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抑或只是身兼數職而已……

2021-02-18 農民日報

我認識一位朋友,除去編輯這一份職業外,她同時還是一位古箏老師,是一位攝影愛好者,是一家刊物的專欄作家。編輯/古箏老師/攝影愛好者/專欄作家,這位朋友顯然比較符合當下一個比較流行的詞彙——斜槓青年。當別人這麼形容她時,她也認同這樣的定義。

我還認識另外一位朋友,除去外賣騎手這份職業外,他同時還是建築工/木工/水電工/個體戶等。他說也有人稱他為斜槓青年,但他並不接受這個稱呼。

社會在不斷發展,人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元,斜槓化成為拓展生命深度和廣度的一種重要方式。應該說,斜槓化是符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人們滿足了物質層面的溫飽之後,自然要追求精神層面的自我滿足。

在關注斜槓現象的時候,我發現這麼一個規律:越精英、越斜槓。比如:網易CEO丁磊,其實是被編程「耽誤」的美食家和文青;新浪董事長曹國偉,徠卡相機不離手;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是一名深度探險運動家等等。

這裡更不用說達文西了,他簡直就是斜槓界的大哥大:畫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軍事工程師。

說到這裡,我們很容易把斜槓青年簡單等同於身兼數職。一個人,同時是記者/演員/攝影師,我們稱其為斜槓青年,好像沒有問題;一個人,同時是搬運工/環衛工/門衛,我們稱其為斜槓青年,好像就有點問題了。說到底,斜槓青年往往身兼數職,但身兼數職並不等於就是斜槓青年。斜槓青年這個概念,重點不在數字,重點在於內容。

同樣是身兼數職,一個是為了填飽肚子,一個是為了豐富腦子,這兩者是有著本質差別的。為了「詩和遠方」而身兼數職,這種青年往往屬於斜槓青年;為了「生活的苟且」而身兼數職,這種青年往往屬於流動青年。就戶籍看來,斜槓青年多為城裡人,流動青年多為村裡人。

流動青年這個群體需要社會更多地予以關注乃至關愛。之所以稱他們為流動青年,是因為他們具備多重「流動」屬性。首先,地域上的流動,他們多半是從鄉村流動到城市;其次,職業上的流動,他們往往經歷過多種體力勞動職業。更為重要的,是階層上的流動。流動青年,向上流動,就有可能融入城市,甚至成為斜槓青年;向下流動,就無法融入城市,最終淪為流浪青年。

向上流動的人多了,社會結構會發展成「橄欖形」,至少在目前的科技文明條件下,這是最穩定、最健康的社會結構。向下流動的人多了,社會結構會發展成「葫蘆形」,一直這麼發展下去,階層之間的固化乃至撕裂就會積重難返。

本文為什麼要剖析斜槓青年和流動青年這兩個概念?借用孔子的一句話來回答,就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一個青年,從農村來到城市,為了填飽肚子或是多賺票子,不得不身兼數職,人生已經活得很辛苦了。

可如果政策制定者,因為他們在城市身兼數職,就輕描淡寫地把「斜槓青年」這個標籤貼在他們身上,很多的認識就容易發生偏離:有人會以為他們的城市融入之路走得挺順暢的,這不,都已經走在時尚前沿,成為「斜槓青年」了;有人會以為他們的人生出彩之路走得挺順暢的,除了麵包牛奶之外,他們普遍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而事實上,別人是斜槓青年,他們只是身兼數職而已。

這種概念之間的「偷換」,容易導致政策「跑偏」,繼而出現公平性不夠、針對性不強等問題。農村青年融入城市,本就困難重重,政策上的任何「誤差」,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之所以要聚焦這兩個概念,還有一個原因是:斜槓青年和流動青年的人生軌跡,一個斜著向上走,一個斜著向下走,兩者之間的差距有擴大化的趨勢。我曾關注過深圳三和大神,也一直留意北京馬駒橋大神。最發達的城市裡也有最底層的民生,這些「大神」以日結活為生,幹一天歇幾天,從鄉村流浪到城市,又從一個城市流浪到另外一個城市,天地之大,無以為家。

有人說他們不努力,但他們中的很多人曾經都有身兼數職的經歷;有人說他們自甘墮落,但他們中的多數人曾經都有美好的夢想,比如牽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他們有他們的苦衷,最重要的,這些苦衷並不完全是他們自己的原因。

不管是出於社會文明發展的角度,還是出於社會和諧穩定的角度,他們都不應該成為被歧視、被忽視、被無視的群體。流動青年的抗風險能力是較差的,在全球經濟下行的當下,尤其要謹防他們持續向下流動,畢竟「北京摺疊」這樣的事情,我們並不願意看到它從科幻照進現實。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柯利剛

監製:王澎;編輯:李沅津

相關焦點

  • 「斜槓青年」,為啥越來越多了?
    「斜槓青年」,看上去似乎只是一個人身份的疊加,實則是經濟社會變革和個體觀念轉變等多種因素產生的化學作用。這是一道擺在當代青年人面前的不定項選擇題,大多數職場人都得填寫答案。身兼數職,在十年前或許為鳳毛麟角的能者所專有,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此已司空見慣。
  • 透析「斜槓青年」現象
    「斜槓青年」,看上去似乎只是一個人身份的疊加,實則是經濟社會變革和個體觀念轉變等多種因素產生的化學作用。這是一道擺在當代青年人面前的不定項選擇題,大多數職場人都得填寫答案。大環境賦予的多元選擇身兼數職,在十年前或許為鳳毛麟角的能者所專有,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此已司空見慣。
  •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斜槓青年具體是什麼意思?
    通常來說,會成為斜槓青年分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因為興趣而成為斜槓青年的,一種是為了擴展和正職相輔的技術成為斜槓青年的。下面,就和360常識網具體看下,斜槓青年的相關知識吧。本文目錄: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斜槓青年的職業理想斜槓青年的流行原因「斜槓青年」怎麼一下子多了起來?
  • 身兼8職的女「斜槓」:一份工作經常能賺到一年的錢
    這些擁有副業的人,有個專門的稱呼——「斜槓青年」。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這種無聊的生活方式,加入斜槓青年的行列。有意思的是,不少斜槓青年的主業年收入可能不到十萬,而副業僅僅是做一單活,就能超過主業的年收入。
  • 身兼數職的打工貓,自己掙貓糧真的好辛苦!
    身兼數職的打工貓,自己掙貓糧真的好辛苦! 但是事實上, 你看到貓咪好吃懶做的日常都只是表象!
  • 做客服當服務員,「斜槓青年」群體靈活就業大有作為
    畢業後,不少年輕人則身兼數職,同時「打幾份工」,成為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也賦予了靈活就業全新的含義。有相關兼職平臺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已經有超過20%的大學生有意向或者已經有兼職工作。只是在周末到學校周邊教室教幾節小學生的英語。一個周末六節課,每節課150元,一個月下來,陳培也有三千左右的收入。這些收入,陳培主要用來犒勞自己,如果有多餘的錢,會適當的給父母買點東西。陳培說,除了能有收入,看到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引導下學到知識,考出好成績,也有很大的成就感。「這些東西,在學校是感受不到的。」
  • 「斜槓青年」英文怎麼說?
    中文的話大家想必都有聽過,叫做「斜槓青年」,那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英文有哪幾種用來形容這樣的人的詞彙吧!『斜槓青年』英文怎麼說?slashie第一個來看的就是 slashie 這個字啦!multi-hyphenate另一個字 multi-hyphenate跟 slashie 的來源方法很像,除了斜線這個標點符號以外,身兼多種工作的人也會以連字符 hyphen 隔開,像是演員兼導演 actor-director、歌手兼寫歌 singer-songwriter
  • 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了解一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了解一下 什麼是斜槓青年?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斜槓青年, 可是究竟什麼是斜槓青年呢?
  • 靈活就業或成年輕群體新剛需 職場興起「斜槓青年」
    畢業後,不少年輕人則身兼數職,同時「打幾份工」,成為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也賦予了靈活就業全新的含義。所謂「斜槓青年」,指的是不滿足於「專一職業」,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有相關兼職平臺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已有超過20%的大學生有意向或者已經兼職多份工作。大學生兼職養活自己大二學生李聰的兼職是一名帶貨主播。
  • 斜槓青年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往常青年的訴求大多是自由、宣洩和與眾不同。如今的青年也需要,所以生存重壓下喘息的時候,發展那麼一絲別的趣味,想藉此偶爾擺脫眼前的苟且。所以我把它稱之為傾向,對藝術、技能有追求,但沒有時間專於此,模糊帶來遊刃有餘的快樂,運用恰當還能鍍一層金。是好事。  當然,也有精打細算的商人專司多重身份,這時候的職業就是標籤。但能生錢的事兒做起來也是趣味,大概也能算斜槓青年。
  • 萬字整理:左手自由職業,右手斜槓青年
    但是在我的研究中發現,真正的職場斜槓青年,他們不僅主職做得還不錯,他們的副職也能運轉,並有一定的職業準入門檻。 只是說他的職業準入門檻在他的副職或斜槓職業裡,並不像專業群體那樣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的投入,他的時間精力是少的,但是他的技能水平是達標的。
  • 斜槓青年:「無邊界」更精彩?
    企業HR稻草人旅行社兼職領隊 薛珍妮像薛珍妮這樣的年輕人,如今被稱作「斜槓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有調查顯示,目前全國斜槓青年規模已突破8000萬人,高學歷青年成為「斜槓」領跑人群。那麼,斜槓青年的生活有何不同?
  • 「斜槓青年」靠譜嗎?
    教育、娛樂、藝術等服務業的興起滿足了年輕人多元化的興趣,大家的選擇越來越多,不再只是為了謀生,開始不斷嘗試感興趣的工作。 「斜槓青年」應運而生。他們反向行駛,發展多元興趣,邁入未知領域,成為了人群中「唱歌裡面最會畫畫,畫畫裡面最會唱歌」的人。
  • 王一博成為斜槓青年代表,我們普通人如何成為斜槓青年
    這才發現,原來王一博還是斜槓青年呢,他的簡介是這樣的:歌手/演員/主持人。 什麼是斜槓青年 「斜槓」一詞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斜槓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 服裝創業,想賺錢試著做個斜槓青年
    by Mini Wang這幾年,斜槓青年這個詞很火,什麼是斜槓青年?簡單來說,斜槓青年,指的是多重職業者。比如汪老溼:服裝店老闆 / 公司合伙人 / 自媒體小咖 /網紅/ 四季青最帥的打包工/ 阿里巴巴服裝圈主/ 抖音小王子/ 社群創始人等等,斜槓青年就是多渠道發展的人,有多方面的收入。昨晚有個粉絲問我,怎麼樣能月入十萬,做服裝的可能嗎?
  • 斜槓青年,月入十萬
    02  這些年,我們放下了曾經追過的男孩女孩,轉頭開始追斜槓青年。 那麼到底什麼是「斜槓青年」? 這一點從很多青年追捧大冰的書就可以看出來,而大冰,也給我們做了最生動的斜槓展示:作家/主持人/酒吧老闆/流浪歌手…… 於是乎,斜槓青年成了自由的代名詞,超越了個別現象成為了新一代年輕人追求的生活方式。究其原因,有經濟發展的因素,也有大眾心理、社會文化方面的影響。
  • 新BMW X4:「無斜槓,不青年」
    「無斜槓,不人生」,敏銳的時代觀察者、知名財經作家,也是跨界達人的吳曉波曾如此斷言,並進一步解釋道,「斜杠人生就是在人生寬度上加可能性」。作為舶來品,「斜槓青年」一詞源自英文單詞Slash(意為「斜線」、「斜槓」)。
  • 斜槓青年設計了一個複製粘貼的工具,手機拍照直接複製到Photoshop
    近日,一位身兼數職的斜槓青年 Cyril Diagne 設計了一個複製粘貼的工具,只要你擁有一個支持 AR 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在手機上預裝這款名為 AR Cut & Paste 的工具,然後拍下你想複製的東西,便可將圖像複製粘貼進 Photoshop。
  • 外貿人「斜杠人生」養成記!
    但,再深究下去,我們發現他們原先不是做某一行的,他們嘗試之後由副業轉成主業,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被發現正身兼數職,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現在被稱為「斜槓青年」。那麼什麼是「斜槓青年」?百度百科解釋:斜槓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這裡有幾點關鍵元素:多重職業、多重收入、多元生活,而這三點,是我們很多人所不具備的。
  • 世界盃,梅西,卻被一個斜槓青年撲掉了,此人既是門將,也是導演
    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斜槓青年。斜槓青年,是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現在越來越流行,已成為年輕人嚮往的生活方式。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斜槓青年「世界強隊」冰島的主力球員:主教練:哈德格裡姆松,他竟然是個牙醫。門將:哈爾多松,他的主業是導演,副業才是踢足球。主力右邊鋒:格維茲蒙松,他是一名優秀的CS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