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成個人信用加分項#
為什麼我們無償獻血,但是醫院病人用血時,還是要收取額費用呢?
個人無償獻血之後,當自己需要用血的時候,可不可以無償使用?
相信很多人不理解,小編就在這裡給大家解答一下。
每當我們走在大街小巷的時候會經常看到一些獻血車或者獻血站,上面寫著,獻血救人,功德無量等宣傳語。走到這種地方,你是不是也有走進去獻血的衝動呢?
我們國家提倡無償獻血的,雖然沒有強制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去獻血,但是這種救死扶傷的行為,我們也有義務履行。
去年11月14日,國家衛健委等11部門聯合下發文件,其中提到「各地應探索將無償獻血納入社會徵信系統,建立個人、單位、社會有效銜接的無償獻血激勵機制,對獻血者使用公共設施、參觀遊覽政府辦公園等提供優惠待遇,定期開展無償獻血表彰活動。」。
對此,有網友反對,覺得「會造成逆反心理」,有網友擔心,不獻血就「沒誠信」,也有網友表示贊同。
國家衛健委回應稱:無償獻血是自願行為,是個人信用的加分項;出臺此政策是鼓勵而非懲戒。
那麼,關於獻血,你知道多少呢?
無償獻血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一個正常健康的成年人獻血是200到400毫升。就相當於我們人體的5%的血量,對身體是不會造成傷害的,獻血還有利於我們人體內血液的循環更替。但是我們國家獻血也是有規定的,要根據個人體質來決定獻血量,一般體重過於輕的是不能獻血的。
下面是一位來自獻血者的自述:
作為一個獻血者,每次獻血後,都會有一部分家人或是朋友不理解,反對,我從未想過以此炫耀什麼,我只是參加一次普通的聚會,被一群不理解的人在飯局上一頓說教,最後再以一句我是為你好而結束!我只是想和家人朋友過一個普通的周末而已,我只是做了一些他們不敢做的事情。
新聞又總是會爆出獻血者用血時候的艱難,或是一些不負責的媒體造謠血液被用作他用。這又讓一些人覺得我做的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殊不知,這正是血液的缺乏才造成的。網上還有一堆噴子,天天叫著獻血是無償,用血就要收費。你家儲存點冰棍還得有個冰箱,交點電費吧!
我不是什麼鐵人,我也有狀態不適合獻血的時候,也不是什麼聖人,也會被某些言論影響,有人會覺得這是對那些不能獻血人的不公,可又有多少人會想起有多少明明可以醫治的病人就因為200ml的血而等待呢?
但凡能第二次邁入獻血站這個屋子的人,沒有誰會在乎什麼所謂的獎勵辦法,真正關注的是我們國家公益事業的發展,很多人羨慕發達國家的公益事業,而我們國家開始行動時卻如此阻撓,只因為自己不是得利者,人不患寡患不均。
那麼,為什麼我們無償獻血,但是醫院病人用血時,還是要收取費用呢?
起初,小編也想不明白這個問題,我們是無償獻血,可是醫院裡病人用血的時候,為什麼還要收取費用呢。
我國《獻血法》第十一條明確規定:無償獻血的血液必須用於臨床,不得買賣。血站、醫療機構不得將無償獻血的血液出售給單採血漿站或者血液製品生產單位。
在我國,買賣血液屬於違法行為。因為血液不是商品,一旦允許血液進行買賣,就會使供血者變得有利可圖,一系列因逐利而帶來的問題就會隨之而來。
既然禁止買賣,那為啥用血還收費?
在血液採集過程中,從宣傳-招募-採集-檢測-分離-儲存-運輸,都要有人工與耗材的投入,會產生相應的成本費。這些成本費需要由受血者來繳納,收費標準由國家衛生、物價等行政部門共同制定,全國統一。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吧,為什麼我們無償獻血,但是醫院病人用血時,還是要收取費用。
就像,在這個特殊時期,各路愛心人士都在捐款,但是,其中一部分是款項被用用管理費,就是人工費等等。關於這些,國家也是有明文規定的。
還有一點大家比較關心的內容就是,個人無償獻血之後,當自己需要用血的時候,可不可以無償使用?
這點是肯定的。但是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當個人無償獻血的血量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各個地方可能有所差別,一般為800毫升),個人可以終身享受無限量免費用血。
今天小編為大家解答了,「為什麼我們無償獻血,但是醫院病人用血時,還是要收取費用」,以及「個人無償獻血之後,當自己需要用血的時候,可不可以無償使用」的問題,大家有沒有覺得對你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