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集團從工業固廢整治中闖出綠色發展之路

2020-12-22 瀟湘晨報

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行動在全國開展,其中北部灣港集團新材料公司廢渣非法堆存碼頭問題被點名批評。面對問題,集團上下擰成一股繩,憋著一股勁,以狠抓問題整改倒逼產業提檔升級,在升級轉型中闖出綠色產業發展的新天地。

立行立改 打響攻堅戰

廣西北部灣新材料有限公司前身是北海誠德鎳業有限公司,是北部灣港集團早期以參股方式引進的臨港工業企業,2019年成為北部灣港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2018年6月,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指出「北海誠德鎳業有限公司111萬噸礦熱爐渣和精煉爐渣堆填侵佔鐵山港碼頭,廣西瑞德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綜合利用北海誠德鎳業有限公司廢渣為名,行違規傾倒堆填之實,威脅北部灣近海域環境安全」問題。

「環保事件」發生後,北部灣港集團黨委高度重視,決心營造高壓態勢強力部署推進北部灣新材料廢渣堆填場環保問題整改。2019年3月,北部灣港集團舉全集團之力打響鐵山港廢渣清運大會戰,投入80多臺(套)施工設備,車輛綿延數公裡。因地制宜採用了「井」字開挖清運方案,分區分塊掛圖作戰。2019年6月底,歷時三個多月碼頭廢渣全面清運完畢,比自治區政府要求的時間節點提前了半年。2019年底,廢渣及渣土清運量累計約242萬噸,清運面積達35萬平方米,全部整治投入1.2億元。2020年10月12日,經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問題自治區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整改完成驗收銷號備案。

抱定決心 打高質量發展持久戰

在此次廢渣清運整治過程中,北部灣港集團不斷總結反思,最終形成了碼頭廢渣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路線。北部灣港集團旗下魚峰水泥開展了精煉爐渣先無害化後資源化研究,聯合桂林理工大學共同研製了新型液體還原劑,將精煉爐渣中六價鉻高效還原成三價鉻從而實現無害化。

北部灣新材料公司積極研發廢渣資源化利用途徑,形成了廢渣制微粉、機制砂、水泥等多種資源化利用等多項技術專利,為各類工業廢渣高效資源化循環利用暢通了技術通道。

綠水青山 就是金山銀山

2019年底,新材料公司旗下綜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入升級建設資金1.1億元,先後建設了110萬噸/年礦渣微粉生產線、10萬塊/天機制磚生產線(綜合利用精煉爐渣)、120萬噸/年機制砂生產線(綜合利用礦熱爐渣),實現企業新產生廢渣不落地零外排,碼頭廢渣及受汙染土壤快速處置。當年即基本收回碼頭廢渣整治投入,次年全部收回項目建設投資成本。投入產出成果顯著。

通過新產生廢渣的資源化利用,綜微公司每年可新增3億元營收,產生利稅超億元。通過升級改造廢渣處置設施設備,變廢為寶,實現了企業效益的提升,形成新材料公司發展的新增長極。

揚帆遠航 開啟綠色新徵程

於危機中可育先機,於變局中可開新局。北部灣港集團敏銳捕捉到了北部灣工業廢渣處置這一塊「大蛋糕」,開啟了綠色產業發展新徵程。

2019年底,魚峰集團在北海鐵山港建設固廢循環利用環保綜合體項目,一期全部建成後每年可消納北部灣新材料公司及周邊企業各類廢渣約100萬噸,年產值達10億元。二期擴能項目完工後,產能將攀升至1000萬噸。打造出了廣西廢渣利用環保標杆企業,形成北部灣港集團現象級綠色環保品牌。60年鍛造打磨,魚峰水泥這塊金字招牌已愈加閃亮,北海魚峰布局沿海港口,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形成成本競爭優勢。

北海魚峰項目一期一線於2019年8月10日開工,2020年6月份逐步投產,試產至今,北海魚峰試製品已達約27萬餘噸。共消納礦渣55000噸,精煉爐渣23000噸,脫硫石膏11000噸。通過「固廢-建材製品-環保產品」的固廢循環利用模式,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強強聯手 綠色大循環方興未艾

北部灣港集團旗下控股華錫集團是國內最具完整產業鏈的有色礦業集團,具有固廢、危廢處置的強烈需求。華錫集團投入4000萬新建2#迴轉窯危廢處置項目,新材料綜微公司投入4000萬技改1#、2#直還原窯危廢項目,隨著魚峰集團水泥窯申報危廢資質辦結,北部灣港集團由一般工業固廢處置向危廢處置的縱深領域邁進。

今後,北部灣港集團將形成覆蓋廣西全域危廢處置的「一中心多基地」環保新產業發展格局,奏響綠色經濟的時代最強音。

【來源: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及各省市工業固廢處理行業相關政策匯總及解讀【組圖】
    2016年以來,國家對於工業固廢問題愈加重視,產業重點不斷推動到行業監管並推出多項政策予以防範。   工業固廢作為我國資源板塊的重要一環,其產業發展影響著我國綠色循環經濟及現代化工業的發展,因此工業固廢產業在環保產業中的影響力正在逐漸增大。
  • 水曹鐵路繪畫綠色發展通途
    隨著長長的汽笛聲,列車緩緩啟動,這標誌著唐山地區南北「綠色」礦運通道正式貫通。水曹鐵路於2012年4月開始規劃建設,向北與遷山礦區既有卑水鐵路相接,南至曹妃甸港區,歷經8年終於正式通車營運。作為老工業基地運輸系統中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曹鐵路的開通將進一步擴大唐山鐵路覆蓋面積,完善交通運輸體系,改善京津冀生態環境質量,拉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濟南鋼城區這個企業節能又環保 將工業固廢再利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6日訊 近日,記者來到濟南鋼城區的山東萊鋼魯碧綠色建築科技有限公司,「見證」了一塊「綠色」建築板材的蛻變之路。「用預製鋼結構代替普通混凝土框架結構,項目現場只需像拼插積木一樣,把各個從工廠中生產的零部件組裝起來就可以了,既縮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施工對環境的汙染。」
  • 2020年中國及各省市工業固廢處理行業相關政策匯總及解讀「組圖」
    2020年國家工業固廢處理政策匯總及解讀工業固廢作為我國資源板塊的重要一環,其產業發展影響著我國綠色循環經濟及現代化工業的發展,因此工業固廢產業在環保產業中的影響力正在逐漸增大。特別在政府持續加碼的政策引導和支持下,我國工業固廢產業發展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優化、產業發展進入更高階段,未來我國工業固廢產業將進入高質量、高速度、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為促進我國工業固廢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近年來,政府及相關部門組織不斷推出政策予以引導和支持。
  • 廣西主要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實施方案
    北極星固廢網訊: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保障我區工業的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環境保護問題,穩步推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根據《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等,結合廣西主要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及綜合利用現狀,制定本實施方案
  • 「廢品」變產品,一塊「綠色」建築板材的蛻變之路
    魯網12月5日訊(記者 張小南)12月4日,「科學發展看鋼城」首屆全國網絡媒體鋼城行暨知名博主鋼城採訪團一行來到山東萊鋼魯碧綠色建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見證」一塊「綠色」建築板材的蛻變之路。「用預製鋼結構代替普通混凝土框架結構,項目現場只需像拼插積木一樣,把各個從工廠中生產的零部件組裝起來就可以了,既縮短工期、降低成本,又提高施工效率、減少施工對環境的汙染。」
  • 泉州水泥磚機模具廠家談建築垃圾和工業固廢利用!
    上月29日,由泉州水泥磚機模具廠家泉工贊助的第五屆「井岡山論壇」——建築垃圾及工業固廢協同處置利用與混凝土可持續發展技術交流會在江西上饒舉行。免燒磚機模具廠家助力新型環保綠色建材2、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秘書長師海霞分享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徐永模會長在固廢資源化方面的觀點,會議主題報告《關於固廢資源化問題的思考》。
  • 工業固廢處理現狀探究-綜合新聞-自動化新聞網
    一、工業固廢的定義及分類固體廢棄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於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一號中對固體廢物的定義)。
  • 柳州:創新引領綠色發展 工業名城綻放異彩
    原標題:【收官「十三五」 精彩看廣西】柳州:創新引領綠色發展工業名城綻放異彩  「十三五」以來,柳州市穩健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堅定綠色發展理念,成功化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內在統一,奮力構建高端、智能、綠色、高效的現代製造城。
  • 內蒙古包頭:技術創新破解「固廢圍城」
    開放引智 構建產學研用平臺內蒙古大宗工業固廢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北京大學包頭創新研究院為依託,聯合內蒙古科技大學等62家科研單位,目前已建成國家和自治區級固體廢物研究中心6個,吸引落地企業研發中心5個,現已促成高爐渣生產纖維、粉煤灰多功能綠色板材、碳金樹池蓋板等多個合作項目。
  • 踐行環保理念書寫綠色篇章 ---陝投集團正元實業高質量發展的...
    陝投集團旗下秦龍電力正元實業(以下簡稱「正元公司」)以燃煤電廠固體排放物處置為中心,圍繞粉煤灰和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在「兩難」中找到「雙贏」之路,在「矛盾」中找到「共生」之法,在「對立」中提煉了「轉化」之機,讓環境汙染源「華麗轉身」成為新資源,探索出了一條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之路」。理念創新 廢渣蝶變「新寶藏」
  • 走實走好生態優先發展之路,梅州五華奮力書寫綠色發展的合格答卷
    走實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條道路,這對因山而生、憑山而興的五華,既是使命擔當,更是歷史機遇。近年來,五華生態建設行動之多、力度之大、成效之好,在綠色發展的積極實踐中,成功帶出了一連串良好效益。 今時今日,五華綠色發展的決心尤為強烈、目標更為清晰,不斷注重綠水青山積澱增創生態經濟發展新優勢。
  • 如何破解工業潤滑高質量綠色發展難題?聽他們怎麼說
    隨著潤滑技術的快速發展,機械潤滑作為機械工業非常重要的技術領域,對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工業不斷快速發展,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戰略性發展方向的確定,高端裝備製造業逐步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對設備的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 綠色發展 真抓實幹 海鹽縣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先後編制《海鹽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8-2025年)》《「811」美麗海鹽建設行動方案》《海鹽縣「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等規劃方案,將生態環境保護與縣域發展、經濟建設和民生事業統籌推進。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制定全國首份縣域綠色發展地方標準規範並連續6年發布《海鹽縣綠色發展報告》。二是健全責任考核。
  • 嶽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港河、南港河 黑臭水體整治銷號情況公示
    按照嶽陽市政府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部署,我區2018年開始實質啟動北港河、南港河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當年,我區範圍內的北港河、南港河沿河截汙管網實現全覆蓋,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羅家坡二期汙水處理廠正常運行。
  • 共話「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新方略——2020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
    △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司長劉德春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尤勇在題為《「十四五」推進工業綠色發展的總體安排》的主題演講中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國家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指出高質量發展對工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新任務,生態文明建設對工業增長提出了新要求,國際競爭為我國工業發展帶來了新挑戰
  • 寧紡集團獲評河北省第一批「綠色工廠」
    日前,河北省2020年第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名單公布,寧紡集團被認定為河北省「綠色工廠」。綠色工廠是指實現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淨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廠。近年來,寧紡集團確定了「黨建引領、文化鑄魂、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指導思想,制定了綠色發展規劃和工作目標,不斷優化廠區布局,以現代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生物技術為手段,積極推廣高效短流程工藝,採用綠色物料,通過了清潔生產審核和BCI良好棉、OCS有機棉產品認證、Oeko-Tex standard100生態紡織品認證,完成了布場淘汰落後產能升級改造項目、印染節能減排升級項目、熱電鍋爐廢氣超低排放、汙水處理廠生化系統優化升級及汙泥幹化系統升級改造等一批節能減排項目
  • 沙鋼集團:綠色發展「戰正酣」
    如何處理鋼鐵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鋅塵泥,一直是鋼鐵行業的一個世界性難題。沙鋼在行業內率先建設「轉底爐」,利用先進工藝「變廢為寶」,贏得環保和效益雙豐收。 2號轉底爐項目是沙鋼集團2021年重點項目,建成後不僅可以將更多的鋅、鐵等資源回收、循環利用,創造效益,還將再造「綠色」鋼鐵工藝流程,促進企業環保水平再上新臺階。
  • 穆稜林區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實
    在龍江森工集團黨委「1234567」發展方略部署下,穆稜林業局有限公司按下綠色發展快進鍵,全面駛入生態文明建設快車道。穆稜局堅定綠色發展理念,確立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國家級公益林區面積60674公頃,佔林地面積的22.73%;落實森林管護責任制,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的管護網絡責任體系,將管護責任落實到林班,落實到管護人;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依法依規加大各類侵權林地清理回收力度,統籌推進「綠衛
  • 綠色商砼讓環保不再「傷痛」 中國十九冶發展綠色商砼產業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1日電 (朱利民)切實履行中央企業的擔當與社會責任,推進生態環保與企業發展兩者兼顧,中國十九冶積極探索出一條「節能降耗、技術創新、綠色發展」的商品混凝土生產新路子