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查出肺結節,沒在意,2年後再就醫,醫生卻說不用治了

2020-12-16 騰訊網

兩年前,李大爺出過一次很小的車禍,李大爺當時正騎著自行車去單位上班,一個小轎車沒看燈,把李大爺撞倒在地。

李大爺一向身體挺好,加上當時車速不快,李大爺從地上起來就要繼續上班去了,車主不放心,硬拉著李大爺去了趟醫院,來了個全身檢查。

這一檢查,還真查出了毛病,但和車禍無關。李大爺的肺部CT顯示,肺內有結節,差不多0.15釐米,有毛刺。

醫生提醒李大爺,這雖然不是肺癌,但卻有惡變成癌的機率,最好還是做一下進一步的檢查,誰知,李大爺死活不肯。

李大爺說自己一輩子不抽菸不喝酒的,身體一向很好,沒必要做那麼多檢查,浪費錢,醫生也不能強迫李大爺做檢查,只好建議他半年後再來複查一下。

李大爺嘴上答應了,但卻壓根沒當回事,一點沒在意。一晃兩年過去了,李大爺幾乎忘了這件事了。

只是最近,李大爺突然有點咳嗽,而且感覺胸部疼痛,挺了一段時間,吃了些藥也沒見好,這才又跑到醫院做檢查。

醫生檢查後發現,李大爺當初的小結節已經發展成了肺癌,而且已經比較嚴重了,腫瘤已經侵犯了胸膜,是晚期了。

醫生很無奈地表示,這種情況基本不用治了,手術也沒用,就是白花錢,要是當初李大爺能重視自己的肺結節,及時治療、複查,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肺結節,是指肺內直徑小於或等於3cm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影像學表現為密度增高的陰影,可單發或多發,邊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

一些人體檢過程中,經常會發現這種小小的、出現在肺部的陰影,許多人聽說不是肺癌,也沒有什麼異常感覺,就很容易忽視它。

事實上,肺結節也是有惡變成癌的機率的,依據結節密度,可將肺結節分為三類: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和磨玻璃結節。

根據類型的不同其惡變概率也不相同。相關數據統計表明:純磨玻璃樣結節有18%的可能會發生惡變,而實性結節有近7%的可能,混合性磨玻璃結節的惡變率最高,能達到63%。

提醒:肺結節的人,身體出現3個變化,惡變或已發生

變化1:不停的咳嗽

肺結節為良性時,身體幾乎不會有任何異常的表現,所以很多人沒能及時發現它的存在。

但肺結節惡變時,則會影響到肺部正常的功能,可能會出現咳嗽、咳痰的症狀,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症狀會更加嚴重。

變化2:食慾下降

看似肺部和食慾沒什麼關係,但肺結節發生變化時,身體中的氧氣就無法參與腸胃消化,腸胃得不到充足的氧氣,蠕動速度就會變慢,食慾自然會受到影響。

已經查出肺結節的患者,若總是覺得自己不想吃東西,一定要引起警惕。

變化3:身體異常出汗

天氣炎熱出汗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是天氣不熱,自己也沒有怎麼運動,去還是出汗,則很可能是肺結節出現了惡變。

肺結節出現異常時,會影響身體的供氧,呼吸會變得比較困難,這樣的情況下患者會比較燥熱,身體一些部位會不斷的出汗。

養肺防病變,少做二物,做好三件事

少做二物:

1、香菸

在傷肺行為中,吸菸,首當其衝。

香菸燃燒後的有害物質,吸入肺內,會導致肺泡內痰飲積滯,阻塞氣道。久而久之,不但會導致肺部「變黑」,還會損害肺部機能,甚至誘發肺部病變。

因此,想要保護好肺部,一定要堅持戒菸,再難也要堅持,並且,越早越好。

除了減少主動吸菸,還要遠離二手、三手煙,以此來減少煙毒吸入量。

2、油膩刺激食物

煎炸燒烤吃多了容易上火,而上火不僅傷肝,也會讓肺臟燥熱,導致傷肺。同時,煎炸燒烤都是油大的東西,經常吃的太油膩,不僅痰多,排痰困難,也會加重咳嗽症狀。

吃辣是個人愛好,但是不要過度,也要根據水土氣候來決定。中醫認為,吃太多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容易損傷肺氣,如果是本身有慢性肺病,則很可能加重病情。

做好三件事:

1、補水潤肺

肺喜潤,日常要注意補水潤肺,除了白開水之外,溫熱的植物茶水也很不錯。

蒲公英玉竹桔梗茶,用蒲公英、菊苣、玉竹、桔梗,搭配在一起,熱水衝泡,可潤肺、宣肺、止咳、排毒,助力肺部健康。

蒲公英,隨處可見,藥食兩用,被稱為「排毒草」,可利尿通淋,消炎殺菌,是「八大金剛」之一,不但可以幫助肺部排毒,還可對抗炎症,改善咽喉不適。

玉竹,是養陰生津佳品,質柔而潤,益五臟,用其泡水,可改善咽幹舌燥,乾咳少痰等,並可提高免疫力,助力健康。

桔梗,入肺經,用其泡水喝,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等,對於肺部健康十分有益。

菊苣泡水,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增強免疫力,促進身體排毒。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潤肺、利咽、生津、排毒,是養肺潤肺不錯的選擇。

2、大笑宣肺

精神調攝,對肺也有著重要意義。中醫認為,大笑,可宣肺,悲憂,則損害肺氣。

大笑能使肺擴張,肺活量增大,使呼吸更通暢,有助於清理呼吸道。大笑,還能使胸廓擴張,胸肌伸展,有助於宣發肺氣,寬胸理氣,恢復體力。

因此,經常大笑,對於肺部健康,十分有益,這可以說是最便宜的養肺行為。

3、運動強肺

運動,可提高肺活量,強健肺功能,增強對抗病邪的能力。

閒來無事,做蹲起。

下蹲時軀幹保持筆直,臀部向身後撅起。下蹲時吸氣,站起時呼氣,每日做20-30次為宜。

下蹲膈肌上抬,站起橫膈下降。一蹲一起,會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動範圍,增加肺活量。

傍晚,吃過晚飯後,堅持進行快步走,對增強肺部功能,十分有益。經常快步走,能夠提高肺部功能,鍛鍊肺部力量。

註: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42萬人次中80%有肺結節,平均每人3個!「肺結節焦慮」在增加,查出肺...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肺結節精準診斷中心的聯合專家門診,50歲的老丁(化名)拿著一堆報告單,不解地問道。老丁是江西人,上個月意外查出肺部有個小結節,當地醫院進行MDT會診後,專家們意見不一,有人說需要開刀,有人覺得不需要,一時間沒法下定論。由於結節位置長在胸膜旁,不能穿刺,老丁又做了一個PET-CT,醫生們再次會診後認為這可能是炎症性結節,會自行消失。
  • 42歲女士查出肺結節寢食難安,中藥治療5個月,結節消失不見了
    因此,當肺部出現不適時,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因為肺部一旦患上疾病,想要治好是非常不容易的。42歲女士查出肺結節寢食難安,中藥治療5個月,結節消失不見了近年來,查出患有肺部結節的人越來越多,針對這項檢查結果,患者的心態各不相同,有的患者憂心忡忡,擔心癌變,想立馬切除掉;有的患者欣然接受,定期複查;有的患者則不以為然,任其自由發展。
  • 江城醫院肺結節檢出量增多,結節並非都是癌,定期隨訪很關鍵
    王習找到該醫院普胸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羅東就醫,希望能做手術切掉結節,然而羅東經評估後診斷,該結節的惡性特徵不典型,建議先觀察,過3個月再來複查,暫時不用做手術,「因為手術畢竟是有創的,對肺功能或多或少有影響。」從那之後,王習就落下了心病,每天寢食難安,人也敏感多疑,工作生活都受影響。
  • 醫生攔都攔不住!查出肺結節,65歲杭州老闆慌了,每個月跑去做CT
    其實,「肺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結節。」陳恩國主任說,像老陳的肺結節,體檢時查出是6毫米大小,也沒有其他異常, 「這種情況下,一般三個月到半年再做複查就可以。複查太頻繁,間隔時間太短,其實意義並不大。」 但陳恩國也能理解,像老陳這樣的患者對小結節的恐懼。
  • 7毫米的肺結節,5年後變肺癌!如何對待肺結節才不會後悔?
    林冰因胸部不適入院,CT結果顯示,肺右葉有4釐米的結節,因為性狀不太好,醫生當即建議手術切除。術後病理檢查結果為肺腺癌。 後來經過了解才知道,林冰的肺結節5年前就已經有了,當時只有7mm,當時醫生讓定期複查,但林冰不在意,時隔5年,卻沒想到肺結節已經發展成肺癌。
  • 查出肺結節,應該怎麼辦?醫生:身體出現3個異常,得早點處理
    體檢最怕的就是查出各種各樣的毛病,但是不體檢就不容易發現病症。老王就是遇到了麻煩,單位體檢之後發現自己毫無徵兆地患上了肺結節,當初為了生孩子就戒菸了,平時飲食都有老婆照料著,怎麼回事呢?老王不死心又去了趟大醫院做了一次專業的肺部檢查,醫生告訴他不用過於擔心,肺部結節是良性的,暫時沒有癌變的可能,定期複查說不定結節自己也就痊癒了。老王的心病解決了,每天依舊好吃好喝,等到三個月之後去複查,確如醫生所料,良性的結節已經消失了。
  • 查出肺結節,一定是肺癌嗎?這5種是惡性信號
    對於肺結節,大家是否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現在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了? 其實,不一定是肺結節的發病率升高了,而是檢出率大大提升了。 (2)5毫米≤直徑<15毫米,且無惡性徵象(如毛刺徵): 3個月後複查CT,如沒有變化,則每年複查一次; 如果發現增大,則需多學科會診後,決定是否行活檢穿刺、手術切除治療。
  • 腎友查出尿蛋白3+,醫生卻說「不用治或不用加藥」,怎麼回事?
    然而,情況總有例外,有的時候,腎病患者檢查尿常規出現尿PRO 3+,醫生卻說「不用治」或「不用加藥」,這到底又是怎麼回事?在解答這一問題之前,腎友必須弄清楚尿常規中尿蛋白是如何留取及檢測出來的。留取尿常規前一般要求先應清洗外陰後再留尿檢查(最好留取中段尿液送檢),通常留取早晨的一次尿液,而選擇留取「二次晨尿」更能反映病情。
  • 20歲女孩體檢發現肺結節過大 最後確診癌症!杭州近年來肺結節患者...
    可是3個月後,小張的母親手術後早已出院,可她在複查肺CT時發現結節大小並沒有變化,於是醫院立即給她手術取病理,結果發現確實是肺癌,屬於微浸潤腺癌。幸運的是,由於發現得早,手術及時,術後5年以上生存率可以達到98%以上。醫生說,小張手術後恢復較好,已於幾天前出院。
  • 肺結節焦慮: 真的有必要這麼緊張嗎
    65歲的老陳(化名)是一家企業的老總,同樣是體檢時被查出肺部小結節,那之後,他每個月都跑去醫院做一次肺部CT,醫生攔都攔不住。  「有個20多歲的女孩,因為肺部查出小結節,備孕計劃都推遲了。」  其實老陳的結果蠻好,三個月後肺部CT複查,顯示他的結節明顯變小。  「只是炎症。」陳恩國醫生說。老陳長出一口氣。  事實上,很多人像老陳一樣,看到體檢報告中「肺結節」的提示,心裡就會 「咯噔」一下,「馬上想到,會不會得肺癌?」  其實,「肺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結節。」
  • 體檢發現肺結節,癌變可能有多大?醫生:這件事沒做好,隨時癌變
    原來不易查出的一些肺部病變,特別是肺結節,現在很容易就被這些新型檢查設備所發現。由此給我們帶來了這樣一個印象,長有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了。體檢查出肺結節的人的確不少,保守估計全中國至少有1億人長有肺結節。統計資料顯示,在所有被查出的肺結節中,只有2%-3.6%是惡性的,其他絕大多數都是良性結節。
  • 查出肺結節不用慌,日常護理是關鍵,嘗試做好3點,或能消散結節
    肺結節的生物學原理和定義:肺結節是在CT掃描或胸片檢查中,肺部呈現肉芽腫狀的包繞病灶,肉芽直徑小於或等於3釐米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半實性肺部光影,它是一個影像學專業術語。醫生提醒:肺結節,只不過是影像學中的一個描述性專有名詞,指的是病灶的形態和大小。想要了解肺結節是惡性還是良性,想要了解病灶的性質,還要通過後期複查和進一步的檢查。
  • 體檢查出肺結節,大媽心慌交待「後事」 結節≠癌!九成肺結節與癌無關
    武漢晚報訊(記者祁燕 通訊員簡傑)「你聽說了嗎,那個誰誰才退休就查出肺結節,很快發展成癌,做了大手術!」在後湖周婆婆的廣場舞圈子裡,經常會聽見這樣的談論,她萬萬沒想到如今這事竟落到自己頭上。 患糖尿病多年,女兒孝順,每年都會帶周婆婆去醫院做個全身體檢,看看指標情況。
  • 體檢查出肺結節怎麼辦?如果有2個特徵,很可能是肺癌,別拖了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胸外科張蘭軍教授表示,並非所有的結節都預示著與肺癌相關,它也可能僅僅只是良性病變,需要專業的腫瘤醫生根據結節大小、形態、密度等特徵進行判斷,不用過於緊張。良性結節抗炎治療後會逐漸消失對於一些難以判斷模稜兩可的結節,醫生可先採取消炎治療,一般良性的結節都是由各種肺炎引起,包括肺部感染和炎性假瘤、結核、真菌感染、黴菌感染等諸多情況都有可能留下肺部結節。
  • 男子肺內查出3mm結節,一年後接近消散?養肺方法或值得借鑑
    因此他沒日沒夜辛勤工作,時間基本全被工作佔用了,加上晚上小李晚上應酬很多,就在上個月他正在工作,突然感覺胸悶咳嗽,剛開始他還不是很在意,覺得只是一個小毛病,並無大礙。但是沒想到拖著拖著,情況就越來越嚴重了,後來請假去了醫院做檢查,這才檢查出來在小李的肺部有3mm的肺結節,這下小李才開始慌張起來,很擔心自己是否換了肺癌。醫生安慰他說:肺結節不是癌症,不要那麼悲觀。
  • 男子雙腳浮腫難走路,就醫查出腎水腫,醫生:腎「衰」腳先知
    就比如38歲的劉先生,最近到醫院就醫時,雙腳浮腫得很厲害,在醫生的診斷下,查出男子腎水腫。事實上男子就醫的時候,已經算是晚了。如果男子能夠早一點就醫,也許會容易得多。但就是因為男子並沒有早早的及時發現腎臟問題,延誤的醫治時機。
  • 磨玻璃肺結節定期複查,會不會耽誤治療?醫生帶你看結節4種結局
    第二種結局:長期不變,結節保持穩定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也不著急手術,定期複查就好:上圖是一位50歲男子,體檢發現4個磨玻璃肺結節,最大的這個5mm,定期複查,已經7年了沒有任何變化,自己也從剛開始的惶恐不安逐漸變得安心、理性了。
  • 肺癌10 大早期症狀:早發現,九成可治好!
    肺癌的許多症狀都不具特異性,因此許多患者在出現症狀後就醫時,癌組織早已轉移,治療難度也很大。 那麼,出現哪些症狀,我們需要警惕肺癌呢?
  • 別慌,醫生教你簡單判斷
    醫生一看,肺結節,太過常見了,至於小王說的磨玻璃結節,也並非一定是肺癌。「你這確實是磨玻璃結節,不過看大小和形狀,良性的機率比較大,不用太過擔心,定期隨訪即可。」小王不解,這難道不需要進一步檢查嗎?醫生看出了他的疑惑,跟他說:你這個情況,基本可以判斷是良性的,所以不需要再進一步診斷了。不要太擔心。
  • 肺結節2mm還是2cm,一字之差,後果大不相同,要區分清楚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的時候查出肺結節,一旦查出肺結節,很多人都比較恐慌,但是很多人卻搞不清楚肺結節到底分哪些種?肺結節達到哪種程度才需要手術切除?之前有個同學託我諮詢我的醫生朋友,右上肺有個2mm大的結節,醫生建議做微創手術,讓我諮詢一下醫生朋友需不需要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