,年產腊味20多萬噸,創造產值超30億元,目前是全國最大的「廣式腊味」生產加工專業基地。去年5月,黃圃鎮依託腊味產業優勢,著手進行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在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下,鎮內10家大型腊味企業抱團發展,對企業軟硬體設施設備進行改造升級,項目涉及冷庫擴容升級改造、智能化加工生產線建設、腊味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建設等。經過半年多時間建設,該鎮從上月起陸續進入項目建設中期驗收階段,截至1月6日,該鎮農業產業強鎮建設中期項目已經驗收完畢。
  • 廣式腊味蘿蔔糕做法
    廣式腊味蘿蔔糕的用料:主料:白蘿蔔1500克,糯米粉454克,澄粉50克,臘肉100克,臘腸100
  • 冬季滋味:腊味蘿蔔糕
    冬季滋味:腊味蘿蔔糕2010-05-24 16:49:09出處:太平洋親子博客作者:佚名  材料:  蘿蔔 、臘肉、臘腸、蝦米、粘米粉、澄粉、薑汁1湯匙、清水  調味料:  做法:  1、蘿蔔去皮洗淨後先切片,然後切絲  2、臘腸、臘肉洗淨後切粒,蝦米洗淨後用清水泡一下(泡過的水保留)  3、粘米粉、澄粉拌勻,加適量清水和薑汁開成稠糊狀  4、腊味
  • 腊味煲仔飯,香氣十足,黯然銷魂
    腊味煲仔飯「秋風起、腊味香」是流傳在廣粵的一句俗語,在很遙遠的年代,冬天裡新鮮食物很少,大多數只能吃其他季節存下來的食物。除了牲畜類,在秋冬季節膘肥肉厚,正適合宰殺,但一時間吃不完,為了便於儲存,往往製成腊味,這樣在其他季節裡,也可以品嘗到收穫的喜悅了。雖然現在生活質量提高了,各種技術也發達了,但腊味早已成為一種割捨不掉的民俗傳統,每每秋風漸起,天氣轉涼,又到了晾曬腊味的最佳時機,因為只有經過北風洗禮的腊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一鍋腊味煲仔飯,晶瑩剔透的米飯吸取了腊味精華後,濃濃鹹香,肥而不膩。
  • 腊味拼盤,原來你也在這裡
    陽光雖然看起來燦爛,卻總是像鏡子裡的反射沒不夠溫暖,但作為吃貨一枚我知道,這個季節又到腊味聚會的時候了。  江西人喜歡在初冬開始儲備鹹魚,臘肉,燻肉,板鴨來作為過冬和過年必備的美食。  我媽媽也不例外,每年都會做好鹹魚和臘肉燻肉板鴨雞胗還有節節飽滿的香腸在大太陽的日子裡陽臺上滿滿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