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專題3 牛頓運動定律(帶詳解答案)

2021-02-08 劉老師 偶爾講物理

部分知識點

牛頓三定律的理解

一、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

1.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2)意義:①揭示了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②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即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2.慣性

(1)定義:物體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2)量度: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質量小的物體慣性小.

(3)普遍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與物體的運動情況和受力情況無關.

二、牛頓第二定律 力學單位制

1.牛頓第二定律

(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達式:F=ma.

(3)適用範圍

①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於慣性參考系,即相對於地面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

②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於宏觀物體(相對於分子、原子等)、低速運動(遠小於光速)的情況.

2.力學單位制

(1)單位制:由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

(2)基本單位:基本物理量的單位.基本物理量共七個,其中力學有三個,是長度、質量、時間,單位分別是米、千克、秒.

(3)導出單位:由基本物理量根據物理關係推導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

三、牛頓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總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後一個物體同時對前一個物體也施加力.

2.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3.表達式:F=-F′.


相關焦點

  • 《牛頓運動定律》資料匯總!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總結提出。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2。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是高中物理的重點!
  • 牛頓運動定律
    (2)它定性地揭示了運動與力的關係: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是使物體產生加速 度的原因。(3)第一定律是牛頓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實驗為基礎,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豐富的想像而提出來的;定律成立的條件是物體不受外力,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
  • 牛頓運動定律大總結,收藏!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不能簡單地認為它是牛頓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時的特例,牛頓第一定律定性地給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力不是產生速度的原因,而是速度必變的原因,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牛頓第二定律定量地給出力與運動的關係.★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的常見表述是: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 牛頓運動定律及其應用
    牛頓運動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內容,是毋庸置疑的難點和重點。
  • 【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
    ;(3)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屬性——慣性;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這就是慣性。慣性反映了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慣性大的物體運動狀態不容易改變)。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4)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時的狀態。
  • 牛頓運動定律第一關——牛頓三定律
    一、牛頓第一定律:1、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適用:慣性系 4、慣性: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①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適用:慣性系及非慣性系總結:一、牛頓第一定律:1、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及其應用
    牛頓運動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內容,是毋庸置疑的難點和重點。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即物體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量度物體慣性大小的物理量是質量。
  • ​牛頓運動定律知識總結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2. 慣性: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1)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不是力。✿3. 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牛頓運動定律
    (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2)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3)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象的基礎之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現的.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新方法: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現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象中尋找事物的規律.
  • 牛頓三大定律
    很多家長在回答孩子的問題時,也喜歡直接這樣甩答案。這答案雖然沒錯,但它過於從天而降。孩子們通過這種答案只能獲得一個零碎的知識點,無法了解背後的知識體系,也無法體會科學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古希臘人對自然界進行了細緻地分析和深入的哲學思考,最後形成了一套自洽的自然哲學體系。
  • 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
    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2)理解:① 它說明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性質.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慣性與物體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運動狀態無關)。
  • 八年級:牛頓第一定律
    【舉手提問】1.什麼力可以使運動物體越來越慢最後停下來?2.什麼是牛頓第一定律?3.實驗木板長度有限,但可明顯比較出小車運動距離的遠近.三、牛頓第一定律伽利略曾對類似的實驗進行分析,通過推理得出:牛頓第一定律中「物體沒有受力」是一種理想情況,也就是說,如果物體不受力,物體就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
  • [活動DIY] | 用氣球車探索牛頓運動定律
    適合年級6-8年級活動概述本活動介紹的是一個基於項目的學習單元,旨在為學生提供可以加強他們對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理解的實踐經驗。在學習本單元期間,學生輪流通過3個站點,每個站點探索1個牛頓運動定律。
  •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2)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3)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象的基礎之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現的.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新方法: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現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象中尋找事物的規律.
  •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牛頓運動定律
    (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2)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3)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象的基礎之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現的.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新方法: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現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象中尋找事物的規律.
  •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Newton first law)。— 牛頓艾薩克·牛頓 亞里斯多德這麼說  「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靜止下來。」
  • 牛頓第二定律
    (2)表達式:F=ma 或 a=F/m(其中m為物體的質量,a為物體的加速度,F為物體所受的合力)(3)注意一點:F=ma 是當公式中F、m、a的單位分別是國際單位牛頓、千克、米每二次方秒才成立,如果不是國際單位,牛頓第二定律公式則為F=kma,k是一個比例係數。
  • 牛頓第二定律及應用
    二、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1.瞬時性:牛頓第二定律說明力的瞬時效應能產生加速度,物體的加速度和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總是同生、同滅、同時變化,所以它適合解決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時的力和加速度的關係問題。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的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牛頓第二定律的數學表達式F合=ma中,等號不僅表示左右兩邊數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
  • 詳細解析牛頓第二定律
    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該定律的主要思想在伽利略對拋體和斜面運動的分析中已有體現,牛頓將其總結為定律。關於牛頓第二定律,有下列幾點需要說明:⑴牛頓第二定律中所說的運動,是運動量,後來叫動量,即質量與速度的乘積。牛頓關於運動量的該表與動力城正比的說法是不夠確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