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一個鮮明的對比:42年前,美國贈給我國1克月壤,需要用放大鏡來看;如今,我們的「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1731克月壤!從1到1731如此強烈的反差,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我國航天事業的巨大進步,更是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標誌!
作為一個中國人,筆者從小就對祖國的太空事業非常關注,無論是1970年第一顆衛星、1999年的第一艘宇宙飛船、2003年的第一次載人航天、2007年的第一次探月……都曾讓筆者激動不已。近期,筆者還在《學習強國》上觀看了紀錄片《飛向火星》,更是為如今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而讚嘆不已。
浩瀚的宇宙,從古至今吸引著無數中國人,無論是「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還是渾天儀的發明、《甘石星經》等著作,都是我國不斷探索宇宙的腳步。而真正踏上星辰大海的徵程則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逐漸從想像走向現實,從儀器探索走向載人航天,而這次月壤的取得,更是我國向太陽系星辰大海挺進的一個裡程碑。
42年前的那1克樣品,我們的優秀前輩用0.5克就研究出了巖石構造,發表了14篇科學論文,以至於美國人都感嘆「我們什麼都沒說,你們全知道了」。如今大量樣品的取得,讓我們為祖國感到自豪,更對未來充滿期待!
正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先生所說,嫦娥五號的成功,不僅有助於科學家研究月球的演化史,更將為我國科學家開展火星取樣、小行星取樣,甚至木星探測等科研工作,提供寶貴經驗。這是我們邁向星辰宇宙的堅實腳步,堅實有力且行穩致遠。
我們有理由相信,祖國會越來越強大,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