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為何越炒越「邪」?00後炒鞋負債百萬!

2021-01-09 騰訊網

網絡上最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球鞋一面牆,堪比一棟房」。反映了現在部分限量版球鞋價格高昂的真實情況,也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炫富方式」。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無論是「炫富」還是「愛好」,收藏「限量版球鞋」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潮流,不少明星、球鞋愛好者為了搶到自己心儀的鞋不惜「一擲萬金」,那狂熱勁兒像極了「愛情"。

可這些限量版的鞋數量稀少,一經發布就會引起眾人哄搶,甚至需要搖號,對於許多想要收藏的人來說有心無力,根本搶不到,一些經典的款式更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有了需求自然就有了市場,一些人搶到這些限量版球鞋後再轉售出去,就能得到高額的利潤,發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於是,在網絡上就形成了「炒鞋熱」的浪潮,許多人紛紛投身於「炒鞋」的行業中。

然而,在「暴富神話」的背後,有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機」,針對「炒鞋族」下手了。

「炒鞋」騙局屢屢發生,

00後大學生炒鞋被騙135萬

蘇州一00後大學生小黃用自己高達135萬的「學費」,揭露了「炒鞋」這個火熱行業下存在的危險與陷阱。

早在高中時期,小黃因為喜歡籃球,就漸漸關注了「鞋圈」,成為高中時代最早一批下海「鞋圈」的人,對於球鞋,小黃「始於熱愛,忠於利益」。因為小黃認為這些球鞋不僅可以穿,還可以賣給他人賺錢。他不僅每天蹲點搶購爆款球鞋自己穿,還對「炒鞋」的生意躍躍欲試。

上了大學不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小黃在社交平臺上認識了同齡的小嚴,小嚴告訴小黃自己從事限量版球鞋的中轉生意,在各個國家都有專門的買手,並且有水客運渠道,清關中轉的速度比別人快

正好小黃想進入「炒鞋」的行業,就向小嚴諮詢相關問題,兩人聊得十分投機,很快成為了好朋友,小嚴時不時分享給小黃一些自己收藏的鞋子的照片,其中不乏幾萬塊一雙的限量版,並且表明自己有不少實體店的股份能夠以低價拿到一些球鞋

小嚴還稱自己能夠在正式球鞋發布前三五天就拿到公司貨,小黃可以直接從他的渠道上進貨,可以享受低價,並曬出了一些交易成功的截圖。小黃認為並沒有什麼不妥,就花了2000元向小嚴購買了一雙官方售價3400元的球鞋,小黃再轉手以5500元的價格賣給了他人。

小黃就這樣賺了3500元,他也徹底相信了小嚴渠道的真實性,在此之後,兩人又發生了幾筆交易,均順利進行。小黃對小嚴也越來越信任,後面即使看中了鞋,也會在沒有見到實物的情況下就直接把款打過去。

隨後小黃"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吸引了大批忠實顧客前來購買。

在此後一個月內,小黃就陸續收取了約40名客戶的定金或全款,共計135萬元轉帳給小嚴,自己則等交易完成後賺取差價

小黃盤算著自己這次可以通過差價大賺一筆,然而過去了將近三個月,小黃一雙鞋都沒有收到

小黃心裡有些著急了,便開始向小嚴催貨,小嚴則以「天氣原因、海關扣留、他人截獲、物流問題」等種種理由解釋鞋子無法及時達到的情況。

在小黃又一次的催促下,小嚴表示已經發貨了,可等小黃收到包裹後才發現,自己收到的只是6雙假鞋,而小嚴已經把自己拉黑,小黃這才反應過來是被騙了,自己就這樣背負上了135萬元的債務

小黃立馬選擇了報警,經過偵查後警方將犯罪嫌疑人嚴某抓獲。後續調查發現,嚴某隻是一個正在實習的準畢業生,所謂的「有資源、鞋店有股份」都是嚴某捏造的,而這些貨款,大部分已經被嚴某揮霍掉了。

不法分子步步為營,

以小博大收割「韭菜」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不同時代的人「炒」的東西都相差甚遠,然而炒鞋的風險不亞於炒股,不少人上頭後或被騙得傾家蕩產,或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在這些案件中,不法分子深諳「中國兵法」,抓住了「炒鞋族」的心理,往往通過這些手法進行詐騙。

>>1、其疾如風 :主動聯繫,迅速表明「有渠道」的信息

在第一階段,首先不法分子會主動接近或發布虛假的「有球鞋貨源」的信息吸引受害者,添加其社交平臺帳號,迅速表明「有球鞋進貨、售賣渠道」、「賣鞋買鞋都可以找我」等信息,在此階段大多數有炒鞋經歷的受害者都會進行觀望。

>>2、其徐如林 :細水長流,循序漸進騙取信任

在第二階段,不法分子往往不會急切地促成交易,他們會在社交平臺上「不經意」間發一些圖片和視頻,圖片上有很多珍貴的球鞋,這些球鞋都非常昂貴,讓人感覺他很有實力。偶爾也會發一段短視頻,說這是自己的鞋店,以此來博取受害者的信任

這時受害者往往有了一點動搖,會主動聯繫不法分子詢問具體情況,這時不法分子可能會「以小博大」,聲稱「有關係」、「能夠提前拿貨」並以低於市面上的價格賣給受害者限量球鞋,受害者又可以轉賣給他人盈利。在此階段受害者內心對不法分子的防備逐漸瓦解,賺到錢後更是近乎完全相信不法分子。

>>3、侵略如火:加大攻勢,誘導受害者做「大單」

來到了第三階段後,受害者大多已經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雙眼,對不法分子可謂「言聽計從」。這時不法分子會誘導受害者做筆「大單」,讓受害者發布有限量球鞋的消息邀請大批用戶進行購買,並許諾給予受害者高額的利潤,再讓受害者將用戶的定金、貨款轉給自己。

此階段中不法分子會偽造聊天記錄、指示他人在群聊內冒充其他「炒鞋族」,營造火熱的假象,讓受害者產生競爭激烈的壓力,受害者為了賺到更多地錢,就進行大量宣傳,拉用戶付「預付款」。

>>4、不動如山:拒不發貨,完成最終收割

在最後階段,不法分子已經取得了定金和貨款,這時再以「快遞物流」、「天氣」等理由拖延發貨,或者直接發假貨,企圖「渾水摸魚」。不法分子狡猾之處在於他們不直接接觸其他買家,而是讓「炒鞋」的受害者背鍋,那些付了定金和貨款的人收不到貨自然要找「炒鞋」的受害者退款,受害者就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其中縱觀整個騙局可以看出,所謂的「炒鞋」的交易大多是通過直接轉帳的形式進行,並沒有任何保障,存在相當大的風險,對於這點,大多數「炒鞋族」也是心知肚明的。

然而在數倍的利潤面前許多人往往會被衝昏頭腦,嘗到甜頭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這些限量版球鞋的品牌溢價極度誇張,Air Dior黃金鞋碼在StockX 上競價達3.8w美元,相當於27w 人民幣,溢價近18倍。而對於一些限量版的球鞋,通過不斷炒作,漲幅甚至可以達到4500%。

試想,同樣的商品一經轉手就可以獲得數倍、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利潤,無疑充滿著誘惑。所以,面對如此巨大的利益,許多人就奮不顧身地加入到「炒鞋大軍」中去了,也就產生了諸多炒鞋被騙的事件。

守哥在此提醒大家

1、炒鞋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對於限量版的球鞋量力而行。不可因此貸款、無法償還從而債臺高築。

2、買球鞋一定要在正規的官方門店或線上商城進行,交易時儘量通過正規的購物平臺進行。

最後,守哥想說:「鞋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不要讓球鞋偏離了其本質屬性,變成了不法分子割「韭菜」的手段。

相關焦點

  • 炒鞋風險驚動央行上海分行 炒鞋為何越炒越「邪」
    原標題:「炒鞋」風險驚動央行!球鞋一面牆,堪比一套房。。。炒鞋,為何越炒越「邪」?最近幾年,球鞋收藏的話題逐漸火熱,一些球鞋交易平臺也應運而生。不過,這也催生出了一種新的市場現象,那就是——炒鞋。一些千餘元的限量版球鞋,甚至會被炒到上萬元。炒鞋圈,究竟有多瘋狂呢?
  • 無錫90後,靠「炒鞋」收入百萬!
    最近有句話很流行:「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原來炒房炒幣早就不流行了,小年輕都跑去炒鞋了。
  • 都2020了,那些炒鞋、炒盲盒的年輕人怎麼樣了?
    試問下,面對大量月入百萬、年入千萬、一夜暴富的炒鞋案例,誰能不為之心動,而且這些炒鞋的人大多也是95後。「我心想人家可以,我也可以呀,而且自己對收集網際網路資訊很在行,中英文網站看起來也不費力。我也不想真的月入百萬,能夠有幾萬元外快就行。」他坦言,絕大部分年輕人都希望工作之餘擁有一份簡單、高收入的外快收入,而炒鞋恰巧滿足了以上需求。
  • 炒鞋退潮後,炒鞋者怎麼樣了?
    經歷來自社會各界的質疑後,焦慮的氛圍一直籠罩在球鞋圈中。不過仍有不少人相信只要尊重市場規律,球鞋也能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炒鞋老鼠倉2019年夏天,炒鞋致富的故事遍地流傳,在校大學生成為了主角。在「閃購」等功能推高了炒鞋熱潮後,有媒體揭露了這一功能背後的「貓膩」:平臺中開始出現「莊家」, 這些「莊家」通過建立各種各樣的微信群與QQ 群,以投機盈利的目標拉攏市場上的散戶進群,然後約定在同一時間購買入大量同款球鞋,短期內打破供需關係,以此推高整體價格,而後立即在平臺拋售,通過建立類似「老鼠倉」的方式從中賺取差價。
  • 炒鞋這門生意 真的有毒
    有「毒」的炒鞋App們  在得物App上有一條交易規則:商品屬於個人全新的閒置物品,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  因此也引發了一個很奇葩的現象,很多用戶在花了大價錢買到球鞋後,還得找人鑑定鞋子的真偽......一個真敢買,一個真敢賣!
  • 「炒鞋」風潮為何愈演愈烈?
    【本文為作者望長城內外向察網的獨家投稿】「炒鞋」,指的是購鞋者買到阿迪達斯、耐克、匡威等限量款球鞋後,並不是自己穿,而是想轉賣賺差價的行為。最近在我國,「炒鞋」風潮愈演愈烈,儼然成了一種資本遊戲。據媒體報導,參與「炒鞋」大都是年輕人,有4句話說明了這個情況:「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為什麼參與「炒鞋」的大都是年輕人?因為「炒鞋」不需要大量的資本,更不需要專門的場所設備,只要手上有幾千元錢就可以參與;「炒鞋」也不需要高深的知識和技術,操作十分簡便。因此,「炒鞋」很適合那些想賺錢但又缺少經費和經商知識技能的年輕人的特點。
  • 「炒鞋」「炒裙」玩不得
    「球鞋是用來炒的,不是穿的」。近年來,運動品牌搖號限量出售球鞋的營銷方式,不斷刺激著「炒鞋」市場,很多年輕人捲入其中。隨著限量款球鞋在二手市場上越「炒」越熱,「炒鞋」的投機現象引發了監管部門的注意。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下發了一份以《警惕「炒鞋」熱潮 防範金融風險》為主題的金融簡報。
  • 「炒鞋」都有指數了:AJ指數、耐克指數和阿迪指數
    2017年冬天,身邊的一位女性朋友花4400元買了一雙「Yeezy」,這是記者第一次見識到:鞋也是可以炒到天價的。2019年,潮鞋越炒越熱,買鞋難度直逼北京車牌搖號,甚至出現了炒鞋APP和炒鞋交易所。仔細觀察,其實身邊的年輕人「炒鞋」已經不是新聞,炒家對於套路也是輕車熟路。
  • 「炒鞋」月入百萬?鞋販子:大多數每月只賺不到3千
    來源:澎湃新聞這玩意真能月入百萬?澎湃新聞記者 宋蔣萱 實習生 王伯文「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25歲學生炒鞋月入百萬」。近段時間,「炒鞋」話題引發了關注,圈內流傳的傳奇故事層出不窮。「炒鞋」究竟有多火?比如,有的AJ球鞋開售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搶限量款;有的球鞋剛發售,價格即暴漲十幾倍甚至上百倍。
  • 為何炒鞋APP會被CCTV點名
    日前,央視財經頻道分析炒鞋經濟,點名批評了nice等炒鞋平臺不正規的市場行為,平臺缺少監管,內部假帳號對倒拉高交易價格,炒鞋市場泡沫不斷增多;nice上線閃購雲炒鞋,虛擬交易市場,一系列操作加大了金融風險。
  • 炒盲盒、炒鞋?為何總有人樂此不疲
    如果說炒房是70後的狂歡,炒股是80後的瘋狂,炒幣是90後的荒誕,那麼炒鞋、炒盲盒的盛宴已經讓Z世代的年輕人逐漸上癮,深陷其中。1.熱度不減的炒鞋風潮炒鞋,指的是購鞋者買到限量款球鞋後,自己並不穿而是拿去轉賣賺差價的行為
  • 「炒鞋」炒出三大指數和K線?潮鞋單日交易額超4.5億!為啥這麼火?
    從「潮鞋」到「炒鞋」8月14日,武漢一家鞋店開售限量款球鞋,數千人網上抽籤搖號後又在現場排隊幾個小時,只為能搶到一雙鞋子,被抽上的鞋友被稱為幸運兒,因為鞋子價格漲得太快,他們普遍認為買到就是賺到。被明星帶火的潮鞋市場NBA、世界盃等賽事在中國引發的觀看熱潮,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僅注意到了球星們颯爽的英姿,也同時注意到鏡頭裡一掃而過的球鞋。
  • 炒鞋或涉及傳銷,央行點名十多個炒鞋平臺!
    在這個資訊時代, 我們經常可以看見 某某小夥靠著炒鞋買車買房走向人生巔峰的新聞, 也可以看見95後炒鞋實現財富自由
  • 炒花炒鞋到炒狗,韭菜泡沫手牽手
    小夥子一怒之下,將本來用於買房的100萬首付款,全部拿去炒鞋,結果2個月後小夥在北京三環全款喜提新房。什麼00後炒鞋財富自由,95後炒鞋月入百萬,留學生炒鞋付清學費。我都快分不清這到底是編出來的段子還是真新聞。更魔幻的是,不少商家看到了炒鞋的火熱,推出了各種球鞋交易平臺。打開球鞋交易平臺的APP,竟然跟炒股軟體一樣,細心地標出了球鞋的各種價格走勢圖,歷史成交。
  • 莆田鞋,是炒鞋經濟的噩夢嗎?
    短視頻中我們常看見,世界上最好聽的三首歌,莆田鞋的底層代理可能只會發一首,讓刷到視頻的用戶想要點擊進去看其他內容時,就可能看到莆田鞋的產品視頻。這兩種運營方法雖簡單粗暴但效果極好。在當下網絡平臺加大對造假販假的打擊力度的同時,莆田鞋販為何能在夾縫中生存?首先要有一定粉絲量,莆田鞋販通過貼吧等渠道購買帳號,大大縮減了帳號運營時間。商家認證躲避監管。
  • 莆田鞋是炒鞋經濟的噩夢嗎?
    短視頻中我們常看見,世界上最好聽的三首歌,莆田鞋的底層代理可能只會發一首,讓刷到視頻的用戶想要點擊進去看其他內容時,就可能看到莆田鞋的產品視頻。這兩種運營方法雖簡單粗暴但效果極好。在當下網絡平臺加大對造假販假的打擊力度的同時,莆田鞋販為何能在夾縫中生存?首先要有一定粉絲量,莆田鞋販通過貼吧等渠道購買帳號,大大縮減了帳號運營時間。商家認證躲避監管。
  • 年輕人為啥愛炒鞋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丁思遠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炒鞋」開始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每當大品牌有限量版鞋子出售,專賣店門口就會排起長龍抽籤買鞋,一旦運氣好買到了,幾乎當場就可以翻好幾倍高價賣出去。甚至有年輕人放棄學業和工作,專職炒鞋。
  • 毒APP改名後,「炒鞋」還能像2019年那麼火嗎?
    2019年5月其又完成新一輪融資,由DST投資,雖然融資金額未公示,但投後估值達到10億美元,已成為新一代獨角獸企業。對於2019年的炒鞋風潮,媒體們紛紛做門外漢狀,報導中也是「月入百萬,百倍溢價,球鞋K線圖」等詞彙,炒鞋這件事可以是90後、00後的燒錢愛好,也可以是賺錢法門。
  • 抑制炒鞋,毒APP「鞋穿不炒」背後有何玄機?
    抑制炒鞋,毒APP「鞋穿不炒」背後有何玄機?毒App為啥主動提出「鞋穿不炒」?很多人看來,交易平臺或許也是炒鞋的獲利方,為什麼還會主動提出「鞋穿不炒呢?事實上,這對毒 App 來說反而是件好事,為什麼呢?1)炒鞋,是一場沒有贏家的遊戲宏觀上看,炒鞋是一個雙輸的遊戲,在炒鞋的世界裡,沒有贏家。
  • 是潮鞋的誘惑,還是炒鞋的泡沫?
    「千元球鞋轉手就四萬」「二十五歲炒鞋月入百萬」「1面牆頂一套房子的話」……一個個發財致富的財富神話露出水面,「潮鞋江湖」更加繁榮昌盛,「炒鞋」更加是越來越激烈,原來,鞋也是是可以炒到天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