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系門徒」逆襲富士康,立訊精密王來勝:漲跌皆紙上富貴,市值越...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時代周報

如果你在2010年的9月上市伊始便買入10萬元立訊精密的基金第二大重倉股了。截至今年二季度,立訊精密機構持股數達1096家,持股市值超過542億。

對於眾多的投資者而言,最關心的話題,莫過於眼下93倍PE的立訊精密,到底還有沒有空間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收購臺資緯創方面資產,業界還盛傳立訊有意吃下另一家做金屬機殼的臺企蘋果供應商可成科技。

對於潛在標的與收購預期,王來勝無意向時代周報記者具體確認。但其坦言,有利的收購肯定還會陸續有來。

畢竟,披在立訊身上的,除了70倍牛股的光環,還有「併購狂人」、「資本高手」等名號,只不過其從未主動對外分享過併購心得罷了。

最初只能依靠連接器營生的立訊精密,十年併購路走下來,相繼通過崑山聯滔電子、科爾通訊、福建源光電裝、珠海雙贏柔軟電路、蘇州美特、美律電子等標的,一一拿下切入蘋果產業鏈、華為供應鏈的船票,打下了汽車電子、聲學領域的江山,產業邊界在不斷拓寬。

目前,立訊主營業務拓展到消費電子、電腦互聯、汽車互聯、通訊互聯等幾大板塊。

王來勝向時代周報記者復盤道:「十年來立訊所有的收購,幾乎沒有產生多少商譽,非常務實。而對所收購企業,或強化業務,或意在拓展新領域,都能產生較強的協同和回報。」 王來勝頗為興奮地談到:「這得益於立訊內部實力強悍的投資團隊,個個目光精準,都是談判高手,對不少企業都有起死回生、點石成金的功力。」

王來勝口中的這支精英部隊,包括現任董秘黃大偉、第一任董秘丁遠達,還有歷任財務總監、投資總監等人,這些骨幹大都來自臺灣,精通電子產業,均在公司任職多年。

除了優秀的併購能力持續為公司拓寬邊界之外,外界對於立訊精密的良好預期,還在於蘋果的挑剔和選擇。蘋果要扶植它,形成對富士康的牽制,這也是蘋果慣有的伎倆。

「最無情是蘋果家,它只會跟你講效率、成本和利益,不會跟你講感情,明明白白的優勝劣汰。從這個角度上講,這個供應鏈上製造能力、成本控制、微創新能力綜合而言最優秀的標的,蘋果已經幫你選出來了。」有產業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評論稱。

以近年來蘋果暢銷的品類Airpods而言,立訊是最能打也是最令庫克滿意的合作商。用庫克的話說,「這個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創新融入Airpods的製造」,立訊由此斬獲Airpods最大代工份額。

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黑天鵝重創多個行業。但立訊精密業績卻未受影響,不降反增,較上年同期增長83%至165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59.4%至9.82億元,正是源於TWS耳機的訂單火爆。

其對於半年報更給出40%-60%的淨利潤增幅預計。

事實上,過去兩年智慧型手機遭遇銷售寒冬,5G手機的換機潮需求被業界急切寄望將帶來一縷陽光,而消費電子領域未來也將更大受益於可穿戴設備需求的強勁增長。

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TWS耳機市場規模達1.2億部,預計2020年將達2.3億部,同比增長90%。

潛力巨大的行業前景就擺在眼前,同時憑自身本事拿充足訂單在手,心中自然不慌。整體而言,AirPods、Apple Watch以及接下來的iPhone等業務將繼續成為立訊精密未來一兩年營收增長的核心。而只要業務上能繼續維持高速增長,立訊就並不太擔心股價方面的問題。

至於是否以鴻海為追趕目標,王來勝向時代周報記者謙遜表示:「這樣說不確切,鴻海體系很大,我們離鴻海還很遠。但上市十年,立訊始終堅持一個信條,把事做好,就一定能得到市場的承認。」

據王來勝表述,用「佛系」王來春的話講則是:「不講故事的公司才會有故事。」

相關焦點

  • 立訊精密:深圳製造業門徒
    並且富士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 「沒有召開會議或進行其他探討」、「管理團隊也沒有採取其他特別行動。」 無論是否有特別小組,富士康和立訊精密之間的競爭更加凸顯。記者了解到,富士康內部對於立訊精密也頗為重視,近年來立訊精密強勢崛起,成為深圳製造業的新勢力,富士康面對「門徒」的挑戰,採取嚴陣以待的姿態也屬正常。
  • 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億市值歸屬爭議
    近日,中嶽聯拓總經理、原立訊精密集團管理中心高管吳政衛向中國經濟網投訴稱,其與立訊精密實控人王來春存在股權代持糾紛。此次糾紛涉及的立訊精密股份約佔總股份的5.336%,市值達199.93億元。
  • 拿下蘋果代工工廠,逆襲富士康,立訊精密牛在哪裡?
    作為一家消費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立訊精密(002475)並不為普通消費者所熟悉。但在二級市場,卻是不世出的大牛股之一。自從2010年上市以來,公司股價穩步上漲,10年內最高漲幅超過40倍。截止到2020年6月底,立訊精密總市值已然超過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
  • 海外建廠的富士康成就了立訊精密
    很多時候都在想,國內立訊精密的迅速成長,還是對富士康造成很大威脅的,這或許也是郭臺銘遠赴印度、越南的一大原因。 要知道立訊創立於2004年,創始人王來春本是富士康的打工妹,很長時間內,立訊都是富士康的一級供應商,由於在生產成本上佔領絕對優勢,如今這位「富士康門徒」已成為其最大挑戰者。
  • 與富士康打擂臺?立訊精密前三季度營收595億,創始人身家910億
    截至10月27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報收57.62元/股,漲幅為0.21%,總市值高達4024.11億元,在A股電子製造領域上市公司中僅次於海康威視4130.49億元的市值。相比之下,同期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的市值為425億美元(約合2853.62億元人民幣),富士康旗下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市值為2756億元。
  • 立訊精密奇襲路:富士康「打工妹」與她的三位貴人
    該說法遭到立訊精密否認,兩方訴諸法庭。目前這筆爭議股份的市值高達200億元,呼應著立訊精密過去一年多的股價暴漲——從2019年1月的7.46元飆升到2020年7月的61.12元,漲幅超過8倍,總市值一度突破4000億元,將格力(市值3383億元)、萬科(市值3215億元)等明星企業甩在身後。
  • 郭臺銘要「狙擊」的立訊精密:「打工人」突襲,曾是富士康代工廠
    成立於2004年的立訊精密,被視為「富士康的富士康」,崛起之路離不開富士康的支持。它的創始人王來春,更是從富士康的流水線上走出來的打工妹。如今,上市三年多的立訊精密,已經從當初的代工廠切入到供應鏈的上遊,不再是當年初亦步亦趨的跟隨者。王來春和她的立訊精密,到底是如何實現這場對巨頭富士康的突襲的?
  • 立訊精密——憑什麼成為代工之王
    雖然照抄富士康,但出人意料的是,郭臺銘反而給了她很大的支持,從富士康源源而來的訂單,是立訊精密早期發展壯大的關鍵。2004年,王來春回到深圳創辦立訊精密。2010年,立訊精密在深圳掛牌上市,王來春個人身價達到23億。十年後,立訊精密漲幅超過50倍。
  • 立訊精密憑啥這麼貴 緯創、蘋果如何讓富士康「尷尬」?
    立訊精密日前宣布收購緯創兩家子公司,由此成為蘋果手機在大陸首家代工廠商。編者認為,這無疑相當於立訊精密用股票置換了緯創的資產。新形勢之下,兩大傳統臺灣代工巨頭「識時務」,一早就選擇了以內地「新秀」構建共同戰線的路線。關於大陸與臺灣世界電子產品代工訂單爭奪形勢,似乎要走向下一個階段。鴻海又會有何動作、感想?
  • 傳言富士康為應對立訊精密,已經成立一個工作組
    一個是全球排名第一的電子代工巨頭,另一個是市值超4000億元的電子代工新貴,作為蘋果御用的代工廠,雖然富士康與立訊精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卻又被市場頻頻拿來作比較,甚至還有人認為,立訊精密將逆襲富士康。
  • 立訊精密狂拿蘋果訂單,富士康恐「代工一哥」地位不保,成立工作組...
    「打工妹」坐上富士康課長立訊精密成立於2004年,實際上,立訊精密與富士康淵源頗深,其CEO王來春為後者內地工廠首批工人。同年,王來春與哥哥王來勝共同購買了香港立訊股權,並間接持有接近50%的上市公司「立訊精密」股權。富士康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一直都是立訊精密的主要客戶,從2007年到2009年,來自富士康的銷售收入佔比立訊精密接近50%。2009年9月郭臺銘胞弟郭臺強的富港電子的公司出資4000萬元認繳了立訊精密400萬股,並以3.08%的股權成為立訊精密第三大股東。
  • 4000億白馬股立訊精密實控人套現69億 基金們剛增持
    剛剛,4000億市值的大牛股立訊精密,披露公司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於7月22日大舉減持1.3億股,減持股份佔比1.85%;套現金額69億元。年內翻倍:實控人大舉拋售69億元7月22日晚間,立訊精密公告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及其一致行動人、立訊精密實際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長王來勝於7月22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29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1.85%。
  • 立訊精密收購緯創 欲搶佔富士康蘋果代工頭把交椅
    隨著以AirPods為主的TWS無線耳機需求不斷走高,立訊精密的市值也在穩步提升。蘋果樹下好乘涼,AirPods這項豐厚利潤的業務給立訊精密帶來了飛速的發展。此後還相繼獲得了iPad內部線、MacBook電源線、AppleWacth無線充電/錶帶、MacBookType-C以及iPhone轉接頭等關鍵性的訂單。
  • 她初中畢業,富士康的第一代打工妹,今是4000億蘋果代工廠的老闆
    今年7月,立訊精密市值更是突破4000億元,超越了自己曾經的「師傅」——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的2500億元市值,同時超過格力、萬科等明星企業,廣泛引發市場關注。那麼,一個只有初中學歷、曾在富士康流水線上打工十年的小妹創辦的公司,是如何實現驚人飛躍,如何變成4000多億元市值的電子行業「巨無霸」的呢?貳潮汕是中國商業版圖的重要構成部分,潮汕人似乎天生對商業有著敏銳的頭腦,且吃苦耐勞,家族意識強,被譽為「東方猶太人」,李嘉誠、馬化騰、黃光裕等,皆出於這一群體。
  • 媒體稱富士康成立特別工作組,嚴防立訊精密殺入iPhone代工業務
    知情人士周一透露,全球最大的電子設備代工製造商富士康已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以抵禦中國電子產品製造商立訊精密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富士康認為,立訊精密對其主導地位構成了嚴重威脅。據悉,該項目由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發起的,目標是總部位於廣東東莞的立訊精密。
  • 蘋果的籃子:從鴻海精密到立訊精密
    這家小門頭,是大名鼎鼎的鴻海精密(富士康的母公司)的前身。那一年,郭臺銘的表姐夫張忠謀還在美國德州儀器,沒有回到臺灣創建臺積電。那一年,ASLM還沒有誕生。在鴻海精密嘗試往不同籃子裡放雞蛋的同時,蘋果也做同樣的嘗試。立訊精密發布公告,將以33億元人民幣全資收購緯創資通兩家全資子公司,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完成交易,立訊精密將成為蘋果公司首家中國大陸的代工廠。
  • 「富士康打工妹」締造的立訊精密:9年營收暴增60倍,市值超3100億...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吳永久近日,手握蘋果和華為兩大客戶的立訊精密(002475,SZ),總市值已超過3100億元,超越海康威視,成為中小板市值新冠軍。自公司2010年上市至2019年末,公司的收入水平從10.11億元增至625.2億元;淨利潤從1.16億元增長至47.14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連接器龍頭企業。
  • 基斯克威爾官網:富士康、立訊 拼搶蘋果手機代工業務
    雖然否認了市場風聞,但近一年來圍繞在富士康以及立訊精密兩家公司身上的對比從未中斷。立訊精密此前經過入股緯創進軍蘋果手機代工範疇,成為了富士康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得益於深度綁定蘋果,立訊精密上半年經營收入為365億元,同比增加70.01%,歸屬淨利潤為25.4億元,同比增加69.01%。
  • 富士康怕了?傳聞針對立訊精密成立工作組 官方回應:消息不實
    10月26日,路透社消息稱,由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發起,成立一個專門研究立訊精密的工作組,兩者都是蘋果產業鏈的重要供應商。據悉,該工作組是去年成立的,一直在研究立訊精密的技術、擴張計劃以及招聘策略。但富士康官方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消息不實。雖然得到了官方的否定,但我們還是要來看一下兩者在蘋果產業鏈中到底有著怎樣的競爭關係。
  • 富士康為應對立訊精密成立工作組?官方:不實報導
    10月26日,網傳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目的是為了應對中國大陸電子製造商立訊精密強勢的發展勢頭。富士康據報導,由於立訊精密的發展很快,已經得到了業內的看好,鴻海集團已經準備好應對前者的發展,恐被搶奪訂單,所以成立專門的應對小組。但是這個消息被報導後不久,富士康方面回應稱,這是一個不實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