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知道這是出自哪裡嗎?

2020-12-18 心若芷蕙

很早聽聞雲臺山是國家級著名的5A級,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百聞不如一見,心動不如行動吆。

雲臺山在河南省修武縣境內,面積約50平方公裡。由於地勢險峻、懸崖峭壁,山石縱橫,清逸秀麗,終年雲霧縹緲,故稱作「雲臺山」。因其獨特的地理優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地質公園」。

雲臺山眾多的景點:老潭溝、小寨溝、子房湖、百家巖、峽瀑潭,紅石峽……一年四季青山綠水,景色怡人,從而吸引著世界各地遊客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絡繹不絕。

雲臺山以景稱奇,首先要讚嘆這裡的雲霧了。放眼望去,祖國的萬裡河山,朦朦朧朧,猶如羞澀的少女,披上了一層白紗穿行在雲海中。站在山腰間的峭壁上,仿佛置身於雲間霧裡,還有那連綿起伏的山巒,高聳入雲的山峰。途中,深不見底、綠樹成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使人舒心的綠色。山~霧~那是雲臺山獨妙的風景啊!

雲臺山以山稱奇,縱觀整個景區有奇峰秀嶺30多座,天然溶洞20多個。主峰茱萸峰海拔1300多米。置身於在峰頂,常常是頭上碧波藍天,腳下千裡浮雲,山巒在雲霧中漂浮遊蕩,猶入仙境。如遇雨後初晴,夕陽西下遙望巍巍800裡太行山,百裡外母親河,俯瞰山叢中絕壁峽谷,蔚為壯觀!

雲臺山以形稱奇,這裡的瀑布不僅聲音婉約潺潺,外觀形像千姿百態,不信你來仔細瞧!是原本很平常的瀑布,卻從最上遊開始就被一組巨石頭分成兩部分,變成了兩條平行瀑布。看,兩股從上遊瀉下的瀑布被一塊倒三角形的石頭撐開,又將他們合攏,形成了一個「丫」字,形象惟妙惟肖。還有四周布滿青翠欲滴苔蘚的水簾洞;在層巒疊嶂的巖石上流淌的九連瀑。雲臺山瀑布地形,絕!妙!

雲臺山以聲稱奇,小溪澗有輕柔的「叮咚」流水聲,江河有急促的「譁譁」奔騰聲,而那雲臺山的瀑布,它既不大也不寬,更沒有多長,卻有勢如破竹的「轟轟」擊打聲。它從懸崖峭壁俯衝而下,上吻藍天,下蹈石砰,清澈的水直擊碧藍的湖潭裡。宛如白練當空,絲絛抖動,兩塊巨型石頭間迸發出白色的浪花泡沫,似銀河傾瀉,拍石擊浪濺起千堆雪與潭下的陰瀑構成疊嶂。傾聽這聲音,難道這不是雲臺山瀑布的力量嗎?

雲臺山最壯觀的要算紅石峽,顧名思義就是以紅色石頭形成的峽谷。這裡懸崖陡峭,紅巖碧水火紅的石頭層層疊疊,似熊熊烈火,地勢地貌十分罕見,堪稱"中華峽澗奇觀",素有「峽谷精品」之美譽。這裡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不知走過多少泉,多少瀑,多少潭。

紅石峽著名「三奇」,一奇:以小見大,千米峽谷中,集泉、瀑、潭、險峰、怪石於一澗,融奇、峭、秀、峻、奧為一峽;二奇是四季如春,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四季恆溫,炎夏清爽怡人,冬季綠草如茵,人稱「長春谷」;最叫人嘖嘖稱奇的是,紅石峽深藏於地下,那水,水是水平面以下的水,這山,是高山之下的山,人稱「深洞藏嬌」。漫步於紅石峽,時而腳下溪聲轟鳴,卻不見水源自何處,沿棧道九曲迴旋,各種奇特景觀撲面而來,遊人不時發出陣陣感嘆。

文人墨客詩云:「九曲迴廊紅石峽,冬暖夏涼秋不寒,遊人歸來爭說好,但憑意會難言傳」。

小寨溝是雲臺山十景中的一景,沿溝口往上一千多米。左側峭壁聳翠,基巖裸露,令人叫絕的是,巖石如一葉葉「紙片」,一層壓一層,層層疊疊,可以用手一片片抽出來的感覺。右側,竟秀峰參差俏麗,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爭奇鬥豔;在這裡春賞山花,夏觀山水,秋賞紅葉,冬覽冰掛,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聽當地人講這裡降落過鳳凰呢!

傳說茱萸峰滿山遍野茱萸,唐朝詩人王維的名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在這裡由感而發。我們在這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旁留影后,便抬階而上,看到「藥王洞」,這兒傳說是藥王孫思邈練丹之處,洞口前有一株北方罕見的千年紅豆樹。

到達山頂玄真觀時,矗立於山巔,貪戀不舍,諸峰波起浪湧,的確也是一片山的海洋。大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之感。

大自然真是個神奇的造物者,它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雲臺山,給予雲臺山秀麗的山河,也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物質資源。雲臺山,啊!你真美!

我是心若芷蕙,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吆!(本文個別圖片來自於網絡,在此對作者表示感謝!)。

相關焦點

  •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山茱萸除寄相思,還有這些功效
    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當時「茱萸」的名詞解釋是「一種香草,古時重陽節人們插戴茱萸,據說可以避邪。」茱萸常被古人用來遙寄相思,殊不知茱萸除了寄託相思,還能泡水喝,且還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藥效。
  • 王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可知少的那人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王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可知少的那個人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王維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詩人,映入人們腦海中的王維印象是大唐才子,詩文書畫可謂樣樣精通,王維在音律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修建了別墅,在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這便是王維與世無爭的性格使然了。這句詩的出處是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日重陽佳節。
  • 茱萸是什麼?怎麼讀?有關重陽節的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茱萸怎麼讀?茱萸是什麼?在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遍挿茱萸少一人「是什麼意思?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茱萸怎麼讀?茱萸拼音:[zhū yú]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文:作者: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10月21日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 金色山茱萸花
    估計大多數人知道茱萸花,都源於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花是古代人們在重陽節插在鬢角做裝飾的。如果不是樹上有牌子,第一次見到它時,怎麼也不相信此花叫山茱萸花。感覺中的山茱萸花,即便不是牡丹月季之類大花朵,但至少不是這樣細碎的樣子。顏色似乎也不應該是黃色的。由於認識它時是盛花期,仔細觀察,慢慢地被它獨特的花型所吸引。再者,物以稀為貴,除了在附近的公園的不同的方位各有一棵,而在其他地方還沒有見到過它。
  • 飛花令「人」:是西出陽關無故人的人,也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人
    4.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5.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6.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5.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6.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7.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浠世好文】茱萸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的茱萸是什麼呢? 浠水綠楊羊角尖的山上,清虛宮旁,有這樣一棵樹,到農曆的九月,樹上掛滿了這種瑪瑙般的紅果子,摘一個嘗,酸澀的狠,問當地人,說這是叫棗皮的一種藥材,能治腰膝酸痛,可補腎。回來翻書才知道它還有一個名字---山茱萸。
  • 九九重陽登高,山找到了,衫還沒找到?四套穿搭快樂登高過重陽
    重陽登高,小姐姐們的山有沒有找到我不知道,但是以我對小姐姐們的了解,衫肯定是要先備起來的,畢竟漂亮的小姐姐是不能錯過任何一個拍照發圈的機會的。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 孟浩然登高懷念朋友寫首詩,恬淡優美,末尾10字訴說了美好的期待
    這樣的秋天能不美嗎?1000多年前的詩人孟浩然就在這樣美好的秋天登山懷念老朋友寫下一詩《秋登蘭山寄張五》,令人沉醉。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在北山的白雲深處,隱居在此多麼快樂啊。出自陶弘景的「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 這些英語知識你get了嗎?
    習俗二 爬山 Mountain Climbing 人們相信在重陽節當天爬上高處可以預防疾病的傳說,所以它也被稱「登高節」。 習俗三 插茱萸 Wearing the Zhuyu 佩戴茱萸在唐朝的時候很流行。茱萸被認為可以保護他們免受疾病和災難。
  • 這種植物最初是作為辣椒用的,後來成了藥材,你知道它是什麼嗎?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作為九九重陽節的思鄉思親代表之作,不會的人應該少之又少。這首詩裡出現了一種習俗性的植物---茱萸,大家認識它嗎?反正學那首詩的時候,我還不認識吳茱萸。後來學了中藥才知道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認識這一能讓詩人想起家鄉親人的植物——吳茱萸。吳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吳茱萸的乾燥、近成熟果實,也就是接近成熟還未成熟開裂的果實。
  • 「書寫經典」第37期——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題目:《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代:唐作者:王維原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譯文: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悽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 「千人掙錢,不如一人睡覺」,這句話中的「睡覺」是什麼意思?
    前言我們國人的根基就是這千年的文化,祖輩人都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之下成長起來,生活中總是能聽聞看到傳統文化的內涵。傳統文化不光是一些詩歌詞賦,還有些傳統風俗是不能缺少的部分。像在重陽節的時候就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來表達這些離開家鄉人的思鄉之情和風俗,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