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克到1731克,看我國走向星辰大海

2020-12-26 默劇的魔芋

來看一個鮮明的對比:42年前,美國贈給我國1克月壤,需要用放大鏡來看;如今,我們的「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1731克月壤!從1到1731如此強烈的反差,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我國航天事業的巨大進步,更是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標誌!

作為一個中國人,筆者從小就對祖國的太空事業非常關注,無論是1970年第一顆衛星、1999年的第一艘宇宙飛船、2003年的第一次載人航天、2007年的第一次探月……都曾讓筆者激動不已。近期,筆者還在《學習強國》上觀看了紀錄片《飛向火星》,更是為如今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而讚嘆不已。

浩瀚的宇宙,從古至今吸引著無數中國人,無論是「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還是渾天儀的發明、《甘石星經》等著作,都是我國不斷探索宇宙的腳步。而真正踏上星辰大海的徵程則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逐漸從想像走向現實,從儀器探索走向載人航天,而這次月壤的取得,更是我國向太陽系星辰大海挺進的一個裡程碑。

42年前的那1克樣品,我們的優秀前輩用0.5克就研究出了巖石構造,發表了14篇科學論文,以至於美國人都感嘆「我們什麼都沒說,你們全知道了」。如今大量樣品的取得,讓我們為祖國感到自豪,更對未來充滿期待!

正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先生所說,嫦娥五號的成功,不僅有助於科學家研究月球的演化史,更將為我國科學家開展火星取樣、小行星取樣,甚至木星探測等科研工作,提供寶貴經驗。這是我們邁向星辰宇宙的堅實腳步,堅實有力且行穩致遠。

我們有理由相信,祖國會越來越強大,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相關焦點

  • 曾經美國贈送我國1克月壤,如今我們自己帶回​1731克!
    42年前,美國贈給我國1克月壤只有黃豆般大小,還要用放大鏡放大,如今,我們自己從月球帶回1731克月壤!受贈1克月壤中國向星辰大海挺進1978年,中國科學家第一次接觸月球樣品,該樣品是由美國贈送,重1克。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克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土特產」1731克!開箱視頻來啦
    「土特產」1731克!·媒體 12月19日重1731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
    「開箱」!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2020-12-20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要 聞12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工作人員將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箱子搬進交接儀式現場。當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
  • 1731克月球「土特產」交接
    昨天上午,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1731克嫦娥五號採集並帶回的月球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曾經,美國贈送我國1克月壤,還拿放大鏡放大……
    42年前美國贈給我國1克月壤只有黃豆般大小還要用放大鏡放大如今我們自己從月球帶回1731受贈1克月壤中國向星辰大海挺進1978年,中國科學家第一次接觸月球樣品,該樣品是由美國贈送,重1克。歐陽自遠說:「這1克樣品,最多給我們用0.5克,還有0.5克必須保存起來。我們大概花了3到4個月,用這0.5克樣品,發表了14篇科學論文,最終知道了它是什麼石頭、什麼結構……」後來,美國人對歐陽自遠說:「我們什麼都沒說,你全知道了。
  • 嫦娥五號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樣品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在交接儀式活動現場,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移交了嫦娥五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
  • 嫦娥五號挖掘月壤,重達1731克,是否分享給美方,官方回應
    在交接儀式的現場,探月工程總指揮交接了月壤的證書,其中明確標出,此次挖掘的月壤,重達1731克。隨後,這些月壤會運送到實驗室,按照計劃進行研究工作。此前,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歐洲曾經表態,這次中國的成功,將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從月球採集樣板的國家。如今,探月工程總指揮表示,部分月壤將會存放在國家博物館,向大家展示。
  • 重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原標題: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在交接儀式活動現場,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移交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並交接了樣品証書。在樣品安全運輸至月球樣品實驗室後,地面應用系統的科研人員將按計劃進行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工作。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直9南海發射鷹擊-9反艦飛彈;嫦5帶回1731克月壤
    直9南海發射鷹擊-9反艦飛彈;嫦5帶回1731克月壤 2020-12-19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曾經,我們只有1克美國給的月壤……
    42年前美國贈給我國1克月壤只有黃豆般大小還要用放大鏡放大如今我們自己從月球帶回1731克月壤!受贈1克月壤中國向星辰大海挺進1978年,中國科學家第一次接觸月球樣品,該樣品是由美國贈送,重1克。歐陽自遠說:「這1克樣品,最多給我們用0.5克,還有0.5克必須保存起來。我們大概花了3到4個月,用這0.5克樣品,發表了14篇科學論文,最終知道了它是什麼石頭、什麼結構……」後來,美國人對歐陽自遠說:「我們什麼都沒說,你全知道了。
  • 當年美國贈送我國1克月壤,只有黃豆大小,中國的月壤會怎樣分配
    科學研究需要不斷地數據證明,沒有接觸到真實的東西,任何的論斷可能都只是空想。42年前,因為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有限,當時的中國也只是剛剛在衛星發射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對於探索月球來說更是一種幻想。在當時的情況下,美國贈送給了我國1克月壤,這對於當時的科學家們來說無疑是打開了新的大門。
  • 如何從1克月壤挺進星辰大海?科學家們這樣講→
    作為第三個從月球取樣返回的國家,我國的嫦娥五號此次成功帶回了1700餘克月球樣品。和美國和前蘇聯相比,我國取回的月球樣品有何不同?又有何科研價值呢?中國科學院院士 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 歐陽自遠:月亮上取土花那麼大的工夫,一定有非常重要的科學上的重大意義,你不能隨便抓一把土回來。
  • 比2000克少了269克,月壤怎麼分?
    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上九天攬月」攜帶「特產」凱旋,後經過科研人員吊裝、轉載、開箱、檢測,權威信息顯示,這次挖得的月壤重1731克,比預計的2000克少了269克。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正式交接 - 河北日報-04版:時事-2020年12月...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 只有1731克,並非之前所說的2公斤月壤,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當時我們的計劃是會帶回2公斤的月壤,結果現在只有1731克,並非是如同之前所說的2公斤月壤,那麼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要知道我國當時得到的月壤僅僅只有1克,由於太珍貴,我們也只用了其中的0.5克。還有0.5克至今都放在博物館裡捨不得用。安裝月壤的容器自然也是需要經過相關設計的,我們此前也研製了不少安裝模擬存放月壤的容器,只是最後才選定了現在的的。 當然或許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美國隱瞞了有關月壤的重要數據,導致我們容易設計出現誤差。
  • 1731克月壤樣品怎麼用?科學家「一土多吃」榨出最大價值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視覺中國供圖凝聚了無數航天人心血與智慧的1731克珍貴月壤樣品該怎麼用、在哪些領域使用才能更大地發揮其價值,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此次任務共帶回約1731克月壤樣品,之後,這些珍貴的月壤樣品將進入科研領域,為人類了解月球、探索更遙遠的深空提供重要參考。但是,嫦娥五號千辛萬苦帶回來的月壤樣品為什麼一定要保證「原汁原味」,又是怎樣做到的?對待這些用一點少一點的樣品,科學家們準備採取怎樣的方式進行分析研究呢?為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我國發行最早的「1克金幣」,竟然是紀念一位外國人,你知道嗎?
    說起我國發行的1克金幣,也不得不提第一枚,我國發行的第一枚1克金幣是為了紀念一位外國人,這位有幸成為中國首枚1克金幣紀念的人物就是馬可 · 波羅,當然不是遊戲上的,而是當年那位偉大的旅行家!我國第一枚一克金幣——馬可 · 波羅金幣馬可波羅金幣是我國為了紀念義大利偉大的旅行家馬可波羅特別鑄造發行,發行的時間是1983年,當年我國的資源也比較睏乏,再加上技術也沒有那麼先進,但是就在這樣的條件下,還是發行了這枚一克的小金幣,1983年發行的馬可波羅紀念金銀幣中,金幣有1克和10克兩種規格,銀幣有2克和22克兩種規格,都是圓形精製幣,其中22克的圓形銀幣還獲得了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