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一寶,被人稱為「藥棗」,用於遺尿尿頻,藥用價值高。說到農村中草藥,南北方各地都有著不同的種類,有的甚至在全國均有分布,老邪今天要說的這種中藥材,分布範圍很廣,在山西、山東、四川等地都常見,與山坡灌木林中生長,它就是山茱萸。山茱萸有著「藥棗」之稱,《四川藥物志》中是有這麼個別稱,原因是它成熟時,如同紅棗一樣呈紅色,又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於是就這麼來稱呼它了。
一些喜歡上山的農村朋友或許對山茱萸不陌生,其色雖如紅棗,卻比紅棗要小,經過文火烘焙及時取出核,烘乾後就成中藥材了,我們稱它「山萸肉」。處理過後的山茱萸是囊狀,紅中帶黑,有的被壓得扁一些,它在我們單位,也是常用藥,有補益肝腎和收澀固脫的功效,它的價值體現在不僅是「補」,還在於「固」,一般被歸類為收澀藥,其酸性決定了收澀作用,對於遺尿,尿頻之人有好處,這一點倒是和桑螵蛸有共同之處。
山茱萸可用於肝腎不足證,比如腰酸,耳鳴等等,還包括命門火衰,腰膝冷痛等等,這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來配伍使用了,這些就是「補」的表現。而「固」的作用不單是尿頻的問題,還能收澀人的汗液,止汗和補虛固脫,這對於久病虛脫的人來說,無疑就是一種福音,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女性有好處,比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等等,亦有幫助。《醫學衷中參西錄》提到「收斂元氣,固澀滑脫」,正是山茱萸藥用價值的精髓所在。
如今山茱萸的價值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在一些農村,已經開始種植起來,為藥材市場提供了質量良好的山茱萸,保證能夠養家餬口的同時,更是為醫藥事業做貢獻。像這種具有多方面功效的中藥,不論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選擇種植它們,是明智的選擇,山茱萸是當之無愧的農村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