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老城區的大同路,曾經的商業中心騎樓一條街,本地人心中記憶

2020-12-23 老喬咖生活

走在大同路上兩邊的騎樓格外顯著,騎樓一樓沿街面往後退留出了公共的人行過道,典型的外郎式建築也稱做(廊坊),這也是遊人到廈門後必逛的一條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形成了獨特的廈門旅遊的又一道風景線

據老一輩說大同路是當時華僑自己出資購地,建成的商品街,當時可謂盛極一時,也是廈門最繁華的商業街和貿易區,品類齊全,主要位置又好,形成人流最集中的地方,那時候廈門最大的百貨公司也在這條路上,吃穿用度一應俱全,廈門的古早美食更不用說,例如(好清香的燒肉種、賴厝埕的扁食、美人春卷)等都是名噪一時,現在還有些受本地人喜歡

大同路是一條長1100米 寬9米左右在廈門第一波城市建設時出現的道路,文化與歷史相結合,更有許多地方等待遊人去發掘去探究

相關焦點

  • 大同路曾是廈門最繁華商業街 老建築濃縮百年歷史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大同路是廈門最繁華的商業街。(陳亞元 供圖)現在的大同路上,仍有一些保存得較好的老建築。(本報記者 鄔秀君 攝)一條僅一公裡左右的街道,兩側騎樓下各類商店櫛比鱗次,參藥行、金店、綢布店以及大小百貨公司林立分布,無不書寫著當年的繁華。
  • 思明大同路: 曾是廈門最繁華商業街 老建築濃縮百年歷史
    (本報記者 鄔秀君 攝)  本報記者 鄔秀君  一條僅一公裡左右的街道,兩側騎樓下各類商店櫛比鱗次,參藥行、金店、綢布店以及大小百貨公司林立分布,無不書寫著當年的繁華。近日,有熱心讀者向本報「申名」專欄提供線索:大同路作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建成的商業街,見證了老廈門最繁華的商業傳奇;作為市井生活以及商業活動載體,它曾是廈門商業文化最耀眼的部分。
  • 鏡頭中的廈門老街,兩側都是歷史悠久的騎樓,網友說千萬別拆了
    福建廈門,是一座美麗的海島城市,不僅有優美的海濱自然風光,還有融合了東西方特點的人文景觀。在廈門的老城區漫步,除了精緻的洋房外,最常見的就是一排排密集的騎樓了。騎樓既非我國傳統建築,也不是完全的西方舶來品,而是東西方文明在南洋地區長期交流與融合的成果。
  • 廈門老城區的古早味麵包店,隱藏八市菜市場內,本地人都知道
    廈門老城區一家隱藏在菜市場的老字號麵包店,廈門的古早味,是許多本地人的記憶與情懷麵包店位於廈門老城區,八市菜市場內的拐角處,甚是不起眼,不說的話還以為就是一家普通小店早起的八市以熱鬧喧譁,麵包店遲去的話就會空手而歸
  • 廈門第一條馬路,曾是商業中心,如今是大媽們最愛逛的地方
    廈門第一條馬路——開元路,又被當地人稱作水蛇路,馬路在我們印象中是筆直敞亮的,為什麼廈門的第一條馬路會被稱作「水蛇路」呢?作為曾經商業中心的第一條馬路,為什麼如今卻成了大媽們最愛逛的地方呢?曾經的商業中心開元路作為廈門的第一條近代化道路,極具特色意義,開元路兩側的騎樓建築承載了這座城市的市井風情,作為廈門第一條馬路,當時的開元路一代,人口非常多,中國銀行、滙豐銀行、隆蘇廣洋貨批發等都匯聚在其周邊,可以說是當時廈門名副其實的商業中心了。
  • 福建廈門景觀:1939年鷺島的思明路、中山路和大同路
    1939年的廈門思明南路思明西路街景中山路,位於廈門島西南部,日本侵佔時期(1933年-1945年)稱為大漢路。解放後文革時期又被改為了東方紅路中山路是廈門老牌的商業街,街邊建築都是騎樓。騎樓在鴉片戰爭後就傳入鼓浪嶼和廈門,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中山路太平路口1937年開建的華僑銀行大廈大同路。是廈門第一片商業區出現時建造的街道,整體是由華僑出資的,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百年老街開元路。1920年12月開建,1924年的8月1號正式竣工,共耗資20萬銀元精華商店。
  • 古城一日遊|打卡欽州中山路騎樓街
    漫步中山路騎樓老街,看到騎樓林立,商鋪一家挨著一家,店老闆也站在門口吆喝著…有那麼一瞬間仿佛穿越回民國時期,仿佛重映了當時作為商業中心鼎盛時期的繁華場景。今天的中山路是將當初欽江邊狹窄的壕壩街、下南關街、華安街、惠安街加寬拓直改造而來,形成一條長500餘米、寬8米的大道,兩邊的建築修建成具有嶺南風格兼具西式哥特風格的騎樓形式。騎樓是一種近代商住合一的建築,建築物底層沿街面後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的建築物,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 從人氣鼎沸到門可羅雀,「3A」海口騎樓小吃街一聲嘆息
    海口小吃從深巷走向街市最開始,海口小吃的蹤跡隱藏在尋常巷陌中,人們最喜歡兒時記憶裡,從低矮民房中或是手推車上傳出來的蒸煮煎炸聲。老李也做小吃生意,當下便想加盟這個小吃街,可一打聽,同他一個想法的商家數不勝數,「排隊都能排一條解放西,騎樓小吃街趕上了好時候。」據統計,2011年海南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過夜遊客845.8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9%,旅遊總收入83.02億元,增長15.2%。
  • 廈門曾經最熱鬧的老街竟然在這裡?
    大同路廈門老房子歷史研究專家 曾謀耀為什麼大同路它會很繁華因為它地處海口它的南邊是靠近金融一條街這邊還有郵局最主要的是開元路口有一個華僑接待處當時每一個華僑從南洋回來廈門的時候一定要在華僑街道去辦一個手續他要回老家要在大同路買一些伴手禮如果是用1949年的當時的商業名錄來統計整條大同路裡面有大小百貨公司有45家的百貨公司有36家專門在賣黃金的金飾的首飾的金飾
  • 同街三店面門牌分別標鎮邦路、新路街、大同路 一條路咋三個路名?
    相鄰兩戶店面,一戶門牌是大同路68-3-101號,一戶是新路街135號。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鄔秀君) 同條路上三戶店面的門牌,是以三個不同路名來命名,不禁讓人好奇。近日,廈門老房子研究專家曾謀耀和本地文史研究者李世偉在實地走訪中山路附近老街區時,發現在鎮邦路靠近大同路的路段,有三戶店面門牌竟然是分別以「鎮邦路」「新路街」「大同路」來命名。  為何一條路上的建築門牌會出現三個路名?對此,記者專門進行走訪,廈門市行政區劃與地名學研究會專家以及市民政局社會事務和區劃地名處工作人員也給出解釋。
  • 跟著金雞遊廈門,九大旅遊線路任你選!感受不一樣的鷺島風情!
    訴說著廈門對中國電影的祝福廈門國際中心的金雞主題夜景禹洲集團大樓的金雞主題夜景2穿梭光影,情迷老廈門八市→中山路→沙坡尾→環島路《快把我哥帶走》電影開場時秒騎電動車路過的集市在中山路、大同路附近這裡便隱藏著一個承載許多老廈門人回憶的農貿市場八市寬闊的街區,優美的騎樓,迷人的夜景中山路逐漸成為外地遊客
  • 廈門中山路夜市,建築風格異域風且美食也多,本地人都流連忘返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95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廈門有一條街,顯示了這裡的經濟繁榮。它展現了近代史的風貌,展現了富有文化底蘊的景觀,洋溢著藝術的獨特氣息。這條街是廈門最古老的商業街。中山路,「四縱七橫」街道中的「七橫」之一。凡在廈門者,必知中山路。這個城市一直以廈門為代表。自古以來,它一直是廈門人的驕傲,也是廈門遊客的必遊之地。如果去廈門,這麼典型的城市為什麼不能去看看呢?
  • 廈門本地人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鼓浪嶼與曾厝垵,你知道是哪裡嗎?
    廈門這個城市,給人以文藝和浪漫的感覺, 島內有點擁擠,但依然有人愛這個城市, 浪漫的海洋,文藝的小島,緩慢的校園,陽光,海灘,咖啡館,說到廈門,似乎能聯想到這些, 許多來廈門的人都被這個獨特的文藝城市俘虜了, 但是廈門能玩的地方不僅僅是鼓浪嶼和曾瘄安,所以我們今天聊的是:廈門本地人最愛去的地方
  • 石岐老城區是否留下過你的足跡
    煙墩山塔,始建於明代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海拔雖只有約200米,但卻是中山的傳統地標性建築之一,位於石岐老城區的中心地帶。這是我初來中山時,最想去到的地方。 中山是一座有歷史,有底蘊的城市。想了解它,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石岐老城區看看。
  • 海口市民帶外地親戚吃美食卻吃閉門羹……騎樓小吃街停業半年何時...
    「海口騎樓小吃街在海口是知名的地方,不但是一個景區,而且小吃品種也非常多,外地朋友和親戚來海口,我們都會帶過去吃美食,但是不知為何今年至今仍然關門停業。」昨日,海口市民薛女士撥打本報熱線表示,騎樓小吃街什麼時候能恢復營業?
  • 泉州西街「飽受爭議」,僅是「美食一條街」?西街與中山路誰更勝一籌
    談及福建旅遊,很多外來遊客不約而同地會想到被譽為「海上花園」的廈門,漫步走在環島路,夕陽西下吹拂著海風,浪漫氣氛十足,在中山路逛一逛,吃上閩南地區特產美食,感受華僑返廈建造的特色建築。很多人都說廈門是一座文藝的城市,鼓浪嶼和中山路的文藝範,為廈門旅遊業「吸粉」無數。
  • 華南首家鍾書閣坐落廣州,180°鏡像書店,就在老城區騎樓街
    一直在想什麼時候會在廣州也有一家鍾書閣,沒想到這個月終於迎來了華南地區的首家門店,就開在恩寧路永慶坊的騎樓街。去過永慶坊的都知道,這裡一圈都是廣州的老城區,在此之前騎樓建築和西關風情都是永慶坊的特色,鍾書閣選址在此的確合適。
  • 這7條老街,帶你走進廈門的市井氣息……
    #今天讓我來帶領大家走一走真正的廈門老城區不要被網紅景點or美食欺騙了!!!!中 / 山 / 路老城依舊,騎樓間承載著舊時繁華廈門第一大海鮮市場——八市,就坐落在附近。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原滋原味的老廈門生活。
  • 廈門,廈門! - 星球研究所官方帳號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本文由 中駿集團特約製作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廈門它是誕生於山海間的逐漸積累了大量財富廈門城也幾經修繕成了一座各種功能相對完善的濱海城市但這座「思念明朝之島」終究還是落入了清朝手中清朝的統治者同樣看到了廈門的軍事和商業潛力將其指定為官方貿易「總口」隨後更是將興泉道移駐廈門使其成為福建東南沿海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
  • 廈門兩大美食打卡地,曾厝垵慘遭本地人吐槽,另一個卻備受推崇
    「一輩子必須要去一次」的聖地名單中,必然會有廈門的身影,畢竟「中國最美漁村」「中國最美高校」「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都在這裡。中山路來到廈門,中山路自然是不可放過的地方,這是廈門最老牌的商業街,始建於1925年,布局呈「四縱七橫」,同時也是許多人文古蹟的所在地,如小走馬路、陳化成故居、中華第一聖堂等。這裡食肆林立,缺什麼都少不了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