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哭你的紀錄片上線!陳曉卿團隊如何製作《沸騰吧火鍋》

2020-12-16 新京報

「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重慶牛油火鍋的熱辣在鐵鍋裡翻滾,煮熟的嫩鴨血,咬一口瞬間爆出鮮汁,這樣的美味場景是很多人記憶中的美食最愛。雖然由於疫情影響,目前全國的火鍋店處於暫停營業狀態,但「火鍋」還是來了。由陳曉卿擔任監製,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出品的《沸騰吧火鍋》在騰訊視頻上線,新京報專訪該片導演、製片人曲楠,揭秘這一頓沸騰的「火鍋」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食用指南:

潮汕牛肉火鍋

不吃辣也沒事兒,可以吃潮汕牛肉火鍋。五花趾10秒吃個脆,脖仁、吊龍15秒滿足肥瘦相間,匙柄、匙仁7、8秒就夠,最後再吃浮在湯麵的手打牛肉丸子,蘸上沙茶醬。最後的最後,吸飽了各種鮮滋味的湯也別放過,舀上一勺,撒上蒜酥和芹菜末,從胸口到肺腑都舒坦起來。

重慶火鍋

牛油火鍋一定要重辣才夠勁兒,鮮毛肚片直接兩盤起;灰黑色的「雞皮疙瘩」遇熱收縮,筷子划過油碟底料,一定要有陳醋和蠔油,外加一大勺蒜泥,鮮嫩的爽脆在牛油的包裹下,時不時還能冒出一股蒜的辛辣和醋的酸勁。鵝腸、黃喉、酥肉、麻辣牛肉也不能少,最後來一個腦花收尾,豆腐般軟嫩的質感入口醇厚。

東北酸菜白肉火鍋

先下酸菜煮一煮,待到酸菜即將燙熟,放入切成片的熟五花肉、凍豆腐、粉條,酸菜火鍋就做成了。在日常的酸菜火鍋裡,幹螃蟹、幹蝦、乾魚、紫菜與酸菜同煮。再往後,海貨開始出現在酸菜火鍋中:兩隻梭子蟹打底,三四隻蝦爬子增鮮,海蠣子必不可少。這種酸菜火鍋好吃的秘訣,就是海鮮的腥味與酸菜的酸味要達到某種平衡,只有兩者勢均力敵,才能碰撞出人間至味。

海南糟粕醋火鍋

在海口人民認可的糟粕醋火鍋店裡,是找不到肥牛肥羊的。本地的小黃牛下鍋,慢慢煮著,期間下一點隨涮隨吃的魷魚、鴨腸、牛百葉——脆爽的口感裡浸入了糟粕醋的酸辣,咀嚼的快感還停留在齒邊,食材早已迫不及待吞下肚。最後別忘了鍋裡的小黃牛,下掉海菜,用一份空心菜收尾,才算完成一頓糟粕醋火鍋的儀式感。

幕後揭秘

第一步:確定主題

「火鍋表達了我們對熱鬧的喜愛和團聚的嚮往」

相比《風味人間》等大型美食紀錄片將鏡頭瞄準全國各地的美食,《沸騰吧火鍋》將目光聚焦在「火鍋」,這個極富煙火氣和地域特色的美食上。「火鍋充分地表達了我們對於熱鬧的喜愛和對團聚的嚮往。」在曲楠看來,火鍋可以說是我們的國民第一美食,首先它的「鍋氣」沸騰的感覺,就帶給大家一種溫暖感,其次,「烹飪」過程中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成為自己的廚師,這種參與性和互動性讓大家喜愛,而且火鍋的享用氛圍也總是熱熱鬧鬧的。

曲楠說,自己就非常喜歡吃火鍋,差不多每周一鍋。火鍋看似平淡無奇,但總能讓人想念,「一方水土一方火鍋,從食材的選取,到底料口味的選擇,甚至到小小的蘸料搭配,都是自然、歷史、文化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影響下塑造的結果。」

第二步:前期調研

從人類學、社會學等層面更廣闊地去看待這種美食

據曲楠介紹,節目前期的調研工作分為文本和實地調研兩個階段,深入造訪全國多個省份去搜集一手資料,做火鍋種類、店面人物的初步選擇,每個地方調研的店面在30-50家,店比較多、比較集中的地方,也有超過百家的。在前期調研中,攝製組查閱了很多和火鍋相關的書籍、雜誌、論文,一些各地風土的相關資料以及各集涉及的專業美食書籍,比如講羊肉的,講海鮮的,講辣椒的,講菌子的等等,拓展視野,從人類學、社會學等層面更廣闊地去看待「火鍋」這種美食。在這個過程中,攝製組也不斷地和專家進行請教和討論,火鍋相關的電影、紀錄片,國內外優秀的美食片也都會作為全組學習的資源。

第三步:選出火鍋種類

既有大眾熟知的經典火鍋,也有小眾的火鍋

全國的火鍋種類超50種,要在其中選出10種來聚焦並不容易。「現在選擇的一種是備受市場喜愛認可的經典火鍋,另一種就是我們搜索到比較小眾的火鍋,但它又是非常受當地人喜愛的」,曲楠介紹,該片的前兩集選擇的是全國最負盛名的潮汕牛肉火鍋和重慶火鍋,而在之後觀眾也將看到諸如海南糟粕醋火鍋等「略微新鮮」的火鍋種類。

曲楠表示,目前選擇的火鍋種類,一方面確實會考慮大眾和小眾的配比問題,大眾所熟知的「經典火鍋「比如重慶火鍋、涮羊肉這些,另一方面,攝製組也有著濃烈的好奇,希望能挖掘到鮮為人知的火鍋,把一些好吃的但並不常見的火鍋帶到大家的面前。在此基礎上,《沸騰吧火鍋》還會考慮南北的搭配,以及在拍攝期可以滿足幾個季節的搭配問題,比如由於周期的原因最晚要在12月中旬前完成拍攝,所以選擇了東北一集,東北11月就開始下雪,這樣才能保證大家可以看到在「冬天吃的火鍋」。

第四步:尋找火鍋店

首先是火鍋店自身的品質要有保證,其次年份至少5年以上

在海量火鍋店中選擇一兩個店面、人物作為每種火鍋的最終載體。「一般而言做一集至少有7-10天的實地調研時間,走訪通過網絡搜索、專家推薦、當地口碑良好的多個店面,然後再逐漸縮小範圍,一般差不多要跑50家左右」。在曲楠看來,選店的標準首先是火鍋店自身的品質要有保證,「這個沒得說,這個會參照本地口碑評價、專家的評價,網絡評價,以及我們實地的考察。其次,年份至少5年以上,最好是10年以上,口碑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第五步:確定主人公

有人格魅力,有鮮明的性格特點

延續了陳曉卿團隊的風格,《沸騰吧火鍋》裡每一頓火鍋背後都有一個樸素的人、普通的故事,並形成獨特的記憶點。如果說火鍋是這部美食紀錄片的血液,那它背後的人和故事,就是這部片子的靈魂。片中,十幾歲就開始賣牛肉的創弟,被街坊鄰居看著長大,有點微胖的他,在攝像機面前總是羞紅了臉,覺得自己臉太大,不適合上鏡。但一旦切起牛肉,創弟就像換了一個人,認真且專注。有一件事兒他打小就明白:牛肉如果不新鮮,是瞞不過老街坊的眼睛的。大嗓門的美美姐,火爆熱辣的脾氣和自家牛油火鍋店的氣氛幾乎完美融合。如果你吃得開心,美美姐可以不分主客,跟你坐在一起划拳喝酒。與她性格完全相反的是美美姐的老公:這個極度沉默寡言的男人,最大的愛好就是背著手,靜靜地盯著一桌桌吃火鍋的人。

每一口火鍋的背後,都有無數個這樣的故事。曲楠介紹,片中主人公的標準首先是,作為拍攝人物,有人格魅力,有鮮明的性格特點;其次,必須是直接參與到火鍋製作的相關工作中,也就是說,人物一定要親力親力,是在一線工作的。再次,當然是形象上氣質上有「觀眾緣」,能讓大家記住,且喜歡的。

第六步:拍攝「火鍋」

觀眾越熟悉的火鍋,製作難度越高

觀眾越熟悉的火鍋,其實製作難度越高,一方面,大家的期待特別高,另一方面,很多的紀錄片已經講過了,很多內容是大家熟知的,很難挖掘到鮮為人知的內容。曲楠表示,大家最為熟悉的「重慶火鍋」,實際上是反反覆覆修改最多次的一集,講述的方式和內容也是在不斷地摸索中,最後選擇的切入角度是「重慶人的火鍋」。「我們不希望把『重慶火鍋』做成一個孤島,就是只去講它作為美食本身的這一部分,而是一定要和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做重慶火鍋離不開重慶人,所以無論是選擇性格歡樂的主人公,還是我們選擇老闆和食客有很密切互動的店面,還是拍攝各種各樣的重慶本地小店中食客享用的氛圍,都是人和火鍋,他們是密切地相互關聯的,共同勾勒出一個『重慶火鍋』。」

和其他美食相比,火鍋的天然優勢就是視覺層面的「鍋氣」,但是它的製作流程也意味著展示難度比較大。為此攝製組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嘗試,比如在新型設備上反覆實驗尋找最適合火鍋的設備,也曾試圖通過設備的不同組合實驗來產生新的視覺反饋,甚至還專門定製火鍋的鍋以方便設備深入鍋中帶來平視視角的拍攝。「我們希望把火鍋拍成帶人氣的火鍋,也就是說火鍋的氛圍很重要,涉及的各種店面環境都會紛繁複雜,人物也多,從拍攝的角度來說,要想達到高水準的畫面品質,難度很大。」

知識點:這次的配音是「傑克」

這次的《沸騰吧火鍋》請到的配音演員是一位聲音大咖姜廣濤,他曾經為《雲中漫步》裡的基努·裡維斯「保羅」、《鐵達尼號》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傑克」、《指環王》中伊利亞·伍德「佛羅多」、《查理與巧克力工廠》中約翰尼·德普「威利·旺卡」等眾多經典影視角色配過音。

據曲楠介紹,《沸騰吧火鍋》曾經和多位配音演員進行了嘗試,但是美食片的配音確實難度很大,很多聲音在大家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要想突破又讓大家聽著舒服難度很大,「我們最終非常榮幸地邀請到姜廣濤老師,一方面是他的聲音可塑性非常強,聲音和美食貼合,同時我們個人特別欣賞姜老師,作為配音界的大咖,曾經成功地塑造了那麼多深入人心的人物,依然願意在更多的領域去嘗試,去探索,在專業的高水準的基礎上,依然保持著真誠溫暖的感覺,和我們想要的紀錄片的紀實感覺也非常貼合。」

關注點:受疫情影響各個店現在基本都是歇業的狀態

在這個被疫情侵襲的春節,線下餐飲零售業迎來了最慘澹光景。據曲楠介紹,疫情發生後,片中的各個店現在基本都是歇業的狀態,有的在做一些外賣,應該說都很艱難,要負擔很高的房租,有的大店還有員工的工資,「目前來說大家還是響應政府的號召,在堅持著,期待疫情早日結束。」

因為疫情的影響,「火鍋」現在也成為網友最懷念的食物,很多人都開始在家裡自己做火鍋。曲楠表示,在疫情的特殊時期,火鍋很適合在家宅著吃,特別是看著《沸騰吧火鍋》邊看邊吃,「我覺得挺帶勁的。自助火鍋,如果廚藝不錯,可以自己製作湯底,如果不成,火鍋外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配圖均出自《沸騰吧火鍋》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翟永軍

相關焦點

  • 陳曉卿團隊最新美食紀錄片上線,讓你宅家「雲火鍋」
    在全中國的火鍋店都處於暫停營業的特殊時期,有一部惹人饞蟲的火鍋紀錄片上線了——雖然出不了門,也可以在家裡「雲火鍋」,滿足你對它的思念之情。這就是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紀錄片《沸騰吧火鍋》,於2月14日晚9點正式上線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每周五更新2集。
  • 陳曉卿新作豆瓣9.3收官,美食紀錄片的法寶永遠是人間煙火氣兒
    今年4月,最懂吃貨心的陳曉卿《風味人間》第二季,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帶著不能出遠門的吃貨們飽覽了全球美食。今年以來,還有《沸騰吧火鍋》《早點江湖》《老廣的味道第五季》《江湖菜館》等美食紀錄片播出,從不同角度、不同地域,滿足人們的不同口味。人生不過76000多頓飯,有些吃得行色匆匆,有些吃得從容不迫;有些代表離別,有些象徵著新的開始。
  • 《沸騰吧火鍋》:美食帶給我們的治癒
    近日,網上有一個調查:「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吃什麼?」在五花八門的答案中,火鍋的得票率遙遙領先。近期在騰訊視頻上熱播的《沸騰吧火鍋》,或許可以讓宅在家中的觀眾們「雲吃火鍋」解解饞。從「舌尖」到「中國」《沸騰吧火鍋》由陳曉卿監製。
  • 《舌尖》導演新作《沸騰吧火鍋》,引起極度舒適!
    點擊播放 GIF 1.0M好像聽到了網民的心聲,《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監製的最新力作——《沸騰吧火鍋》悄然上線。▽紀錄片聚焦 10 年間突然沸騰的中國火鍋文化,挖掘天南地北各種火鍋味道。▽火鍋不是只有辣和不辣兩種。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重慶九宮格、潮汕牛肉鍋、北京涮羊肉,江浙派、雲貴系、粵系等,陳曉卿團隊幫你解鎖了從未耳聞的酸甜苦辣。
  • 陳曉卿:美食紀錄片這麼做
    疫情令《風味人間2》的製作受到不小的影響,同時,那些遭受巨大衝擊的餐飲小店和小店裡的人讓他牽掛,也更加堅定了他要做好美食紀錄片的信念——因為,片子裡不僅有美食,還有人生的美好。突發的疫情給片子帶來了不少遺憾——近5%的內容沒能實現實地拍攝:預定拍攝的餐廳被迫停業、請來棚拍的廚師沒法到場,計劃春節後拍攝的重大場面,如雲南甘蔗煉紅糖的過程,湖南、四川製作腊味的壯觀景象,都被迫放棄。溝通成本、剪輯難度大大增加,製作周期幾近失控。「確實太難了。」陳曉卿說。團隊克服困難將節目完成,按原計劃時間上線了。
  • 饞哭吃貨,中國到底有多少種火鍋?
    饞哭吃貨,中國到底有多少種火鍋?《沸騰吧 火鍋》一部「硬核」火鍋科普。《沸騰吧火鍋》節目組造訪廣東、重慶、黑龍江雲南、四川、北京、海南、貴州八大省市地區,精選了十款或熱門、或獨特的火鍋種類
  • 陳曉卿最想被承認的身份,無非「紀錄片導演」,其餘的,不過虛名
    實際上有些紀錄片可能設備相對簡單,但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成本和拍攝對象待在一起,我想拍這樣的紀錄片。也可能正因為現在時間少了,才更覺得這個想法很珍貴。 記者:如果要拍這類紀錄片你會選一個怎樣的地方? 陳曉卿:其實現在的中國變化非常大,每一年都會有不同的變化。
  • 《風味人間2》開播 陳曉卿:每一餐都來之不易
    由騰訊視頻出品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於4月26日正式開播。除了浙江衛視同步上星播出外,騰訊視頻還特別開放了全球播出模式。首期節目以「甜蜜縹緲錄」為主題,圍繞一個「甜」字,呈現其在不同美食和不同菜系中的妙用。  《風味人間》是由陳曉卿打造的美食紀錄片系列,第一季於2018年上線播出,豆瓣評分至今保持9.1分的高分。
  • 喧囂的火鍋江湖再次沸騰!井灶火鍋三店上線帶你嗨!
    自貢人鍾愛的火鍋味道即將上線新品▽檀木林梅西店&光大街店&貢井店三店同時上線誓要撩撥自貢吃貨的味蕾!吃火鍋時吃牛肉,就賦予了牛肉新的靈魂。在經過雞蛋液充分包裹後,牛肉變得嫩滑而鮮香。裹上雞蛋液!隔壁小孩兒都饞哭啦!筷子一撩打勻雞蛋,翻掂幾下放入鍋中,在老玩吃火鍋,須帶著帶著不怕長胖的大無畏精神!
  • 年輕人正在改變「美食紀錄片」
    圖片來源@豆瓣文丨李北辰或許是受困於特殊時期家中的粗茶淡飯,最近有不少朋友都向我安利一部美食紀錄片:《沸騰吧火鍋》。這部由陳曉卿監製的紀錄片,介紹了全國不同地方的火鍋,每集12分鐘左右。沸騰的火鍋,質樸的故事,有點類似壓縮版的《舌尖上的中國》,純粹從內容視角,我並不覺得《沸騰吧火鍋》有太多可談的地方。但事物有不同面相,倘若切換定義與視角,與其說這部《沸騰吧火鍋》是紀錄片,我更願稱它為高製作成本的「短視頻」。這才是我今天想說的:年輕人正在改變紀錄片。
  • 如何「烹飪」一部美食紀錄片
    眼下,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開播以來引發熱議。從「風味」看「人間」,品嘗美食的風味是對生活的享受,而品味美食背後這「人間」裡,更多的是辛勤勞作的品質、不畏艱險的勇氣抑或甘於平淡的堅守。 近日,《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李勇和製片人朱樂賢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讓人流口水,又讓人流眼淚,文化人是怎麼做紀錄片的
    昨晚,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騰訊影視聯合製作的《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了最後一集:《根莖春秋志》。這部從不讓吃貨們失望的紀錄片,這次不僅讓人流了口水,還讓人流下了眼淚。這種「流淚」還不真不是饞哭的,而是被人類創造食物的智慧、不同文化間的差異、飲食反過來塑造人的性格和思想這一連串的體悟所觸動的情緒。在節目劃上暫停符的時候,我們也終於約到了總導演陳曉卿,聊聊片子裡這種情緒的暗線。
  • 那些年饞得大家對著屏幕狂流口水的美食紀錄片,你看過幾個呢?
    這可是當年火遍了大江南北,在CCTV無限復播、家喻戶曉的美食紀錄片,它打破了大家以往對紀錄片那種無聊乏味的印象。而且美食又是大家都熟悉的話題,可以說是,全國的男女老少值得觀看這一紀錄片了。這也是陳曉卿導演最出名的紀錄片,他用細膩的手法認真的刻畫去美食使觀眾隔著屏幕都忍不住垂涎三尺。他以自己對美食充分的熱愛與了解,用一些手法向觀眾朋友們展示了美食的魅力。
  • 探店的兩天一晚: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全記錄
    陳曉卿回憶因為拍攝美食紀錄片受到許多不理解,認為他拍的紀錄片不夠有文化、不夠嚴肅。但關於美食紀錄片應該傳遞的文化,陳曉卿有自己的理解。他回憶起有一次去美國的朋友家拜訪,朋友9歲的孩子正在寫一篇《論文化》的論文,孩子告訴陳曉卿,老師說「文化就是由人創造的、並由人享受的一切」。這句話於陳曉卿如醍醐灌頂般受用。
  • 天天向上《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陳曉卿是哪一期什麼時候播出
    提到陳曉卿,可能有不少人不知道,但是說到他執導的紀錄片,相信你一定有所耳聞,火遍全國的《舌尖上的中國》,剛收官的《風味人間》。近日,陳曉卿做客《天天向上》,引發期待。那天天向上陳曉卿是哪一期?天天向上陳曉卿那期什麼時候播出?下面來了解一下。
  • 《舌尖上的中國》《沸騰吧火鍋》《老廣的味道》每一部都超下飯
    當然,除了《舌尖上的中國》,還有其他的優秀美食紀錄片也令人垂涎欲滴。這些美食紀錄片記載了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美食之道,通過影像這種流動還原、富有感官刺激性的形式來講述食物,不僅激發我們的食慾,還能有治癒人心的力量。寒冷的冬天,吃著飯,看上這樣幾部美食紀錄片,人間煙火不過如此。
  • 饞哭你的頂級美食紀錄片,第二季今晚上新!
    系列片最難做的就是承上啟下的第二季,尤其是在風味1以9.1的高分,成為美食紀錄片的扛鼎之作以後,要給期待值飆升的觀眾什麼樣的內容,才能穩定口碑,鞏固IP價值?在《風味人間》第2季開播之前,價值官就約訪了節目主創團隊,以製片人張平,總導演李勇的視角,來解鎖調製新一季「風味」的幕後配方。
  • 2020年必看的美食紀錄片和綜藝,饞到流口水!
    細數今年新上線的美食紀錄片和綜藝,好幾部都是有生之年不容錯過的:廣受好評的《風味人間》第二部、呈現城市裡的煙火氣《街頭大廚》、暖心爆哭綜藝《忘不了餐廳》......這幾部值得看的美食紀錄片和綜藝,@各位乾飯人,你們的下飯綜藝list該刷新了!記住手邊準備好食物再看,真的會把你饞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