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合同詐騙。
「我剛住兩個月就損失近5萬元,目前不知道錢能不能追回來,還每天擔心房東過來斷水斷電。」來上海5年,孟女士目前正陷入長租公寓平臺疑似跑路,而無房可住的困境。
與孟女士籤訂合同的平臺為上海寓意物業管理公司(下稱「上海寓意物業」)。據央視財經此前報導,上海寓意公司已人去樓空,大門張貼不少公告,包括解約通知書、報案材料等。據報導,上海寓意物業爆雷波及了上海、杭州、蘇州等地,涉案金額高達數十億元。
孟女士告訴時間財經,2020年7月她在上海寓意物業業務員介紹下租了房子,8月底得知上海寓意物業跑路。「後來聯繫房東才知道,寓意是以5700元/月租金從房東手上拿的房子,房東租金是月付,目前房東只收到1個月的房租。但寓意與我籤的合同是一年,我也交了一年的租金和一個月押金(4050元/月)。」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這樣「高價收房、低價出租」的套路也在深圳出現。據「深圳經偵」官方微信,近日,深圳警方陸續接到租客和房東報警,稱深圳市寓意物業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寓意物業」)高價從房東(業主)手上租房,然後以低於市場價格租給租戶。
中介公司一次性向租客收取半年或一年的租金,卻按月向房東支付房租。目前中介公司將差額租金捲走,人去樓空,導致房東、租客均被騙,房東上門要求租客退房,「深圳寓意公司高收低租的手段已侵害深圳市各區眾多房東和租客的利益,涉案金額巨大。」
因受損人員眾多,同時為便於受損人及時報警,目前深圳警方已在「深圳經偵」公眾號開放線上登記報案渠道。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也於日前發布公告表示,關於深圳寓意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涉嫌合同詐騙一案,警方已於9月2日立案,並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寓意物業實際控股深圳寓意物業,且這兩家公司成立時間都不長。其中,深圳寓意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於2020年5月13日成立,上海寓意物業為管理有限公司則成立於2019年7月8日,註冊資本1000萬元。對於深圳寓意物業公司而言,自成立到「爆雷」僅短短4個月。另據天眼查顯示,上海寓意物業公司目前涉及屋租賃糾紛60多起,且有多條被執行信息。9月10日,時間財經撥打上海寓意物業公司官網客服電話,顯示已暫停服務。
管理房源超萬條
官網資料顯示,上海寓意物業是一家分散式公寓租賃公司,致力於用網際網路的方式改變傳統住房租賃模式,滿足都市年輕白領多元化居住需求。目前已進駐杭州、上海、蘇州、合肥四城,開設線下門店100多家。截至2020年4月,已累積管理10000+房源,成為10000+業主和20000+租客的選擇。
據龍崗公安分局信息,這類長租公寓牽涉到房東、房客,以及中間的房屋租賃公司。在籤租房合同時,三方一般採取「背靠背」的模式,即房東和租戶無直接關係,都分別與房屋租賃公司籤合同,這讓平臺從中有機可乘。
「當時籤訂一年租房合同的時候,業務員也給我看了房子的各種證(委託書、房產證、房主身份證等),就沒有多想。」孟女士對時間財經表示。房東程小姐也表示,她在深圳羅湖筍崗有一套單身公寓。為省時省心,2020年8月1日,她和寓意物業籤署房屋託管合同。但不到1個月,她就收到了寓意物業資金鍊斷裂的消息。
同樣的,房東和房客的租金存在巨大差異。程小姐籤訂的房屋託管合同中約定,寓意物業每月給她支付2700元租金,但承租人高先生是以每月1600元的價格租下了她的房屋。
「房東現在給我兩個選擇,要麼9月15號搬走,要麼重籤租賃合同,但要在原來的租金基礎上漲價1000元,我肯定是不同意的。」孟女士表示。一方面租客付一年的房租,面臨無房可住的窘境,另一方面房東也面臨著把房租出去,無房租可收的局面。
時間財經留意到,目前不少寓意物業平臺的租客及房東在新浪微博等社交軟體上維權。「中介跑了,房東讓我補償4個月房租1萬元,難道我要付兩次房租?」租客席先生在新浪微博發文表示。「房東也苦,沒收到房租,讓人免費住嗎?直接強制收房是不是不道德?」自稱房東的一位博主也發文表示。
「租客與平臺籤署的合同應是有效合同,後續租客的損失一般應當由長租公寓來承擔,但這也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對時間財經表示,如果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公寓是受房東委託,作為受託人進行公寓管理的話,嚴格從法律上講,實際上房東也是要承擔相應法律後果的。
此外,王玉臣還表示,長租公寓頻繁爆雷主要是自身運營模式問題,公司一次性取得高額租金收入,但給房東支付的時候卻不是收到後全部一次性支付,而是按周期支付,這會造成大筆資金在公司手裡停留。「不少長租公寓其實就是看上了這個周期差,挪用大筆資金進行其它投資,甚至不乏自己揮霍掉了。投資業務一旦資金不能及時回籠,爆雷就出現了。」
頻繁「爆雷」
據貝殼研究院統計,2019年共有53家長租公寓倒閉,因資金鍊斷裂跑路的有45家。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今年上半年,有16家長租公寓倒閉。剛剛過去的8月份,再有十餘家長租公寓被爆倒閉:2020年8月6日,成都巢客遇家資金鍊斷裂;8月27日,杭州友客公寓爆雷,同一天,上海乾順房屋租賃被爆拖欠房東租金;9月1日,杭州適享公寓被爆「爆雷」跑路……
據新京報此前報導,全國約有22%的長租公寓相關企業存在過經營異常,近5%的相關企業曾受到過行政處罰或有過嚴重違法行為。
天眼查資料也顯示,上海寓意物業公司自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8月共發生12次工商變更記錄,包括企業類型、經營範圍、投資人、法定代表人的變更。上海寓意物業曾用名為巢客(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有7家全資子公司,分布在上海、深圳、蘇州、武漢、杭州等地。此前,包括上海寓意在內的8家公司實際控制人顯示為黃大坤,而從今年8月17日起,黃大坤陸續從多家關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等職位上退出。目前,上海寓意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均顯示為陳挺。
此外,上海寓意物業公司實控的杭州適享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以來也在4個月內發生兩次法定代表人變更。4月,原法定代表人張嘉龍退出,由黃大坤接任;8月,黃大坤退出,由陳挺繼任。另外,杭州友客房地產代理有限公司也於2020年4月起,發生投資人、法定代表人等十餘次變更。
「目前,除對運營本身流程監管需要加強,如監管資金,規範租金貸等。對於相關運營人員,尤其是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監管有待加強。從這些爆雷事件中不難看出,實際上有一些人是在某些地方用一個公司玩長租公寓爆雷後,又跑到另一個地方,又開始複製原來的套路,繼續去做長租公寓,繼續爆雷。」王玉臣表示。
為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近期,包括上海、廣州、合肥、重慶等地行業主管部門均發布《住房租賃市場風險提示》提醒房東和租客要警惕公司「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等經營風險。9月7日,住建部官網公布的《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明確,住房租賃企業存在支付房屋權利人(房東)租金高於收取承租人(租客)租金,或是收取租客租金周期長於給付房東租金周期等高風險經營行為的,應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並加強對租金、押金使用等經營情況的監管。
(文章來源:時間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