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肺結節定期複查,會不會耽誤治療?醫生帶你看結節4種結局

2020-12-12 影像科豪大夫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從磨玻璃結節,到7釐米的晚期肺癌,需要長几年?

不著急回答,我們先看一個晚期病例,比較遺憾:

這是一位70多歲老爺子,咳嗽、咳血半個月,CT發現右肺7.0cm大腫塊,病理是浸潤性肺腺癌,低分化,已經無法手術。

而且腫瘤已經進入加速生長期,僅僅40天後複查,腫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一步增大,很麻煩了……

老人這個肺癌發展到7釐米,長了多少年呢?

我們查詢老人既往的檢查資料,他7年前曾經做過一次肺部CT,當時發現他有一個混合磨玻璃結節,6.3mm,建議定期複查:

很遺憾,這7年來,老人沒有回來哪怕複查一次,這個肺結節利用這段無監督的時間偷偷長大了,變成了7.0cm的晚期肺癌……

這個病例提醒大家,磨玻璃結節(包括混磨)定期複查很有必要!

磨玻璃結節的科學處置

很多朋友問:幹嘛要複查?直接切了不更好?複查長大了怎麼辦?

答案很簡單,肺結節太多了,良性遠遠多於惡性!就算是磨玻璃結節,大多數也是惰性病灶,可以幾十年不變化,沒有必要過度醫療,花錢、傷肺、甚至發生一些併發症。

所以對於比較小的磨玻璃肺結節,首次發現時通常選擇先觀察。一般首次複查建議間隔3個月,避免漏掉少數生長快速的結節,無變化的話,以後延長複查間隔。

於是很多人就擔憂另一個問題:萬一這個結節是肺癌,隨訪觀察會不會耽誤治療?癌細胞會不會在觀察期擴散,從而失去手術機會呢?畢竟地球上沒有後悔藥,有也是假藥!

豪大夫今天整理了幾個病例,給大家演示一下磨玻璃肺結節的隨訪結果,包括混合磨玻璃結節,讓大家安心。

第一種結局最美麗,結節複查消失

對於首次發現的磨玻璃結節,如果沒有確鑿的惡性徵象,通常是先隨訪觀察,某些良性結節會吸收(這是最好的結果),如下圖:

這種情況不少見,多為炎症性結節,可以通過抗炎治療、增強免疫力等方法促進吸收,甚至有些結節不採取任何措施也能吸收消散。

所以,首次查出的磨玻璃結節,先等等,別著急手術,有些良性結節會吸收,這是第一種結局

第二種結局:長期不變,結節保持穩定

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也不著急手術,定期複查就好:

上圖是一位50歲男子,體檢發現4個磨玻璃肺結節,最大的這個5mm,定期複查,已經7年了沒有任何變化,自己也從剛開始的惶恐不安逐漸變得安心、理性了。

磨玻璃肺結節定期複查,只要沒有體積增大和密度增加,就可以繼續安心觀察。隨著醫學不斷進步,也許以後會有無創傷的治療方法出現。

長期穩定,可能伴隨終生,這是磨玻璃結節的第二個結局,也是最常見的。

這種長期穩定的肺結節,很多人有焦慮心理,要慢慢克服。

即使是多發磨玻璃小結節也不必焦慮。在三項專門針對多灶性磨玻璃結節的研究中,60-95%的純磨玻璃結節保持穩定,少數減少或消失,僅少數增加或變成部分實性(提示切除)。

第三種結局:複查進展,需要積極治療

某些磨玻璃結節會進展,變成危及生命的毒瘤,通常表現為密度增加和/或體積增大(混合磨玻璃結節內部實性成分增加,也提示進展),就需要胸外科醫生給它執行處罰措施,清理出身體:

這是一位中年女士,體檢發現右肺純磨玻璃結節1.1cm,定期複查,3年後好像增大了一點,直徑大約1.2cm,邊緣出現少量細索條影,她不想再觀察了,做了胸腔鏡微創手術,病理是原位腺癌

與肺癌相關的磨玻璃結節,通常包括: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潤性腺癌(MIA)、貼壁生長型腺癌(LPA)。其中前兩種屬於浸潤前病變(AAH、AIS),大多為惰性病灶,可以長期隨訪,不會轉移擴散。

再舉個例子:

這是一位中年女士,體檢發現3mm微結節,8個月後增大為9mm的磨玻璃結節,手術病理是微浸潤腺癌(MIA)

磨玻璃結節隨訪增大、或者密度增加,需要手術治療,可以治癒!這是第三種結局。

第四種結局,置之不理,少部分進展為晚期肺癌

如果查出肺結節,不遵從醫生指導定期複查,只憑保持心情愉悅,或者某些偏方,就有可能出現第四種結局,如同本文第一個病人,7年後進展為晚期肺腺癌了:

這種是最遺憾的,原本通過科學的隨訪觀察手段可以阻止,可以治癒。

最後補充一句:肺結節的複查儘量去同一家醫院,使用同一臺CT,方便醫生對比;另外,對於存在肺結節的人群,不推薦低劑量CT複查,因為低劑量掃描降低了圖像清晰度,不利於細節觀察。

好,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

最近很多網友留言,擔憂自己的磨玻璃結節,希望本文內容能為大家解惑。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

#癌症的真相#

相關焦點

  • 磨玻璃結節1cm,要不要動手術?看醫生細說肺結節手術指徵
    體檢查出磨玻璃肺結節,她有點慌一位67歲女士,體檢發現右肺純磨玻璃肺結節,她的CT片子很多朋友都會看:結節長徑1.0cm,形態不規則,內部隱約可見一個小空泡(空泡徵),按照危險等級分類,不屬於高危肺結節,可以先隨訪觀察。
  • 磨玻璃結節別緊張,這個9毫米肺結節,3月複查消失了 - 影像科豪大夫
    病例1,咳嗽半年,查出9mm磨玻璃結節這是一位49歲男子,咳嗽半年,偶爾有少量白痰(忘記問他是不是老菸民了),胸部CT發現磨玻璃肺結節,長徑9mm:這是一個磨玻璃結節,形態不太規則,邊界比較清晰,屬於中危肺結節,可以隨訪觀察,3個月後複查看有無進展,某些良性肺結節可以吸收。對於直徑>8mm的純磨玻璃結節,如果持續存在,或者隨訪逐漸增大,或者密度增加,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對於6-8mm的純磨玻璃結節,可以3-6個月複查,如果無變化,可以年度隨訪。
  • 複查時發現磨玻璃結節,是轉移了嗎?
    隨訪發現,肺部感染、炎症、肺泡萎縮、支氣管鏡或經胸肺活檢所造成局灶性肺損傷,短期內肺上也可表現出磨玻璃結節,這種情況經過合理治療,過段時間會自行吸收消散。由於腫瘤因素引起的磨玻璃結節,最常見的是原位腺癌、微浸潤腺癌兩種,手術治療後預後很不錯,生存率均為100%。
  • 發現肺結節應該多久複查?間隔時間越短越好?會不會造成轉移?
    據新聞報導:一位企業的老總因體檢查出了肺結節,醫生建議3個月後再複查。但患者非常焦慮,非常怕結節短時間內發展成癌症,於是患者每個月複查一次。臨床上,這樣的病人還真不少,許多患者寢食難安,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
  • 肺磨玻璃結節是什麼?可能是肺癌嗎?別慌,醫生教你簡單判斷
    核心提示:  25歲的小王,一大早就拿著自己的CT報告,走到醫院跟前,說:醫生,我可能出大事了。  醫生很納悶,問:哪裡不舒服?  小王邊說邊把檢查單遞給醫生看,焦急地跟醫生說:聽說磨玻璃結節是肺癌,我這是不是呀?我是不是快死了?  醫生一看,肺結節,太過常見了,至於小王說的磨玻璃結節,也並非一定肺癌。
  • 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哪個是肺癌?
    大家拿到肺CT報告單,發現了肺結節,一般報告上都會對肺結節進行描述分析,會把肺結節分為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大家更關心的是這三種結節哪個肺癌的可能性大?什麼是肺結節?
  • 體檢發現肺磨玻璃結節,嚴重嗎?該如何處理?聽聽醫生怎麼說
    核心提示:肺磨玻璃結節是低密度亞實性肺結節的一種類型,在胸部CT檢查中呈雲霧狀的薄影或圓形結節,類似磨砂玻璃。根據是否含有實性成分,肺磨玻璃結節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和部分實性結節。 「醫生,體檢CT報告說我有肺磨玻璃結節,這個嚴不嚴重的?不會是癌症吧?」
  • 查出肺磨玻璃結節,要不要馬上切除?先別慌,醫生為你好好分析
    相信不少朋友也對肺磨玻璃結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並不透徹。如果查出肺磨玻璃結節,只想著要不要馬上切除。其實先別慌,醫生為你好好分析,看看肺磨玻璃結節到底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需要怎麼處理?肺磨玻璃結節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
  • 磨玻璃結節就是肺癌嗎?醫生用CT片舉例,前3種不要緊
    磨玻璃結節的診斷,相對比較簡單,今天用4個病例的CT片解釋一下,很容易學,大家讀個2、3遍都能學會。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我國每年約有80多萬人查出肺癌,為了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醫生們找到了螺旋CT胸部篩查的方法,使我們能夠早期發現惡性肺結節,並予以根治。
  • 肺磨玻璃結節,3年增大2mm,該不該手術?
    一個烏龜爬爬的肺結節今天有一位37歲女士做CT,她在3年半前單位體檢,查出右肺純磨玻璃結節4.8mm,今天再次複查,有一點點長大,問我們該怎麼辦?這是2016年的肺部CT,箭頭所指,右下肺背段一個純磨玻璃小結節,邊界比較清,直徑4.8mm。不足5mm的純磨玻璃結節屬於低危結節,大部分多年不變化,有些炎性結節會自動消失,不需要處理,隨訪觀察就好!
  • 醫生,我查出來肺磨玻璃結節怎麼辦?會癌變嗎?要切嗎?
    原創 俞順 uu 周逢源 醫學界腫瘤頻道 收錄於話題#全球肺癌關注月16#肺癌18#肺結節1#拜託啦!醫生7肺磨玻璃結節到底是個啥?得了肺磨玻璃結節該怎麼辦?我要不要去把肺磨玻璃結節切了?切了以後會不會有後遺症?不切的話會不會變成癌症?我是不是活不久了?憂鬱小王在搜索框裡輸入了:肺磨玻璃結節能治嗎?不同的醫生,不同的回答讓他眼花繚亂。卑微小王陷入了更大的糾結:治還是不治?到底要不要治?茶飯不思的小王,亟需一個專業醫生來解答他所有的疑惑。別擔心!打工人的健康由醫學界腫瘤頻道守護!
  • 一發現了肺上5 mm的磨玻璃影樣結節需要立即手術嗎?
    這兩天接到了兩個病人的問診,都是拍胸部CT,發現肺上有個5mm的磨玻璃影樣結節,去醫院好了,醫生考慮是原位癌,患者一聽到癌這個字,立馬就緊張了,要求手術,但家屬不放心,來徵求我的意見。這裡有三個概念:肺結節、磨玻璃影和5 mm。
  • 7毫米的肺結節,5年後變肺癌!如何對待肺結節才不會後悔?
    林冰因胸部不適入院,CT結果顯示,肺右葉有4釐米的結節,因為性狀不太好,醫生當即建議手術切除。術後病理檢查結果為肺腺癌。 後來經過了解才知道,林冰的肺結節5年前就已經有了,當時只有7mm,當時醫生讓定期複查,但林冰不在意,時隔5年,卻沒想到肺結節已經發展成肺癌。
  • 核保案例分享:磨玻璃肺結節7mm,重疾險除外承保
    實性結節:類圓形高密度陰影,在CT下呈現白色的影像。 像今天的這個核保案例裡的「磨玻璃結節」,是結節裡最嚴重的一種。 2020年1月,CT檢查8mm肺結節;3月複查,顯示依然是8mm肺結節。
  • 42歲女士查出肺結節寢食難安,中藥治療5個月,結節消失不見了
    42歲女士查出肺結節寢食難安,中藥治療5個月,結節消失不見了近年來,查出患有肺部結節的人越來越多,針對這項檢查結果,患者的心態各不相同,有的患者憂心忡忡,擔心癌變,想立馬切除掉;有的患者欣然接受,定期複查;有的患者則不以為然,任其自由發展。面對肺部結節,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1、發現肺結節先去找專科醫生諮詢。
  • 肺部有磨玻璃結節,看到哪些特點,要多往壞處想一想?
    這次因為小便呈鮮紅色兩天,彩超和增強磁共振檢查確診右側小腎癌,馬上住泌尿外科準備手術,結果手術前胸部CT,又發現了一個玻璃肺結節:很多人對肺磨玻璃結節不陌生,因為這個實在很常見,很多人都有,如果是純磨玻璃結節,<1.0cm的可以隨訪觀察。
  • 裴女士,右肺下葉5mm磨玻璃結節,3個月後複查肺結節已消失
    於是在2019年4月5日體檢發現肺混合磨玻璃結節,密度不均勻,大小約3.3x5.2mm,邊緣模糊。醫生告訴她沒事,只要定期複查就可以。但是自己總覺得肺裡長了個東西,就好像有個定時炸彈在身裡一樣,每天弄得自己茶不思飯不想。於是她女兒幫她網上查看治療結節的辦法,無意發現中醫可以治療結節。
  • 核保案例分享:肺結節9mm、磨玻璃肺結節6mm,重疾險除外承保
    今天跟大家說一個比較複雜的核保件,基本上沒有保險公司願意接—— 肺結節9mm,磨玻璃肺結節6mm。 最終,肺部疾病除外承保,甲狀腺除外承保(結節2級),乳腺除外承保(結節2級)。 客戶表示除外項目太多,不能接受,沒有投保。
  • 5mm的磨玻璃樣肺結節,如何隨訪觀察?
    孫醫生,我前幾天體檢查出右肺有個肺結節,你幫我看看是不是肺癌?我仔細看了一下片子,這個病人在右肺上葉後段可以看到一個淺淡密度結節,邊界尚清,大小約5.2*4.5mm。這種病人我們在門診會經常遇到,磨玻璃結節5mm左右,病人有時會比較焦慮,擔心肺結節是肺癌,但一般醫生都會叫病人隨訪觀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5mm左右磨玻璃結節。肺結節是CT或平片檢查顯示為肺實質內結節狀、類圓形密度增高影,且直徑小於3cm,放射科醫生的稱之為肺結節,是一種醫學影像學術語。
  • 我做了肺部磨玻璃結節切除術——發現6MM,4MM兩個肺結節
    終於可以坐著碼字寫東西了,希望我關於肺部磨玻璃結節治療的敘述對大家有幫助~  2017年10月20,我在單位年度體檢中發現右肺長有兩顆磨玻璃結節灶,分別為6MM,4MM。電話通知我進一步檢查的當晚,我正在和朋友們聚餐,大家把酒言歡忽悠我「這結節怕啥,很多人都長的,都好好的,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