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Chanel香奈兒在網上發布了2020/2021早春度假系列,該系列由創意總監Virginie Viard維吉妮·維婭創作。
卡普裡島景色
沒有新冠疫情,該系列應該在地中海的Capri卡普裡島發布,此前葉眼觀潮曾談到卡普裡島自古就是歐洲度假聖地,當地的風情你只有上島才能感受它的與眾不同。
現在希望通過視頻和圖片來讓觀眾感受是很難的,這也是此次香奈兒發布評價褒貶不一的原因。
要知道,這是香奈兒第一次做線上發布,而此前每次香奈兒的大秀都是以搭建輝煌場景著稱,火箭飛船、超市機場、人造海灘等等,每次都令人震撼。
此外,Chanel的全球精品部總裁Bruno Pavlovsky在接受BoF專訪時說依然打算堅持每年六場秀的時間表,分別是兩場成衣、兩場高級定製、早春度假系列和高級手工坊。而此前Gucci宣布未來一年只辦兩場秀,Saint Laurent和Valentino宣布退出巴黎時裝周,另選時間辦秀。看起來香奈兒好似傳統的衛道士,不願意作出改變。
巴黎時裝周是以高定起家,Chanel和Dior都是高定時裝屋起家,這兩場高定秀是肯定要辦的,這關乎品牌地位,所以一年四場大秀是至少的,而Gucci本來就沒有高定。
至於早春和早秋,正如Bruno說的,這樣可以每兩個月能在精品店提供新鮮感,而且對這種節奏感到非常舒服,而且早春和高級手工坊系列由於是選巴黎以外地方單獨發布,因此他稱為「唯一屬於我們的時刻」。這對於品牌來說非常重要,可以進一步加強與品牌忠誠消費者之間的聯繫。要知道,卡普裡大秀本來只計劃邀請200人參加,考慮到卡普裡島的大小,除非封島確實辦不了千人大秀。
所以對於Chanel來說,兩場高定秀是品牌級別的象徵,兩場時裝周的秀屬於常規操作,而且在巴黎時裝周上本來Chanel就佔著主導地位。再加上兩場早春和早秋的秀也是Chanel從2000年開創的,後來許多大牌也開始跟進舉辦早春早秋秀,而更多品牌開始開發早春和早秋系列,所以在這方面香奈兒並非跟隨者,因此香奈兒堅持一年六場大秀就可以理解了。
況且香奈兒一年的銷售額差不多有100億歐元,預算並不是問題,活動太少可能才是問題。
Virginie Viard與Karl Lagerfeld
從另一方面來說,香奈兒的傳奇創意總監Karl Lagerfeld去年初剛去世,他從1983年起一直執掌香奈兒,新任創意總監Virginie Viard維吉妮·維婭執掌品牌時間還很短,雖然此前已經在品牌工作很多年,但並不被世人所知,因此在這個節骨眼肯定要以穩定為主。
要知道香奈兒品牌創立了100年,但創意總監主要只有Coco Chanel和Karl Lagerfeld兩個人,Virginie Viard維吉妮·維婭是否能延續Coco Chanel的基因,這還有待時間考驗。
這裡我們之前曾談到,Karl Lagerfeld是很奇特的一類設計師,他並不熱衷於創立自己的品牌,雖然他也有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但是他只認為他是自己名字品牌的一位設計師而已,因此他叫自己品牌為KL,他更熱衷於為一個存在的品牌挖掘其歷史與基因並將之發揚光大。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回顧一下Coco Chanel的一生,來看看她有哪些獨特基因。Chanel全名是Gabrielle Bonheur Chanel,1883年出生在法國小城索米爾,12歲時母親去世後父親拋棄了家庭,她和妹妹被送到一個天主教孤兒院度過6年,在那裡學會了縫紉。
18歲時香奈兒到服裝店做裁縫,並且在飯館唱歌,由於通常唱《誰見過可可?》,描寫了一個少婦丟失了小狗「Coco」的情節,而臺下觀眾常高呼「可可!」,因此她索性改名叫Coco。
23歲時,Coco Chanel認識了法國面料商艾提安巴桑( tienne Balsan),成為他的情婦,他們的關係長達九年,巴桑讓香奈爾見識到富人奢華的生活面貌。在事業上,巴桑幫助香奈爾起步。1908年,她結識了巴桑的朋友英國商人阿瑟·卡伯(Arthur Edward 'Boy' Capel),開始和他交往,香奈兒的包款Le Boy據說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英國商人。
來自法國的巴桑和來自英國的卡伯分別給香奈爾不同層面的文化滋養。卡伯全力支持香奈爾的事業,但是卡伯在1918年選擇娶了一名上流社會的女子 Diana Wyndham。很不幸的是, 1919年12月21日,卡柏死於一場突然的車禍。關於這段故事,我們後面會推薦相關電影,有興趣的可以去看。
1910年,在巴桑的協助下,香奈爾的第一家商店於在巴黎康朋街(Rue Cambon)21號開張了,名叫 Chanel Modes,這也是品牌官方的創立年份,當時Chanel的產品是帽子。
1913年,在卡伯的協助下,香奈爾在多維爾(Deauville)開了一家流行女裝商店,當時整個歐洲,女性依然被一堆繁複的服飾限制住,使得這些名媛貴婦穿衣都需要僕人幫忙,行動又不方便。於是,香奈爾提出極簡主義,她的理念非常簡單,就是「實用」。香奈兒將Jersey針織布作為服裝的主要面料,在此之前針織布是窮人穿著的,根本不會被貴婦穿著。
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女性開始投入工作職場和戰場,簡便的穿著頓時紅遍全歐洲。香奈爾獲得極大的成功,可以說香奈兒在當時就是時尚先鋒。
1921年,香奈爾發明了香奈爾五號(Chanel No.5)香水,1924年,皮埃爾·沃特海姆(Pierre Wertheimer)在香水業務上成為她的合伙人。沃特海姆擁有 70% 的股份,香奈爾得到了10% 的股份,另外20%的股份由她朋友巴德擁有。
香奈兒與西敏公爵
香奈兒套裝於1923年推出,斜紋軟呢布料原先也只用在男裝,據說這是她與西敏公爵去蘇格蘭旅行時發現的,香奈兒又一次突破了界限,使之成為品牌的經典單品,更是讓小香外套成為幾乎所有女裝品牌不可或缺的一個單品。
1926年則推出了小黑裙,成為了另一個品牌經典單品。
1932年香奈兒曾嘗試推出鑽石珠寶,但是香奈兒在當時巴黎芳登廣場的各大珠寶商的施壓下最終並未推向市場。
1935年,香奈兒的事業達到頂峰,僱傭了4000名工人,在巴黎康朋街有5家店鋪。
1939年由於二次大戰,香奈兒關閉了巴黎店鋪,與相愛的納粹官員移居瑞士,直到1954年重返巴黎。這段香奈兒的歷史有較大爭議,她被指是納粹特工,戰後由於前任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幹預,可可香奈兒得以逃脫逮捕與審判。
1954年2月5日香奈兒以71歲高齡在巴黎康朋街總店重啟香奈兒品牌,這時候迪奧已經於1947年,紀梵希於1952年推出了自己的品牌。香奈兒此後又工作了17年,直到1971年1月10日在她長期居住的巴黎裡茲酒店的客房裡因心臟病去世。
關於香奈兒的傳記,有三部電影,大家比較熟悉的是2009年上映的《Coco avant Chanel時尚先鋒香奈兒》和《Coco Chanel et Igor Stravinsky香奈兒秘密情史》這兩部。
前者由《天使愛美麗》的女主角Audrey Tautou奧黛麗·多杜主演,主要講了香奈兒與法國巴桑和英國卡伯人生交集的故事。
而後者由香奈兒代言人Anna Mouglalis安娜·蒙格拉絲主演,而且這部電影中戲服都是由Karl Lagerfeld設計,主要講了1920年代與俄羅斯作曲家伊戈爾的故事。
不過,我最推薦的是2008年上映的《Coco Chanel香奈兒》,這是一部上下兩集的電視電影,由於劇集時間夠長,因此能比較完整描述香奈兒的一生,特別是其創業過程描述的更為豐富。最有意思的是電影中與當時時裝大師保羅·波烈(Paul Poiret)和雅克·杜桑(Jacques Doucet)的故事,保羅·波烈指責香奈兒的設計不夠高貴,而雅克·杜桑則讓香奈兒的帽子搭配他的高級定製。
最後,總結來說,香奈兒突破當時社會的成見,用舒適的針織面料將女性解放出來,此外將男裝面料使用到女裝中去。時至今日,香奈兒一方面維持一年六次大型時裝秀鞏固其頭部奢侈品牌地位,
另一方面,我認為香奈兒可以破圈推出男裝,事實上已經有許多男生穿著香奈兒的外套,此舉一定會大獲成功,香奈兒目前還未推出的原因,我猜是準備讓子彈再飛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