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接到了兩個病人的問診,都是拍胸部CT,發現肺上有個5mm的磨玻璃影樣結節,去醫院好了,醫生考慮是原位癌,患者一聽到癌這個字,立馬就緊張了,要求手術,但家屬不放心,來徵求我的意見。
這裡有三個概念:肺結節、磨玻璃影和5 mm。我們一個個來分析:
什麼是肺結節:
肺結節是一個影像學的概念,不是一個具體的疾病。
肺結節是指肺內直徑≤3cm、周圍以正常肺組織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影像學表現為密度增高的陰影,可單發或多發,邊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
肺結節的原因很多,有部分是疾病,例如:感染(包括細菌、真菌或寄生蟲等等),肺出血、良性的新生物(錯構瘤、軟骨瘤、纖維瘤、脂肪瘤等等)、動靜脈畸形、肺梗死、肺動脈瘤等等,還有部分不是疾病,就是炎症病變好轉後留下的瘢痕、增生的淋巴結等。
什麼是磨玻璃結節:
磨玻璃結節也是一個影像學概念,,也不是一個具體的疾病。
指在高解析度CT上表現為密度輕度增加,呈雲霧狀密度陰影,但其內支氣管及血管紋理仍可顯示。GGN可見於腫瘤、感染、局部出血或間質纖維化等。
磨玻璃病變指CT顯示邊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內密度增高影,但病變密度不足以掩蓋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氣管影。
5mm的肺結節:
肺部小結節是指≤1cm的結節,又稱亞釐米結節,直徑<5 mm地稱為微小結節。
結節的大小與惡性概率有一定的關係,直徑小於5mm的肺結節的惡性概率為0%~1%,直徑在11~20mm的肺結節的惡性概率有33%~64%,而直徑大於20mm的肺結節的惡性概率達到64%~82% 。
直徑>5 mm的純磨玻璃結節屬於中危結節。
#百裡挑一#
發現了5 mm孤立性的磨玻璃影樣結節怎麼辦?
我們來看看目前幾大國際上指南推薦的策略:
1. 2018版中國專家共識:建議在3個月隨訪胸部CT,隨後行胸部CT年度隨訪;如果直徑超過10 mm,需非手術活檢和(或)手術切除。
2. 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建議3個月、1年、2年、3年共複查4次CT。
3. 美國胸科醫師協會(ACCP)肺癌診療指南與NCCN指南大致相同,但強調3個月內不需要複查CT。
4. 亞洲共識指南建議每年複查1次CT,肺結節的評估亞洲共識指南與Fleischner學會肺結節處理策略指南的區別在於亞洲共識要求連續3年複查CT後,如果結節無明顯變化,仍需繼續年度複查CT,而Fleischner協會則建議3個月-6個月複查CT,確定病灶是否還存在,如果病灶不變或者實性成分維持在<6 mm,需每年複查CT,滿5年。
所以,對於第一次發現的純磨玻璃結節,要做的就是定期隨訪。
3-6月複查隨訪,如果沒有變化,1-2年再複查。如果隨訪過程中結節長大了,或者其中實性的成分增加了,那麼就需要考慮進一步治療了。
對於大小在8mm以上的磨玻璃結節、有實性成分的混合磨玻璃結節,根據其形態及與周圍血管的關係,就需要高度警惕了。
專業建議
CT偶然發現肺部結節,建議諮詢專業的醫生,結合結節大小、數量、質地等綜合進行判斷。
對於可疑肺癌結節,最好由多學科評估,胸外科醫生、影像科醫生和肺科醫生等,共同來確定癌症診斷的可能性以及最佳的診斷或隨訪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